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又有何意義
字數:4001 加入書籤
第304章 又有何意義
禦史飛快地往太子方向瞥了一眼,暗忖道:“正是,此女為了替父鳴冤忍辱負重,可謂至孝!”
丞相重重點了下頭作深以為然狀:“如果此‘沉璧’真乃陳海生的遺孤,倒不失為一樁孝感天地的佳話。
可她早與九殿下相識,有如此大的冤屈為何早不伸冤晚不伸冤,偏偏趕在兩位殿下議親的檔口向都察院遞交了訴狀?”
!!!
丞相話落滿朝嘩然。
對啊!
紅袖坊頭牌沉璧是九殿下的紅顏知己,前些日子九殿下還為她豪擲千金,鬧得滿城風雨,她為何不找九殿下幫她伸冤?
禦史被問得一愣,他一心撲在重審貪汙案上,這個問題還真沒想過。
“許是……許是她不想連累九殿下,亦或者沒找到機會開口。”
丞相喟歎,直言禦史說的也有可能。
“可萬一是有人別有用心利用她呢?須知她狀告的柳大人除了是工部侍郎,還是麗嬪娘娘的兄長,眼下八殿下正在議親,不論她所告是否屬實,都會影響八殿下的聲譽。
老臣以為,貪汙案是否需要重審還有待商榷e),當務之急應該先弄清楚這個‘陳碧’的來曆,以免亂了朝綱。”
妙啊!不愧是相爺!
柳滿江想通這裏麵的門道暗自叫好。
如果這個陳碧的來曆都是假的,那貪汙案自然沒有重審的必要,釜底抽薪連削帶打,再也沒有比這更精妙的對策了!
柳滿江伏在大殿上對丞相佩服得五體投地,趁勢把叫屈的聲音往上又揚了個八度。
“此女來曆不明卻汙蔑臣對陛下的忠心,居心叵測實在可惡,懇請陛下明察!”
雍王黨立馬附和:“懇請陛下明察!”
餘音繞梁,久久不停。
太子臉色霎時變得無比難看,被丞相氣得扼腕。
這個老狐狸絕口不提小九,卻字字句句都在暗示是小九在背後指使陳碧誣陷柳滿江,心機著實夠深!
若父皇聽信了他的讒言,陳碧不僅翻不了案,連自身都難保。
該不該站出來維護陳碧?
太子凝思細想,反複權衡後決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再斷雍王一臂!
“父皇,兒臣以為陳碧隻是一介女流,沒有那個膽量誣陷朝臣。”
雍王卻突然跳出來反駁他:“依太子所言她就是罪臣陳海生的遺孤,既如此,她有毅力在教坊裏臥薪嚐膽,怎麽就沒有膽量誣陷朝臣?”
老二你今天居然長腦子了!
太子有些偏題的為雍王的反應速度驚訝了一把,慍怒道:“那雍王倒是說說看,她無緣無故為何要誣陷柳大人?”
“自然是為了破壞八弟的婚事。”
雍王毫不猶豫道,打算禍水東引將此事大事化小,話是從他嘴裏說出來的,但內容卻是那日丞相分析給他聽的。
“九弟為了抗婚連自己的名聲都不要了,父皇處事公允,八弟結不成親事他的自然也要擱置。
至於那個沉璧是受何人指使……”
雍王意味深長地看了看太子,話鋒直指黨爭:“臣弟還想問問大哥,一個賤籍出身的伎子,為何會出現在晉國公府上?”
“夠了。”
弘景帝終於出聲打斷兩個兒子的爭論,因為雍王和丞相的話讓他突然發現,柳滿江獲罪不僅太子受益,堅決不想成婚的小九也能撈著好處。
或者說得更直白些,太子突然請旨重審貪汙案很有可能全是這臭小子在背後煽動。
這個小混蛋呐……什麽時候能給他少添點兒堵。
弘景帝頭疼地扶住了額頭,宣布此事容後再議,下朝後直接把太子叫去禦書房單獨問話。
“你老實告訴朕,那個‘陳碧’到底是不是受小九指使誣陷柳滿江?”
太子淩然,指天立地道:“父皇容稟,兒臣再縱著小九也不會拿朝政和十萬將士的性命開玩笑。
沉璧確實是陳海生的遺孤陳碧,荊州貪汙案也另有隱情,小九隻是遵照沉璧所請將她引薦給兒臣,並未插手此案,請父皇明察。”
明察明察,今天所有人都在請他明察,他能明察到幾時?
弘景帝疲憊地靠在龍椅上,扶著龍首唉歎道:
“朕相信你所說,然荊州貪汙案已經是弘景二十年的事了,時過境遷,再翻出來又有何意義?”
有何意義?
太子被弘景帝的話震驚到了。
當年韃靼在幽州邊境燒殺擄掠,敵我雙方在白麓對峙數月,人困馬乏糧草不足,朝廷在荊州境內籌集糧草,好不容易籌到二十萬石,而實際抵達幽州的卻隻有八萬!
拋開押運途中的損耗,竟有十萬石不翼而飛!
陳家滿門因此被斬,近十萬將士馬革裹屍,就連寧王自己都受了重傷……
如此慘烈的戰事,那麽多無辜的生命,找出禍首還陳家一個清白、還十萬將士一個公道,這些不都是意義嗎?
禦書房陷入短暫的靜默,弘景帝渾濁的雙眼閃了閃,似乎也發現自己方才說的話特別像個昏君。
拳心抵唇清咳了一聲,往回找補:“朕明白你想為那個沉璧伸冤昭雪的善心,但丞相的懷疑也合情合理,萬一那個沉璧是受人指使禍亂朝綱呢?
範卓認罪伏法才剛過去不久,短短不到半年時間大理寺又多一樁冤假錯案,往後何以在臣民間立威立信?”
說來說去還是為了朝廷的顏麵……
太子苦笑,為這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朝廷感到疲憊。
遙想國子監改製前,他曾用榆樹隱喻鄴京的門閥勢力和父皇促膝長談,那時他以為父皇終於能放下那些徒勞無用的顧慮推陳出新,到頭來依然不過是曇花一現,好景不長。
而更令他感到無奈的是,縱使知道朝廷的內裏已經千瘡百孔,他卻還要繼續尋求改變它的道路,哪怕有一絲一毫的可能,他都不能放棄。
不為別的,隻為這個朝廷交到他手上時,還有藥可救。
“兒臣明白父皇的意思,請父皇放心,兒臣會把握好分寸點到為止,絕不讓朝廷的威名有半分損傷。”
太子據理力爭,明知會惹弘景帝生氣還是堅持懇請弘景帝成全。
弘景帝聞言臉色驟然沉了下來:“你是執意要幫那個沉璧伸冤嗎?”
喜歡啟稟殿下,世子今天還在裝請大家收藏:()啟稟殿下,世子今天還在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