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朔方兩日(21)

字數:4827   加入書籤

A+A-


    “叨叨叨……”城頭的吊鬥之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突兀地響起,仿佛是某種神秘的信號,打破了這片寧靜。這聲音在寂靜的空氣中回蕩,帶著一種讓人不安的韻律,預示著新的一天即將來臨。
    此時,朔方北城外五裏處的黑暗中,默啜靜靜地站著,他的目光如同鷹隼一般銳利,緊緊地盯著朔方的北城門方向。在他身後,漢人幕僚朱蔥同樣以銳利的目光凝視著同一個方向,兩人的身影在黑暗中顯得有些模糊,但他們的專注卻讓人無法忽視。
    按照他們與薛茂彥之前的約定,再過不到一刻鍾的時間,朔方的北城門將會被人打開。這座大周的軍事重鎮,屆時將會毫無防備地展現在他們麵前,成為突厥的囊中之物。
    對於大周伏兵的擔憂,在一個時辰前已經煙消雲散。那時,默啜派出的斥候相繼返回,他們帶回的消息讓默啜完全釋然——方圓數十裏之內,根本沒有任何大周軍的蹤跡。隻有周邊的城邑和邊堡駐軍,在昨日看到朔方的烽火之後,開始相繼集結,似乎有前來增援的意圖。
    然而,這些大周軍在沒有集結絕對優勢兵力之前,絕對不敢輕率地前來進攻。畢竟,這些援軍大多都是步卒,若沒有超過一倍的兵力,根本無法與默啜手下這數萬精銳的突厥騎兵在野戰中一較高下。
    對於朔方城出現的天子特使和羽林禁衛,默啜和朱蔥兩人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都覺得這隻是一個巧合罷了,並非像他們之前所猜測的那樣,是專門針對他們而來。
    當心頭那塊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後,默啜的目光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眼前的朔方城上。這次千裏迢迢地奔襲,目的就是要攻下這座城池,以此來威懾大周朝廷。如今城中還有守軍副將崔澄的協助,更是如虎添翼,能夠讓他們的計劃更加順利地進行。
    雖然按照崔澄的請求去屠殺天子特使和羽林禁衛,有可能會徹底激怒大周女皇陛下,但相較於能夠獲得的巨大利益,默啜並不介意去冒這一次險。
    當心中的顧慮被消除後,默啜內心深處的那頭猛獸仿佛被解開了束縛,再次蘇醒過來。這頭猛獸代表著他的野心、欲望和對權力的渴望,它在默啜的心中咆哮著,催促著他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此之前,默啜曾答應過崔澄,在攻破朔方城後,不會殺害他的那些親信。然而,對於默啜來說,這些人如果不能完全被收服,成為他在大周的棋子,那麽他並不介意將崔澄也一並解決掉。畢竟,在權力的遊戲中,隻有絕對的控製才能確保自己的地位穩固。
    就在默啜心中暗自盤算著如何讓崔澄等朔方城的將領都向自己屈服時,身旁的朱蔥突然激動地低聲驚呼:“大汗,快看!城門有動靜了!”
    默啜聞言一驚,急忙舉目向朔方北城門望去。果然,城頭上的守軍士卒已經消失不見,城門正在緩緩地打開。然而,讓默啜蹙眉疑惑的是,城門並非全部打開,而隻是被打開了一扇。
    這種情況顯然有些異常。如果默啜想要率領全軍一擁而上,殺入城中,肯定是行不通的。這樣的異常行為,讓默啜對所謂的崔澄產生了懷疑。他不禁心想,這會不會是一個陷阱呢?崔澄的這種舉動,似乎是在給他們設下一個圈套。
    站在一旁的朱蔥,敏銳地察覺到默啜的臉色變得異常凝重,他的眉頭緊緊地皺起,似乎心中正思索著什麽重要的事情。朱蔥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股疑惑,於是開口問道:“大汗,您是否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太對勁呢?”
    默啜緩緩地點了點頭,他的目光始終落在城門的方向,似乎那裏隱藏著什麽讓他擔憂的事情。他沉默片刻後,終於開口說道:“你看那城門,竟然隻打開了一半,這難道不奇怪嗎?”
    朱蔥聞言,連忙將目光轉向城門。果然,如默啜所說,那扇巨大的城門隻微微敞開了一道縫隙,與平常完全敞開的狀態大不相同。朱蔥心中暗自思忖,他之前確實沒有留意到這個細節,但此刻經默啜一提醒,他也突然覺得這扇半開的城門有些詭異。
    然而,盡管心中有些許疑慮,朱蔥對自己對大周人的了解還是相當自信的。他認為自己對大周人的習性和行為模式了如指掌,而崔澄作為大周的官員,絕對不敢輕易對突厥人采取任何不利的行動。
    因此,他心中的懷疑僅僅是稍縱即逝,如同流星劃過夜空一般短暫。然而,這絲疑慮並未在他心中掀起太大波瀾,轉瞬間便被他自己的猜想所掩蓋。
    緊接著,他竟然用自己的臆測來寬慰默啜,說道:“大汗,您大可不必如此多慮。以微臣對大周士族門閥的深入了解,崔澄此番舉動無非是想在大汗您這裏,謀取更多的私利罷了。他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想阻止我大軍如潮水般湧入,所留下的通道狹窄得隻能容納千人隊先行通過。如此一來,大汗若想讓崔澄將城門完全敞開,恐怕就得先聽聽這老賊究竟有什麽企圖了。”
    朱蔥的這番解釋,聽起來雖然有些牽強附會,但默啜卻並未察覺到其中有何異樣或其他深意。或許正如朱蔥所言,崔澄那老賊確實是想與自己商談條件。除此之外,似乎也找不出其他更為合理的解釋了。
    當然,除非這崔澄是打算設下埋伏,將默啜的軍隊一舉殲滅。不過,鑒於崔澄在此前的種種行徑,默啜絕不相信他會如此膽大妄為,竟敢設伏圍殺自己。
    在心中反複掂量、權衡利弊之後,默啜最終還是選擇相信了朱蔥的說法。然而,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避免任何潛在的風險,默啜自然不會親自去冒險嚐試。
    經過一番短暫的遲疑之後,默啜終於下定決心,他對著已經率領軍隊回到身旁的附離狼衛設官骨咄祿巴什下達命令:“骨咄祿和中行説大人,你們二人親自率領一支千人隊,作為先鋒部隊,率先進入城中。朕則會率領大軍緊隨其後。”
    話音未落,默啜的目光轉向朱蔥,鄭重地對他囑咐道:“中行説,當你見到崔澄那老賊時,務必告訴他,讓他立刻將所有城門全部敞開。如果他膽敢違抗朕的命令,不肯照辦的話,朕絕對不會輕易饒恕他!”
    朱蔥自然能夠察覺到默啜對崔澄的不滿和怪罪之意,所以對於默啜的這番吩咐,他並未感到絲毫詫異。不僅如此,在朱蔥看來,隻要一支附離狼衛的千人隊入城,崔澄他們就如同被放置在砧板上的魚一樣,根本無法掀起任何波瀾。
    基於這樣的判斷,朱蔥毫不猶豫地欣然接受了默啜的旨意。
    朱蔥和骨咄祿巴什率領著一個千人隊的附離狼衛,緩慢而穩健的逐漸靠近城門。當他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城門的狀況時,朱蔥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詫異之情。
    原本,朱蔥預想中的場景應該是城門大開,城內的將領和士兵們列隊歡迎他們的到來。然而,現實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城門之下,隻有一個人孤零零地站在那裏,仿佛在等待著他們。
    盡管距離還比較遠,但在熊熊燃燒的火光映照下,朱蔥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那個人。他就是盧六!這個發現讓朱蔥的眉頭緊緊皺起,心頭的怒火瞬間被點燃。
    朱蔥對崔澄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和不滿。他認為,崔澄是朔方城內最重要的內應副將,理應親自出城迎接突厥大軍的入城,以顯示對突厥大汗的尊重和敬意。然而,現在卻隻有一個小小的盧六在這裏等待,這無疑是對突厥大汗的一種輕視和怠慢。
    “小人盧六,恭迎中行説大人!”當大軍行至城門前停下時,盧六滿臉笑容地迎上前去,向朱蔥行禮問候。然而,端坐在馬背上的朱蔥,卻麵色陰沉得如同鐵青一般,他的心中充滿了怒火和不滿。
    朱蔥的臉色陰沉得仿佛能滴出水來,他緊緊地皺起眉頭,一言不發地凝視著城門內的情況。他的目光穿過卷洞,卻發現裏麵黑漆漆的一片,什麽也看不清楚。而甕城之中雖然燈火通明,但卻空無一人,隻有薛茂彥孤零零地站在那裏,仿佛整個甕城都隻剩下了他一個人。
    這種詭異的景象讓朱蔥心生疑慮,但他並沒有過多地思考其中的緣由。他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一定是崔澄等人故意為之,他們把守軍全部撤走了,目的就是為了給突厥大軍敞開城門。想到這裏,朱蔥心中對崔澄的無禮行為感到十分憤怒,但同時也稍稍緩解了一些。
    然而,盡管內心的怒火有所平息,朱蔥的臉色依然陰沉得可怕。他瞪著薛茂彥,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滿,質問道:“盧六,崔將軍究竟在哪裏?為何沒有親自前來迎接大汗入城?”
    薛茂彥故作被朱蔥的質問嚇了一跳,他的臉上露出惶恐的神色,連忙解釋道:“中行説大人,請恕罪!崔將軍本應親自前來跪迎大汗入城,可是他擔心天子特使那邊會出現什麽意外情況,所以才決定隻身前往幕府,希望能夠將天子特使和總管郭澄都留在幕府裏,以免節外生枝。”
    薛茂彥的這番解釋,猶如一道明亮的陽光穿透了朱蔥心中的重重迷霧,讓他所有的疑慮在瞬間都煙消雲散了。朱蔥的臉上頓時浮現出蔚然讚賞的笑容,他看著薛茂彥,眼中流露出對他的認可和讚賞,然後緩緩說道:“崔將軍忠心可嘉啊!待少時大汗入城後,本官定要在大汗麵前為爾等請功!”
    薛茂彥聞言,表麵上卻故作欣喜若狂之態,他趕忙躬身大禮一揖,激動地說道:“多謝中行説大人!大人的賞識,小人沒齒難忘!”
    朱蔥對薛茂彥的這番舉動甚是滿意,他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一揮手中的馬鞭,頤指氣使地下令道:“入城!”
    隨著朱蔥的一聲令下,他身後的骨咄祿巴什雖然對朱蔥傲慢的舉動心生恨意,但也無可奈何。畢竟他知道朱蔥此人備受大汗青睞,自己若與之發生衝突,恐怕後果不堪設想。於是,骨咄祿巴什隻能強壓心中的不滿,輕瞥了朱蔥一眼,然後對他冷哼一聲,便也下令讓突厥千人隊騎兵從半開的城門緩緩地進入到了甕城之中。
    當突厥騎兵經過黑暗卷洞時,朱蔥等人都沒有察覺到,為他引路的薛茂彥不知何時,已經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同時,城頭之上的城樓內,一雙銳利的目光正緊緊地凝視著正在緩緩開進甕城的突厥騎兵,眸光之中漸漸的散發出了寒冷的殺意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