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漂流之樂
字數:3207 加入書籤
大長老交代完事情,徑自離去。張亮也不敢怠慢,迅速趕回家中,他本想把遇到大長老的事情告訴張亮,哪知李琴說大長老已經來過,告訴了她事情的前因後果,催促張亮快點出去躲避一段時間。
張亮感到自己的一切好像都在大長老的算計之中,心中有點不舒服,不過他知道大長老這都是為他與李琴好,也未多說,簡單收拾了一下,快速離去。
為了吸引那個家夥的注意,張亮故意回到爺爺的墳地附近,釋放出自己的氣息,並且故意沿著附近的山脈轉了幾圈,然後朝南飛去,過了大約幾百公裏,他又折向西邊,停留在某一山穀,停留了一小段時間。隨後,他突然進入丹田世界,從此地銷聲匿跡。
依照大長老的指示,他來到西南的一條大江上遊。這裏向來是少有人跡的。山勢陡峭,江水湍急,自高處瀉下,白沫噴濺,聲如奔雷。兩岸峭壁對峙,青黑相間,偶有蒼鬆倒掛,根須裸露,顯出幾分倔強。
江水是渾濁的,夾帶著上遊衝刷下來的泥沙,打著旋渦,向東流去。水麵上時而漂過幾段枯木,隨波起伏,忽隱忽現,終於消盡在轉彎處。岸邊亂石嶙峋,大的如房屋,小的似鵝卵,皆被水流打磨得圓滑,青苔斑駁,濕漉漉地反射著天光。
山間霧氣很重,尤其在清晨,乳白的霧靄從穀底升起,纏繞在半山腰,將山峰攔腰截斷。太陽出來,霧氣便漸漸散了,露出山頂的積雪,白得刺眼。山腳下卻是一片蒼翠,灌木叢生,間或有幾株野花,紅得淒豔。
山路上偶見牧人,穿著破舊的羊皮襖,趕著三五頭犛牛,慢吞吞地走著。犛牛頸下的銅鈴叮當作響,在寂靜的山穀中格外清脆。牧人麵色黝黑,皺紋裏嵌著風霜,眼睛卻亮得很,看見生人也不驚詫,隻略一點頭,便繼續前行。
江上架著索橋,以鐵索為骨,木板為膚,人走在上麵,橋身便搖晃起來,腳下江水咆哮,令人目眩。對岸是更陡的山,更高處有積雪,更低處有村落,幾縷炊煙筆直上升,在無風的正午顯得格外寧靜。
這地方的美,是險峻的美,是荒涼的美。人在其間行走,不免自覺渺小,而山川亙古,江水長流,不知見證了多少生死榮辱,卻依舊沉默。
絕美的景色勾起了張亮的好奇心,他決定順此江而下,漂流到大海。
張亮幹脆把一段枯木掏空,自己鑽進去,順激流漂流而下。平日裏習慣站著看眼前大地的景色,或者在高空俯瞰大地的美景。如今平躺在江水上,眼睛看向兩岸的峽壁,天空的雲朵,視角的變化,帶給他極大的視覺衝擊。
陽光透過水珠在他睫毛上折射出七彩光芒。張亮眨了眨眼,發現自己正以一種從未有過的角度觀察世界。高聳的懸崖此刻從水麵仰望,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麵貌。那些在俯瞰時顯得微不足道的岩縫中,竟生長著頑強的灌木和小樹,它們的根係如老人的手指般緊緊抓住岩壁。
他看到站在懸崖邊緣,采藥的農人,山風獵獵,吹動他灰白的衣袖。猶如仙人一般,那辛苦的采藥人,估計不會發現自己的風姿飄飄。
他習慣了攀援忙碌,如今卻被人當風景觀望。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任由水流帶著自己。奇妙的是,一滴水珠從他額頭滑落,順著鼻梁滾入江中,成為這浩瀚水體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張亮突然意識到,自己此刻的處境,恰如那滴水珠。
江流帶著他穿過一處峽穀,兩側岩壁幾乎垂直聳立,直插雲霄。從高處看時,這些岩壁不過是地圖上的一道褶皺;而現在仰視它們,張亮感受到了真正的壓迫與壯美。岩壁上布滿了歲月和風雨雕刻的紋路,像極了老人臉上的皺紋,訴說著千萬年的故事。
一片雲朵飄過峽穀上方的狹窄天空,形狀不斷變幻。張亮想起自己常在雲端俯瞰雲海,卻從未如此細致地觀察過一朵雲的誕生、變化與消散。此刻,他仿佛能看見雲中水汽的流動,感受到陽光穿透雲層時的溫度變化。
\"我居高臨下時,錯過了多少細節?\"張亮心中泛起一絲慚愧。水流突然變得湍急,他被卷入一處旋渦,身體在水中旋轉。放鬆下來,身體任由水流擺布。旋轉中,他看到了水麵下閃爍的光斑,如同天上的星辰;看到了隨波搖曳的水草,如同陸地上的森林;甚至看到一尾小魚好奇地靠近他的臉龐,又迅速遊開。
這種體驗是居高臨下的視角永遠無法提供的——不是觀察生命,而是被生命觀察;不是掌控自然,而是被自然掌控。張亮忽然明白了什麽,一種前所未有的清明感湧上心頭。
當江流轉彎處將他推向岸邊時,張亮沒有立即掙紮著上岸。他伸手抓住一塊突出的岩石,讓自己暫時停留在水陸交界處。從這個角度,他可以看到水麵上的世界和水麵下的世界同時存在,卻又截然不同。
一隻翠鳥掠過水麵捕魚,激起一圈漣漪。清虛子的目光追隨著那漣漪擴散,直到與其他波紋交織在一起,無法分辨彼此。這不正是萬物的聯係嗎?居高臨下時,他隻見結果不見過程;而沉浸其中時,他才真正理解了因果的奧妙。
\"原來如此...\"張亮喃喃自語,臉上浮現出多年未見的平和笑容。他一直在觀察道,卻從未真正融入道中;他研究萬物運行的規律,卻從未成為規律的一部分。
鬆開抓住岩石的手,張亮再次讓自己隨波逐流。這一次,他心中隻有對未知旅程的期待。江水帶著他繼續向前,穿過陽光與陰影交替的河段,如同穿過人生的起伏。
當夕陽將江水染成金色時,張亮感到體內氣息開始自行運轉,與水流節奏逐漸同步。他閉上眼睛,感覺自己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這浩瀚江河的一部分,是自然循環中的一個環節。
一種前所未有的和諧感充盈全身。張亮知道,自己終於觸摸到了\"天人合一\"的門檻——不是通過居高臨下的觀察,而是通過徹底的融入與接納。
夜幕降臨前,張亮遊向岸邊。當他濕漉漉地爬上河灘時,身上的水珠在夕陽下閃閃發光,如同披著一身星辰。
這一日的漂流,給了他新的啟示。張亮終於明白,真正的智慧不僅需要高度,也需要深度;不僅要能俯瞰全局,也要能仰觀宇宙之妙。
帶著這份領悟,他繼續漂流而下,月光下,他的身影與江流與群山融為一體,仿佛本就是這自然畫卷中的一筆。
隨著感悟的加深,丹田世界也在發生著緩慢的變化,變的更加平和圓潤,生態係統逐漸完善,大氣、水、岩石圈等各種要素也在緩慢地循環著,一切都充滿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