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古牌坊

字數:3524   加入書籤

A+A-


    一大早,一輛車從平城縣地方誌辦公室駛出。
    “主任,我們今天到哪個地方啊?”
    開車的小何問道。
    “我們今天去黃林鎮看那個牌坊。”坐在副駕駛的謝淩風目視前方,緩緩答道。
    地方誌辦公室與鄉鎮當然不可同日而語,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整個地方誌辦公室,除了這輛麵包車,就還隻有一輛上了年頭的皮卡,這還是因為單位的特殊性,有時候需要運輸一些文物之類的,在前任主任的再三請求下,縣政府才給辦公室撥了一輛其他單位淘汰下來的皮卡。
    就是他們今天乘坐的麵包車,也是半新不舊的二手車,以前除了是主任的座駕,也是辦公室其他人使用的公車,隻要領導不用,其他人就可以使用,經常會因為爭車而發生爭執,直到皮卡車來了之後才大大緩解。
    今天謝淩風的目的地是黃陵鎮,那裏有一座平城縣唯一的牌坊遺存,因此他選擇去看看。
    牌坊,也稱“綽楔”或者“紳楔”,是中國傳統紀念性建築物之一。
    牌坊是封建禮教的產物,是宣揚封建道德觀的載體。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勳、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築物。也有一些宮觀寺廟以牌坊作為山門的,還有的是用來標明地名的。
    牌坊又名牌樓,為門洞式紀念性建築物,宣揚封建禮教,標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屬建築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豐功偉績,兼有祭祖的功能。
    “黃林鎮的這座牌坊據說是明朝中期修建的,距今已經有四百餘年。”站在牌坊前,謝淩風指著矗立的建築介紹道。
    別看小何在地方誌辦公室時間比他長,但對這座牌坊的曆史並不了解。來之前,謝淩風可是專門查詢過相關資料的。
    黃林鎮不是謝淩風第一次來了,以前在縣委辦時,也曾經陪同陳書記一起到這裏調研過,但當時隻是匆匆看了一眼這座牌坊,並沒有深入了解。
    小何大名叫何文霖,是去年才進入單位的新人,被分配到了綜合股。其實他本人是不大情願到這個冷衙門的,但師專畢業之後,要找一個好的工作確實不大容易,否則就隻能到鄉鎮當一個老師,他自己更不願意。後來,還是他父母找了層層關係,這才弄到了地方誌辦公室這個事業單位。
    “誰叫你當初不好好讀書的,現在僅僅師專畢業,你還好意思挑三揀四?”老爸懟得何文霖無地自容,不得不暫且接受了這份工作。
    但他在這種冷衙門本來就心不甘情不願,平時也是以摸魚混日子為主,對黃林鎮這座牌坊哪有什麽研究。
    不過他在學校的時候倒是抽空考了駕照,今天下來黃林鎮謝淩風就點了小何的名字。
    對比僅比自己大五歲的年輕領導,小何倒是樂意陪同主任一起下鄉。
    不錯,在整個地方誌辦公室,除了何文霖、謝淩風兩人,其他五人都是四五十歲的中年人,因此,在謝淩風到來之前,小何就是經常被指使之人,與其他人的相處也格格不入。
    “主任,這個牌坊不就是一座門一樣的建築嘛,除了曆史長點,有什麽價值,還需要我們專門考察、維護?”
    何文霖對這個看起來就像立在街道中央的門板一樣的簡單建築頗有點不以為然。
    “小何,這你可錯了。”為了不影響路人,兩人就來到牌坊的側麵,“隻要是這種超過百年的建築物,都有其曆史價值,尤其是有典故的,其價值更大,也是研究當時社會文化民情的一個重要參照物。
    黃林鎮這座牌坊,據說是明孝宗時期修建的。當時黃林鎮還不叫黃林這個名字,而是後來出了一位名叫黃林的進士,還在朝堂建立了不小的功勳,本地縣令為了彰顯其成就,命人在其老家就是這裏修建了這座牌坊,並將這個場鎮改為黃林鎮,以激勵後來之人。
    你看,這上麵還有記載呢。”
    這座石質牌坊曆經四百餘年的風吹雨淋,有些地方已經風化,刻在上麵的一些字跡也脫落斑駁不清了,幸好曆代地方官員有維護,在邊上還有一塊小的石碑重複了牌坊的由來和上麵的刻字。
    牌坊的最中間果然雕刻有“黃林坊”三個大字,顏色已經有點斑駁不清了。
    這種牌坊在古代比較常見,很多地方都修建有。
    但隨著曆史的變遷,大多數建築均因為各種原因消失了,諸如戰火、人為焚毀破壞等。
    謝淩風記得,小時候老媽就說過,他們老家風平鎮曾經也有一座牌坊,比黃林鎮的這座還要大、保存得更好,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在那個特殊年代,被人為毀掉了,甚為可惜。
    謝淩風一邊與小何聊著有關這座牌坊的逸聞趣事,一邊打量牌坊上麵的花紋。
    隻見這牌坊有三個門,最中間的是主門,兩側各有一個小門,上麵有類似古建築的挑簷,前後兩麵還雕刻有飛龍舞鳳,四周花紋環繞,甚是精美。
    這還隻是縣令下令修建的功德牌坊,要是那些更高層級的,估計會更宏大精美。其實在雲州市就有,但以前上學那會哪有閑情逸致去觀看這些建築,往往是匆匆而過,視而不見。
    “牌坊的種類劃分很多,一種是按其結構材質分類:如,木牌坊,這種是最多的,京城的一些街巷現存的大多是這種。第二類是石牌坊,就是我們麵前這種,以景園、街道、陵墓前為多,易於流傳於世。
    還有諸如水泥牌坊、彩牌坊、銅牌坊等,這些主要是近現代才出現的。”
    不知不覺,兩人身邊圍攏了一些趕場的人群,他們平時從這裏進進出出,甚少關注。此時聽到兩個年輕人在這邊比比劃劃,還在講述其曆史等來龍去脈,大家就好奇的圍過來看看聽聽。
    謝淩風絲毫沒有在意,而是繼續講述:
    “另外一種就是按建造的意圖來劃分,有功德牌坊、貞節牌坊、功名牌坊和標誌牌坊。我們這個黃林牌坊其實就有功德和功名兩種功能,紀念進士黃林,也有表彰其功勳的意思。”
    這些知識就是這幾天他在新單位之後,查閱資料了解到的。
    過了這幾天,他已經從最初的失落和鬱悶之中走了出來。隨著對平城本地地情了解得越多,似乎再次觸發了他對曆史的熱愛,心態也平和了,徹底沉浸在了對文化文物等資料方麵的學習研究之中。
    ps:關於這個牌坊的故事是作者杜撰的,請大家不要較真哈,就是為了增加趣味性。)
    喜歡宦海沉浮:從教師到公仆請大家收藏:()宦海沉浮:從教師到公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