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奇葩的組合

字數:5702   加入書籤

A+A-


    張亮告訴這個年輕的科研負責人,可以把他們帶出這個鬼地方,到自由的世界去生活,哪知年輕人的回答讓他很意外。
    “我們這些人,在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被用來殺死了許多的無辜人群後,內心世界已經陷入了無比的自責之中,這種負罪感短期內根本無法清除,因此我才有了前麵的決定。”
    “那才是最愚笨的決定,第一,你們的研究成果隻是被壞人利用,凶手不是你們;再者,死者已矣,你們赴死並不能消除已經造成的災難,你們可以繼續研究生產出更多有效的疫苗,那樣才能造福人類,將功補過。”
    “可是這裏有著世界一流的實驗條件,離開這裏,我們很難再找到如此優越的科研條件。沒了這些設備,我們就如同失去了研究工具,同普通人並無兩樣。”青年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
    張亮對這個年輕人更是刮目相看,他把科研看的比生命都重要。
    於是張亮與他協商,“你們這些人願不願意在一個封閉的環境中繼續進行實驗?”
    “這裏就是封閉的環境,我們很少能踏出這裏,再說搞實驗就需要安靜封閉的環境。”
    “那好,我可以把你們連同這個實驗室一同遷走。”
    <強國的支持,你怎麽能夠辦到把這些實驗儀器一同搬走?”
    “這些你不用管,趕快聯係你們的夥伴,隻要願意一塊走的,我把他們一同帶走。”
    很快,一群科研人員將信將疑的來到青年的實驗室,看到一個陌生的人站在那裏,很是驚奇。
    張亮言簡意賅的說明情況,這些人紛紛表示同意,他們被高薪誘騙過來,都失去了人身自由,被迫成為殺人的幫凶,自然心有不甘。
    運用吞噬之力,張亮輕鬆把他們送進丹田世界,並把這裏的所有器械設備及各種材料,一塊放置在應急避難所的一個寬敞房間裏,這裏將作為這些科研人員新的實驗室。
    超一很是興奮,這裏的居民越多,他的才能越有用武之地。
    處理完這裏的事情,張亮繼續隱身朝著地下通道深處走去。他的心中充滿疑惑,自己前來尋找戰術核彈,如今卻碰到假基地,基因病毒研究,這裏到底還隱藏著哪些世人不知的秘密?
    沒多久,在通道的一個寬敞地段,張亮又有所發現。一座高大的建築,大門上竟然還掛有牌匾,是一個心理實驗室。
    張亮被這種奇怪的發現弄糊塗了,這些極端勢力到底在幹什麽?難道還在研究如何控製人的心理,讓世人臣服於他們的教義不成?這也太離譜了吧。
    如同前麵的基因研究實驗室一樣,這裏同樣是電子守衛。張亮估計裏麵的人也遇到了相同的遭遇,被高薪騙到這裏,然後被迫為別人免費服務,充當免費的工具。
    悄悄潛入大門,實驗室內部寬敞明亮,卻彌漫著一種令人壓抑的寂靜。潔白的牆壁上掛滿了各種複雜的腦電波圖和心理分析圖表,燈光清冷地灑在上麵,反射出幽冷的光。
    中央擺放著幾張高科技的實驗床,上麵連接著密密麻麻的線路和儀器,閃爍的指示燈仿佛在訴說著它們的精密與神秘。旁邊的操作台上,電腦屏幕不斷閃爍,各種數據如流水般滾動。
    角落裏,有幾個隔音艙,艙門緊閉,仿佛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秘密。實驗室的一側,是一排巨大的觀察窗,透過它,可以看到另一側模擬的各種生活場景,用於觀察實驗對象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反應。
    實驗室裏彌漫著淡淡的消毒水味,偶爾能聽到儀器發出的輕微嗡嗡聲。這裏的每一件設備、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未知和神秘,仿佛是一個窺探人類心靈深處的神秘世界。在這裏,科學家們試圖解開人類心理的謎團,探索那些隱藏在潛意識中的秘密,但誰也不知道,這些探索會帶來怎樣的結果。
    令張亮更為驚訝的是,在實驗室的另一端,還有一個奇怪的巨大的畫室,他想不明白這些都是些什麽組合?
    畫室裏的燈光昏暗,彌漫著一股陳舊顏料和潮濕泥土混合的氣息。牆壁上掛著一些未完成的畫作,在微弱的燈光下,隱隱透出神秘的色彩。一群藝術家和美術大師模樣的人正圍坐在一張破舊的木桌旁,熱烈地交流探討著什麽。
    好奇的張亮悄悄潛伏在旁邊,想聽聽這些人到底在幹些什麽。
    一位留著長發、眼神深邃的畫家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揮舞著手中的畫筆,激昂地說:“流行文化就像一陣風,迅速地席卷著整個社會,它的影響力無處不在。看看那些時尚雜誌、網絡視頻,它們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著新的觀念和審美。”他的聲音在地下室裏回蕩,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鳴。
    一位戴著眼鏡、氣質儒雅的美術大師輕輕推了推眼鏡,接過話茬:“沒錯,流行文化雖然看似膚淺,但它反映了當下社會的心理和需求。就像那些卡通形象、流行音樂,它們是大眾情感的一種宣泄和表達。我們作為藝術家,不能忽視這種現象,而應該從中汲取靈感。”
    這時,一位身材矮小但充滿活力的藝術家站了起來,他的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神情:“流行文化是一個巨大的寶庫,它融合了各種元素,無論是街頭藝術、電子遊戲還是社交媒體文化,都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將這些元素運用到我們的作品中,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藝術。”
    大家紛紛點頭表示讚同,開始分享自己在流行文化中發現的有趣元素。有人提到了某部熱門電影中的視覺特效,有人談到了某個網絡表情包的創意。氣氛越來越熱烈,每個人都沉浸在對流行文化的討論中。
    然而,也有一位年長的美術大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皺著眉頭,神情嚴肅地說:“流行文化固然有其價值,但我們不能被它牽著鼻子走。藝術應該有自己的深度和內涵,不能僅僅追求表麵的流行。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在流行文化的浪潮中堅守藝術的本質。”
    這番話讓大家陷入了沉思。地下室裏安靜了片刻,隨後又重新響起了熱烈的討論聲。大家開始探討如何在流行文化和藝術本質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將流行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作品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下室裏的討論逐漸接近尾聲。藝術家們和美術大師們帶著滿滿的收獲,各自回到自己的創作角落。他們知道,這次關於流行文化的交流探討,將會為他們的藝術創作帶來新的靈感和方向。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地下室裏誕生的這些思想火花,會在藝術的舞台上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旁靜聽的張亮被這番討論弄得莫名其妙,這與極端文化有何關聯,純粹就是流行文化研究的大討論呀?他不得不靜下心來,悄悄翻找實驗室的各種文件,試圖找到極端勢力滲透的蛛絲馬跡。但是毫無收獲,這裏的一切,純粹就是藝術研究。
    毫無進展的張亮決定離開這裏,畢竟這些世俗的研究並不是他所關注的要點。然而,就在他計劃離開的瞬間,發現畫室的一個角落裏,有一個不起眼的小辦公室,通過玻璃窗,看到有這麽一位不像藝術家,很像商人的禿頂老頭正坐在那裏打電話,麵前還放著一杯冒熱氣的咖啡。這個房間顯然隔音,張亮聽不清楚那人的講話內容。於是悄悄潛進那個小辦公室。
    小辦公室內的布置奢華,與其他藝術家辦公室的自然簡潔的布置截然不同。
    老頭的腦袋不大,鼻子略顯肥大,鼻頭微微泛紅,許是常年飲酒所致。稀疏且花白的頭發淩亂地貼在頭皮上,幾縷發絲倔強地立著,在燈光下泛著微黃。臉上布滿了皺紋,像是歲月用刻刀精心雕琢的痕跡,眼袋耷拉著,雙眼細小而深邃,透著商人特有的精明與算計,仿佛能看穿每一個與他打交道之人的心思。
    他的身形矮胖,將西裝的扣子繃得緊緊的,仿佛隨時都會崩開。深色西裝,款式陳舊,衣角有些磨損,領帶歪歪扭扭地係著,一看就是對穿著打扮毫不在意。但張亮能看出他的全身都是世界頂級名牌。
    老頭一邊打電話,一邊不停地敲擊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每一個動作都透露出一種隨意,卻又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掌控一切的自信,就像一隻蟄伏的老狐狸,等待著合適的時機,隨時撲向獵物。
    張亮聽得很清楚,這個禿頂老頭正在與人瞎聊,似乎與一些流行文化有關。難道這家夥也是一位藝術家?但下麵的談話內容,讓他消除了這個猜想。
    以下是老頭與對方聊天的大體內容。
    “在當今這個充滿活力與創意的時代,流行文化、電視劇和電影宛如強大的磁石,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同時也對審美消費發揮著不可小覷的引領作用。”
    “的確如此,影視劇中角色的穿搭、生活場景的布置等元素,如同星星之火,迅速在大眾中引發燎原之勢。時尚的服裝款式、獨特的家居風格,一旦在屏幕上亮相,便會成為消費者競相模仿的對象。我們應該捕捉到這一趨勢,深入研究流行文化背後的審美趨勢,分析電視劇、電影中受大眾喜愛的元素。”
    “讓我們的設計師以這些元素為靈感源泉,精心打造出一係列引領世界潮流的產品款式。將影視中的風格特點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創造出既具有時尚感又不失實用性的商品。”
    “這些產品一經推出,會在市場上引起了轟動,消費者們被其獨特的設計所吸引,紛紛解囊購買。企業也可憑借這些引領潮流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高額的利潤回報。品牌知名度也隨之大幅提升,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市場的地位。我們也應該讓這些藝術家們切身感到自己的創作靈感,是如何推動世界的審美發展,提升人們的審美素養,讓他們充滿自豪感,更加的積極投身於流行文化的研究中,不斷推動我們新產品的創新,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為我們的商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這是自然,不過如今是在數字化時代,我們還要讓大數據宛如一雙無形卻精準的手,悄然操控這些高收入人群的消費。”
    “對,應該如此,讓大數據對不同年齡高收入人群的深入分析,讓那些心理學家分析出這些人的虛榮點在哪裏,精準推送他們喜歡的產品,讓他們在看似滿足需求的消費中,貢獻出他們的收入。 ”
    “這些家夥還是有些手段,已經摸清了不同年齡階段高收入人群的喜好所在。”
    “是麽,說給我聽聽,這個消息太振奮人心了。”
    “好的,聽我慢慢講。”
    “年輕的高收入者,充滿獵奇心理,對新鮮、獨特的事物有著天然的渴望。大數據可以源源不斷地推送限量版的潮流單品、新奇的科技玩具。他們在瀏覽社交媒體時,不經意間就被那些炫酷的新品吸引,手指輕輕一點,便完成了購買,沉浸在追逐新奇的樂趣中。”
    “中年人呢?”
    “中年高收入者有著慣有的思維模式,他們信賴品牌,注重品質。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他們在購物平台上看到熟悉品牌的升級款,很容易出於習慣和對品質的追求而下單,覺得這是對自己努力工作的犒勞,卻在不知不覺中花費了大量金錢。”
    “老年人最難搞定吧?”
    “老年高收入者消費習慣較為保守,但大數據結合心理實驗也找到突破口。針對他們注重健康養生的特點,推送各種高端保健品、養生器械。他們為了自身健康,往往會慷慨解囊。”
    “哈哈哈,這個世界不就是在咱們的推動下運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