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遠超乾隆玉璽的印璽
字數:8542 加入書籤
第540章 遠超乾隆玉璽的印璽
隨著曹子建將事情全部說完,鄭抱振哭笑不得道:“敢情是鬧了這麽大一場烏龍呀。”
說完,鄭抱振開始替麻衫男子等人求起了情。
“曹爺,您也別責怪王伍他們,因為他們中有好幾位的家屬都是獅子口大屠殺的遇難者。”
“所以對於腳盆國人的恨,是刻在骨子裏的。”
“他們並不是有心想要傷害你,而是將你錯認成腳盆國人。”
“明白。”曹子建十分理解的點了點頭:“我非但不會怪他們,反而對他們的這種行為很認可。”
鄭抱振聞言,長出一口氣。
“對了,他們也是斧頭幫的人嗎?”曹子建問道。
“這不斧頭幫正在招兵買馬嗎?他們幾個聽到我們斧頭幫在收人,加上我們的理念旨‘保護工人利益、為貧苦大眾出頭?’。“
“於是乎,就想投靠我們。”鄭抱振答道。
“我今兒過來就是來通知他們正式加入斧頭幫的,哪曾想,就遇到了這事。”
“還好你過來了。”曹子建淡笑道:“不然我都不知道跟他們怎麽證明我不是腳盆國人。”
“走吧,出去跟他們說清楚,還有,他們的手骨都被我給卸掉了,也要接回去。”
說著,曹子建就朝草棚外走去。
隻是他的手,剛觸碰到草棚的門,就聽到屋外響起了一道殺豬般的慘叫。
不明所以的曹子建趕忙將門給推開。
就看到一男子正在給麻衫男子等人在接骨。
那聲慘叫,就是接骨後引發疼痛,發出的喊聲。
“曹爺,給小伍他們接骨的叫靳川,他爺爺是正骨妙手,所以他也會一些。”鄭抱振來到曹子建的邊上,解釋道。
“我們幫裏的兄弟要是脫個臼什麽的,都會找他,這事交給他就行了。”
曹子建聞言,微微點頭。
幾分鍾後,麻衫男子等人的骨頭全部被靳川給接了回去。
鄭抱振看著他們投來的目光,這就指著身旁的曹子建,朗聲道:“給諸位介紹一下,這位,是九哥的拜把子兄弟——曹爺。”
“九哥的拜把子兄弟?”麻衫男子等人一聽這話,臉上都是露出了難以置信之色。
他們不理解,王亞橋為什麽會跟一個腳盆國人拜把子?
所以,一個個都是將目光落到了鄭抱振身上,希望他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小伍,你是不是認為曹爺是腳盆國人?”鄭抱振朝著麻衫男子問道。
“這穿著打扮,還有他那一口流利的腳盆國語,以及偶爾蹩腳,偶爾熟練的中文,不就是嗎?”王伍沉聲道。
“事情是這樣的。”鄭抱振解釋道:“前些天,曹爺在街上遇到了一個腳盆國人。”
“明明就是對方有錯在先,但是對方還是一副趾高氣揚的姿態,對曹爺進行百般刁難。”
“曹爺氣不過,就裝成腳盆國人,想著來虹口區這邊從其他腳盆國人嘴裏打探一下那個人的情況。”
“隻是,還沒打聽呢,你剛好在那條街上擺攤賣貨,還喊住了他。”
“說自己手上有一塊乾隆的玉璽。”
“你知道嗎?曹爺對於華國的古玩十分了解,頓時就被你的東西給吸引了。”
“加上你丫說那東西隻賣給腳盆國人,曹爺就想著裝到底。”
“最後發現你們十分痛恨腳盆國人,他也是跟你表明了身份。”
“奈何,你們不信,無奈之下,才對你們動了手。”
“你說,如果曹爺真的是腳盆國人,以他們的做事風格,為什麽有槍不用?隻是將你們放倒?”
“而且,都是讓你們失去戰鬥能力,卻沒有真正的傷害你們。”
麻衫男子等人聞言,都是有些回過味來了。
是呀,雖然曹子建將他們給放倒了,但都是讓自己失去戰鬥能力,並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鄭抱振看著王伍等人臉上露出的表情,都知道他們已經想明白了。
這就開口道:“別杵著了,趕緊跟曹爺賠個不是,畢竟是你們先動的手。”
隨著鄭抱振的話音落下,王伍第一個站了出來,來到曹子建的跟前,躬身道:“曹爺,對不住您,大水衝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得一家人。”
“這個局是我想出來的,你想怎麽處置我王伍都沒事,我那九個弟兄也是聽命行事,你別為難他們。”
曹子建聽出,王伍這是想一力承當。
隻是,他也壓根沒怪過對方,正欲開口說話呢。
跟王伍一起行動的那九人卻是先一步開口道。
“曹爺,這事跟伍哥沒關係,是我想出的策略。”
“你湊什麽熱鬧,明明是我想的,要怪應該怪我。”
“都別爭了,當初曹爺是坐我的黃包車過來的。”
.....
看著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要將‘責任’給包攬下來,曹子建笑了笑,道:“好了,別爭了,都是因為誤會造成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事就此揭過。”
見曹子建如此大度,王伍等人臉上都是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表情。
“咱們也算不打不相識。”曹子建說著,從口袋裏掏出十塊大洋,遞給了鄭抱振,道:“這十塊大洋,請大家喝酒。”
聽到有酒喝,不管是跟著鄭抱振一起過來的,亦或是王伍等人都是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畢竟他們平時能吃頓飽飯就不容易了,哪還有閑錢喝酒呀。
“曹爺,我可不能要你的錢。”鄭抱振將錢給推了回去:“回頭我自掏腰包,請弟兄們喝酒便是。”
曹子建知道,鄭抱振其實也沒啥錢,加上斧頭幫發展處處都要用到錢,這就將錢強塞到對方手裏,道:“抱振,這錢可不是給你的,而是老伍他們挨了我一頓揍,這是貼補的夥食費。”
聽到這話,鄭抱振看了一眼院中一個個快流哈喇子的眾兄弟,也不推辭了,將錢收好,看向小院中的眾弟兄,道:“還不謝過曹爺?”
“謝曹爺。”眾人異口同聲的喊道。
“都自己人,別客氣。”曹子建擺了擺手。
“曹爺,那等會中午我找個飯莊,咱們來個不醉不歸。”鄭抱振開口道。
“我還有事,今兒就先不去了。”曹子建搖了搖頭,看向了王伍,道:“老伍,不用問,那所謂的乾隆玉璽壓根就是個幌子。”
“曹爺,對不住。”王伍撓著後腦勺,一臉的不好意思道:“其實,那張蓋著印璽的紙是小漠數月前,拉黃包車的時候,有位客人遺落在黃包車上的。”
“小漠雖然認識幾個字,但不知道那‘八征耄念之寶’代表著什麽。”
“於是,就把紙給我,讓我托人去找淞滬對金石器有了解的人。”
“你也知道,這本就不是我們之物,所以找的都是信得過的人。”
“隻是,這些人都不了解,打聽了好幾個月才得知這印章很可能是乾隆的玉璽印出來的。”
“我就想著,這淞滬不是有很多腳盆國的商人嘛,就試圖拿這紙去蒙蒙他們。”
“誰曾想,還沒騙到他們呢,就先騙到了自己人頭上。”
知道了前因後果,曹子建笑了笑,這就朝著眾人告辭道:“得,那你們忙,我也有事要去處理,就先告辭了。”
“曹爺再見。”眾人齊聲應道。
唯有王伍,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就在曹子建跟他擦肩而過,準備離開小院的時候,王伍突然開口喊住了曹子建。
“怎麽了?”曹子建腳步一頓,扭頭看著對方。
“曹爺,咱們進草棚裏聊。”王伍開口道。
見對方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曹子建也是緊隨其中。
進入小屋後,王伍才開口道:“曹爺,剛才聽振哥說,你對華國的古玩很了解,我手上有一枚印章,是當初跟那紙張一同遺落在車上的,你看看有沒有興趣。”
“玉璽?”曹子建眉頭一挑。
“不是。”王伍搖頭:“是一個方方的,很小的一塊白色小石頭。”
“但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一枚印章,因為有印文,印文是四個字。”
“小石頭多小?還有,印文是哪四個字?”曹子建問道。
“兩個大拇指指甲蓋那麽大。”王伍答道:“至於什麽字,我這人識字有限,四個字隻認得其中兩個。”
“皇司。”
“皇司?”曹子建聞言,在腦海中快速搜索起跟這兩字相關的人和物。
隻是,搜索了老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
而這會,王伍已經趴在一張竹板床下,開始翻找了起來。
可能是東西藏得太好,也可能是那物件太小。
好一會,王伍才從床底爬了出來。
而他的手上,已經多出了一個包裹得很嚴實的小棉布。
“曹爺,您看看。”王伍將手中的小棉布遞給了曹子建。
曹子建抬手拖住棉布包裹,另一隻手將其解開。
看著其內刻有小動物的白石頭,曹子建瞳孔猛地一縮。
單單一眼,他就認出,此印章小歸小,但用料極為考究。
乃是用上等羊脂白玉製作而成。
玉色純淨無瑕,晶瑩潤澤。
玉石上雕刻的小動物,也不是凡物,而是一隻螭虎。
這隻螭虎身體盤臥,頭略伸仰,雙目圓睜,雙耳後抿,貼於腦後。
整個造型以生動而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出來。
要知道,螭虎在古代玉器中,主要象征權力和尊貴。
蔡邕 《獨斷》中有描述:“天子璽以玉螭虎紐。”
秦始皇的傳國璽,其紐正是螭虎,象征至高無上的皇權?。
漢代人也非常崇尚螭虎,認為它象征著神武、力量、權勢和王者風範?。
“這雕刻工藝,這包漿,還有這玉質,以及老伍剛才說的‘皇司’....”一切的一切串聯在一起,讓曹子建的呼吸因為激動,開始變得有些粗重起來。
當即小心翼翼的將那枚印章拿在手上,查看起了印文。
這一看,曹子建雙眸爆射出了一道精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其上的四個字,乃陰刻篆書。
字體結構嚴謹大方,筆畫粗細均勻,深度一致。
當即,曹子建朝著還敞開的草棚大門開口道:“老伍,將門先給關上。”
王伍一聽這話,就知道這印章肯定是個寶貝,當即也沒多問,趕忙先將門給關好。
而後重新來到曹子建的邊上,問道:“曹爺,這是誰的印章呀?”
“這不是‘司’,而是‘後’字。”曹子建指著印章上的‘司’字開口道:“因為印章上麵的字都是反著來的,‘後’字刻在印上,就被你誤認作了‘司’字。”
“所以,這四個字,正確的讀法是“皇後之璽”。”
“皇後之璽?”王伍聞言,訝然道:“皇後也能用璽?不是天子才能用嗎?”
“那得看在什麽朝代,以及這位皇後是誰了。”曹子建答道:“《漢官舊儀》上有這樣的記載,皇後玉璽,文與帝同,皇後之璽,金螭虎紐。”
“在西漢,女人的地位比較高,講究平起平坐。”
王伍腦筋轉得極快,一下就聽出了曹子建話裏的意思,道:“曹爺,所以,這是西漢某個皇後的印璽。”
“沒錯。”曹子建點頭:“根據我的判斷,很可能是西漢呂後所用之璽。”
“什麽?”聽到這話,王伍驚呼出聲道。
雖然說,他大字不識幾個,但是對於呂後是何許人也,還是知道的。
漢高祖劉邦的皇後。
劉邦稱帝後,沒享受多久就去世了,接下來的十五年,就是呂後控製政權的時間。
就連有著“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之譽的《史記》,其中就有一篇,也是唯一一篇單獨為女性做的傳記。
叫《呂太後本紀》。
可見呂後在曆史上地位的重要性。
“老伍,這印璽,哪來的?”曹子建問道。
“不瞞曹爺,就是跟那印著乾隆玉璽的紙張一同遺落在車上的。”王伍回答了一句,問道:“曹爺,你確定這是呂後之璽?”
“玉璽不是應該是很大一塊的嘛?這麽小,怎麽可能是真的?”
王伍這麽問,也無可厚非。
畢竟,清代那些皇帝的印章,在大小上,起碼是這枚的三四十倍。
“那是現在的玉璽製式。”曹子建答道:“他們將玉璽做大,是因為皇家要用厚重賦予印璽的威嚴性。”
“但古時候就不一樣。”
“過去,人們對印章的含義認識不深,使用也僅限於功能性,所以印章小就便於攜帶。“
“你看戰國時期有個叫蘇秦的人,身掛六國相印。”
“如果都是那種大印璽,那掛在他身上,連行動都不方便。”
“所以,古代的印璽都是很小一塊。”
喜歡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請大家收藏:()我在民國撿漏,開局百萬倍利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