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大明亡於藩王政策

字數:3389   加入書籤

A+A-


    打完了秦王朱樉,朱雄英和朱元璋神清氣爽,樂嗬嗬的回到了禦書房……
    接著他們之前談論的話題。
    於是乎,朱雄英就打開了話匣子:“爺爺,藩王的事,今天咱們得好好議一議了,再拖下去,大明可就完了。”
    朱元璋的目光在朱雄英臉上停留片刻,輕輕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沉穩地說道:“好,我也正有此意。你既主動提及,想必是深思熟慮過,不妨說來聽聽。”他的聲音低沉有力,不怒自威,盡顯洪武大帝的風範。
    朱雄英深吸一口氣,走到桌前,展開一張泛黃的宣紙,拿起毛筆,飽蘸濃墨,邊寫邊說:“爺爺,你知道在未來是怎麽評價你的藩王政策的嘛?”
    朱元璋一聽,眼睛一亮,就像等待父母誇獎的小學生一樣:“史書是如何評價咱的?”
    朱雄英眼睛一轉:“明朝亡於藩王政策!用髒話來說就是依托答辯……”
    朱雄英一邊回答朱元璋的問題,一邊在紙上寫著什麽。
    朱元璋瞬間黑臉:“肯定是那些文官瞧不起咱,故意給咱抹黑的。”
    朱雄英搖了搖頭繼續道:“爺爺,這還真不能怪別人,你的藩王政策確實有很大的問題。我們就說之前的靖難問題,為什麽會有靖難?爺爺,你想過沒有?或者這麽說,為什麽靖難能成功?”
    朱元璋一臉茫然:“這個問題我還真沒考慮過。”
    朱雄英一邊在紙上寫著什麽,一邊說道:“靖難之所以能成功,有很多方麵的因素所導致的,你的藩王政策是一方麵,朱允炆的廢柴也是一方麵,還有你把淮西勳貴殺個差不多也是一方麵等綜合因素。”
    朱雄英正色道:“這還僅僅是藩王謀反導致的問題,這個在後來四叔靖難成功後,他也削藩了。然而,真正導致明朝滅亡的,卻是您定的供應藩王的政策。”
    “爺爺,你過來看一下。”手指點在密密麻麻的數據上,認真說道:“爺爺您看,就拿歲祿來說,洪武五年的時候,親王每年是一萬石米,郡王兩千石,那時藩王數量有限,朝廷的支出尚可承受。可到了洪武二十五年,短短二十年,藩王的子嗣繁衍極快,人數翻了幾番。如今光歲祿一項,每年就得支出海量糧食,親王的開支總和達到了之前的數倍,郡王開支也是水漲船高。再加上藩王封地的田租、賦稅,還有朝廷的賞賜,整體支出足足翻了兩番還多!”
    朱元璋的目光緊緊盯著紙上的數據,眉頭微微皺起,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不過眨眼間,他便洞悉了其中的嚴峻形勢,沉聲道:“咱當初分封藩王,是想讓他們拱衛皇室,也想咱們老朱家的子孫過上好日子,沒想到竟成了這般局麵。”
    朱雄英撇了撇嘴,繼續說道:“這還不算完呢!照這人口增長速度,再過幾代,光給藩王發歲祿,國庫就得見底兒。到時候,咱們拿啥養兵,拿啥給老百姓修橋鋪路?”
    朱元璋站起身,雙手背在身後,在書房裏沉穩地踱步,說道:“這事兒爺爺承認好像確實有點問題。那後續要如何做?”
    朱雄英撇了撇嘴:“爺爺,推恩令您知道吧,我覺得把推恩令融入其中,所有繼承人,幾代之內不降級,幾代之後自動降一級。具體嘛,讓內閣議一議,也不能白養這些人吃幹飯,或者拿到朝堂上議一議。”
    朱元璋眼睛一亮,眼中滿是讚許,點頭道:“咱大孫現在也知道兼聽則明,偏聽則暗了。”
    朱雄英點了點頭:“孫兒啥時候聽不進建議了?孫兒隻提大方向,具體細節的研究要那些官員幹嘛?我要每件事都那麽清楚透徹,那我還累死了。”
    朱元璋一聽,笑著說:“我還不知道你,你就是想摸魚。”
    朱雄英嘿嘿一笑說道:“作為皇帝,把控大方向才是我的正事,細節和如何做都交給下麵的人去做。”
    朱元璋走過去,削了一下朱雄英的腦袋:“臭小子,皇帝?你現在是皇帝嘛?我怎麽不記得你登基了。趕快登基……爺爺好做退休生活”
    朱雄英沒好氣的說:“爺爺,您身體倍棒,再幹五十年也沒問題…”
    朱元璋摸著胡須:“你這話爺爺愛聽,但是,爺爺最多再幹幾年就退位給你,安心退休。”
    朱雄英:“……”
    朱元璋見朱雄英又要撂挑子不幹了,也不嚇他了,於是讓大虎找來了內閣的五名大學士。
    朱雄英這時候對著朱元璋的耳朵悄悄的說了句話,就直接躲起來了。
    朱雄英心裏清楚,這次藩王政策的調整必然會觸動許多人的利益,自己參與其中,怕倒也不怕,但是難免會有一些麻煩。有個現成背黑鍋的幹嘛不用?
    所以他跟朱元璋悄悄商量後,決定暫時躲起來,把這“得罪人”的活兒交給朱元璋。
    由於內閣的辦公場地離禦書房不遠,所以,不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禦書房內,此時的禦書房氣氛凝重。朱元璋高坐主位,目光如炬地掃視著下方站著的鐵鉉、楊榮、方孝孺、黃淮四位內閣大學士,以及身為藩王兒子的朱高熾。
    “朕今日把你們叫來,是要商討藩王政策。”朱元璋的聲音低沉卻有力,在空曠的禦書房內回蕩,“如今藩王耗費巨量錢財,且以一個極為恐怖的速度在增長,對朝廷來說,已如芒在背。朕決意推行變革,你們有什麽想法,盡管說。”
    鐵鉉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藩王勢力尾大不掉,早該整治。隻是推行變革時,需謹慎行事,以免激起變故。”
    楊榮接著說:“陛下,臣以為可先從削減藩王的部分特權入手,如限製其私自招募軍隊、幹預地方政務等,逐步削弱他們的力量。”
    方孝孺輕撫胡須,神色凝重:“陛下,變革雖必要,但也要顧及皇家顏麵。可在削減特權的同時,給予藩王一些虛職,讓他們不至於太過抵觸。”
    黃淮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道:“陛下,臣擔心藩王們聯合起來抵製變革。應當提前做好應對之策,分化他們的聯盟。”
    朱高熾站在一旁,內心卻波濤洶湧。他身為藩王之子,深知藩王們的驕橫與野心,但此刻,他又不得不為自己的父親擔憂。他暗自思忖:“若真的大力削減藩王特權,父親他們必然會不好過,朱高熾也知道自己父親身為邊塞藩王的難處,可若不削減,朝廷的財政壓力也著實難以承受……”
    喜歡朱雄英:爺爺,我真的不想當皇帝請大家收藏:()朱雄英:爺爺,我真的不想當皇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