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臣幹吏將滿朝,天子賜胙主夏盟

字數:6399   加入書籤

A+A-


    “哈哈,成得臣果就一莽夫耳!連中我等圈套。楚軍既敗,霸業可成也!”
    “有驚無險!有驚無險!”
    晉侯重耳望著因為左右軍皆潰,不得不率中軍撤退的楚令尹子玉,麵露喜色,對著一旁的狐毛、狐偃、先軫等人說道。
    “國君,我就說沒事吧,當初您還是過度擔憂了。”
    “成得臣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還狂妄自大,目中無人。激一激他,自然就會中招了。”狐偃笑道。
    “楚子文還稱讚此人治軍嚴明,薦此人為帥。”
    “先前楚君要求撤軍,此人不但抗命不從,還要求楚君增兵。”
    “楚君居然還由著他,他和楚子文,怕是老眼昏花了。”
    楚令尹子玉是如何一步步落入晉國圈套,放棄繼續圍困宋都商丘,轉而北上尋求與晉國決戰的?
    晉國從來不是一個國家在與楚戰鬥,在城濮之戰前,以晉為核心的晉秦齊三國抗楚聯盟已經初步形成。
    秦國,因為楚國在鄀國有所爭端,所以需要晉國的支持,來壓製楚國。
    齊國就更不用說了,楚國都打到了齊國領土上,還扶持了一個公子雍。
    但在晉侯重耳克衛破曹,楚人退出齊境後,由於擔心晉國進一步做大,兩國就有些不夠積極了。
    “當初齊秦已有退意,我建議國君讓宋使把原先送到我晉國的寶貝都轉送於齊秦,讓他們出麵調解求和。”元帥先軫說道
    “另一方麵,把衛、曹之地割讓給宋國,楚人不可能同意,齊秦的此次調解自然就無疾而終了。”
    “加上齊秦與楚國本有舊怨,他們依然會繼續支持我們對楚作戰。”
    “成得臣遠在商丘,跟我們說什麽如果我們退出曹衛,他也離開宋國。”元帥先軫繼續說道。
    “此人腦子完全不會拐彎,我軍已克曹衛,完全可以在曹衛上做文章。”
    “他一直無法攻克宋都,在宋國身上做文章的餘地並不多。”
    “不需要成得臣的條件,國君依然可以展現寬宏大量,放過衛、曹二國。”
    “因此我建議國君暗地裏先與曹衛講和,隻要他們背離楚國就可,以成得臣那暴脾氣,絕對會北上求戰。”
    “我國本就是為救宋而來,攻衛克曹已經引得齊秦忌憚,要是主動出擊,怕是二國直接背盟了。”
    “現在挑動激怒成得臣主動求戰,我國隻求防禦。”
    “正好國君當初為公子時,還欠著楚君一份恩情,現在一並還了。”
    “退避三舍,也是賺大了國君的美名。”狐偃插話道。
    “我先前拿這理由來說服軍士,也是成功解決了因為退軍引起的可能的士氣低落的問題。“
    “如果打贏了,自然是稱霸中原;就算輸了,大不了退回河東。”先軫繼續說道。
    “河東地勢險要,楚人要越過天子,進攻我們,並不是簡單的事情。”
    “而且真到那個時候,秦國必然會完全與我國站在一起,沒什麽可以懼怕的。”
    “這幾個人也太陰了吧!”由於長期使用外置大腦管仲,加上年齡大了。
    麵對畫麵中冒出的晉國君臣之間的一大段謀劃,齊桓公也是有些懵逼了,花了一大段時間才給理清因果關係,簡直是倒吸一口涼氣。
    “簡直是把那個成得臣甩的團團轉,挖了一個又一個坑,成得臣一個又一個跳。”
    “我國初設三軍,實力還不能和楚軍相提並論,要是由楚君惲或者楚子文親自領兵,怕是難以取得如此大勝。”晉侯重耳笑道。
    “因此以計會合了秦齊宋三國聯軍,增加勝算。”
    “楚人還偏偏派了個成得臣來,諸多因素之下,才有今日之勝。”
    “楚中軍乃楚人核心精銳,皆為江漢子弟,還有若敖氏族兵,由成得臣親自統帥。”
    “此人雖然腦子一根筋,但作戰起來卻十分勇猛,不可與之爭鋒。”
    “右軍為陳蔡之師。陳蔡,小國爾。”
    “當年鄭伯寤生繻葛之戰,也是先挑陳蔡軟柿子捏,可以學習。”
    因楚軍大敗,正在擔心親楚鄭國的下場的鄭莊公聽到晉侯重耳說了自己的成名之戰,瞬間慌了起來。
    這陳年舊事又被翻出來,他豈不是又要被先祖們揍一頓了嘛?
    他深深地鬆了一口氣。
    “國君,這鄭伯舊事可不興提啊。”先軫麵色一變,回道。
    “先卿,有什麽不能提的,不就是射王中肩嗎?”狐偃笑道。
    “你貴人多忘事啊。就在前不久,國君入周平王子克之亂後,自比周公,直接跟天子說,要求去世後以天子之禮下葬。”
    姬周諸王:???
    鄭莊公:!!!
    “這樣的要求,鄭伯寤生下輩子也不敢提啊!”
    “列位先祖,這個重耳居然幹出如此僭越之事,居然連自比周公都出來了。”鄭莊公佯作生氣狀。
    “這個狐偃麵對如此僭越之事。聽他的口氣,居然不以為恥,還反以為榮。”
    “我可是大邦周一等一的忠臣,和此等亂臣賊子完全不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鄭寤生!現在這局麵,不都是因你而起嗎?現在還在那裏惺惺作態,虛偽無恥!”桓王林大罵道。
    “就是就是,偽君子!”齊襄公附和道。
    “嗬嗬,此乃我之計謀也!”晉侯重耳笑道。
    “我故意獅子大開口,自比周公,要求去世後以天子之禮下葬,天子有一絲答應的可能嗎?”
    “但是我平定王子克之亂,如此之大的功勞,天子不給予我高規格的禮儀,總得拿些替代品吧?”
    “天子硬要麵子,就得給我裏子。”
    “黃河以北的王畿之地,本就歸卿士們所有,但是這些卿士們並不怎麽聽天子話。”
    “我請求天子把這些地賜給我,天子還是有同意的可能的,果不其然。”
    “這個重耳,當初我扶持天子繼位,可是什麽東西都沒有要。”齊桓公不爽道。
    “他倒好,一口氣把黃河以北的王畿都吃了!”
    “齊國離成周這麽遠,你到哪裏吃王畿的地。”係統笑道。
    “我是這種人嘛?就算能吃,我也不會吃。”
    “在仲父的教導下,我可是真正在踐行尊王攘夷,你這破方塊又在以小機器人之心度我這種賢人之腹了。”齊桓公反駁道。
    “對對對,你是奉天子以討不臣;人家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晉侯重耳德行不如你遠矣!”係統笑道。
    “本來就是這樣!”齊桓公說道。
    “我當初也就要了十二座城,還是拿自己的城池來換卿士的城池。”鄭莊公憤憤不平道。
    “當時天子還小動作不斷,我費了好大氣力才搞到手。”
    “我去世後,鄭國內亂,換來到城池全部吐出去了,當初給天子的城池卻沒有要回來。”
    “怎麽?鄭寤生,你有意見?”桓王林威脅道。
    “額,我隻是說一下這個晉侯重耳太過可惡了而已!”鄭莊公解釋道。
    其實他不是怕桓王林,而是怕其他的姬周先王。
    “現在這個家夥,居然一口氣把黃河以北的王幾全部拿走了!!!”
    “真是個敗家子!我當年薅點地可不容易啊。”桓王林大罵道。
    “現在他大筆一揮,就送出這麽一大塊!”
    “列位先祖,我就說太子鄭不行吧。”惠王閬抓準時機,見縫插針。
    “要不是薑小白阻攔,讓克兒上位,說不定不會像現在這樣,送了這麽一大塊地。”
    “天子,一個帶著戎人攻打故都的人,能好到哪裏去?”齊桓公又把殺手鐧搬出來了。
    為了防止再次被揍,惠王閬知趣的閉嘴了。
    “左軍主力乃申息之軍。”晉侯重耳繼續說道。
    “申息之軍乃楚國北探中原的主力,是我們要主要針對的對象。”
    “下軍擊退了楚國右軍,但並不追擊選擇撤退。“
    “成得臣搞不清楚右軍的情況,還以為右軍取得了大勝,更加掉以輕心。”
    “我再按照事先國君的命令,讓上軍佯裝敗退。”狐毛說道。
    “成得臣果然覺得自己要贏了,令申息之軍追擊,孤軍深入。”晉侯重耳露出計謀得逞的笑容。
    “再讓上軍中軍聯合夾擊申息之軍,楚軍果然大潰。”
    “申息之軍失去了戰鬥能力,一段時間內楚國都沒有能力北上了。”
    “那個成得臣,打了這麽大的敗仗,怕是有性命之虞。”狐偃笑道。
    果然,成得臣撤軍後受到了楚王惲的詰難,說他還有什麽顏麵回南土南陽去見申息鄉親?
    成得臣自殺身亡。
    在城濮大勝後,晉侯重耳接受了鄭國的求和,至成周向天子鄭獻楚俘。
    共獻士卒千人,兵車百輛。
    不久後晉侯重耳在踐土會盟,魯、齊、宋、蔡、鄭、衛、陳等國參加。
    晉侯重耳邀請天子鄭移駕踐土,他率領諸侯朝拜天子。天子鄭賜晉侯重耳為侯伯。
    “晉侯此人善於謀略,城府極深,手段高超,手下還人才濟濟,子玉不可匹敵也,我楚人敗在他手上不算冤枉。”楚文王長歎道。
    “可惜了此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就差那麽一點啊,怎麽突然就冒出這個家夥來?阻我楚國霸業!”
    天子鄭二十二年,為了解決一直不老實的鄭國,順便為了報當年流亡鄭國時,鄭伯輕視之仇。
    晉侯重耳與秦伯任好聯合攻鄭,燭之武退秦師,晉軍也隨後撤軍。
    ps:周襄王二十四年的主要諸侯:晉文公、楚成王、齊昭公、秦穆公、宋成公、衛成公、魯僖公、鄭文公
    關於晉文公的年齡,爭議太大,相關探討寫個幾千字都沒問題,這裏就不詳細分析了,反正小說中不會提到和他年齡有關的內容。
    霸主:晉
    次強:楚、秦、齊、宋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