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拍賣會開始

字數:4524   加入書籤

A+A-


    翌日。
    曹子建帶著各種資料來到了工商局。
    他要先注冊一個進出口外貿公司。
    方便自己日後從國外大批量進口各種藥品原材料和其他東西。
    隨著資料被提交上去之後,工商局那邊給出的回複是讓曹子建等待十五到二十個工作日。
    這屬於審查的正常流程。
    在等待的過程中,曹子建也沒閑著。
    繼續開始囤積物資。
    他先前在現實世界購入的那些物資,已經被他存放在自己在民國的四合院裏頭了。
    三天時間很快過去。
    一早醒來,曹子建就找到了中城拍賣行客戶經理張君玲的信息。
    “曹先生,中城拍賣將在下午五點在喜來酒店八樓舉辦拍賣會,歡迎曹先生蒞臨參加。”
    曹子建回複了一個‘好’後,便是收起了手機。
    下午,4點40分。
    曹子建提前來到了喜來酒店八樓。
    同三天前不同,今兒酒店八樓完全變了一個模樣。
    原本的預展中心被撤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大型拍賣會場。
    會場內,除了必不可少的拍賣台之外,還有百來張供競拍者坐的座位。
    這些座位都是沒有特定編號的,屬於誰來都可以坐的那種。
    幾百張的座位此時不過就坐了幾十號人而已。
    不過曹子建明白,自己的競爭者遠遠不止這麽點人。
    因為與時俱進的原因,現在的拍賣行都會設有網上拍賣。
    即交了保證金後,足不出戶,在網上就可以出價參與競拍。
    在拍賣台的左側,有著一塊巨型幕布。
    此時,幕布上一張張圖片慢慢劃過,都是今天的拍品。
    曹子建這就挑了個沒人的位置坐下,靜靜等待拍賣會開始。
    4點50分左右。
    拍賣會場的人開始逐漸多了起來。
    以年輕人居多,偶爾也能見到幾個中老年人。
    除了跟中城拍賣行今天的拍品有關外。
    也從側麵可以看出,如今的收藏圈開始趨向年輕化。
    五點。
    一分也不多,一分也不少。
    一個年約三十來歲,穿著一襲鏽有青花紋飾短袖旗袍,看著舉止十分優雅的女子緩步來到了拍賣台上。
    “各位尊敬的來賓,晚上好。”
    “歡迎來到由中城拍賣行舉辦的華夏瑰寶,傳世名瓷,玉器專場。”
    “我是今天的拍賣師,劉齊。”
    劉齊說著,朝著台下眾人微微躬身。
    拍賣師,拍賣場節奏的把控者。
    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口才和謹慎態度引領著競拍者參與出價,以獲得最高的成交價。
    “今天的主要拍品以晚清官窯為主。”劉齊的目光在台下眾人身上一一掃過,道:“雖然說,在製作技藝上,晚清官窯較鼎盛時期的清三代官窯有所差距。”
    “但從傳承來講,晚清官窯跟清三代官窯瓷器仍屬於一脈相承。”
    “它們同是出自最高皇權的授意,所以,在工藝上也是舉全國之人力、物力、財力精心製作而成。”
    “代表了當時瓷器的最高生產水準。”
    “比如,燒製達到晚清最高水平的光緒官窯器。”
    “近幾年在拍場上的成交價及漲幅都有不俗的表現。”
    “雖然光緒一生過的比較慘淡,但在他名義下的光緒王朝,卻被史學家認為是晚清時期的回光返照期。”
    “借因光緒大婚、慈禧六十大壽、七十大壽等重大喜事的推動,整個光緒朝燒製瓷器數量之多,品種之全,
    達到了乾隆以後的盛期。”
    “所以,今天的第一件拍品,就是清光緒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碗。”
    一兩句話,拍賣會正式開始了。
    隨著劉齊的話音落下,左側的幕布上出現了拍品的圖片以及關於拍品的各種信息。
    拍品名稱:清光緒 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碗。
    拍品分類:清代青花瓷器。
    <    “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劉齊指著幕布上的圖片,開口道:“此碗體型碩大,氣勢雄渾。”
    “底書『大清光緒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頗為少見。”
    “然清中期自道光以來,官窯製瓷質量每況愈下,與前朝已不可同日而語,鹹豐年間,禦窯廠毀於戰火。『同治中興』之後,禦窯廠恢複生產,且吸收了很多民間工藝名匠加入創作。”
    “故同治、光緒兩朝的官窯作品質量有所恢複,尤其在藝術風格上表現出維新、變法的獨到之處。”
    “清宮亦有口徑達54公分之大碗,稱為冰碗,為夏日盛放冰塊,作消暑納涼之用。”
    “由此推斷,此碗很有可能就是光緒官窯特製用作相同功用。”
    縱使這第一件拍品十分一般,但遵循著職業操守的劉齊還是不厭其煩的介紹著。
    “起拍價28。”
    隨著劉齊話音落下,她的耳機內便是響起了導播的聲音。
    “網絡上有人出到了3。”
    “現場呢?有出價的嗎?”
    “35,現場的1106號出價35。”
    劉齊一邊將出價信息告知眾人,一邊帶動著拍賣會的節奏,可謂手拿把掐。
    很快,這件清光緒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碗的價格便是來到了6。
    劉齊等了一會,見現場和網絡上都沒人繼續出價。
    她也沒急著落錘,而是緩緩開口道。
    “各位來賓,晚清官窯作為不可再生的宮廷藝術品,早已是藝術品收藏界裏最優質的藍籌股!”
    “扯著它們的門檻相對較低,拿來投資,收藏都是不錯的選擇。”
    說這番話的目的,無非就是用言語煽動競拍者,讓藏品價格再次提升一個檔次的作用。
    很明顯,這話很受用。
    現在立馬就有人舉牌了。
    “1122號出價62,還有人出更高的價格嗎?”
    一番競拍下來,最後,這件原本市場價值不過5的清光緒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碗硬生生的被拍到了7。
    所以,在拍賣場上出現溢價情況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恭喜1106號以7的價格獲得這件拍品。”劉齊敲下手中的小木錘,宣布了結果。
    而這1106號碼牌的主人,正是曹子建。
    喜歡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請大家收藏:()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