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來給撐場麵
字數:3846 加入書籤
第313章 來給撐場麵
這幾日明若昀為這個案子付出的辛勞賀九思都看在眼裏,聞言心疼道:“提審那日我也去,看他們誰敢為難你!”
明若昀沒有拒絕,拍拍賀九思攬著他的手安撫道:“別擔心,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明家問心無愧,經得起任何考驗。”
賀九思不擔心明家經不起考驗,他擔心的是丞相那個老狐狸耍陰招兒。
而他的擔心也確實應驗了,開堂提審當日丞相不僅列席旁聽,還幫柳滿江準備了充足的證據——他和寧王暗中往來的密信,落款處還蓋著寧王的帥印。
密信上麵清清楚楚地寫著是寧王在背後指使柳滿江,那不翼而飛的十萬石糧草根本沒有消失,而是單獨押送去了雲州,被寧王私吞了!
柳滿江招認完這些整個刑部大堂都沸騰了!
寧王假公濟私置萬軍的性命於不顧,此等行徑人神共憤,就算把他千刀萬剮都不足以平眾怒!
在場眾人無不義憤填膺,卻也不敢輕易開口——寧王手握重兵,若是惹惱了他舉兵謀反,他們這些人都不夠戰神一刀砍的。
太子懸著的心終於死了,提醒眾人不可聽信一麵之詞,讓侍衛去寧王府請明世子到場與柳滿江對質。
他語氣溫和,用的也是“對質”這樣中立的詞,侍衛揣測了一下太子的用意,覺得他並沒有聽信柳滿江的話,去傳令時對明若昀畢恭畢敬的,絲毫不敢怠慢。
明若昀也禮尚往來,讓明語給侍衛大哥倒杯熱茶稍等片刻,將手上的閑書看完才去洗漱更衣,不慌不忙地乘王府車駕去麵見太子。
與他一同現身的還有賀九思。
他今日故意穿了一身和明若昀一模一樣的藏青色錦袍,犀渠玉劍氣度不凡,腰間佩著的玉帶和禁步雍容華貴,在光線的照射下與衣服上的暗紋一同浮動出沉穩冷靜的波光,二人邁進刑部大堂的那一刻,壓迫感撲麵而來。
九殿下這是來給明世子撐場麵的啊!
眾人心照不宣,紛紛起身給他們二人行禮。
賀九思看也不看,拉著明若昀給太子請安,然後頤指氣使地讓人在一旁給他安排個位置,他要看看是哪個不長眼的敢欺負他的伴讀!
跪在堂下的柳滿江瑟縮一下,把頭往地上又埋了幾分。
賀九思發出一聲不陰不陽地輕哼,撩起衣擺十分豪邁地坐到衙役給他搬來的椅子上,盯著柳滿江的眼神怎麽看怎麽冷。
太子輕斥了一句“不得擾亂公堂”便不再理他,吩咐負責記錄的書記官和明若昀道明原委,問他可有此事?
明若昀在鄴京樹立的一直是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的形象,但主帥私吞軍餉形同謀逆,明家世代忠良,他就算是個泥人也要被氣出三分土性,因此也不怕生起氣來讓人發覺他的軟弱可欺都是裝出來的。
他義正言辭道:“太子容稟,絕無此事!小臣父王治軍嚴明愛兵如子,怎麽會做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還請太子明察秋毫,還小臣父王一個清白!”
太子了然地點點頭,正要說些安撫的話,跪在一旁的柳滿江奮起反駁。
“六年前世子年歲尚小,這種掉腦袋的事王爺怎麽可能說給一個孩子聽,臣有王爺的親筆密信,鐵證如山,世子休想抵賴!”
明若昀冷嗤,心說六年前本公子險些三元及第,寧王昏迷不醒的時候也是本公子在幕後代行軍令,年輕又如何,本公子老練起來你們一個都不是我的對手!
順著柳滿江的話露出個驚訝的表情,蹙眉:“什麽密信?本公子從來沒聽說過。”
太子讓鍾祁把所謂的密信遞給他看,語氣平和:“這是從柳府上搜出來的,本宮與幾位大人方才驗證過,的確是寧王的字跡,世子看看吧。”
明若昀接過手裏仔細查看,賀九思也“騰”的一下站起來過來和他一起看。
還別說,模仿得真像,就連帥印也別無二致,若不是他知曉更深的內情,他這個親兒子都要懷疑自己的親爹。
可惜了啊……
明若昀摩挲著落款處標注的日期,這個時候父王已經重傷昏迷了,別說寫信,連睜眼都難。
郭將軍他們怕動搖軍心誰也沒敢聲張,所以他根本不用去辨別這些密信的真偽,因為肯定是假的。
但是真實的情況他又不能說出來。
一來隱瞞軍情問罪當斬,二來他那時候確實年輕,別說朝廷,連郭將軍他們都不知道後來的一道道軍令其實是他發出去,所以他得從別處想辦法證明這些密信是假的。
公堂上噤若寒蟬,賀九思捂著嘴悄悄問明若昀有沒有看出什麽紕漏,他在王府的藏書閣裏見過寧王的字跡,簡直一模一樣啊!
明若昀偏頭認真看了他一眼,柔和的目光中夾雜著許多其他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賀九思沒看懂他這一眼想表達什麽,趁人不注意拽了拽他衣服暗示他快想辦法,比明若昀還著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明若昀的唇角幾不可查地彎了彎,收回視線,將密信交還給鍾祁,問了柳滿江一個問題。
“這密信上說我父王指使柳大人將那十萬石糧單獨押送至雲州,敢問柳大人,這個‘單獨押送’的押運官是誰?又是誰在雲州接應?”
這個柳滿江早就想好了說辭,“押運官是臣的心腹,他走了之後就再也沒回來,必是寧王怕他走漏風聲將他滅口了。
至於是誰接應的……”
柳滿江咬牙看著明若昀:“這個就要去問寧王爺了。”
這是要把所有的罪名全推到他父王的頭上自己全身而退麽。
明若昀眼底劃過一道冷肅的光,從袖帶裏緩緩掏出一本書,呈給太子。
“說來十分巧合,小臣最近在看一本‘閑書’,上麵記載了一段內容,恰好和當年糧草消失案有關,請太子閱覽。”
太子接過來翻到明若昀說的那頁,越看眼睛睜得越大,“這是???”
明若昀頷首,“正如太子所見,這書上說,弘景二十年有商販在利州境內出售大量存糧,以崇光、勇義等縣為最,以致當地糧價一時大跌。
後來朝廷到利州境內籌糧,米商們趁機大量購入又轉賣給朝廷,不僅幫朝廷補上了荊州十萬糧草的缺,各家各戶還小賺了一筆。”
什麽人在閑書上寫這些東西???
眾人詫異,太子也好奇。
把書翻回來看封麵,便見上麵端端正正寫著《崇光縣縣誌》五個大字,撰書人還是縣令,根本不是什麽隨便的“閑書”!
喜歡啟稟殿下,世子今天還在裝請大家收藏:()啟稟殿下,世子今天還在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