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來者不善

字數:4177   加入書籤

A+A-


    “鎮長,要不我跑一趟?”前因後果搞清楚之後,王書記就提議道。
    “這樣,我親自跑一趟吧。”謝淩風否定了王書記的提議。
    遇到這種帶有普遍性的事件,既然遇上了,作為鎮長,要是置身事外,就有“逃避”的嫌疑。
    再說了,這種情況其實責任很明確,認定對錯很簡單。
    但這種事情卻不容易一勞永逸的解決。要是僅僅這次平息下去,說不定明年又會重複發生,並且不少村子均會發生類似的情況。
    謝淩風老家也曾經發生過這種事件,他從小就見識過。就是他家裏,小的時候也遭遇過,隻是後來父母搬離了大院子,在大院子外麵不遠的地方重新修建了一套房子和地壩,這才避免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鵬飛,你打電話給派出所李所長,讓他們派兩位警察與我一起前去。”想了想,謝淩風又吩咐魏鵬飛。
    那方家兄弟眾多,與他這個鎮長又不熟悉,要是貿然前去評理,可能根本沒有什麽震懾力。
    遇到這種“村霸”性質的事件,帶上兩名警察,就會好說話多了。
    “鎮長您親自下去解決這件事情太好了!”看到鎮長親自下去,還讓派出所派人陪同,兩兄弟當即心裏就舒了一口氣。
    “通知三河村的書記村長趕到方家岩。”謝淩風又對石呈祥吩咐道。
    村領導竟然不聞不問,這不是明顯的失職嗎?謝淩風就要把他們叫到現場來看看。
    “鎮長,蔣書記貌似還沒有到辦公室。”路上,魏鵬飛湊到領導身邊低聲說道,“劉書記好像到縣紀委去了,左鎮長也進城辦事。其他領導我沒有看到。”
    難怪。
    “鎮長,您可要為我們做主啊。”車上,張平和兩兄弟看著年輕的鎮長心有戚戚焉。
    對於這位年輕的鎮長,他們雖然在電話裏聽父母提起過,但他們是正月初就離開外出務工了,而謝淩風卻是稍晚點才調來的,彼此之前並沒有見過,更勿論熟悉了。
    因此,他們心裏其實還是有點打鼓的。
    俗話說,“嘴上五毛,辦事不牢”,這麽年輕的鎮長能把方家幾弟兄奈何嗎?
    兩輛車風馳電掣,十餘分鍾就抵達了方家岩。
    方家岩和謝淩風老家謝家灣相似,因為方姓較多。如此來說,張平和他們家就是“外姓”,或者從外地搬遷而來的,方家兄弟能在當地稱王稱霸,村委會也視而不見也就可以想見了。
    詢問之後,果然如此。
    張家祖上是在解放後才在政府的幫助下,從外地遷來的,在方家岩屬於極少數張姓的人家。
    這種情況很常見。
    每逢戰亂,或者大的工程,就會自發或政府組織大量人員的遷移,最有名的就是明末清初的“湖廣填四川”,很多川渝兩地之人就是那個時候從湖廣遷來的。
    解放初期也是如此。
    到了上世紀末,因三峽大壩,長江沿岸也有很多家庭遷往東部沿海諸省,也有湖廣的百姓遷往川渝的。
    像張平和兄弟家,因為在方家岩屬於“小姓、外姓”,雖然生活了數十年了,平時鄉裏鄉親的看不出來,一旦發生家族史爭鬥時,立即就現了原型,容易吃虧。
    這就是數千年來傳統宗族、家族觀念帶來的影響。
    方家岩因姓方之人占了絕大多數、此地側麵就是一片山林溝壑,有一塊較大而凸出的岩石而得名。
    張平和家的這個院子與謝家灣的老院子幾乎一個樣式。
    當他們抵達時,時間還沒到上午十點。
    “鎮長,方家兄弟估計上坡打穀子去了。”張平和看著方家房門方向說道。
    謝淩風點了點頭。此時此刻,隻要還沒有打完穀子,肯定在外麵忙碌。
    正好有一個老婆婆從門裏走了出來,謝淩風連忙迎了過去,“請問下是方家婆婆嗎?”
    那婆婆估計有七十多歲了,耳聰目明,看到麵前出現了幾個陌生人,身後還站著張家兄弟,似乎明白了幾分,但並不膽怯,而是問道:“你們找我們家有啥子事?”
    “婆婆您好,我們是鎮政府下來的,張平和兄弟與您們家發生了點矛盾,我們下來解決的。”謝淩風柔聲說道。
    “額...,額...,這件事啊。老大他們打穀子去了,沒在家裏。”
    “婆婆您知道他們在哪裏打嗎?”
    “知道啊,他們在麻柳灣......”
    “鎮長,麻柳灣方家的那塊田我曉得,我們是要找過去嗎?”張平和在邊上提醒。
    “我們找過去吧。他們還不曉得什麽時候才回來呢。”謝淩風點了點頭。
    路上看到很多打穀子的村民,兩三個人、五六個人不等。
    八月底九月初正是收獲稻穀的關鍵期,天氣好,雨水少當然也會有陣雨),大家都在搶這個時間段。曬幹之後,還要給鎮上的糧庫上糧。謝淩風記得,他們家以前要靠父母背到糧庫去,這兩年要好一些了,幾家幾戶找一輛卡車一起運過去。
    “鎮長,那邊灣裏的就是方家的稻田,他們都在。”站在山坡上,張平和指著下麵灣裏的某個稻田說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一個呈弧形的大灣,稻田坡地林立,呈現出梯田的形狀,但沒有電視上看到的梯田那麽緩、密。
    掃眼望去,至少有七八個稻田在打穀子,整個彎彎稻田裏傳來此起彼伏的聲音。
    張平和兩兄弟前麵帶路,中間是謝淩風和石呈祥,最後麵是兩名身穿警服的民警。
    隨著他們向下行,已經有村民看到了他們,當即就停下手上的活兒,好奇的張望,議論紛紛。
    有人認識鎮長,張平和兄弟身後跟著鎮長,還有兩名警察,頓時覺得事情不簡單。
    “這是找哪家人的,竟然直接帶著鎮長找到了灣裏?”
    “張平和兄弟兩個走在前麵,會不會與方家兄弟有關?”有反應靈敏者如此猜測道。
    “聽說昨天下午他們兩家人發生矛盾了,方家兄弟把張家兄弟兩個打了!”
    很快,一行人就抵達了方家兄弟的稻田。
    “你們是方家兄弟?”謝淩風站在田埂上,對方家兄弟喝道。
    “我們就是。你們是啥子人,找我們啥子事?”四個人高馬大的中年男子就齊刷刷的走了過來。
    “嗬嗬,原來是你們兩個瓜貨找人來了所。”其中最年輕的那個就嗬嗬一笑,嘲笑道。
    “我是鎮政府的謝淩風,剛剛接到張平和兄弟的反應,說你們仗勢欺人,還把他們打了,前來了解情況的?”
    “鎮政府的謝淩風?”
    “好像是我們鎮的鎮長?”
    兄弟四個交頭接耳,隨即又看了看站在一邊的兩名警察。
    這是來者不善啊。
    喜歡宦海沉浮:從教師到公仆請大家收藏:()宦海沉浮:從教師到公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