第609章 妥協?
字數:12620 加入書籤
洛陵城。
大殿之上,金頂巍峨,鎏金蟠龍盤踞梁柱,彰顯皇權之尊。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肅然而立,氣氛卻因爭論而顯得劍拔弩張。
站在朝堂中央的郭儀,神色冷然,麵對群臣的施壓,他神態不變,眼神如刀。
大臣們你方唱罷我登場。
淮北王精心安排的大戲,依舊在繼續。
“如今民心所向,若是陛下不能及時回來,不讓淮北王來,又讓誰來呢?”
一名身著紫袍的老臣朗聲說道,他目光掃視四周,語氣堅定。
“各位同僚,江北動亂,北疆危急,秦玉京大軍壓境,若不能盡快定奪,我大堯江山,恐將傾覆!”
“不錯!”另一位大臣立刻附和,身形魁梧,乃是禮部侍郎孫頌,他神色凝重。
“郭大人,秦玉京狼子野心,若不盡早應對,待其真一人割一州,再做決斷,恐怕為時已晚。”
“陛下遠在他國,如今京中決策已然滯後,若再優柔寡斷,隻會讓局勢更加不堪。”
“所以,淮北王必須入主朝堂,總領全局,迎戰秦玉京!”
眾臣議論紛紛,聲音此起彼伏。
“不錯!”又有一名年長的重臣緩緩走出,正是戶部尚書李鶴年,他捋著長須,聲音雖不高,卻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當下局勢,京中無人可統兵,朝中也無人可擋秦玉京,淮北王身為皇室宗親,且在淮北境多年,早已威望深厚。”
“他若此刻上馬理政,既可安撫江北民心,也可穩定大局!”
這番話一出,朝堂上頓時有不少大臣紛紛點頭附和。
“不錯,如今朝廷群龍無首,百姓無主,若再不定奪,秦玉京一旦再度發難,局勢隻會更加難以收拾!”
“郭大人,莫非你要眼睜睜看著大堯就此失去一州之地?”
郭儀冷冷看著這一幕,目光如寒霜,他緩緩開口,聲音平靜,卻隱隱透著一股威嚴。
“諸位言之鑿鑿,似乎已經認定了,隻有淮北王才能穩定局勢。”
他目光微微一沉,眸中寒光閃爍:“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淮北王若是入主京城,朝局又將如何?”
“陛下未歸,若讓淮北王統領局麵,執掌京畿,等陛下回來時,天下又是誰的天下?”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靜。
一名支持淮北王的大臣立刻反駁:
“郭大人慎言!淮北王乃皇室宗親,他怎麽可能覬覦皇位?如今國難當頭,你竟以猜忌之心,阻攔朝廷做出正確決策?”
“不錯!”另一名大臣冷笑道,“莫非郭大人還有更好的應對之法?”
“秦玉京已經放下話來,我們隻有一天時間了!我等再爭論,便是亡國之日!”
“況且,淮北王並非沒有對策!”
此言一出,眾人頓時目光一凝。
戶部尚書李鶴年再次上前一步,沉聲道:
“據聞,淮北王已請來江湖高手,乃是位列天機山高手榜前十的絕頂強者。此人足以與秦玉京一戰!”
話音落下,朝堂頓時一片嘩然。
天機山高手榜,江湖武道的巔峰!
若是尋常江湖人士,他們這些朝廷重臣或許還不以為意,可天機山高手榜前十,那可是真正的傳奇人物!
“竟然是天機榜前十之人?”
“若此人真能匹敵秦玉京,那便有了一線生機!”
朝堂上的不少人開始竊竊私語,一些原本持中立態度的官員,也不禁動搖。
連一直沉默的許居正,也不由得抬起了頭,目光深邃。
他沉吟片刻,緩緩開口:
“天機榜前十之人,確實是當世頂尖高手,若此人真能擋住秦玉京,便可為我大堯爭取時間……不知此人是誰?”
“尚未有確切消息。”李鶴年搖頭,“但據可靠情報,確是天機榜前十之人。”
這番話,讓許居正和另一位重臣霍綱,皆是眉頭微皺。
他們二人立場不同,但同樣清楚一點——天機榜前十的高手,每一位都是真正的絕世強者,甚至可與一國軍隊相抗衡。
若淮北王真的請到了這樣的高手,必然會讓局勢徹底改變。
郭儀的目光微微閃動,他冷冷看著群臣,聲音帶著一絲不屑:
“你們的意思是,一個天機前十的高手,便能擋住秦玉京三招?”
“郭大人,那也比我們現在沒有人可用強!”有人反駁。
郭儀冷哼一聲,他雙手負於身後,站在大殿中央,神色沉穩,絲毫不因眾臣的施壓而有所動搖。
他目光掃過殿中一眾大臣,最後落在方才言辭最為激烈的幾位重臣身上,淡淡道:
“好,就算真如你們所言!你們口口聲聲說淮北王請來了高手,位列天機山高手榜前十,能夠與秦玉京一戰。”
“那我便要問一句,天機山高手榜排名前十的人物,真的會為淮北王而出手?”
此言一出,殿中瞬間一靜。
朝堂之上的大臣之中,雖有許多人未必深究過江湖中事,但天機山高手榜之名,卻是連廟堂之人都不得不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是江湖中赫赫有名的榜單,每一位能名列其中的高手,皆是當世罕見的強者。
天機榜前十之人,更是傳聞中一旦出手,便可攪動天下風雲的絕世人物。
如此人物,又怎會輕易受人驅使?
郭儀的目光犀利,冷冷掃視著眾臣:
“退一萬步講,就算淮北王請來了高手,又能如何?秦玉京手握神兵,修為通天,能以一己之力屠滅千軍。”
“他可是天下第一啊,他的三招,你確定他能接得住?”
此番話語猶如一盆冷水,兜頭潑下,讓不少朝臣心中微微一沉。
的確,秦玉京之強,乃是整個大堯都無人能否認的事實。
縱然天機榜前十的高手堪稱一方傳奇,但真正能與秦玉京匹敵者,能有幾人?
有大臣皺眉,沉聲反駁道:
“大人此言差矣,若不用淮北王找來的高手,難不成還等著有人揭皇榜不成?”
郭儀不屑一笑,冷然道:“秦玉京的比劍之約,江湖之人早已知曉,可至今為何無人敢真正出手?”
“這些所謂的‘高手’,為何要等到淮北王請他們出山?”
他語鋒一轉,淩厲道:“還是說,那所謂的高手跟淮北王,有什麽另外的打算!”
“郭大相,不管淮北王爺是否有另外的打算,眼前最重要的,是比劍!否則,一旦一州之地淪陷,你就是大堯最大的罪人!”
“況且,淮北王爺已經放出了消息,那天機山高手,此番必至!他已經確定了,會為了大堯而出手!”
“難道,這還不夠麽?”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的風向,開始出現了極其明顯的變化。
許居正與霍綱二人一直靜靜聽著,未曾開口,然而當聽到“天機榜前十”已經確定會出手時,他們二人的目光終於微微一動,眼中露出一絲沉思之色。
“天機榜前十……”許居正低聲呢喃了一句,心中浮現出許多念頭。
霍綱目光微閃,側首低聲道:
“天機榜前十之人,皆是當世傳奇,若真有人願意出手,即便勝不了秦玉京,能接住他三招,便足以給我大堯爭取喘息之機。”
許居正深以為然。
他們之所以支持蕭寧,是因為蕭寧之前的表現,的確深深地打動了他們。
可是,大堯的江山社稷,同樣重要!
秦玉京之強,眾人皆知,但若真有人能夠正麵抗衡他,便意味著大堯仍有機會挽回局勢!
朝堂上,一名中立派的老臣緩緩開口,聲音低沉:
“大人,朝廷並非小家之事,而是關乎天下百姓安危。若有人能挽回戰局,守住大堯的一州之地,那麽,不管此人是誰,都值得一試。”
這番話讓不少人心中一震。
郭儀微微眯起雙眼,緩緩開口:“你們當真以為,淮北王請來的高手,就一定是來幫助大堯,而非為淮北王本人造勢?”
“若他成功接住了秦玉京三招,接下來呢?”
眾人紛紛皺眉,顯然已經明白郭儀的意思。
郭儀環顧四周,沉聲道:
“淮北王一直在積蓄勢力,如今趁著陛下不在,戰局未定,便試圖借機立威。”
“這一戰,他若勝,便可借此之威,成為大堯的英雄。此後,他若稱王自立,又當如何?”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嘩然!
有支持淮北王的臣子臉色微變,厲聲道:
“郭儀大人慎言!淮北王與陛下乃同宗同源,忠心耿耿,如何可能稱王自立?”
郭儀冷笑:“這樣的故事,在我們的鄰國,發生的還少麽?”
此話不再僅是對事,而是直接在人心中埋下了一顆疑慮的種子。
殿內的爭論聲越來越大,一方主張讓淮北王入京,調度兵力,而另一方則堅持穩定朝局,不可讓淮北王借此機會插手。
許居正與霍綱對視一眼,均是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憂慮——
然而,很快,他們眼中的憂慮就徹底一掃而光。
他們都是大堯之臣。
蕭寧的皇位固然重要。
但大堯的一州之地,更重要!
二人對視一眼。
從對方的目光中,他們似乎已經讀懂了對方的意思。
接下來,就任由局麵發展,由著淮北王的意思來吧。
如果,他真的可以拯救大堯於水火之中的話!
另外一邊。
此時。
洛陵城的氣氛悄然變化,街頭巷尾的百姓們已經不再安於現狀。
幾乎在一夜之間,民間的議論變得愈發熱烈,街角茶樓、集市廣場甚至小小的胡同中,都彌漫著一種異樣的情緒。
市集的熱鬧已經不再是普通的交易和買賣,反而成了言辭激烈的討論場,百姓們的態度越來越明確。
在這些變化的背後,實際上是一股力量正在悄然操控著他們的情緒。
這股力量並非來自朝堂之上的無能,而是從洛陵城的某個不起眼的角落悄然蔓延,透過層層關係,一步步把這些焦躁不安的百姓們推向了風口浪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聽說了嗎?淮北王說,如果他能主政大堯,必定能救國安民。”
一個穿著破舊衣衫的婦人靠在集市的一角,低聲對著身旁的街坊道。
“淮北王的確有能力,早些年北疆的戰事他可是立下赫赫戰功。”
另一個男子應聲道,神色中充滿了認同。
“說不定他真能讓我們過上好日子。那朝廷上那個紈絝新皇,還有他的那幫大臣,哪一個是為我們百姓著想的?”
這些話像是點燃了火種,不斷擴散開來。街坊鄰裏、攤販商賈,原本的閑聊話題開始不自覺地偏向了對朝廷的批評,轉而讚揚淮北王的能力。
“你們說,朝堂上那些大臣,連一個應對秦玉京的方法都沒有。淮北王才是唯一能夠抵擋住他的。”
一個商販大聲地說著,旁邊的人聽了紛紛附和,情緒也開始愈發激昂,“淮北王一出手,我們才有希望!”
這種情緒迅速蔓延開來,開始有更多的人開始參與到討論之中。
那些本來在街頭隻是默默做生意的商販,也開始主動參與到這場言辭激烈的討論中,某些曾經從未表達過政治意見的百姓,漸漸地站了出來,發聲要求改變現狀。
“朝廷眼看著秦玉京比劍之約在即,誰來攔得住?”
一名年長的老者捋著胡須,嘴角泛起一絲憤怒。
“淮北王可不同,他的名望遍及江北,況且,聽說他還網羅到了天機山高手?他才是真正關心百姓安危的王爺!”
然而,這一切並非自然發生。
暗中,一些有心之人正在推動這股輿論的擴展。
他們並非簡單的百姓,而是精心策劃的參與者,背後隱藏著更為複雜的目標。
這些有心之人巧妙地抓住了百姓對現狀的不滿,並通過各種手段加以放大,使得這股民間的情緒變得愈發激烈。
一名中年男子,在城外的酒館中見縫插針地對著一些剛好碰麵的街坊說道:
“各位聽聞沒有?淮北王可是有心救國,連天機山的高手都請來了。如果能讓他上位,必定能抗衡秦玉京!”
這番話猶如火上澆油,讓原本尚在猶豫的百姓更加堅定了支持淮北王的決心。許多原本隻是在一旁靜聽的百姓開始紛紛響應:
“支持淮北王!支持他!”
一時間,洛陵城的許多街道和廣場都開始聚集人群,百姓們高聲喊著口號:
“淮北王,穩國安民!”
“支持淮北王,救大堯!”他們的舉動,猶如被一根無形的線牽引著,完全順應了某些人的布局和期待。
有心之人故意製造的混亂和煽動開始顯現出強大的效果,原本隻是在小範圍內的討論逐漸變成了公開的示威,百姓們群情激昂,開始愈加大膽地表達出自己對於淮北王的支持。
與此同時,商鋪中悄悄傳出“萬民書”的消息,市集上的幾名書法家開始忙碌起來,急速書寫著這份“支持淮北王”的文書。
這些書信裏,字字句句都寫滿了對朝廷的不滿和對淮北王的期許。
“支持淮北王入主朝堂!”
“百姓盼望安穩,淮北王是唯一的希望!”
這些書信很快從市集上傳到了街頭,成群結隊的人們拿著這份書信,迅速走向了洛陵城的大街小巷,開始宣傳和散發。
隨著散布的範圍越來越廣,洛陵城的局勢已經從單純的百姓討論,變成了一場規模龐大的民間運動。
許多從外地來洛陵城的商賈、旅人,也被這些情緒所感染,紛紛加入了這一潮流。
有的甚至開始為這場運動提供資金支持,組織更多的百姓去朝堂請願,要求淮北王能入主朝堂,主持大局。
終於,這些人攜帶著“萬民書”走到朝堂,遞交給了正在議事的官員們。
這份書信不僅僅是幾百個百姓的心聲,而是幾千人,甚至幾萬人的共同呼聲,寫滿了對現狀的憤怒與對未來的渴望。
“這份萬民書,已經反映了洛陵城百姓的心聲。若朝堂繼續不作為,恐怕連最基本的民心都將失去。”
一名遞交書信的代表說道,眼中滿是決然。
就在這時,遠處的鼓聲響起,廣場上已經匯聚了更多的百姓,他們舉著標語,口中喊著口號,漸漸圍聚到朝堂外,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群眾集會。
洛陵城的命運似乎在這一刻,已經悄然改變。
金鑾殿內。
郭儀站在大殿中央,臉色如常,手中捏著那份“萬民書”,目光冷冽。
他已經看到書信裏百姓們的憤怒與呼聲,也聽見了周圍越來越高漲的聲音。
“郭大人,您不能再猶豫了!”
一位年長的大臣聲音愈加急促,眼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決心。
“這份萬民書已明確表示,百姓的心意已經決定,他們支持淮北王。若是再拖下去,恐怕將失去民心,甚至丟了江山!”
“對!郭大人!”另一位重臣也插言道。
“秦玉京的比劍之約如今在即,朝中決策遲緩,百姓已經失去信心!必須讓淮北王入主朝堂,總攬大局,否則大堯必定風雨飄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郭儀的眼睛微微一動,冷靜的外表下掩飾著內心的波動。
“諸位,”他終於開口,聲音沉穩,仿佛天塌下來也能從容不迫。
“你們提到百姓,提到民心,難道你們忘了,百姓的心可隨時改變!今日他們說支持淮北王,若明日他做出令他們不滿的決定,百姓的憤怒又將轉向誰?”
話音未落,眾人麵麵相覷。
許多人都心知肚明,朝堂如今已無法阻擋這股愈發洶湧的民意潮流。
“您是想見死不救,還是要見機行事?”突然,一名青年官員上前,直言不諱。
接下來,更多的大臣,更是再度開始了聯合施壓。
民意加朝臣。
郭儀隻覺得自己背上了千斤重擔。
他的眼睛微微一沉,隨即低頭,聲音也泄了氣,帶著無奈:“看來,如今的民意已經明確,淮北王入主朝堂,是唯一的選擇。”
這句話一出,幾乎所有大臣都鬆了口氣。
漸漸地,氣氛變得寬鬆,仿佛緊繃的弦突然被鬆開。
“既然如此,那便交由淮北王來主持大局。”
郭儀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他低下頭,眼神有些沉靜,不再與任何人對視。
“郭大人……”一位大臣看向他,欲言又止。
“都退下吧。”郭儀揮了揮手,命令散去。
殿內的氣氛終於鬆懈,大臣們開始逐一離開,臉上帶著明顯的滿足與喜悅。
然而,就在最後一名大臣離開,朝堂空寂之時,郭儀的臉上突然浮現出一抹深邃的微笑。
那微笑沒有一絲猶豫、沒有任何顧忌,仿佛冰雪下埋藏的鋒利刀刃,靜靜等待時機的來臨。
他低聲自語:“淮北王,真以為這場棋局是你在掌控?”
郭儀緩緩站起身,指尖輕撫過那份萬民書,目光如同寒霜,帶著一抹不易察覺的狡黠。
“你們以為自己能操控局麵,豈不知,背後的一切,那小子早已盡握掌心。”
這番話,他沒有讓任何人聽到,唯有他自己知曉這其中的深意。
“淮北王,真以為我會任由他隨意拿走大堯的江山?想得美。”
郭儀輕笑,眼中露出一絲得意的光芒。
大殿外,群臣已散,城中氣氛悄然變化。
隨著郭儀的決定,百姓們的期盼也如潮水般席卷了整個洛陵城。
“萬民書已遞交,淮北王必定入主朝堂!”
“是時候了,所有準備已就緒。”
街巷之間,百姓們依舊舉著標語,高聲呼喊著口號:“支持淮北王!支持他!”
這些言辭在市集、茶樓、酒肆之間反複傳揚,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就如同一場大火,點燃了每個角落。
不遠處的集市上,一名商販正在大聲吆喝:“趕緊來看看!萬民書,傳遞百姓的心聲!淮北王必定帶領我們走向光明!”
人群越來越擁擠,標語被抬得越來越高。
“淮北王!穩國安民!”
“淮北王是唯一的選擇!”
郭儀的書房內。
一名大臣捧著萬民書,步入了郭儀的書房。
“郭大人,這是民眾的心聲。請您批示吧。”
郭儀低下頭,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目光中閃過一絲陰鬱。
他緩緩接過萬民書,沉默片刻,突然輕輕一笑:“很好,你們得到了你們想要的結果。”
那笑容,依舊平靜,卻讓人感到一絲冰冷。
他站起身,拿起了桌上的筆,開始書寫。
“既然如此,那便依你們的意願,淮北王入主朝堂,帶領我大堯走向未來。”
他頓了頓,眼神逐漸銳利:
“但也別忘了,皇位是不能輕易讓渡的。既然你們為民請命,那我便助你們一臂之力。”
在這一刻,郭儀的眼神完全變了。
喜歡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請大家收藏:()十年藏拙,真把我當傀儡昏君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