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朔方兩日(18)

字數:4500   加入書籤

A+A-


    在朔方北城外,一片肅殺之氣彌漫。默啜身先士卒,親自率領著五千名附離狼衛和八千名附卓鷹衛,如鋼鐵洪流一般列陣於朔方北城之下,嚴陣以待。
    突厥大軍的前方,熊熊燃燒著三堆篝火,火光衝天,照亮了這片寒冷的夜空。這三堆篝火並非隨意點燃,而是默啜特意命人燃起的信號。在此前薛茂彥身處突厥大營時,默啜便已告知他這個信號的意義。
    按照雙方的約定,隻要看到這三堆篝火燃起,北城的守將趙郡公李育就會毫不猶豫地打開城門,協助範陽盧氏的人將城內的糧草運送出來。而默啜所率領的這一萬多精銳虎師,自然也不僅僅是為了那區區一些糧草。他真正的目標,是這座堅固的朔方城。
    然而,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篝火已經熊熊燃燒了好一會兒,可城頭上卻依舊毫無動靜。這異常的平靜,讓默啜心中不禁生出一絲疑慮。難道那個出現在汗帳的盧六,並非是範陽盧氏派去的人?這個疑問在他腦海中盤旋不去,讓他開始重新審視整個計劃。
    篝火的火勢逐漸變得微弱,仿佛是在預示著默啜心中的不安和焦慮。然而,城頭上卻依然毫無動靜,這讓默啜的心情愈發沉重。
    他不禁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上了漢人的當,一個堂堂的突厥大汗,竟然被大周的漢人,而且還是一個不知名的人給欺騙了!這種屈辱感對於默啜來說簡直是無法忍受的。
    怒火在他心中燃燒,如同被點燃的幹柴一般,越燒越旺。默啜的臉色變得鐵青,他周身散發出一種讓人不敢輕易靠近的威嚴戾氣。在這一刻,即便是他身邊的親信將領,也都不敢上前去觸怒他,紛紛遠遠地躲避開來,生怕自己會成為默啜發泄怒火的對象。
    就在默啜心中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應該下令發起強攻的時候,突然,他身邊的一個漢人書生打扮的人發出了一聲驚呼:“大汗,快看!有人從城頭下來了!”
    這個書生似乎並不懼怕默啜的盛怒,在如此緊張的氣氛下,他依然能夠保持鎮定,並敏銳地觀察到城頭的變化。而在默啜的怒火之中,還能安然無恙地呆在他身邊的,恐怕也隻有這個大周漢人模樣的書生了。
    若是厲延貞在此,目睹這個在默啜麵前手搖麈尾、一副高人之態自居的家夥,定然會怒不可遏,徑直上前啐他一臉。畢竟,無論在哪個時代,這種卑躬屈膝、賣國求榮的漢奸走狗都是令人不齒的存在。
    更讓人憤恨的是,這種毫無廉恥之心的東西,往往多是讀書人。這恰好印證了那句“仗義多是屠狗輩,負心皆是讀書人”。
    而此刻站在默啜麵前的這個人,名叫朱蔥,本是武威郡一個不入品的教諭。去年突厥左蠡王襲擾武威時,不幸將他抓獲,並將其帶回部落為奴。
    朱蔥為了擺脫奴隸的悲慘命運,不惜主動向左蠡王獻計獻策。在他的謀劃下,左蠡王多次成功攻下大周邊堡。正因如此,朱蔥不僅成功擺脫了奴隸的身份,還贏得了左蠡王的信任。
    後來,默啜得知了朱蔥的存在,對他的才智頗為讚賞。於是,默啜用五十匹珍貴的賀蘭馬,從左蠡王那裏將朱蔥換了過來。
    自此,朱蔥便成為了默啜身邊的狗頭軍師,備受重用。默啜甚至還賜予他“中行説”的名號,沿用漢朝時期那個曾經投靠匈奴的中行説的名字。
    朱蔥這個人簡直就是毫無廉恥可言!他在得到了默啜的賞識之後,竟然完全背棄了自己的祖宗,一門心思地想要幫助突厥攻打大周的疆土。這次突厥趁機進犯大周,背後的始作俑者就是他,他為默啜出謀劃策,可謂是費盡心機。
    不僅如此,他還從右蠡王那裏得到了範陽盧氏的幫助,這一切都是出自他的手筆。他深知大周朝中士族門閥對女皇心懷不滿,於是便趁機利用這一點,策劃了一係列的陰謀。他先是建議突厥拿下朔方城,以此來威懾大周朝廷,這一主意完全就是朱蔥想出來的。
    畢竟朱蔥身為大周的讀書士人,對於士族門閥的情況自然是有所了解的。所以,當假扮成範陽盧氏盧六的薛茂彥在突厥汗帳中的表現引起默啜的一點懷疑時,朱蔥卻自以為是地肯定了薛茂彥的身份,這才讓默啜完全相信了他。
    然而,就在此刻,朱蔥突然發出一聲驚呼,這讓正處於盛怒之中的默啜不由得一愣。他順著朱蔥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兩個鬼魅般的身影,正從城頭角樓的隱蔽之處,被人用繩索吊籃緩緩地放了下來。
    “去!將那兩個人給朕帶過來!”默啜的聲音在身邊周圍回蕩,帶著無法遏製的怒意。他的雙眼緊緊盯著那兩個悄悄溜下來的身影,仿佛要將他們看穿。
    默啜心中的怒火如同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而這兩個人的出現,無疑是在火山口上又澆了一桶油。他不僅要嚴厲地盤問這兩個人,還要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如果他們的回答不能令他滿意,默啜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直接砍掉他們的腦袋,以泄心頭之憤。
    然而,對於默啜的性格,朱蔥再了解不過。他深知默啜此刻的憤怒已經到了極點,很可能會不顧一切地殺掉這兩個人。但朱蔥卻不能讓默啜這樣做,因為這兩個人對於他們的計劃至關重要。
    朱蔥看著默啜強壓著怒火,低沉的聲音中透露出絲絲殺意,心中不禁一緊。他知道,如果默啜真的殺了這兩個人,那麽他精心策劃的計策恐怕就要徹底失敗了。
    朔方城內的守軍雖然兵力不多,但朱蔥清楚,一旦這兩個人被殺,城中的內應很可能會因為恐懼而反水。到那時,他們想要強攻朔方城,恐怕隻會白白增加傷亡,最終得不償失。
    而且,朱蔥還知道,方圓百裏內的城邑及堡壘邊軍,得知朔方城被圍攻後,肯定會迅速增援過來。如果他們不能在大周援軍抵達之前拿下朔方城,那麽這場戰爭的勝負就難以預料了。
    “大汗陛下!”朱蔥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高聲喊道,“請陛下暫且息怒!這兩個人或許還有大用,殺了他們恐怕會壞了大事啊!”
    城中一直沒有任何風吹草動,這實在是有些反常。按常理來說,應該會有一些消息或者動靜傳出來才對。所以,朱蔥心裏暗自揣測,想必是城中發生了一些意外情況。而這兩個人,毫無疑問,肯定是崔澄和盧業派來通報情況的使者。
    朱蔥深知朔方城的重要性,為了能夠順利攻下這座城池,他必須要保持冷靜和理智。因此,他趕緊勸說默啜大汗,希望他能夠暫時平息心頭的怒火,不要因為一時的衝動而錯失了這個難得的機會。畢竟,隻要拿下朔方城,那麽大汗想要做什麽,恐怕就再也沒有人能夠阻擋了。
    默啜本來正處於盛怒之中,但聽到朱蔥的這番話後,他的眉頭微微一皺。然而,這種不悅的情緒轉瞬即逝,他的臉上很快就浮現出了笑容,並對朱蔥點了點頭,表示讚同他的觀點。
    “中行說,你放心吧,朕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默啜說道,“隻是,對於那個範陽盧六,朕還是有些疑慮。朕擔心他並非真的是崔澄和盧業所派遣而來。”
    朱蔥聽了默啜的話,不由得一愣。他沒有想到默啜會對範陽盧六產生懷疑,這讓他心中閃過一絲不安。不過,他很快就想起了自己曾經和盧業的那一次交談,以及他對士族門閥的深入了解。這些回憶讓他迅速恢複了鎮定,心頭的不安也隨之煙消雲散。
    “大汗,您盡管放心好了。以微臣對漢人那些士族門閥的了解,他們在大周可是掌握著絕對的權勢啊!就拿這朔方城的副將崔澄來說吧,他不也是他們的人嗎?神都的女皇多次表現出想要打壓士族門閥的意圖,他們又怎麽可能會坐以待斃呢?依微臣之見,恐怕這朔方城中的軍權,早就已經被崔澄給牢牢地掌控住了,盧六又怎麽可能是其他人能夠隨便派出來的呢?大汗您可千萬不要忘記了,如果沒有崔澄在暗中相助,咱們的大軍又怎麽可能如此輕而易舉地從靈州那邊悄無聲息地殺過來呢?崔澄要是沒有掌控朔方的軍權,他又怎麽能夠做到這一點呢?”朱蔥的這一番話,猶如醍醐灌頂一般,讓原本就對這件事情沒有太多懷疑的默啜,心裏更加踏實了。
    默啜聽完之後,臉上露出了如釋重負的笑容,他對朱蔥的分析非常滿意,不禁讚許地點點頭,然後對朱蔥誇讚道:“中行說啊,你可真是個有見識的讀書人啊!果然比我們這些大老粗看得更加透徹啊!這次能夠順利拿下朔方,你可是立下了汗馬功勞啊!等回到草原之後,朕一定會重重地賞賜你的!”
    “臣,多謝陛下讚譽!”朱蔥滿臉喜色,難掩心中的興奮之情,他急忙躬身施禮,向默啜俯身叩拜。這一拜,不僅是對默啜的尊重,更是他內心喜悅的一種外在表現。
    事實上,默啜以天子稱謂自稱,這其中還有朱蔥的一份功勞。朱蔥深知,要想成就一番霸業,就必須要有一個能夠統禦天下的領袖。而默啜,正是他心目中的那個理想人選。
    朱蔥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的智謀並不亞於漢末的諸葛孔明,既然如此,那麽他所輔佐的人,自然也應當是一個能夠君臨天下的皇帝。
    正當朱蔥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時,突然聽到有人稟報:“大汗,人帶過來了。”他趕忙從地上爬起來,定睛一看,隻見幾個親衛押著兩個人朝這邊走來。
    默啜聽到聲音,也將目光投向那兩個人。火光映照下,他一眼就認出了其中一人,正是曾經出現在自己汗帳中的盧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