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齊魯起爭端,箭射王肩勝繻葛

字數:6822   加入書籤

A+A-


    一家歡喜一家憂,與如日中天的鄭國相比,在這十年的東方戰爭裏一敗再敗的宋國可就慘多了。
    從正考父以來的欣欣向榮的局麵一去不返,宋人可恨痛了宋公夷與和執政的司馬孔父嘉,認為他倆是造就今日局麵的罪魁禍首。
    在宋太宰華父督的煽動下,宋人直接把宋公夷與和孔父嘉全部送去見帝乙了。
    還搶了孔父嘉的漂亮老婆這像話嗎?),孔氏宗族也被迫逃出宋國。
    “我早就說過了,當年你伯伯和你父親搞的騷操作,簡直是愚蠢至極,遲早要出亂。”
    鄭伯寤生把從宋國送來的竹簡遞給一旁的宋公子馮。
    “不過你也算幸運,那個華父督估計很快就會來鄭,把你給接回去了。”
    “為了以防萬一,也為了你的安全,我已經聯係了齊、魯、陳三國,一同去商丘為你站台,防止華父督和憤怒的宋人傷害到你。”
    “服了!這鄭寤生果然是你們姬家的子孫,和西伯昌那個老陰比一個德行!”帝乙破口大罵道。
    “能把假的說成真的,黑的說成白的。”
    “明明就是去趁火打劫的,還說的這麽好聽?說什麽站台?真是不要臉!”
    顯然公子馮和他的老祖一樣,心裏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他現在寄人籬下,哪敢吱聲,鄭伯想幹什麽,他都隻能認了。
    不過他已經默默記在心裏,等以後有了機會,一定要找回場子。
    天子林九年,宋公子馮回國即位,華父督拿了大量寶貝賄賂了四國聯軍,成功成為了宋國的執政卿士。
    “哈哈哈!祭卿啊,這波去宋國,可真的是撈了個大滿貫啊。”
    在返回的路上,鄭伯寤生對著一旁的大夫祭仲說道。
    自從克共叔段以來,鄭伯寤生的日子那是越過越舒服,在小東地區,按著衛、宋一通爆錘,儼然是這一地區的霸主。
    哪怕是大東地區的齊、魯,也要以他為尊,遠在太行山西的晉國內政,他也能插上一腳。
    “那可不是,全賴主君英明神武啊,我鄭國才有今日!”祭仲在一旁連唱大諾,直拍馬屁。
    “主君,過段時間,又到了去成周朝見天子的日子了。”拍完馬屁後,祭仲開始說正事了。
    “宋國這事要不要我詳細整理一下,由您帶去向天子匯報!”
    “哼!說起朝見天子我就來氣。”鄭伯寤生十分不爽。
    “前些年成周饑荒,我哪怕正在和宋國交戰。”
    ”在此十萬火急之際,也節衣縮食,擠出糧食送去成周救災。”
    “後來戰事稍緩,我去朝見天子,結果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收到。”
    “天子也完全不以禮待我,直接把我掃地出門了。”
    “反倒是虢公那個家夥,寸功未立,就在天子一旁吹吹彩虹屁,憑什麽與我共任執政卿士?”
    “沒有我在東方浴血奮戰,對抗不老實的宋國。”
    “天子那個...”鄭伯寤生突然說話小聲了下來,隻用祭仲一人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祭卿,你說如果沒有我,那個小子能在成周住的這麽舒服嗎?”
    “主君三代,從桓公、武公起,就攻伐不臣,匡扶周室,嘔心瀝血。”
    “哪怕是當年的周公怕是也不過如此啊,天子年少,能懂主君之辛苦啊。”
    祭仲又唱了個大喏。
    “這祭仲什麽意思?區區鄭寤生能和我四弟相提並論?”武王發很不高興。
    “他連我四弟一根毛都比不上好吧!”
    “我四弟那可是古往今來第一名臣,對王室那是忠心耿耿,哪像他?一肚子鬼心思。”
    “嗬嗬,祭卿言重了。我哪能和周公相比。”
    鄭伯寤生麵色一變,連連擺手,不敢接受,隨後又很快平靜下來。
    “不過有句話你說的很對。天子確實還太年少,東方的事情,還是由我繼續代他處理吧。”
    天子林十年,天子林在了解宋國的情況後,就知道宋國已經構不成威脅了。
    然而鄭伯寤前來朝拜時,根本不提東方事務,令天子林更加不滿。
    “過去默許鄭寤生假王令,興攻伐,隻是一時之需。”天子林對虢公林父說道。
    “現在宋國已經不足為懼,這鄭寤生倒是在東方越來越威風。”
    "他是天子還是我是天子?不能再這樣子搞下去了。”
    “再這樣子下去,這東方都他鄭國說了算,我周室顏麵何存?”
    “天子,這鄭國這幾十年來能發展這麽快。”虢公林父拜道。
    “一方麵是趁我周室內亂,從鄭伯友、鄭伯掘突開始,就借天子名義大肆兼並。”
    “另一方麵是他們長期與申、齊二薑眉來眼去,二薑給予他們外部支持。”
    一提到申國,天子林也是麵色一變,畢竟這涉及到他祖父的一些陳年舊事,為了維護祖父的名譽。
    現在這些事都已經諱莫如深了。
    “聽說齊侯還不死心,又打起紀國的主意了?”天子林問道。
    “天子,確實如此。”虢公林父回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年先夷王時期,紀侯和齊侯發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天子您是知道的。”
    “魯侯他堅決反對,所以他希望天子您能夠出麵調解一下。”
    “不是吧,這都多少年過去了,這齊國怎麽還記得這茬子事呢!”夷王燮有些無語。
    “你把人家國君給煮了,還跑去揍人家。”穆天子繼續說道。
    “你是天子,人家又不敢報複你,自然都把仇記在告密的紀侯身上了。”
    “不過估計這隻是個借口罷了,當初夷燮的時候,齊紀的矛盾就已經不小了。”
    “所以紀侯才會想出告密,想借夷燮之手解決掉齊侯。”成王誦繼續說道。
    “齊要是能夠吞並紀國,那就基本掃清了向東發展的阻礙。”
    “...正因如此,紀國不能被齊國吞並。”
    天子林也對著虢公林父分析了一大通。
    “此事必須站在紀國這邊,你去知會鄭伯,告知我的意思。”
    “是。”
    然而天子林收到的隻是鄭伯寤生模棱兩可的答複,鄭伯還在回信中勸告天子要多加休息,東方之事不用天子勞心,有他一手操辦就行。
    氣得天子差點把送來的竹簡給燒了。
    天子林十三年,鄭伯寤生徹底不裝了,直接為齊侯祿甫站台,想借朝見紀侯的名義,直接偷襲,把紀國滅了。
    結果被紀侯提早發現,計劃失敗。
    “簡直是豈有此理!”天子林勃然大怒。
    “我的話,這鄭寤生是一個字都沒聽進去。”
    “還敢跑去齊國協助齊侯,和我對著幹!”
    “如此肆無忌憚!膽大妄為!他還知不知道他是誰?”
    “天下之事在予一人,而不在他鄭寤生!”
    “沒有予一人,他鄭寤生算個什麽東西?”
    “不給他一點教訓,他真的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天子林直接廢除了鄭寤生的左卿士之位,以周公黑肩為替。
    “好啊!”惠王餘臣起身鼓掌。
    “早就該雄起了,繼續跟他爺爺一樣窩囊,由著這鄭伯肆意妄為,那像話嗎?”
    “我擔心,這鄭伯氣頭正盛,現在的王師,是對手嗎?”
    宣王靜可沒有惠王餘臣那麽樂觀。
    現在的王師,可根本不是當年他麾下,即使遠征魯國,都能取勝的王師了。
    現在鄭寤生掌控的軍隊,可比王師還要強大不少。
    鄭伯寤生的卿士之位被廢後,也不去朝見天子林了。
    宣王靜的擔憂不無道理。
    因此天子林還拉來了陳、衛、蔡三國充數。
    天子林親率王師居中軍,虢公林父領陳師統左軍,周公黑肩領衛師、蔡師居右軍。
    以不朝天子為由,攻伐鄭國。
    雖然聯軍在質量上還是良莠不齊,但至少人是多了起來,氣勢看上去也足了不少。
    加上天子親征,討伐不朝的鄭伯,以有道伐無道,列國都在觀望這場戰爭的結果。
    鄭伯寤生以祭仲左拒陳師,曼伯右拒衛、蔡師。
    自己居於中軍,擺“魚麗之陣”,兵車居前,步卒居後,以防守為主,拖到左、右翼取勝。
    雙方戰於繻葛。
    由於陳國還在內亂中,陳人一點打仗的心思都沒有,都想著自己家鄉親人的安危。
    毫無戰意,一觸即潰。
    蔡師、衛師看到陳師兵敗如山倒,這麽快就涼涼了。
    也心生怯意。
    氣勢恢宏的聯軍,瞬間變成了烏合之眾。
    鄭伯寤生令左右夾擊王師,王師大敗。
    “哎呀!完了完了!果然給我料準了吧。”
    宣王靜心裏一咯噔,這怕是自夷王燮征齊不克以來的王師對諸侯的第二次不勝。
    不對,那次隻是不勝而已,不像這次輸的這麽慘。
    “唉!禮崩樂壞!這世道真的要變了啊!”武王發也歎氣道。
    “將士們!不要慌亂!不要緊張!聽我指揮,有序撤退!”
    他看著畫麵中在一團潰軍中還親自殿後,忍著疼痛,努力指揮王師撤退的天子林。
    他肩膀上還插著剛才在一片混亂中,從鄭中軍射出的箭。
    “姬林這小子還算不錯了,有骨氣,也算有謀略。”
    “主要是在這鄭國起家的時候,沒有人阻攔鄭國。”
    武王發繼續說道。
    “導致他即位的時候,王師愈發凋零。”
    “鄭國也已經徹底成型,尾大不掉,都是前麵幾個不爭氣!”
    武王發把目光轉向了罪魁禍首————一旁正在奮筆抄書的幽王宮湦和平王宜臼身上。
    兩人感受到武王發的目光,直接戰栗起來。
    又要被揍了。
    ps:周桓王十三年的主要諸侯:晉小子侯曲沃武公)、楚酓yan4)達、齊僖公、秦憲公、宋莊公、衛宣公、魯桓公、鄭莊公
    霸主:無
    次強:鄭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