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項倫被誘導
字數:3269 加入書籤
雍王冷哼,幹脆把話挑明:“本王什麽意思太子心知肚明,寧王坐擁北境二十萬大軍本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如今父皇昏迷不醒,太子不僅不嚴加防範明世子,反而寄希望於他,太子這麽信任明世子,莫不是和他做了什麽交易?”
太子怒目如電:“雍王!注意你的言辭!”
雍王絲毫不退,負手向前邁了一步,朗聲道:“本王也不想有此懷疑,隻是太子近來的言行舉止實在難以令本王與列位臣工信服,太子若不想引起內憂外患,最好給臣等一個交代!”
交代,什麽交代,無非是想逼他交出行宮執掌之權。
太子淩然,起身站到眾臣眼前,居高臨下道:“本宮知道你們很多人對封宮感到不滿,覺得自己的行動受到了限製、還不見疫病有緩解,認為本宮決策失誤。
本宮今天不妨告訴你們,本宮也不知道封宮對控製瘟疫有沒有用,但你們誰有證據保證一點兒用都沒有?
萬一解除封禁讓瘟疫傳播得更快,你們誰敢負這個責任!”
堂下鴉雀無聲,大臣們麵麵相覷,誰也不敢站出來反駁。
太子的氣勢越發淩厲,強大的氣場壓迫著眾人,趁勢道:“危難當頭,本宮人子自當以父皇的安危為重,身為太子也會平衡內外確保諸位愛卿的安全。
你們若覺得本宮的處置欠妥,等父皇醒來想怎麽彈劾本宮都隨你們,但在此之前,本宮的話就是聖旨!若有人妄圖煽動人心興風作浪,本宮決不輕饒!”
一室死寂,堂下的宗親和大臣們紛紛緘口,即便滿臉不甘,卻誰也不敢再說什麽,隻能跪地領命,請太子息怒。
雍王瞬間便沒了支持,一口悶氣憋在心裏,險些把自己憋成內傷,回到清輝堂就大罵“都是廢物!”,砸了雍王妃奉上的茶。
雍王妃剛出小月子,雍王的這句“廢物”罵的雖然不是她,但和貴妃罵她的那句“不中用”簡直有異曲同工之妙,瞬間便紅了眼圈,福身道了一句“王爺息怒”快步退了出去。
丞相也沒想到太子麵對這麽多人的彈劾也能臨危不亂,甚至還說出了“本宮的話就是聖旨!”這種狂悖的話,但反過來說,太子敢這麽說,難道不也證明了他有不臣之心?
“相爺是想在這上麵做文章?”
丞相點點頭,正好他一直沒想好該編造一個什麽理由去誘導項倫,太子今日這番言辭正好授人以柄。
“誘導項倫?”
雍王不解,這關項倫什麽事?
丞相陰鷙一笑,“太子能將行宮牢牢掌控在手裏皆因陸錚對他惟命是從,可陸錚畢竟隻是禁軍副統領,因為項倫要養傷才被臨時提拔上來頂替。
王爺想,若是項倫知道太子有不臣之心,要重新接管禁軍,會怎麽樣?”
雍王順著丞相的思路認真想了想,豁然大悟:“項倫近來與我走得近,今日我又在敬誠殿上與太子針鋒相對,太子自然不會允準他在這個關頭官複原職。
而陸錚過去一直被項倫壓一頭,如今禁軍由他全權指揮,也一定不肯輕易放手,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不管最終鹿死誰手,至少禁軍不會完全聽命於太子一人了!”
到時候行宮防衛鬆懈,封宮形同虛設,他們就有機會將清涼殿掌握在自己手裏!
丞相“孺子可教”地點著頭。
雖然瘟疫的源頭還不明確,但幕後之人想挑起他們和太子爭鬥的目的已經顯而易見了。
對方身份不明確實讓他如鯁在喉,但時機不等人,他與其浪費時間去琢磨對方的身份,不如幹脆抓住這個機會扶持雍王上位。
等改朝換代江山易主,還怕幕後之人不露頭?
丞相滿心算計,讓雍王找個時機將太子今日在朝堂上的言論透露給項倫。
雍王不用他提醒,當晚便以“探病”為由拎著傷藥去看項倫。
期間二人聊了什麽外人不得而知,隻知道雍王離開時麵色透著從容,項倫卻是一臉凝重,送走雍王後立馬把白天在敬誠殿當值的禁軍叫進去問話,次日便穿戴好盔甲佩劍,向太子請命複職。
不出丞相所料,太子果然沒有允準,以“傷勢沒有痊愈”為由,勸項倫回侍衛所繼續好好養傷,還賞賜了一大堆補藥作為安撫。
項倫拒沒有受,直言自己知道自己罪不可赦,寧願當一個普通的侍衛也要回禦前當值。
“項統領對父皇真是忠心耿耿啊!”
太子不甚走心地誇讚道,心裏對項倫已是十分不悅。
“可惜項統領的罪責是父皇下的旨意,什麽時候能複職要等他老人家清醒過後再做定奪,本宮做不了主,項統領還是回去等消息吧。”
太子語氣急轉直下,並沒有因為項倫固執就如他所願。
項倫聽出了太子對自己的不滿,但他被杖責確實是陛下的旨意,他嘴笨口拙一時又想不出好的說辭為自己爭取,隻能負氣離開臨淵閣。
太子聽出了他腳步聲裏的怒氣,被氣笑了:“他還生氣了,本宮都沒計較他在這個時候突然冒出來和本宮唱反調,他還生氣了!”
儼然有些語無倫次。
鍾祁從旁安撫,勸他不要與一個小小的禁軍統領計較,氣大傷身。
太子冷哼,“他這個禁軍統領可不‘小’,本宮能控製住雍王和丞相讓行宮不生亂全賴陸錚,項倫這個時候跳出來要重掌禁軍,把陸錚置於何地?”
鍾祁不懂朝政不能妄加評論,問太子打算怎麽安置項倫,他今日無功而返,難保明日不會再來。
太子也覺得項倫不會就這樣罷休,盯著麵前的奏折思忖良久,讓鍾祁去請明若昀來臨淵閣一敘。
喜歡啟稟殿下,世子今天還在裝請大家收藏:()啟稟殿下,世子今天還在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