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節不保齊小白,人死嗣亡晉詭諸

字數:9251   加入書籤

A+A-


    “唉,寡人悔不聽仲父之言啊!”
    "好餓!好渴!”
    “怎麽沒有人管我啊,有沒有吃的、喝的啊!”
    這個聲音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前幾年還在擁立天子上大出風頭的齊侯小白。
    然而此時的他,完全沒有了當初會盟時的神氣,變成了一個蓬頭垢麵,毫無生氣的老頭。
    他正躺在傳送帶上,一動不動,被病痛折磨的他,經受了莫大的痛苦。
    “別好餓好渴了。”係統發出一道紫光,把四腳朝天的齊桓公從傳送帶處送到了周王殿東周pus分殿中。
    “把你撈進來可叫一個不容易啊!”係統說道。
    “你那大殿裏到處都是亂爬的蟲子。”
    “我從蟲子堆裏找到你的屍體,可花了不少時間呢。”
    “幸虧我是個機器人,要是個血肉之軀,肯定要被蟲子咬下好幾塊肉來。
    “小白,你也太慘了,這廣施仁義,也沒有好報啊!”齊襄公走上前去,笑道。
    “活活被餓死就算了,死後還要變成蟲子的盤中餐。”
    “聽那管子嘮叨了一輩子,爽又沒爽夠,最後結局比我還要淒慘!”
    "嗬嗬!薑小白!你自己都想著廢長立幼了,當年還有臉阻止我!活該!”惠王閬嘲諷道。
    這段時間他可是太慘了,被揍地好幾天都動彈不得,疼得哇哇直叫。
    武王爺爺盛怒之下,還不允許係統對他使用治療術。
    他又不敢對老祖宗發火,隻好把氣發泄到齊桓公身上。
    現在看到齊桓公現在這麽慘,他可是笑開了花。
    “諸兒,我和你能一樣嗎?”齊桓公對齊襄公回應道。
    至於惠王閬,那不太好回,他直接暫時先忽視了。
    “我有今日之劫,不是因為聽仲父話太多,而是因為不聽仲父的話導致的,”
    "仲父真是聖人啊,料事如神,當初我還覺得他老人家當心過度了呢!”
    “我就說不要搞廢長立幼。”成王誦繼續說道。
    “你們一個個的,隻要一搞廢長立幼,禍患就會來了。”
    “到現在都多少例子了,簡直是數不勝數!”
    “成王舅爺。我老了啊,太子羽翼愈豐,這個疑心病就越來越嚴重了。”齊桓公歎氣道。
    “加上易牙、豎刁挑撥,沒想到他倆是這樣的人!”
    “還有隰朋、鮑叔,他倆去世的也太不巧了吧。”
    “他倆要是一直在,我也不會落得如此下場啊!”
    隰朋,出自齊國公族,深受管仲器重。
    當初北伐山戎時,齊師找不到水源。
    隰朋作為早期動物學家,對螞蟻頗有研究,認為螞蟻築穴時都會依水而築。
    因此隻要順著蟻穴挖,就能找到水源,果然應其所言。
    管仲去世前推薦他繼任執政大夫,結果管仲前腳剛走,後腳他就跟著管仲一起去了。
    “你怎麽還好意思說的啊!”係統鄙視道。
    “鮑叔牙確定不是被你給氣死的?”
    “明明管仲都已經說了,易牙、豎刁是奸佞之徒。”
    “結果人家一死,你就把人家的話給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還說人家管仲說的言過其實,易牙、豎刁根本不會出什麽大亂子。”
    "鮑叔牙怎麽勸都沒有用!”
    “唉!鮑叔太直了,說話還特別衝,一急起來不知分寸,根本不尊重我這個國君。”
    “我老了,耐性也差了,不如年輕的時候了,隻想聽一些好聽的話。”齊桓公叫苦道。
    “我也隻是凶了他幾句,讓他不要講了,回去休息幾天。”
    ”誰知道他這麽較真,沒幾天人就沒了。”
    “易牙是個大廚師,燒的飯菜太美味了!豎刁是我的私人大管家。”
    “沒有他們兩個,我的日常生活質量一落千丈啊,真的很難適應離開他們的日子啊。”
    “這個易牙,知道你什麽美食都吃過了,就是沒吃過人肉。”
    “把自己兒子給砍了,煮熟了給你吃。”
    "這個豎刁,為了當你的私人大管家,都把自己給閹了。”武王發繼續說道。
    “這麽逆天的行為都能做出來,你就沒有感到一點脊背發涼?”
    “武王舅爺,這不更能代表他倆忠誠於我嗎?”
    “為了我,他們連自己的兒子和二弟都能放棄,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忠誠的嗎?”
    “我當初就是這麽想的。”齊桓公回應道。
    “???你就沒有想過?“武王發覺得齊桓公這腦回路是真的奇特。
    ”這些人為了親近你,連這都能舍棄,一點原則都沒有。”
    “等你老去後,他們為了給自己找新的後台,自然也能輕易把你舍棄。”
    “武王舅爺,您說的太對了!”
    “當初仲父也是這麽勸我的,可惜我沒有聽進去啊!”
    “這兩個狗東西!我對他們這麽好,他們居然背叛於我,實在可恨!”齊桓公大罵道。
    武王發直搖頭。
    看來齊國能憑借著稍強於魯、宋的國力稱霸中原,主要功勞是在管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齊桓公的功勞主要是沒把管仲幹掉,再就是聽管仲的話。
    不過能重用差點殺死自己的人,雖然有鮑叔牙相勸,但也算是氣量不小了。
    “尊王攘夷應該是管仲的主張吧。”武王發為了確認一下,開口詢問道。
    "武王舅爺,那當然是!我哪能想出這玩意?”齊桓公繼續說道。
    “其實我非常想出擊揍人,但是仲父老是攔著我。”
    “他老是告訴我要尊德守禮,要師出有名。”
    “當初明明已經占了魯國的地,答應了曹劌後,就不得反悔,要送還給他。”
    "後麵鄭太子華擔心自己地位不穩,邀請我們齊國幫他除掉鄭國內部不支持他的大夫。”
    “這不是千載難逢的時機嗎?”
    ”加上前麵鄭國背棄首止之盟,我領諸侯聯軍去攻伐他不克,正好一起算賬。"
    "結果仲父偏要說什麽鄭國已經道過歉了,現在攻伐他是師出無名。”
    “還說什麽鄭太子華算計父親無禮,不遵從君主的命令叫做無信。”
    “反正我聽著是挺無語的,不過仲父一直帶領我齊國從這一個勝利走向下個勝利。”
    “從來沒有失算過,我還是聽他的了。”
    “偶爾自己滅滅小國解解饞。”
    “沒想到在這個時代,天子、諸侯、公族大夫們都棄禮法於不顧。”武王發感慨道。
    “最尊禮法的反而是作為陪臣的管仲。”
    “仲父還說,禮可以為天子來施行王道,也可以為方伯來推行霸道。”
    “禮在方伯手上,可以限製天子的逾矩行為,也可以約束大夫的不臣之心。”
    “仲父還以身作則。當初他代表我去成周慰問新即位的天子。”齊桓公繼續說道。
    “說什麽也不受上卿之禮,說我齊國真正的上卿隻有國高二氏,他隻能作為下卿。”
    “可惜在這個時代,管仲重振禮製的行為是徒勞的。”係統答複道。
    “父子兄弟君臣相殺之事屢見不鮮。”
    “比如魯國,魯莊公之弟慶父,連弑二君,把魯國局勢搞得一團糟。”
    “還有晉國,晉獻公一定要殺太子申生,立驪姬生的小兒子。”
    “還有齊國,你..”
    “哼!還有那哀薑,居然和慶父那個家夥勾搭在了一起。”
    齊桓公眼看係統把話繞到自己這邊來了,連忙開始打岔。
    "為了讓慶父上位,連自己妹妹叔薑生的魯侯都不放過!”
    對於魯國的事,齊桓公顯然是十分不滿。
    當初他把哀薑、叔薑姐妹嫁於魯國。
    自然是想以戚族的力量,令有齊國血統的魯侯上位,更加深度地控製魯國朝堂。
    因此當初慶父因為殺了魯莊公喜歡的孟任所生的魯侯,逃難齊國時。
    齊國還收留了他。
    結果沒想到哀薑完全被慶父衝昏了頭腦,把他的計劃打的一盤稀爛。
    最後他一怒之下,直接把哀薑給殺了。
    “還有那晉詭諸,更是個混賬東西!”
    “打岔是吧,小白!”係統笑道。“你也沒比人家晉獻公好多少啊?”
    “係統你這就是說笑了。”齊桓公反駁道。
    “那晉詭諸先是娶了自己爹的小妾齊薑,生了太子申生。”
    怎麽又是父親的小妾,這開頭就來個王炸啊!諸王想道。
    “後來又娶了姬狐戎女,生了公子重耳。”
    “這個狐戎還是姬姓之戎,與晉室同宗。”
    “晉詭諸視同姓不婚的禮製為無物,這像話嗎?”
    “係統,我一沒娶父親的小妾,二沒娶同姓之女。”
    “就是好色了一點,叫仲父在臨淄開了個大青樓。”
    “而且我這青樓主要也是為了賺錢好嘛?不單單我自己享樂。”
    “而且那晉詭諸還娶了陸渾允姓之戎女,生了現在的晉侯夷吾。”
    “那個驪姬有了自己的孩子後,就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太子。”
    “於是她就說服了晉詭諸,讓太子申生、公子夷吾、公子重耳離開國都,分封外地。”
    “還讓太子申生當了下軍主將,晉人都說這簡直是不讓太子即位的預兆了。”
    "哪有太子在地方有封地,還領兵在外的?”
    “晉大夫士蒍說的好啊。”
    “太子申生在外打仗,先不說會不會遇到危不危險的事。“
    ”就算打贏了,更加受到晉詭諸的猜忌。”
    “要是打輸了,晉詭諸更有理由了,怎麽做都是錯。”
    "你遠在北海之濱,居然這麽了解遠在河東的晉國的事?”係統說道。
    “那可不?我可是諸夏方伯,晉國不也是諸夏一員嗎?晉國的事我當然也能管!”齊桓公繼續說道。
    “而且雖然晉詭諸強老爹小妾,和那衛宣公一樣令人不恥。”
    “但是太子申生好歹也有我齊國的血脈,自然要多關注一波。”
    “那家夥也是迂腐,天天君父忠孝掛在嘴上。”
    “以士蒍為首的一群卿大夫叫他跑路,他都不跑。”
    “後來驪姬在祭祀的肉裏下毒,陷害於他,這家夥居然也不爭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什麽父親老了,沒有驪姬日子就過的不舒服,他一申辯就會影響到父親的晚年生活。”
    “晉詭諸都要殺他了,他還在考慮晉詭諸的感受呢!”
    “然後直接就自殺了,迂腐至極!”
    諸王也是聽的有點懵逼,這太子申生完全不像晉國的畫風啊。
    這太子申生麵對要殺他的父親與嫡母,居然也不抵抗。
    在這晉國這麽禮崩樂壞的環境下,是怎麽長出這樣一個大孝子的?
    這樣的大孝子結局如此淒慘,以後晉國更禮崩樂壞了。
    “你在那麽遠的地方,怎麽知道是驪姬誣陷,而不是太子申生真的下毒的。”係統笑問道。
    “申生的德行早就列國聞名了。”
    “就算母豬都會上樹了,諸夏第一大孝子的申生也不可能弑父。”齊桓公堅定地說道。
    “這家夥還說什麽沒有國家會接納有弑父嫌疑的他。如此愚孝,真的是無語。”
    “來我齊國!等晉詭諸涼了,我親領兵送他回去。”
    “晉獻公偏想讓毫無根基的驪姬之子上位,就必須要幹掉重耳和夷吾。”武王發思索道。
    “但是這兩個他一個都沒有幹掉,晉國內部原來支持太子申生的大夫們就不會死心。”
    “所以他一死就發生了政變,驪姬的兒子在晉國根本立不住腳。”
    “誰說不是呢?武王爺爺。”齊桓公附和道。
    “像公子重耳,就聰明許多。”
    “先是跑到白狄避難。”
    “秦伯任好扶持晉侯夷吾繼位後,重耳在白狄也待不下去了,就來我齊國避難。”
    “我在被易牙、豎刁那兩個狗東西軟禁前,有見過他幾麵。“
    ”看他是個人傑,就嫁齊薑於他。說不定這波投資以後還能有回報呢。”
    ps:據《史記》,齊桓公晚年還寵信過衛公子開方,但《清華簡》說衛公子啟方就是衛文公,啟方很可能是因為避漢景帝劉啟的諱,改名開方。
    由於衛文公和公子開方的形象差距太大。而且齊桓公死的時候,衛文公不可能還待在齊國。所以可能是太史公記錄有誤,文中不列入。
    周襄王九年的主要諸侯:晉惠公、楚成王、齊孝公、秦穆公、宋襄公、衛文公、魯僖公、鄭文公
    霸主:無
    次強:齊、楚、秦、宋、晉
    sp:君主品級六十四:齊桓公紫品)
    政治謀略、對外影響:任用管仲、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齊國成為東方霸主
    製度建設、行政:任用管仲,進行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領域的改革,為齊國的霸業奠定了內部基礎;尊王攘夷下,周禮終於不再是廁紙了
    個人愛好、品德:虛心納諫,正而不譎
    武功:北擊山戎,救援燕國;西擊戎狄,救援邢衛;南阻楚國;滅了一些大東地區的小國
    後世影響:霸道秩序完全建立;齊國的實力徹底壓過魯國;保衛諸夏無受夷狄侵擾
    晚年:
    個人愛好、政治謀略:管仲死後,寵信易牙、豎刁,廢長立幼,齊國內亂衰落,自己也病在宮中,死後屍體無人處理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