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公二):三監之亂,周公東征
字數:5182 加入書籤
“三弟、五弟這是想幹嘛,我才剛死沒多久呢!他就在殷地起兵,卻說四弟謀反?”
武王發有些懵逼,自古以來好像還沒有出現過這樣的事情。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在後世叫做‘清君側’,在後世這是非常常用的手段。”
“你家三弟怕是‘清君側’的祖師爺了。”係統繼續解釋道。
“後世很多想要起兵造反的,都要以有有奸臣圍繞君主身邊為借口,他們起兵是為了討平奸臣,保衛君主。這就叫清君側!”
“清個屁啊,四弟怎麽可能是奸臣呢,我看三弟自己想要當這個奸臣了。”
武王發本以為三公和睦,姬周的危險已經過去,沒想到管叔鮮、蔡叔度的起兵直接給他來了蒙頭一棒。
雖然他對管叔鮮的態度不如周公旦,但是也是給予他足夠的信任。讓管叔鮮為東方諸侯之長,都督整個殷商故地,準其手握重兵。
現在管叔鮮的叛變使得姬周不但喪失了統製東方的重要屏障,而且還多了一個巨大的威脅。
“唉,當初識人不明,識人不明啊!”武王發懊悔道。
管叔鮮清君側的消息震動宗周,天子誦急忙請召公奭召集群臣商討對策。
君臣驚魂未定,又有爆炸消息傳來。
“殷邑祿父宣布支持管叔鮮、蔡叔度討伐周公,東土奄、蒲姑等殷民舊國及東夷皆是響應!”
“啊!”
天子誦站了起來,臉色十分難看,十分慌亂。他第一次麵對這麽緊急嚴重的事情,手足無措。
“諸卿以為如何?”
“王上,此事皆乃周公而起,不然管、蔡二叔皆乃我姬周巨擘,怎麽可能起兵呢?人家說的也是討伐周公。並沒有針對王上之意啊。”卿士甲進言道。
“王上,要不讓周公去殷地致個歉,都是一家人,沒必要鬧成這樣嘛。”卿士乙也進言道。
“王上!管、蔡二叔整出如此浩大聲勢,又有殷君祿父虎視眈眈,帶動東土殷民及東夷一同響應,說他隻針對周公。誰信啊?”卿士丙斥責道。
“前麵那幾人都是迂腐之言,我建議緊閉陝地關隘,守好這一畝三分地,哪怕他們在東土狗腦子都打出來,也不管他們了!”
“你更是迂腐之見!”卿士丁怒發衝冠,“東土大亂,我姬周把關隘關了,是讓天下人看我姬周當縮頭烏龜嗎?”
“管、蔡二叔,與周公有矛盾,情有可原。但他不入周麵見天子,調解矛盾。卻擁兵自重。”卿士丁向天子作揖,繼續說道。
“如此作為,天子卻順從於他,天子的顏麵何存!以後如何治理天下?”
“你放屁!我說的才是對的!”
“你才放屁,怕是管叔派來的內鬼吧。”
“就是因為周公逾矩,代王行政才會把管、蔡逼反,讓周公退休就可以了。”
殿下眾卿士各執一詞,七嘴八舌,吵作一團,天子誦很是無奈,一時也沒了決斷,隻能以詢問的眼神看向召公。
“哈哈哈哈,周方內亂,我大邑商的機會這不就又來了嘛?”
帝辛不但戰場上勇猛無敵,哪怕是抄書速度也是遠超常人。他奮筆疾書,抄書進度一下子達到了祖丁兩成,令河亶甲等人目瞪口呆。
成湯見他進度飛快,於是準許他出來休息幾天。
“姬昌姬發兩小兒,當年那群吃裏爬外的東西裏通外敵,你們才有機會把我擊敗。”
“現在風水輪流轉了,你們內訌不斷。”
“那群吃裏爬外的東西估計也後悔了,本來隻是想讓我下台,現在連祖宗江山都丟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又開始投靠我兒祿父。”
“我兒祿父重整殷旗,卷土重來。此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
“一報還一報,當年我啟禘祭,現在有因有果,我們大邑商又要回來了,哈哈哈哈!”
一時間山河翻轉,周祚陷入危機。帝辛已經開始提前開香檳了。
大邑商諸王本來都已經不關注了後麵的事情了,現在被帝辛這一香檳都給喚了出來,各個神采飛揚,激動不已。
“我就說,我大邑商七百年國祚哪有那麽容易亡?”祖己哈哈大笑。
“你們姬周和當年被我斬首的東夷諸君一樣,怕是也要成為我大邑商漫長歲月中的一次有過點綴的過客而已。”
“嗬嗬,情況確實危急,但也還沒有到能傾覆我姬周的地步。”
武王發並沒有理會各路商王的還沒成功一半就開香檳的滑稽行為以及遍地而來的嘲笑之聲。
“隻要我姬周一君三公同心協力,沒有什麽不能夠翦除的。”他默念道。
宗周。
召公奭先是令吵成一團的諸卿安靜下來,讓他們一個一個向天子誦表達自己的看法。
“臣旦、臣望謁見天子。”趕赴成周的周公旦及太公二人在半路上也聽聞了東土皆反的消息,急忙趕回了宗周。
天子誦連忙下階,迎接二人入殿。
“天子!現在西土人心不齊,東土管、蔡持重兵而反。殷商舊裔積極響應,蠢蠢欲動。可謂是內憂外患!文武先王之業危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但臣以文王所留《易》作占卜,卦象為吉,宜出師東征!”
“臣薦舉太公望為東土諸侯之長,賜予他征伐東土的職權,與臣一同出征,討平篡逆!”
周公旦環顧諸卿,卿士甲等反對者怯怯不敢言。
“周公!東土之變,震驚天下,西土不安,怎麽能貿然出兵呢?”卿士丙終於出聲。
“周公!管、蔡等人皆我同室宗親長輩。攻伐他們,不但同室操戈,還以幼伐長,這怎麽能行呢?”卿士乙辯駁道。
“小子迂腐!”周公斥責道。
“當年文王受命於天,開創偉大的事業,但事業未成就已經去世。”
“武王繼承他的事業,在上帝的指引下,攻伐無道的紂王,但在天下未寧之際就英年早逝。”
“現在殷人賊心不死,先王還屍骨未寒,就開始離間我兄弟骨肉,致使東土大亂。”
“他們趁亂複起,將要顛覆先王的事業,我們怎麽能畏縮不前?居然連偏安一隅的聲音都出來了。”
“現在局麵雖然凶險,但是根據卦象,上帝已經下了新的指令,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協力攜力伐殷,定能將文王的偉大事業繼承下去!”
“嗬嗬,你們周方真愛借上帝之名做著自己的事情!”帝辛冷笑。
“真不知道是上帝命令你們,還是你們命令上帝了。”
“你們大邑商不懂得如何處理神與人的關係,所以才招致滅亡。”
“占卜合乎自己意時,就應該說這是上帝的指令。”
“占卜不合乎自己的心意,就應當重新占卜,直到滿意。”武王發繼續說道。
“實在不行,占卜有誤,傳達錯了天神的意思,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當年我至牧野前,卜卦不吉,太公望一腳踹飛卜筮。最後牧野鏖戰,不還是將你擊殺。”
“你們過於死板,不懂得靈活變通,致使上帝神靈的心願不能準確傳達。”
“還以祖代帝,更是大大的不敬!”
“嗬嗬,你們周人就是嘴巴厲害,我不想和你們辯論。就看看你吹上天的四弟能不能挽救這危如累卵的周方吧。”帝辛冷笑。
周公旦在力排眾議後,並沒有立馬出兵,而是先至畢地,在畢公高的主持下,天子誦居主,三公居次,為武王舉行葬禮。
“天呐!原來我都還沒被葬下呢。這真的是屍骨未寒,三弟、五弟就急不可耐的造反了。”
武王憤憤道,他頓時感覺當年都白疼這兩個弟弟了。
周公在武王葬禮上抨擊管、蔡二叔等的不忠不孝不義之舉。
對殷裔不遵天命,趁火打劫的行為表示憤恨。
葬禮畢後,他與太公領軍東征,天子誦送至宗周郊外,周公再拜道。
“天子莫過度憂慮。”
“黎、溫、譚三國忠心耿耿、互為犄角,再加上吾子伯禽,對殷都成合圍之勢。”
“宋伯微子,雖為殷商後裔,但是心向我姬周,多加安撫,不會生變。”
“臣必將大勝歸來,斬祿父梟首。以告天子之心,先王之靈。”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