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滎陽鄭靈芝

字數:3510   加入書籤

A+A-


    厲延貞心中暗自思忖,原本以為這裏藏匿的會是突厥的軍隊,畢竟此處位置隱秘,不易被發現。然而,當他親眼目睹這支兵馬時,卻驚愕地發現竟然是朝廷的邊軍!這一發現讓他感到十分詫異,因為按照常理,朝廷邊軍應該與朔方城的守軍一同對抗突厥大軍才對。
    這支邊軍藏身於此,不僅行動詭異,而且對自身的隱匿工作做得極為嚴密,仿佛在刻意隱藏什麽。厲延貞不禁心生疑慮,如今朔方城周邊的城邑以及各堡的邊軍,理應都已集結起來圍困突厥大軍,那麽這支邊軍為何會藏身在此處呢?
    更令人費解的是,這支邊軍藏匿的地點距離朔方城近在咫尺,可在朔方城遭受攻擊時,卻未見他們有絲毫增援的舉動。此外,在其他邊軍出兵之後,他們依舊藏身於此,這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不為人知的陰謀呢?
    厲延貞越想越覺得事情蹊蹺,既然自己偶然間發現了這支兵馬,自然不能對其視而不見。他們的存在對於朔方軍圍殲突厥大軍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隱患,而且這個隱患充滿了不確定性。
    經過深思熟慮,厲延貞決定采取行動,以消除這個潛在的威脅。他對之前負責探查情況的虎衛下令道:“你立刻趕回朔方城,將這裏的情況如實稟告給郭總管。我會帶領其他人留下,繼續監視這支兵馬的一舉一動。”
    厲延貞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接著說道:“你要把你所觀察到的所有情況,都如實地向郭總管詳細稟報。如果郭總管對這裏駐紮兵馬的事情並不知曉,那麽你就讓他盡快去調查清楚,看看這到底是哪一方的人馬在此藏匿。另外,你還要轉告郭總管,就說本官建議,在沒有弄清楚這支隱藏的兵馬之前,先不要急於對突厥大軍發起總攻。”
    虎衛恭敬地向厲延貞插手行禮,說道:“阿郎放心,小人一定不辱使命,會盡快將此地的情況告知郭總管。”說完,他的目光轉向了一旁的默啜,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過了一會兒,他又壓低聲音,對厲延貞輕聲詢問道:“阿郎,關於默啜可汗的事情,是否也要如實向郭總管稟報呢?”
    厲延貞麵色凝重地點了點頭,沉聲道:“你務必將實情一五一十地稟報給郭總管,如此一來,他也能稍稍安心。不過,你需轉告郭總管,在默啜尚未抵達朔方城之前,切不可將此事泄露出去。據我觀察,朔方城內恐怕不止副將軍崔澄一人是突厥內應,極有可能還有突厥右穀蠡王的其他眼線。若他們得知默啜可汗的狀況,恐怕會想盡辦法加以阻攔,甚至有可能在半道上對默啜進行截殺。”
    虎衛領命後,不敢有絲毫耽擱,旋即如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隱匿身形,朝著朔方城疾馳而去。
    默啜見狀,心中不禁湧起一陣驚愕。他萬萬沒有料到,厲延貞竟然會留下監視這支兵馬,而且還將自己這個至關重要的俘虜帶在身旁,難道他就不擔心會發生什麽意外,導致自己趁機逃脫嗎?
    事已至此,默啜對這位大周的天子特使越發感到好奇起來。此人的行事風格不僅讓人難以捉摸,其膽量更是超乎常人。剛才他與虎衛的對話,顯然並未刻意回避自己,似乎是有意讓自己聽到。默啜暗自思忖,厲延貞接下來究竟意欲何為呢?
    在黑夜的籠罩下,朔方城的西門本應是一片漆黑,但此刻卻燈火通明,宛如白晝一般。兩千名朔方守軍整齊地排列在城門口,他們的身影在明亮的火光映照下顯得格外威武。而在城頭,郭澄正站在那裏,目光如炬地注視著這支即將出城的軍隊。
    就在前天,郭澄見到了隨厲延貞潛入突厥大營的虎衛,從他們那裏得知了突厥大軍的真實情況。這些情報讓郭澄對局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昨天,各方傳來消息,朔方邊軍已經陸續抵達,成功地將突厥大軍團團圍困起來。現在,突厥大軍隻剩下唯一的生路,那就是朔方城的方向。
    如果郭澄選擇堅守城池,不出兵迎戰,突厥大軍依然難逃被殲滅的命運。然而,如今的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突厥大軍已經徹底斷糧,他們除了被圍殲或者成為俘虜之外,別無他路可走。
    經過深思熟慮,郭澄最終決定調遣朔方城的守軍一同參與對突厥大軍的圍殲行動。在他眼中,此時的突厥大軍就如同一塊誘人的美食,讓人垂涎欲滴。如果不抓住這個機會將其一舉拿下,簡直就是辜負了上天的眷顧。
    一萬多突厥精銳,而且突厥可汗默啜也在其中,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如果能夠成功地將默啜俘獲,那可真是一份驚天動地的大功勞啊!郭澄怎麽可能抵擋得住這樣的誘惑呢?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命令蘇墨麟率領兩千守軍出城,與各部援軍一起圍剿突厥大軍。然而,就在這時,郭澄身後突然傳來一個聲音:“總管,蘇將軍隻帶這兩千拚湊起來的人馬,恐怕力量不夠啊。不如讓末將率領本部人馬一同前往,這樣勝算會更大一些。”
    郭澄轉頭看去,隻見說話的人大約三十歲左右,身材魁梧,一臉英氣。此人正是入夜之前剛剛率領部隊趕來增援的將領,朔方道麾下的軍使鄭靈芝。
    鄭靈芝出身於滎陽鄭氏一族,可謂是名門之後。他之前擔任河南道曹州司馬,兩年前,不知為何得罪了武承嗣,原本應該被革職查辦的他,卻在不久之後被派到朔方道,擔任軍使一職。
    鄭靈芝手底下有整整五千名士兵,這些人馬之前一直駐守在定邊五原這個地方。當突厥人攻打靈州並叩關時,郭澄曾多次派遣使者傳達命令,要求鄭靈芝率領他的部隊前去增援靈州。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鄭靈芝卻多次以糧餉不足為借口,公然違抗郭澄的命令,拒絕出兵前往靈州。
    可就在這次朔方被圍困之際,郭澄自己根本就沒有給鄭靈芝下達過任何命令,而這個鄭靈芝卻在突厥人出現不過短短四五日之後,竟然以增援的名義,率領著他的部隊大搖大擺地趕來了。這一行為實在是太可疑了,郭澄心中對此充滿了疑慮。
    其實,郭澄完全有理由以違抗軍令的罪名,將鄭靈芝當場拿下。畢竟,鄭靈芝之前多次違抗他的命令,這次又在沒有接到命令的情況下擅自行動,這種行為已經嚴重違反了軍紀。但是,郭澄也深知目前的局勢非常微妙。突厥的大軍還未被擊退,如果在這個節骨眼上貿然處置增援的將領,恐怕會引起軍心不穩,甚至可能導致軍隊嘩變。
    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讓郭澄有所顧忌,那就是鄭靈芝的身份。鄭靈芝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滎陽鄭氏著經堂的嫡子啊!滎陽鄭氏可是名門望族,如果郭澄真的將鄭靈芝拿下,那就等於是徹底得罪了滎陽鄭氏這股強大的勢力。到時候,恐怕會給自己帶來一係列意想不到的麻煩和後果。
    郭澄本來就對鄭靈芝心存疑慮,畢竟他之前已經兩次違抗命令,這樣的行為怎能不讓郭澄對他產生懷疑呢?而此時此刻,鄭靈芝竟然還主動提出要跟隨蘇墨麟一同出兵去圍剿突厥大軍,這無疑讓郭澄的心中更加警惕起來。
    要知道,鄭靈芝這樣的舉動實在是太過異常了。他之前兩次抗命,已經顯示出他的不服從和不可靠,現在卻又突然要求隨軍出征,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麽樣的目的呢?郭澄不禁暗自思忖道。
    麵對鄭靈芝的請求,郭澄自然是不可能輕易答應的。他深知此次出征的重要性和危險性,如果讓一個心懷叵測的人跟隨,恐怕會給整個軍隊帶來巨大的隱患。所以,無論鄭靈芝如何解釋和請求,郭澄都始終不為所動,堅決地拒絕了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