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滅倭之戰二十)
字數:5702 加入書籤
淒冷的夜色籠罩大地,倭桑瀛阪津番主河源上穀帶領大軍在密林小路中潛行,沿途按照左田岸雄留下的記號向前,很快便接近了天國前鋒大將黃令徽的大營。
河源上穀看著前方馬上便要通向山坳處的小路,心情也變得無比緊張起來,這又是一次他人生之中的賭博,他賭的是天國疏忽大意,毫無準備之下的潰敗,賭的是自己能夠搶奪到那令人歎為觀止的武器,賭的是自己和阪津番的未來,但他不知道賭注之中還有他的性命。
就在他緩緩行軍之時,前方來報說是左田岸雄大人派來向導向其稟報軍情,河源上穀聞信急忙令向導上前,聽聞向導言說左田岸雄請自己看信號而行,頓時心中對左田岸雄的忠心大為讚賞。
他命大軍原地駐紮,待看左田岸雄的信號行事,不多時便聽到天國大營方向傳來一陣驚天動地的喊殺之聲,又過不多時,又一陣陣喊聲傳來,河源上穀頓時心驚無比,他在馬上極目遠眺,隻見山坳之中光火通明,映的天際一片紫紅之色。
他心中頓感不妙,剛才那陣喊殺之聲仔細傾聽之下,乃是天國語言,他隱隱覺得有些心驚肉跳,但不見左田岸雄的信號,他也未敢擅動,大約等了半個時辰,殺聲漸低,仍未見信號傳來。
河源上穀暗道不好,急忙令斥候前去查看,斥候得令飛馬而去,未及刻時隻見那斥候風機火燎的回轉而來,待其近前,滾鞍下馬,帶著哭腔對河源上穀言道:“啟稟番主大人,我們中計了,天國人早有埋伏,左田岸雄大人被三路夾擊頓時大亂,撤軍之時跌落馬下,被天國大將刀劈身亡!”
“啊!?”河源上穀聞訊險些從馬上摔下來,他穩住身形急忙厲聲喝道:“敗軍何在?”
斥候見番主發怒不敢磨蹭,急忙說道:“我軍傷亡慘重,隻剩三四千人,往來路敗退,已經距此處不遠了!”
“混蛋!他們會把天國大軍也吸引過來的!傳令速速撤兵!返回夕裏要塞堅守不出!再有言出戰者立斬不赦!”河源上穀似乎忘了是他自己主張前來偷襲的,現在卻是下達了這樣的命令,恨不得肋生雙翅飛回夕裏要塞去。
尚未及大軍轉向,隻聽前方一陣嘈雜,火光漸近,又是一陣喊殺之聲傳來,明顯是天國大軍追殺倭桑瀛敗兵,已到近前了。
若是河源上穀此時揮兵向前,出其不意之下,不但可以阻擋住天明帝國的追兵,還能救下左田岸雄麾下逃回來的數千敗兵,可他此時已經是亂了心智,一心想要逃走,根本無心交戰,於是他急令退兵,他麾下所統的一萬五千大軍尚未交戰便與他一同回逃,慌亂轉向之下,不少軍兵滾落山路之下的深溝之中,死傷者甚多。
黃令徽在後帶領天明帝國的大軍掩殺敗兵,一路上卻見前方軍兵越來越多,不由心中驚疑,轉念一想,立時想起飛鴿傳書所言河源上穀分兵前後兩路之事,他頓時心中明了,這是河源上穀的主力在後觀望,尚未及出兵便得知前軍失敗的消息,於是立即回逃。
黃令徽騎在馬上大喊一聲“傳令全軍奮力追殺,前方乃是阪津番主力,河源上穀很有可能就在其中,給老子衝上去,拿了這個狗日的,向女皇陛下請功!”
他這一聲大喊,天明帝國的將士立時便是士氣大振,敵方主將就在前方,今晚如無論如要將其拿住,畢其功於一役。
狹窄的山路上,火光搖曳,箭鏃橫飛,不時有倭桑瀛人中箭倒下,天明帝國從後掩殺而來,追上倭桑瀛人不由分說便是一陣刀光劍影,如此狹窄崎嶇的山道上,戰馬無法快速行進,不少將領都下馬指揮,徒步追趕倭桑瀛人,河源上穀所帶之兵被自己的敗兵衝擊一陣,混亂不堪,中箭者有、滾落山坡者有,阻擋了將領逃竄之路被自己人砍殺者亦大有人在,一路上狼奔兔脫狼狽之極。
黃令徽帶兵追殺半夜,夜幕之中視線不清,又加之道路不熟,將領們又多是下馬殺敵,最終讓河源上穀東竄西逃不見蹤影,但此戰殺死倭桑瀛人六千餘人,俘獲數百人,還斬了左田岸雄這員阪津番的大將,也算是大獲全勝。
天明時分,黃令徽帶領已經激戰一夜極度疲憊的天國軍兵返回大營休整,急忙寫下戰報勝表,命人向女皇傳報,通信兵接過戰報出了大帳,翻身上馬向後方女皇陛下的大軍進兵方向疾馳而去。
然而如果黃令徽能夠俯覽大地,他會發現李患之的後軍並未在其身後,而是宛如一把尖刀,斜插夕裏的方向而去。
李患之在接到黃令徽之前所發誘敵之計的奏報之時,便斷定此計可行,以河源上穀的性格,必定不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定會去搶奪火炮,黃令徽有心算計之下,必然大獲全勝,經此一戰,阪津番最後的兵力將損失殆盡,屆時夕裏方向將再也沒有可以固守的兵力,李患之要在繩文番的援軍到來之前便出其不意的拿下夕裏要塞,在那裏等待繩文番的大軍抵達,再好好給他們一個驚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於是李患之即刻下令全軍繞過黃令徽所走的山路,從另一處密林之中穿行而過,輕兵急行隻用了兩天時間便接近夕裏要塞七八裏的範圍,通過詢問建川康得知,隻要穿過這邊密林,便是夕裏要塞之前一段相對平坦的大路了。
李患之下令全軍休整一個時辰,之後便要提兵對夕裏發起進攻,一舉攻克這所守禦空虛的要塞。
就在時間將到,李患之要下令進兵之時,突然有負責警戒的斥候來報,說是從山路另一側來了一隊軍兵,看樣子衣甲不整,像是逃兵。
李患之聞聽稟報,頓時心中一動,難道如此湊巧,這是從黃令徽大營處敗回夕裏的敗兵不成?若真是如此,河源上穀很有可能就在其中,這豈不是讓自己撞了頭彩,無意之中便撈到了一條大魚嗎?
“傳令,全軍準備作戰!”李患之翻身上了自己的戰馬,接過羽林遞過來的盤龍槍,下達了準備作戰的命令。
麾下禁衛軍立即整隊,進入了作戰狀態,隻待女皇一聲令下便衝出去將倭桑瀛人殺個片甲不留。
不多時又有斥候回稟說那敗兵將到林邊,李患之一聲令下,戰鼓齊鳴,她催開座下馬,揮動手中槍,縱馬飛馳一騎當先,向倭桑瀛人衝去。
“殺啊!~”李患之麾下禁衛軍及鄭經遠所統中府軍數萬大軍人人奮勇,個個爭先,揮兵持刃潮湧般向林外衝去。
李患之猜測的沒錯,這支倭桑瀛軍隊正是剛剛從黃令徽大營敗退的阪津番士兵,河源上穀下令撤兵,被黃令徽隨後掩殺,一路上傷亡慘重,幸虧夜深林密,半路之上河源上穀多次在密林中轉向穿行,終於是擺脫了黃令徽的追殺,隻帶數千兵馬狼狽向夕裏方向逃竄而回。
返回途中一路上走走停停,數十裏山路足足走了一整天時間才趕到此地,過了這片密林,便是一條稍微平坦的大路直通夕裏,那時便可以加快速度回去休整了。
河源上穀騎在馬上,不時用手撫摸一下臉頰上被樹枝刮傷的傷口,疼得他呲牙咧嘴,不由心中暗罵自己一時糊塗,貪圖什麽天國武器,結果落得如此境地,手下僅剩的三萬兵馬,如今算上夕裏城內的五千人,也隻有萬餘人而已,如此等到繩文番梅園澤二來到之時,自己還有何麵目見人?
他正自懊惱,隻聽密林之側一陣戰鼓齊鳴,嚇得他頓時全身一震,差點摔下馬去,待他定睛觀看,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隻見一員天國女將騎跨戰馬手持銀槍,統領數萬大軍蜂擁而來,那女子絕色傾城,一身英武之氣,宛如天神降世,神母下凡,河源上穀腦海中頓時想到一個人——天國女皇!
他頓時覺得一陣頭暈目眩,氣急敗壞之下厲聲喝令道:“快,快擋住她,撤兵,返回夕裏!”
他手下親衛此時鼻子差點氣歪,“返回夕裏”談何容易?夕裏在前方,而對麵就是天國的數萬大軍,已經將返回夕裏的道路堵死了,不衝過去哪裏還能返回夕裏?而現在自己這邊本就是敗軍,一路逃竄穿越密林山路,士氣低迷,兵疲意阻,麵對士氣如虹的天國數萬大軍又如何能夠衝的過去?
就在他們慌亂之際,李患之已經躍馬挺槍殺入倭桑瀛人散亂的隊列之中,她手中的銀槍閃動寒芒,抖動的仿佛萬朵盛開的梨花,縱馬殺敵,往來衝陣,擋者披靡。隻殺得倭桑瀛人哭爹喊媽,鬼哭狼嚎。
後續而來的驍騎營也是催馬趕到,奔騰的馬蹄踏著翻滾的淤泥如雷般而來,衝入倭桑瀛人軍陣之中,一陣刀劈劍砍、槍挑馬踏,立時便讓腳下的山路染上一層殷紅的血色。
羽林、金吾及鄭經遠所率的中府軍也是高舉刀槍殺上前來,河源上穀麾下這數千敗兵如何能夠抵擋?頓時被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哀嚎喊救之聲此起彼伏,響徹山穀。
河源上穀看著眼前的景象,想起自己統禦阪津番三十年,還從未遭到過如此的慘敗,他此刻已經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正在發怔之際,隻見天國女皇縱馬殺來,他不由臉色一陣煞白。
李患之早見對方軍陣之中一杆金紅相間的大旗之下,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騎在戰馬之上,慌亂的呼喝指揮倭桑瀛人迎敵,不由暗想此人必是阪津番主河源上穀。於是她催馬向那大旗之下殺來,一路上但有倭桑瀛阻擋,皆被李患之銀槍挑刺,死於非命。
待到那大旗近前隻見那河源上穀此刻已是麵無血色,嘴唇發紫,體如篩糠,身形搖晃不定,似乎隨時可能跌下戰馬。李患之見他這般模樣,不由心中鄙夷,催馬向前便要拿了這阪津番主。
河源上穀麾下的親衛見這一員女將已經殺到近前,急忙衝上前去阻攔,哪裏是李患之的對手,被她抖槍亂刺,當場全部倒在血泊之中。李患之見再無阻攔,飛馬上前,一伸玉手直接將河源上穀的脖子掐住,仿佛拎小雞一般提過馬來,而後將其往馬鞍橋上一按,用倭桑瀛語厲聲對其說道:“即刻下令放棄抵抗,不然朕現在便要你的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河源上穀此刻整個人都已經木了,直到被李患之提過馬去他才仿佛夢中驚醒,聽到李患之的話語,他如何還敢不從,趕緊朝一旁已經完全傻了的傳令官喊道:“快!快讓他們放下武器投降,快啊!”
那倭桑瀛的傳令官此刻再回過神兒來,見番主大人被人擒住,下了投降的命令,他雖然心中憋悶,但是卻是不敢違抗,急忙向倭桑瀛人傳令放棄抵抗,全體投降。
阪津番的士兵早就不想打了,一個個扔掉手中的武器,跪在原地隻顧喘著粗氣,任由天明帝國的將士處置。
這一戰從開始到結束,不過短短半個時辰,天明帝國幾乎沒有遭受任何的損失,殲滅倭桑瀛阪津番三千人,生擒阪津番主河源上穀,俘獲對方一千三百餘人。
李患之命人押著阪津番主河源上穀來到夕裏要塞之下,命其招降夕裏要塞內的守軍,河源上穀不敢不從,下令守軍開城投降,守軍聞命見是番主大人已被對方所擒,再繼續抵抗下去不但番主大人性命難保,就是自己城內的五千人馬如何能夠抵抗數萬天國大軍的猛攻,無非也是送死而已。
於是打開了夕裏城門,放天國大軍入城,李患之不費吹灰之力奪下夕裏要塞,將倭桑瀛人武器收繳,並統一關押監管起來,待來日再做處置,正待命大軍休整,忽有斥候來報,說是繩文番的援軍已經距夕裏不足五十裏,最慢明日下去應該便可以抵達夕裏城下。
李患之聞言心中一動,隨即卻是嬌笑起來,心中暗想“真是天助我也,這一連串的時機真是湊巧,這一次要給這個繩文番一個永世難忘的教訓,不叫你吃個大虧,決不罷休!”
喜歡一夢維艱請大家收藏:()一夢維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