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下):業未竟,人已逝

字數:6186   加入書籤

A+A-


    “紂王!當年你祭殺九侯、噩侯和我兒伯邑考時,可有想過今日,你是否後悔?”
    文王昌厲聲質問。
    “哼,早知道你周方最後還是要攻過來,當初就應該把你一起給解決了。”帝辛冷漠出聲。
    “當時被你的演技給騙過去了,為了西土大局考慮,放你一馬,現在確實很是後悔。”
    “哎,你還是沒有明白你為什麽會走向滅亡。”文王昌捋著他那細長的胡子,搖頭歎息。
    “姬周的小輩別得意!一時之盛不代表一世之盛!”南庚站了起來,激昂的說道。
    “我東方商奄,還在養精蓄銳,總有一天和當年祖乙一樣,反攻殷地,踏平你的豐邑!”
    “是嗎?”文王昌微微一笑,他完全沒有驚慌,慢慢說道。
    “當年東夷如此勇猛,也沒有東夷君主被係統拉進來。”
    “現在我姬周不但已經被係統拉進來了三人,而且屏幕的主視角已經轉移到了我們姬周這邊來。”
    臥槽,這文王昌真是不得了,這種小細節都能夠發現。係統暗自驚歎。
    它剛想出言解釋,隻見傳送帶處紅光衝天,再次覆蓋了整片天空,鳳凰再次衝天而起,遨遊四方。
    隨著轟隆一聲,周王殿再次變大,直至與殷王殿一般無二。
    “不是,我兒怎麽這麽快就進來了?”文王昌疑惑,這也還沒幹幾年啊?
    “姬發小兒,吃我一招!”帝辛拿起木棍,伏於傳送陣一旁,等待武王發現身後給他突然一擊。
    “孫子小心,爺爺前來助你!”周王季心急,生怕武王發中了帝辛的偷襲,也抄起一根棍子,撲向帝辛。
    二人戰成一團。
    “?怎麽回事,我剛還在床上躺著來著,怎麽突然到了這裏?附近還傳來廝打聲。”
    武王發感到一臉懵逼,他躲到了傳送帶旁的草叢中,謹慎地看著周圍。
    “孫子快來救爺爺,爺爺快頂不住了。”
    不遠處傳來一陣呼救聲。
    “紂王怎麽在這?那好像是…祖父王季。”武王發聽到呼救,接住周五季拋出的木棍。
    二人聯手,勉強壓製住了帝辛。
    “您就是祖父王季嗎?這是怎麽回事。”武王發問道。
    周王季簡單介紹了情況。
    “嗬嗬,你們姬周隻會幹以多欺少的事嗎?我也來!”武乙摩拳擦掌,準備也加入戰場。
    他一棍子揮去,卻被一個硬硬的方塊擋下。
    “這是我的分身,係統二號!以後就由它來維持秩序。從今天開始,從城區到傳送帶處禁止私鬥!違者送進小黑屋裏呆幾天。”
    紅光一閃,傳送帶處的四人被送回了各自的大殿裏。
    “帝辛,你不要仗著拳腳功夫厲害就在我這為所欲為!”係統界麵變成了冒火的表情。
    “信不信我把你送小黑屋裏關幾天。”
    “就是就是,就該關他幾天。”河亶甲前段時間剛被帝辛辱罵過一遍,憋著一股氣,現在終於找到機會了。
    “我為商王,豈受你這破盒子威脅?!”
    “好家夥,到了我的地盤還敢這麽狂!不給你一點教訓,我就不姓係!”
    “係統,還是按照我們老商家的傳統,讓他一起去抄書算了。”成湯出聲。
    “如果他能早些熟悉大邑商的典冊,也不會目空一切,搞這種全盤否定殷商傳統的改革了。”
    “高祖!我這麽英明神武,怎麽能和河亶甲一起去抄書呢。”帝辛抗議道。
    “嗯?!”成湯默默注視著帝辛,帝辛在成湯目光中看到了一些不耐煩。
    “那還是讓係統送你進去關幾天吧。”
    “這?還是去抄書吧。”
    走吧帝辛,正擔任抄書管理員的太甲向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帝辛沒有辦法,在河亶甲的嘲笑中,跟著太甲去抄書了。
    成湯轉向武乙。“還有武乙,你也安分一點,不然你也去抄書吧。”
    “高祖,我不敢了。”見到成湯有些慍怒,武乙也急忙認了慫,再也不敢吭聲。
    “那家夥終於走了,還是要感謝成湯高祖。”武王發向成湯致謝道,成湯並沒有理會他,徑直走回了商王殿。
    “叮,姬發,號曰武,在位期間完成伐紂大業,第一次對諸侯進行分封,初步鞏固了姬周在中原的統治,賜紅品房間。”
    “哈哈哈哈,我大周開局就是兩大紅品,已經趕上了大邑商 700 年的紅品數量,真的是不得了啊,我大周遠勝大商!”周王季高興壞了。
    “你們大周才剛開始呢,未免開香檳開的太早了吧。”
    文丁冷冷回應,他還是不想稱呼周方君主為王,“擊敗帝辛還沒多久,西伯發就進來了,怕是朝野不安吧。”
    “對啊,兒啊,你怎麽這麽快就進來了?”
    “唉~這不是得了病嗎,然後就一病不起了。”武王發歎道。
    “當年父王受命,我自認德行淺薄,在伐紂大業完成前不敢稱王,做了幾年的太子,在伐紂大業完成後才敢稱王。”
    “你們周人就喜歡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武乙又按捺不住,出聲鄙視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結果就當了三年的天子,天下還未安寧,就進來了,可能是太累了,心懷憂慮,很多事情壓在心頭,總是夜不能寐。”
    “也隻有常常向四弟傾訴,解我憂愁。”
    對於這個弟弟,武王發十分喜歡 。由於兒子誦年幼,還不能總理大事,因此多次想傳位給他,但叔旦總是推脫,不敢接受。
    “哈哈,這麽說,我大邑商還有機會?”武乙麵露喜色。
    “我記得誦兒還年輕吧,這該如何主事?”聽到武王發這麽說,文王昌也擔憂起來。
    “誦兒幼弱,我怕他不能麵對複雜的局勢。隻能讓四弟在我死後攝政了,四弟的能力,父王應該也是能放心的。”武王昌答道。
    “你們幾位也沒必要得意,我在中原分封了一些親戚功臣,有他們在,你們想要複起可沒那麽容易!”武王發目光轉向商王殿。
    “我封箕子於北海渤海)以北,箕子不忍商之亡,挾全族北遷,也算是合了他的意了。”
    “我在西土通往殷都的要道上分封了不少功臣,他們占據關隘險地,時刻掌控殷都動向。”
    “我令三弟管叔鮮留守殷邑,輔佐祿父。”
    “輔佐,不就是監視嗎,說的這麽好聽!”帝乙冷笑道。
    “隻要祿父沒有二心,那就是輔佐,三弟會協助他把殷邑建的更好。”武王發回應道。
    “後來我又增派了蔡叔度和霍叔處,一起輔佐祿父,稱為三監。他們三人也一並分封在中原之地。”
    “還有一些子弟功臣,沿著濟水,我將他們封到了東方。比如太師尚父,我封他到北海南岸的齊地。”
    “兒啊,你這有些不厚道啊,東方的土地不都在殷遺民和東夷手中嗎?你這和空頭支票沒有什麽差別嘛?”
    文王昌笑道。
    “父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東方蒲姑、商奄二國依然有著較強實力。 需要在他們旁邊做好防備,隻能是苦了太師他們了。”
    武王發也是有些無奈。
    “不過他們要是能拿下來,東方廣袤的土地就都是他們的,我也不會幹涉。也不算完全的空頭支票吧。”
    “嗬嗬,沒想到你小子防備的這麽嚴密,都防範到東土來了。”南庚冷笑道。
    “智者千慮,總有一疏。”武王發緩緩開口,總有種淡淡的憂傷:可歎上帝不願再給他更多的時間,讓他完成還未完成的使命。
    “我本來還想在洛地修建城邑,中國之君,還是要居於中國,結果得了重病,這也隻能交給四弟了。”
    “兒啊,你的一些弟弟雖然驍勇善戰,但是都桀驁不馴。旦兒作為老四攝政,老三老五怕是不服。”
    文王昌的話語直接嚇了武王發一跳。每次他遇到問題,總是向叔旦求教,自然而然把叔旦抬的很高,認為他這個四弟無所不能,能解決一切問題。
    結果就是完全忽略了文王昌說的這一情況。
    “父王,我有遺命,應該不會有大問題。”
    “當年父王封四弟於舊都周原,為岐公,我改封他為周公,憑賜特殊的封號幫他掃除攝政的障礙。”一段沉默後,武王回答道。
    “兒啊,你對旦兒可謂是恩寵之至啊。”文王昌有些驚訝。
    “但是你給旦兒越高的待遇,誦兒的壓力就越大啊。”
    文王昌繼續說道,“誦兒雖然還未成年,但也不小了。你現在讓旦兒攝政,還封他為周公。誦兒年輕,如果被人挑撥,有些其他心思~”
    “旦兒怕是壓力山大啊。”文王昌也是長歎一聲。
    武王發沉默不語,好長一段時間才說話。
    “父王,我政務繁忙,誦兒自小就是四弟帶大的,疏不間親,即便有小人挑撥,應該也不會有什麽大問題。”
    他停頓了一會兒,決定繼續說下去。
    “現在也隻能相信四弟了。四弟的才能、謀略都在我之上,我相信他一定能披荊斬棘,興我周邦!”
    ps周公這個封號,可能是取自程邑、岐邑,二者都當過周都,我這裏就設置成武王封的。
    sp君主品級四十:周武王紅品)
    武功:伐紂,商亡。討平親帝辛殷人、東夷方國。
    製度建設:第一次分封,設諸監監察、控製東方殷人、東夷
    政治謀略:以周公旦執政中央,管叔鮮監察殷商故地,齊太公征伐大東地區。
    托孤於周公旦。
    對外影響:以姬周為天子的新秩序初步建立
    後世影響:西周正式開始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