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相逢如露,別離如風
字數:3113 加入書籤
年世蘭和葉瀾依在這裏一住便是三年,期間槿汐曾和蘇培盛來探望過他們,蘇培盛老的更加明顯了,頭發也變得花白,腰背也徹底抬不起來。
可他對槿汐的寵愛卻絲毫不減當年,原本他是不願再見到宮中老人的,尤其是甄嬛和年世蘭她們這些曾經的主子。
可是他為了槿汐日後有依靠,萬一他們養的那個義子不孝,能有人出麵護著槿汐,還是拖著病體,親自陪著槿汐到濟州跑了一趟。
槿汐自然知曉他的用意,每每向甄嬛提及蘇培盛,槿汐都會忍不住流淚,後悔自己當初為何不早一點兒看到他的好,為何要讓他空等自己這麽多年?
槿汐知道甄嬛是重生回來的,她想問一問蘇培盛還能陪她多久,可甄嬛對此卻是愛莫能助。
前世她登上太後之位,蘇培盛也是辭去了大內總管一職,過了沒多久甄嬛便放槿汐出宮了,至於二人之後如何她卻是不知的。
槿汐聞言並沒有過多失落,盡人事聽天命,反正不管蘇培盛還能活多久,她都會一直陪著他的。
槿汐和蘇培盛離開後,玉嬈也帶著元澈來濟州小住了一段時間,原因是允禧的額娘覺得隻有元澈一個孩子太少了,想讓玉嬈再生一個。
可上次玉嬈難產對他打擊太大,允禧說什麽也不許玉嬈再懷孕,允禧的額娘便又提議讓他納側福晉,還將壓力給到玉嬈。
讓玉嬈要嘛再為府中添子嗣,要嘛就同意允禧納側福晉,玉嬈陷入兩難境地,允禧也因此常常和他額娘發生爭吵。
玉嬈常年在民間遊走,實在不懂的處理婆媳之間的關係,便帶著元澈躲到了濟州來,一住便是小半年。
她和自己的師傅葉瀾依終於見麵,兩人常常換上男裝,一同出去行俠仗義,玉嬈跟著葉瀾依學習禦獸,葉瀾依則跟著玉嬈學習如何破案,兩人常常形影不離。
年世蘭年齡越大對孩子的渴望就又深,弘曕和靈犀已經十二歲了,早就擺脫了稚氣,也有了自己的事情要忙,就連靈犀也不再圍繞著年世蘭轉了,她如今更喜歡跟在葉瀾依和玉嬈身後,一邊學習劍術、一邊學習禦獸。
對此年世蘭很是失落,好在元澈來了,她常常帶著元澈和康兒一同玩耍,看著他們有時也會想到自己那個未曾出世的孩子,若他還活著,一定和他們一般可愛吧?
允禮跟著溫實初學會了不少醫術,他自己如今也可以給人看病了,常常有病重之人慕名而來,溫實初便會帶著允禮一同去給病患看病。
甄嬛和沈眉莊依舊是每日繡繡花、下下棋,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
再後來,允禧也跟了過來,她額娘趁著玉嬈離家出走之際,偷偷給他房裏塞了人,允禧忍無可忍直接來濟州找玉嬈。
他們住了兩個多月,允禧就帶著玉嬈和元澈回京了,他額娘病了,且來信誠懇的認錯,並承諾再也不會逼著允禧納側福晉,兩人這才回京。
三年後,年羹堯來信,希望年世蘭和葉瀾依回青海,兩人雖舍不得甄嬛,可也知道年羹堯還在青海等著她們。
年世蘭和葉瀾依走的那日,甄嬛和沈眉莊緊緊抱著兩人哭花了眼,“年姐姐、瀾依,此次一別我們不知道何時才能再相見,你們一定要保重。”
“嬛兒,沈妹妹,你們也保重,若日後有機會,你們一定要來青海住上一些時日,我和瀾依在青海等著你們。”
甄嬛和沈眉莊含淚點點頭,兩人依依不舍地將年世蘭送上馬車,葉瀾依看著哭成小花貓的靈犀,紅著眼眶抱了抱她,將自己馴獸的小哨子放入她的手中。
靈犀自從見識過她教玉嬈馴獸後,就對葉瀾依佩服的更加五體投地,當即跪在地上拜師,要和玉嬈一起學馴獸。
這兩年的鍛煉,她已經有所小成,此次離去,葉瀾依對靈犀也十分不舍,這個哨子隻當留給她做紀念。
靈犀緊緊握著手中的哨子,含淚看向葉瀾依,“姑姑,等我再長大些,我一定去青海找你,你可一定要等我。”
葉瀾依寵溺地摸了摸她的頭,隨後不舍地看了一眼允禮,允禮笑著對她點點頭,她這才轉身上了馬車。
允禮派人一路護送她們離去,馬車緩緩啟動,年世蘭和葉瀾依將頭伸出轎窗,不舍地朝著甄嬛她們揮手。
甄嬛和沈眉莊也朝著她們揮手,大聲喊著“保重”,馬車漸行漸遠,逐漸消失不見,她們依舊矗立在原地不舍地望著馬車離去的方向。
年世蘭和葉瀾依離開後,兩家的院子瞬間變得安靜下來,清晨再也沒有練武打鬥的動靜,也沒有哨音響起。
三年的相處,她們早已習慣彼此的存在,驟然離去,甄嬛和沈眉莊都覺得心中空落落的,瞬間變得很不習慣。
可時間終究是殘忍的,哪怕曾經有過再多的不舍與眷戀,隨著時光的流轉,一切也都會在歲月的衝刷下變得習以為常。。
甄嬛和沈眉莊他們兩家又恢複了往日平靜的生活,甄嬛每日清晨醒來,總能看到允禮為她摘來最新鮮的花朵。
弘曕如今已經大了,除了每日在家聽老師的教學,還時常跟著允禮去濟州城接觸生意上的事。
靈犀也沒有小時候調皮了,除了每日練武也開始跟著靜和學習下棋和刺繡,褪去了她最愛穿的男裝,突然變成一個嬌俏的小美人,眉眼間與甄嬛很是相似。
月兒依舊是大家閨秀模樣,年齡雖比靈犀小,卻心思細膩,行事端莊有禮,比靈犀更像是姐姐。
溫實初醉心研究醫術,他跟著允禮的船隊去過很多地方,每到一處定要找當地有名的醫者切磋一番,有一次更是跑到了塞外學習醫術。
日子清淺似潺潺溪流,歲月疾行如織梭飛轉。轉眼間,一雙兒女已亭亭玉立、風度翩翩,連甄嬛鬢角也悄然爬上幾縷銀絲,在時光裏搖曳出細碎的溫柔與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