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十萬龜孫子

字數:6704   加入書籤

A+A-


    被倭桑瀛人盤踞多年的坊縣,在李患之利用梅園藤子詐開北門之後,以其親自帶領偽裝成倭桑瀛殘兵的五百軍兵奪下城門,而後在其後五裏潛伏的七千騎兵趁機突入坊縣,與看到火號之後猛攻坊縣西牆的藺聞宇軍,兩麵夾擊之下終於陷落。
    坊縣守將渡邊守義見大勢已去,本想帶兵而逃,被隨後趕上的李患之用另一支短槍射殺結果了性命,此戰天明帝國軍以兩千餘人為代價全殲坊縣內一萬五千餘名倭桑瀛軍,可謂是大獲全勝。
    第二天下午,李患之命經過休整的三千步軍前往營城換回留守的三千騎兵,便開始張貼安民榜文告示,宣布坊縣已經被天明帝國收複,今後倭桑瀛人製定一切法令全部廢除,凡天明帝國百姓均可按帝國律法自由從事生產生活,不必再受奴役。
    坊縣百姓聞之,一片歡聲雷動,扶老攜少、呼朋喚友痛飲相慶,喜極而泣者比比皆是,軍民互動一片歡歌笑語之聲。
    待到騎兵返回,李患之清點已畢,便傳令翌日留下一千步軍駐守坊縣,其餘軍馬隨其趕赴寧城方向,與杜明及左英升會師,三路夾擊江戶梅悟。
    坊縣與寧城有百裏之距,李患之行至半路便命人給杜明和左英升傳令,命二人帶本部兵馬從東、西、北三個方向圍攻寧城,隻留南門放其逃命。而後李患之便命步軍墊後,親領九千騎兵風馳電掣向寧城南路而去。
    天明帝國軍雖然到達寧城已經有近二十天的時間,但是圍而不攻,寧城守禦已經懈怠,突遭兩路大軍近五萬人的三麵猛攻,一時之間損失慘重,被圍攻兩日已經損失七八千人,城內守軍已隻剩一萬五千餘人,江戶梅悟此時又得知營城與坊縣均被天國皇太女率兵攻破,心中大驚之下,即刻率剩餘倭桑瀛人從南門往潞州而逃。
    不料行至半路被李患之所率九千騎兵從側翼伏擊,倭桑瀛人被殺得屍積如山、血濺盈野,一戰而滅,江戶梅悟被藺聞宇刀劈身亡。至此天明帝國淮州境內倭桑瀛人之患被徹底肅清,淮州諸路兵馬調往寧城駐防,一麵上報朝廷,一麵厲兵秣馬,以圖進取潞州。
    天明帝國“拱治”四十七年八月十七日,天子諭旨再下,封皇太女為大將軍,總攝天下兵馬,杜明封鎮南將軍,左英升封鎮東將軍,藺聞宇封都護將軍,顧峻川封牙門將軍,其餘有功將士均重加封賞,李患之又在寧城大擺酒宴犒軍三日,三軍將士無不大喜。
    “眾位將士,倭賊猖肆,數年來為禍淮州,今幸賴我天明帝國將士奮勇殺敵,才得以肅清淮州倭患,本宮今代陛下敬三軍將士,請諸位滿飲此杯!”李患之在酒宴之上,穿一身白色龍服,上繡飛龍彩鳳團紋圖案,雲領之上暗金雲紋描邊,頭戴金釵步搖,寶珠鑲嵌,晃動之間奪目生輝,腳下一雙繡鳳宮靴,走動之際蓮步生花。繡眉如黛斜插入鬢,眼波流轉明若星河,膚如白玉滑同凝脂,配上她出塵的氣質,宛如天宮而來的神母天君,可謂天姿國色,絕代風華。
    座下的一眾武將一時之間竟看得有些癡了,老將左英升看了一眼身邊這些傻大憨粗一臉癡呆之色的武將們,臉色略顯尷尬,他趕緊站起身形,幹咳了一聲大聲說道:“皇太女殿下運籌帷幄,智謀過人,又親冒矢石,斬將搴旗,我等聽殿下之命才能建此奇功,合該我等敬殿下一杯!”
    眾將聞言,這才緩過神來,趕緊紛紛站起身形,高舉酒杯齊齊說道:“敬殿下!”
    李患之聞言笑靨如花,開口說道:“眾將不必過謙,與我同飲此杯!”說罷一飲而盡。
    眾將見皇太女殿下雖為一介女流,但是喝起酒來卻是豪爽無比,今日酒宴雖未著戎裝,但也生出一股巾幗不讓須眉的豪氣,這般英姿颯爽正合他們這些軍中悍將的胃口,一個個均是一飲而盡。
    一時間眾人推杯換盞開懷大笑好不熱鬧,待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杜明卻站起身形,向李患之一臉恭謹的問道:“殿下,臣有一事不明,望殿下賜教!”
    李患之停下手中杯盞,麵帶微笑看向杜明,這位硝山大營的指揮使雖說智謀勇武都略顯平庸,但是卻是極為謹慎,用兵從不弄險,雖然進攻不足,但是防守卻是綽綽有餘,如果稍加培養就是一位堅壁一般的人物,硝山大營一戰以九千步軍死戰鹿野明城的三萬五千大軍,硬是靠其搭建的防禦體係強撼對方四倍於己的兵力三天兩夜,這份戰績不可謂不讓人震驚。
    而且最讓李患之欣賞杜明的地方,就是他這個人非常的謙遜,不管是任何人隻要提出合理的建議,他都願意采納,有很多不懂的軍事布置,他都會找機會向自己請教,完全沒有一點統兵大將的架子,他現在張嘴,肯定又是之前戰役裏麵哪個地方他沒想明白,故而借此機會發問了。
    李患之麵帶笑意開口說道:“杜將軍有何疑問盡可講來,不必拘禮。”杜明這才麵帶喜色向李患之詢問了幾個攻打營城和坊縣時的細節問題,李患之都一一作答,可能是感覺自己問題太多了,杜明最後臉色略顯尷尬的問道:“殿下,那攻打寧城之時,我軍是敵軍是兩倍之眾,完全可以在攻城戰之中將其殲滅,為何還要放其逃走半路擊之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豈不聞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敵人知道我已經攻破營城與坊縣,必會率軍前來寧城,屆時三路圍攻,寧城豈有不破之理?故而江戶梅悟得知消息之後必生退意,如果你與左將軍四麵圍住攻打,敵人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必然不惜一切代價死戰到底,那時寧城百姓恐怕也會遭殃,我軍即便取勝,也會損失慘重。所以我留一條路給他們走,敵人必然不肯死戰,而是趁我未到之前逃離寧城。”李患之麵帶微笑,輕抿了一口酒,繼續說道:“隻是敵人沒有算到我會放棄步軍,以輕騎突進而行,伏於半路截殺他們,所以才被我一戰而滅,如此設計是讓敵人感覺到有一線生機,而後放棄最有利的防守位置,跑到我給他們設計好的平原地帶作為戰場,平原曠野之上萬餘殘兵敗將如何抵擋我九千鐵騎的反複衝鋒?這樣以最小的代價全殲敵軍,何樂不為?”
    杜明聽罷李患之之言,麵露恍然之色,口中喃喃道:“殿下之機,神鬼莫測啊!”
    下麵的眾位將領們剛才也安坐靜聽李患之的答複,其實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皇太女殿下為什麽要讓他們執行各種匪夷所思的行動,他們隻知道聽命行事就可以取得勝利,但是如今細細聽李患之娓娓道來,才知道原來每一次的計劃,皇太女殿下都是仔細謀劃,就連人心都算計在其中,這讓這些將領們不由想到,在這樣的統帥麾下作戰,是何其幸事。
    將領們過去在曆王掌權之時,也和倭桑瀛人作過戰,由於沒有統一的指揮各自為戰,都是敗多勝少,物資奇缺,援軍更是沒有,曆王根本不在乎沿海地區這點所謂“疥癬之疾”,故而將領們一直就是憋著一口惡氣。
    現在太女殿下統兵,帶領他們一次次戰勝倭桑瀛人,打的那些過去桀驁不馴的倭桑瀛人如同喪家之犬,整個淮州的倭桑瀛勢力都被剿滅一空,這是如何讓他們揚眉吐氣的事情,作為軍人,他們為國而戰敗了不可怕,可怕的是居然沒有任何人在乎所謂的勝敗,現在不一樣了,他們打贏了會得到朝廷的封賞,一路加官進爵,封妻蔭子,這不就是他們最原始的追求嗎?
    至於敗?在這位智計百出的皇太女殿下的率領下,會敗嗎?他們不這樣認為。
    坐在杜明身邊的老將左英升一臉興奮之色的看著李患之,眼中難掩一抹濃濃的喜色。左英升作為朝廷知名的武將,被曆王壓製了二十年,現在終於有重返沙場的機會,沒想到就遇到了這麽一位堪稱妖孽的統帥,而這位統帥不僅隻是一位剛剛年滿二十歲的女子,還是帝國的儲君,將來的皇帝,未來的帝國在這位女皇的帶領下會達到什麽樣的高度,這位老將軍想想都不由一陣激動難名。
    李患之不知道,就在他給杜明解答各種疑問的這短短十幾分鍾裏,他已經深深收服了這些淮州將領的心,此刻李患之在他們心目中就是他們的信仰,如果此刻誰敢挑戰李患之的權威,那他們絕對敢提刀上去把那個不長眼的混球給剁了。
    這些將領們成為了李患之未來打造五府軍的框架基礎,為他建立起一支對其忠心耿耿的無敵大軍,跟隨李患之橫掃六合席卷八荒,為了實現李患之的夢想伴隨他直到遙遠的未來。
    酒宴盡歡,直到夜半時分才堪堪作罷,將領們一個個喝的東倒西歪踉蹌而去,李患之也在唐英婉和蕭妙貞的攙扶下回了住處休息,一夜無事,第二天天方大亮,一名斥候騎兵的軍報就將還在床上的李患之喊了起來。
    李患之看罷軍報,頓時困意全消,他連忙喚來兩名侍女給自己打來清水,又命兩名侍女讓人去叫諸將來府衙廳堂召開會議,他梳洗完畢,穿戴整齊,拿起那份軍報再次看了半晌,暗自思忖良久,心中計較已定,於是來到前堂會見諸將。
    眾將此刻已經是匯聚府衙廳堂之內,見李患之前來,齊齊倒身下拜見禮,李患之命眾人免禮,才將那份軍報置於桌案之上,臉色嚴峻的開口說道:“本宮剛剛得到軍報,潞州的倭桑瀛人得知我軍肅清了淮州,懼我軍圖之,於是打算先發製人,匯聚了數路兵馬,共計十萬大軍往宿城集結,前鋒部隊三萬餘人已然向我寧城方向而來,諸位可有退敵之策?”
    “什麽?十萬大軍?”眾將聽聞李患之之言,均是一臉震驚之色,十萬大軍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天明帝國原本在濟城時共計七萬餘人,後來攻略倭桑瀛人在淮州的三城戰損數千兵馬,加上留守三城及濟城的士兵,現在寧城的天明帝國駐軍隻有五萬人左右,麵對兩倍於己的敵兵,說沒有壓力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李患之見諸將略有懼色,眉頭微蹙,未戰先怯還打什麽?於是他決定先把眾將的士氣激發起來,故而他嘴角帶著輕蔑的冷笑厲聲說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來投!本宮厲兵秣馬尚未前去找他們,這幫龜孫子卻自己送上門來了!這次老娘必定殺這幫龜孫子一個片甲不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將聽皇太女殿下口出汙言穢語,不僅一口一個龜孫子,連“老娘”這種潑婦罵街的自稱都用上了,知道這位姑奶奶是真的怒了,那自己這些人如果還不主動應戰,那不是拖皇太女殿下的後腿嗎?但是即便是龜孫子,那也是十萬龜孫子啊,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打發的,還真得有個計劃才行,不過計劃這玩意一向是皇太女殿下的長項,自己這些人無論如何得先表個態才行。
    “殿下,臣不管他是十萬還是二十萬,當初硝山之戰,我軍隻有敵兵的四分之一,不也一樣打的這些龜孫子全軍覆滅嗎,如今有兵有將,有何懼哉?”藺聞宇第一個站出來大聲說道。
    “對啊,現在不過是二比一而已,怕什麽?殺這幫龜孫子就是!”
    “沒錯,什麽十萬二十萬的,在皇太女殿下麵前,還不是一群土雞瓦狗!要是敢來,定然殺光這幫龜孫子!”
    眾將一見有人帶頭,也都膽氣大增,反正有皇太女殿下策劃行動,加上現在他們士氣正盛,即便是十萬倭桑瀛人好像也沒什麽可怕的,隻要聽從皇太女殿下的計劃,上了戰場殺這幫龜孫子就是。
    於是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大聲叫道,頓時之間懼意全消,士氣大振。
    李患之見目的達到,微微一笑,開口說道:“諸位不必心急,本宮已有破敵之策,隻是怕諸位畏懼倭桑瀛人勢大不敢出戰,今諸位有如此勇氣,我軍必勝!但不知哪位將軍敢為前部先鋒前去迎敵?”
    “臣願往!”李患之話音剛落,一員老將應聲而出,正是鎮東將軍左英升。
    “老將軍雖勇,奈何年事已高,恐難勝任啊!”李患之仿佛有些失望,臉帶一絲尷尬的說道。
    “殿下,如何小看於我!我雖年老,何懼倭桑瀛這些龜孫子!定斬敵將首級,獻於麾下,如不勝甘領軍法!”左英升見李患之嫌自己年老不想見用,氣的老頭臉色漲紅,自己好歹是一代名將,如今卻被嫌棄,他本來就性如烈火,如何能夠忍氣吞聲?於是他完全不顧禮節的大聲爭辯。
    李患之見自己激將之法將老頭氣的暴跳如雷,心中好笑,口氣一轉說道:“並非是本宮不肯見用老將軍,隻是此次這先鋒與以往不同,有件特殊任務需要執行,本宮怕老將軍不肯為之,故而有所顧慮。”
    “哦?嗨~!殿下無需多慮,但是殿下之命,我左英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左英升見李患之口風放鬆,趕緊拍著胸脯保證。
    “老將軍果真要去?”李患之眼睛裏閃爍著一絲狡黠的笑意,盯著左英升問道。
    “我一定要去,殿下您隻管吩咐,上刀山下油鍋,我絕不皺一下眉頭!”左英升一臉堅定的說道。
    “好,既然如此,那本宮就命老將軍為先鋒,率本部兵馬前去對敵,本宮要你每行十裏便紮下一座營寨,前出百裏迎敵,半個月內連丟十座營寨,少了一座你都休來見我!”李患之語如連珠,臉色微寒,一口氣說完,目光灼灼的看著左英升。
    “什麽!?這...”左英升聽罷李患之的吩咐,頓時滿臉詫異,他隻思忖片刻便臉色發紅,心中暗想“這皇太女殿下不是坑人嗎?我久未上過沙場了,如今被重新啟用,也隻是在寧城之戰中打了個輔助而已,如今正要爭做先鋒,建立大功,如果一路丟營失寨這敗軍之罪先不說,就是這人也丟不起啊!可是自己剛剛吹過牛逼,說無論皇太女殿下讓自己幹嘛都義不容辭,現在就反悔以後眾將定說自己為老不尊,食言而肥,這如何是好?”
    李患之本來還想逗他一逗,可是看老頭被自己調理得臉色漲紅,摩手頓腳的原地轉圈,李患之忍不住笑出聲來,一改剛才俏臉微寒的模樣,對著左英升笑道:“老將軍休要急躁,本宮讓你丟營失寨自然有我的計策。”
    “哦?”左英升聽了李患之的話語才臉色恢複如常,隻是一臉詫異的看著李患之,他想知道這位足智多謀的儲君殿下,這一次又會給倭桑瀛人設下一個怎樣的陷阱。
    喜歡一夢維艱請大家收藏:()一夢維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