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倭境終定
字數:3252 加入書籤
他長歎一聲,輕輕拍了拍朱雄英的手背,“雄英,你如今已能獨掌大局,可莫要累垮了自己,讓爺爺心疼。”
朱雄英心中一動,卻沒有接話——他知道爺爺的心思,卻也明白退位之事關乎國本,需謹慎對待。
回到皇宮後,朱元璋在奉天殿設宴,為朱雄英接風洗塵。
宴席上,朱雄英大概說了自己此行的經過,伐倭之戰,到從坐鎮漢城、調兵遣將,到攻克長洲藩、平定本州島,再到發現銀礦、組織開采。
百官聽得連連讚歎,紛紛起身舉杯:“太孫殿下英明神武,臣等佩服!”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場景,心中的退位念頭愈發堅定。
他端起酒杯,對朱雄英道:“雄英,你這趟,不僅為大明揚威海外,還為大明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爺爺老了,這大明的江山,遲早是你的。”
朱雄英連忙起身,躬身道:“爺爺正值盛年,孫兒還需在爺爺身邊多學習,不敢有此念頭。”
朱元璋笑著擺擺手:“咱知道你的心思。此事不急,待倭國全境平定,銀礦開采穩定後,咱們爺孫商量著來。”
離開時,已是深夜。
朱雄英望著皇宮內的燈火,心中滿是感慨——他知道,爺爺萌生退位念頭,既是對他的信任,也是對大明未來的期許。而他,也將肩負起這份責任,為大明的強盛繼續努力。
此時的禦書房內,朱元璋還坐在龍椅上,手中拿著朱雄英帶回的白銀,眼中滿是複雜的情緒。
他在位三十餘年,經曆了無數風雨,如今終於看到繼承人能獨當一麵,心中既有欣慰,也有一絲釋然。
東宮……
徐妙錦坐在窗邊的軟榻上,手輕輕護著隆起的小腹,目光不時望向殿外。
“殿下回來了!”殿外傳來侍女欣喜的聲音,徐妙錦立刻起身,卻因孕期行動不便,剛站起便微微晃了晃。
朱雄英快步走入殿內,一身銀甲尚未換下,便看到軟榻旁扶著腰的徐妙錦。他心中一緊,三步並作兩步上前,輕輕扶住她的胳膊,聲音裏滿是急切:“妙錦,慢點,仔細身子!”
徐妙錦抬頭望著他,眼眶瞬間泛紅。
朱雄英臉上雖添了幾分風霜,眼神卻依舊溫柔,她伸手撫上他的臉頰,輕聲道:“你可算回來了,在外頭……受苦了吧?”
“有你在家等著,便不算苦。”朱雄英握著她的手,將她扶回軟榻坐下,目光落在她隆起的小腹上,語氣滿是小心翼翼,“這幾個月,孩子乖不乖?有沒有鬧你?”
徐妙錦笑著搖頭,拉過他的手放在自己小腹上:“還算乖,就是夜裏偶爾會踢我。你試試,說不定這會兒能感覺到。”
朱雄英的手掌剛貼上,便感覺到一陣輕微的胎動,像是小拳頭在輕輕敲擊。
他眼中瞬間泛起笑意,動作愈發輕柔,生怕驚擾了腹中的孩子:“真的動了!妙錦,咱們的孩子……”話未說完,他便見徐妙錦微微蹙眉,伸手揉了揉腰。
“無妨,孕期都這樣。”徐妙錦接過茶盞,小口抿了一口,看著朱雄英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暖意,“你剛回來,一路奔波,快坐下歇歇。陛下沒留你太久吧?”
“爺爺留我聊了些倭國的事,怕我累著,沒多耽擱。”朱雄英在她身旁坐下,將她散落在耳後的發絲別到耳後,“我跟爺爺說,多陪陪你。”徐妙錦眼中閃過一絲欣喜:“你不必為了我分心。我在東宮挺好的,母後和公主們常來看我,太醫也日日來問診,你放心便是。”
“我怎會放心?”朱雄英握住她的手,語氣帶著幾分愧疚,“你懷孩子本就辛苦,我卻不能在你身邊照顧,反倒讓你日日牽掛。”
“夫妻之間,本就該相互牽掛。”
兩人聊著家常,從倭國的風土人情,到東宮的日常瑣事,窗外的梆子聲已敲過三更。
徐妙錦揉著酸脹的腰肢打了個哈欠,腹中隆起的弧度在錦被下顯得愈發明顯。
朱雄英立刻起身,半蹲在榻邊握住她的手:“夜深了,早些歇息。“他將徐妙錦攙扶到床邊,正要解下外袍,卻見她輕輕按住他的手腕:“你去小菊房裏歇吧,我這身子......“
話音未落便被打斷,朱雄英嗓音帶著幾分沙啞:“數月未見,我隻想好好陪著你。“
徐妙錦望著他,指尖撫過他下巴新生的胡茬。當熟悉的氣息將她籠罩時,她忽然察覺到他緊繃的克製,耳尖泛紅著輕啄他的唇角:“那我可以用……“說著,徐妙錦用手指著自己的紅唇。
朱雄英喉結滾動。
於是,朱雄英隻能含淚接受自己媳婦的好意、
此處省略一萬字……
倭國本州島的秋風卷著硝煙,尚未散盡便迎來新的戰事。
自朱雄英回應天後,朱棣、朱樉、湯和按指令分工:湯和攻北海道,朱樉與朱棣力取四國島,三路大軍齊發,向倭國最後兩塊土地發起衝刺。
青森藩校場,湯和手持輿圖對士兵訓話:“三日備好渡船,渡海取函館,速戰速決!”衛所士兵皆是北疆精銳,三日後便乘百餘艘渡船出發。抵達函館沿海時,倭兵緊閉城門卻不敢出戰,明軍順利登陸後僅一日,函館藩主便開城投降。湯和留下守軍,率軍北上,劄幌藩、旭川藩或降或破,十日之內,北海道全境平定。
同一時間,四國島戰場也傳來捷報。朱樉從本州島南部渡海,輕鬆拿下德島藩;朱棣率軍從長崎出發,將高鬆藩團團圍住。兩人隨後匯合,僅用八日便攻克高鬆、鬆山、高知三藩,四國島盡數落入明軍手中。
當月末,湯和從北海道南下,與朱樉、朱棣在四國島德島藩會師。
高鬆藩城主府內,三將看著輿圖上被紅筆圈滿的倭國疆域——本州島、九州島、四國島、北海道,已全標注“大明所屬”。“傳捷報去應天!”湯和提筆寫下“倭國全境平定”,交給副將,“務必讓陛下與太孫殿下知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