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奉天靖難
字數:3787 加入書籤
劉備作為中山靖王的後裔,之所以會淪落為平民,這全靠靖祖所提出的推恩令。
如果沒有推恩令,劉備的直係先祖劉貞也會僅獲亭侯,有極大的可能會繼承中山國大部分的封地。而劉備的家族也大概率會維持為士族,不至於迅速衰弱,甚至淪為平民。
說到底,劉備這個漢室宗親靠不靠譜,得看遼東王怎麽說。
如果遼東王不認可他的身份,就算是漢帝把族譜掏出來想認親都不管用。
可如果得到了遼東王的認可,那也就坐實了劉備的身份,誰來了都動搖不了。
別說是區區一個劉備了,哪怕是當今漢帝,遼東王都有資格去質疑對方的血脈靠不靠譜!
漢室宗親的最終解釋權,在遼東王的手上!
劉備偷瞥了一眼遼東王,卻發現對方此刻也在看著他,麵帶笑容,眼神中仿佛另有深意。
這也讓劉備的心裏已經確定,對方已經識破了他的身份,隻不過沒有拆穿罷了。
這也使得他心懷感激,連忙拉著二弟關羽、三弟張飛說道:“我三兄弟素聞遼東王之大名,今日得見,願隨王上共行匡漢之業!”
關羽抱拳道:“某之想法,正如大哥所言。”
張飛也效仿著抱拳說道:“俺也一樣!”
劉倦微微頷首,道:“諸位能有如此純粹的想法,何愁大漢不興?”
此乃謊言。
他隻是進來看了一圈,便已經察覺到諸侯之間實際上並不和諧。
雖然大家把話都說的很漂亮,但實際上都在各自防備。若非如此,這些人也不至於時刻把心腹帶在身邊。
孫堅、馬騰等人也都是看似附和,實則各有打算。
隻能說,這支討董聯盟屬於是東拚西湊起來的,眼下大家都有著共同的敵人,所以才能坐在一起。可如果真和董卓打起仗來,這些人立刻便會原形畢露,露出軍閥的本質,甚至會有盟友背刺的情況會出現。
……
在遼東王劉倦與曹操來到關東不久之後,又有越來越多的軍隊匯聚於此。如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等人。
然而在這群人當中,劉倦卻見到了一個讓自己意想不到的人。
義軍的營地裏,有一位身著素衣的年輕人與一眾士兵顯得很是突兀,他仿佛是一個玩世不恭的貴公子,模樣俊俏,跟誰都能聊上兩句。
劉倦隻是在人群中隨意的一瞥,便一眼注意到了那個人。
那年輕人仿佛也察覺到了有人在注視他,轉身與劉倦對視,顯而易見的是雙方都認出了彼此的身份。
劉倦走上前去,皺眉問道:“你為何在此?”
“你能來,我怎麽就不能來呢?”年輕人輕佻的說道,“如今天下各路英雄盡皆匯聚於關東之地,我要找的那個有資格三造大漢之人,大概率也在此地。”
這年輕人,正是遼東劉氏的旁係族長劉玉。
在劉倦走後,劉玉很快便也走出了遼東,他要效仿第十世遼東王劉九思,輔佐一位漢室的後裔,重新建立一個大漢帝國!
但這一想法明顯與劉倦不合,於是兩個靖祖後人中的佼佼者如今再見麵也都沒給對方什麽好臉色。
“如此說來,你還沒找到那位有資格讓你輔佐的漢室後裔了嗎?”劉倦忽然問道。
劉玉並未正麵回答這個問題,轉而說道:“那你是否找到匡扶漢室的正確道路呢?”
劉倦淡淡的說道:“起兵以清君側,扶漢帝而正乾坤。”
“正是天真的想法啊。”劉玉幽幽的說道,“如今天下大亂,正是四百年來漢室最為幽暗的時刻,比起當年王莽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今的天下各路英豪各執兵權,雖然名義上都願意聯合起來共討董卓,可他們的心中無不各懷異誌,野心勃勃。
隻要董卓一死,立刻便會陷入諸侯割據的局麵。比起擁立漢帝,他們更想成為漢帝!
如果想要平定這樣的亂世,除非你是靖祖再世,否則靠修修補補是做不到的。”
劉倦攥緊了拳頭,沉聲說道:“我雖不才,自認為沒有靖祖那般蕩平亂世的才能,但凡事總是要去試一試的,如果不試,你又怎知道會沒有結果呢?”
“既然如此,那我們便各走各的路吧。”
說罷,劉玉轉身欲走。
“且慢。”遼東王卻忽然叫住了自己的同族兄弟。
“你若要尋找有資格三造大漢之人,我或許有一個建議。”
聞言,劉玉停下了腳步,平靜的看向劉倦。
年輕的遼東王思忖片刻,而後緩緩說道:“北平太守公孫瓚帳下有一人,名為劉備,字玄德,乃是中山靖王之後,他或許能助你一臂之力。”
劉倦相信自己的眼光。
當他看到劉備第一眼的時候,便覺得此人必定不會止步於此,在日後定然大有作為。
“謝了。”劉玉點了點頭,將劉備這個名字記在了心中。
看到這位旁係族長離去的背影,劉倦的目光深邃。
他與對方並無深仇大恨,雖然理念不同,但兩人的誌向都是匡扶漢室。
“如果我選擇的路失敗了,希望你能走到最後吧”他輕聲喃喃。
就在此時,曹操也走了過來,順著遼東王的目光望去,也看到了劉玉的背影:“王上,那人的背影看著似乎有些眼熟。”
劉倦轉過身去不再看那道背影,輕聲問道:“阿瞞,你覺得我們現在走的這條路是正確的嗎?”
曹操毫不猶豫的說道:“王上您怎麽可能會錯呢?”
“那如果我真的錯了呢?”
“如果王上您錯了,那便是天下錯了,把天下矯正便是。”
劉倦緩緩問道:“那如果有一天你發現我錯了,還會像現在這樣信任我嗎?”
“不會有那一天的。”
曹操平靜的說道,“如果有人說王上錯了,那說明他就馬上就要死了,我會親手殺了所有質疑王上的人。”
“……”劉倦撓了撓頭,道,“其實也大可不必如此極端的。”
曹操淡然道:“王上可以負天下人,但我不會讓任何人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