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當局者迷

字數:2979   加入書籤

A+A-


    薛氏家族竟然派出族兵去為朝廷排憂解難,這個消息一經傳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瞬間在士族門閥之間引發了軒然大波和激烈爭論。
    那些原本就對武則天登基心懷不滿、心存怨恨的士族們,此時更是抓住這個機會,對薛氏家族指指點點,毫不留情地進行指責和批判。他們認為薛氏一族此舉純粹是為了逃避罪責,故意做出這種嘩眾取寵的行為來博人眼球。
    而其中,尤以關隴士族的反應最為激烈。他們毫不掩飾地直言,薛氏一族私自蓄養部曲,這可是一項重罪,按照律法應當被處以誅族之刑!
    與此同時,原本與薛氏家族有聯姻意向的裴氏家族,眼見薛氏似乎已經放棄了聯姻的打算,便毫不猶豫地站出來,公開揭露幾年前白袍親衛屠滅裴氏西眷三房的舊事。這無疑是給薛氏家族雪上加霜,讓他們在輿論的壓力下更加難以喘息。
    薛氏一族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毅然決然地站出來為朝廷抵禦外敵。然而,他們萬萬沒有料到,這一舉動竟然會讓他們瞬間成為士族門閥的眾矢之的。
    麵對如潮水般洶湧而來的指責和攻擊,薛訥原本堅定無比的決心開始動搖,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疑慮。畢竟,士族門閥的勢力龐大,他們的指責和壓力無疑是巨大的。
    然而,事已至此,薛氏一族已經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就如同被架在火上烤一般,處境十分艱難。即使薛訥心中有些後悔,也已經無法改變現狀了。
    現在,派遣白袍親衛出征已經成為了無法避免的選擇。因為隻有這樣,才能稍稍平息士族門閥的憤怒和指責。否則,不僅難以消除他們的不滿,甚至可能會引起聖母神皇的反感和厭惡。
    “延貞啊,我薛氏一族如今已成為天下士族門閥共同討伐的對象,如此艱難的局麵,豈不是要斷送我薛氏三鳳堂一脈的前程啊!”絳州薛家宅邸的正堂之上,薛訥麵色陰沉至極,他緊緊地凝視著眼前的厲延貞,眼中的憤恨之意仿佛要噴湧而出。
    然而,麵對薛訥的滔天怒火,厲延貞卻毫無畏懼之色,他的神情依然是那麽的淡然和鎮定,仿佛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叔父,您難道是後悔聽了小侄的主意,所以心中才生出這怨恨之意嗎?”厲延貞毫不避諱地直接發問,他的語氣雖然平靜,但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質問意味。
    這句話如同一把利劍,直直地刺向薛訥的內心,讓他不禁有些麵露赧然之色。畢竟,無論怎樣,厲延貞都是為了薛氏一族而盡心盡力,自己一上來就如此質問,確實有些過分了。
    “貞子啊,你這是哪裏的話,叔父我又怎會對你心生怨恨呢?隻是,如今我薛氏一族陷入如此困境,成為了眾矢之的,叔父我實在是心急如焚,一時之間竟然失了方寸,言辭有些過激了。還望貞子你不要將叔父的這些話放在心上才好啊。”薛訥連忙解釋道,他的語氣中透露出些許的歉意和無奈。
    “叔父何以有此憂慮呢?這些指摘,給薛氏一族帶來什麽實質性的損失了嗎?”厲延貞如此驚奇地一問,仿佛一道閃電劃破夜空,瞬間讓薛訥愣住了。
    是啊,仔細想來,除了一些家夥像跳梁小醜一樣上躥下跳地指摘外,薛氏一族似乎並沒有遭受什麽實質性的傷害。薛訥心中忽然湧起一股茫然,自從他宣布要薛氏一族出兵之後,朝廷好像一直保持著沉默,沒有任何表示。
    “你所言是不錯,朝廷並未對此有任何表示。”薛訥喃喃自語道,“可是貞子,你要知道,三人成虎啊!如此洶洶的指摘,恐怕朝廷就算是為了平息士族人心,也會對薛氏一族采取一些處置措施的。”
    薛訥的觀點是站在士族門閥的角度考慮的,他深知這些士族門閥在朝廷中的影響力,他們的意見往往能夠左右朝廷的決策。所以,他理所當然地認為朝廷會為了平息士族門閥的眾怒而對薛氏一族進行處置。
    然而,厲延貞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以為意的笑容,看著薛訥,緩聲道:“叔父,您不必如此憂心忡忡。您這正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啊。”
    薛訥聞言,臉色一沉,凝視著厲延貞,心中暗自詫異。他沒想到這小子在這種時候竟然還能如此淡定地吟詩,還別說小子文采斐然依舊,而且這詩句似乎別有深意。
    厲延貞繼續說道:“叔父,朝廷若真的對士族門閥如此依仗,那皇帝陛下又何必做出打壓的舉動呢?這其中的緣由,恐怕並非表麵所見那麽簡單。”
    薛訥眉頭微皺,沉思片刻,覺得厲延貞所言不無道理。然而,他心中的疑惑並未因此而消散,反而愈發深重。
    “這小子,究竟想說什麽呢?”薛訥暗自思忖,“他的話雖然有些道理,但我還是覺得事情沒那麽簡單。”
    厲延貞見薛訥沉默不語,便又接著說道:“叔父,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身處其中,而無法看清事情的全貌。就像這廬山,隻有站在山外,才能真正領略它的雄偉與壯觀。”
    薛訥心頭一震,厲延貞的這番話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他心頭的迷霧。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或許真的是當局者迷,被一些表麵的現象所迷惑,而忽略了更深層次的問題。
    “這小子,雖然年紀輕輕,卻有如此見識。”薛訥心中不禁對厲延貞多了幾分讚賞,但同時也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有些擔憂。
    厲延貞見薛訥似有所悟,接著道:“叔父,朝廷未發聲,實則是默許我們的行為。如今外敵壓境,朝廷正需我薛氏出力。那些士族的指責,不過是他們自恃身份的無理取鬧。”
    薛訥聽後,心中的憂慮漸漸消散,眼神也重新堅定起來。“貞子,你說得對,我薛氏一族向來忠君愛國,此時更應奮勇向前。”
    “叔父,話雖如此,卻也當謹慎行事才行。此次出征關乎薛氏一族命運,為報答叔父薛氏一族多年收留之恩,小侄願親自隨白袍親衛出征,確保此次靈州之行。”厲延貞抱拳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