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季子遊曆列國,王子圍弑君奪位

字數:7460   加入書籤

A+A-


    接下來是“齊風”。
    “太美妙了!如此恢弘的氣勢,這是大國的音樂吧,作為東方諸侯的表率,齊國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季劄聽完後,第四次銳評。
    可惜現在的齊國,因為東郭薑太漂亮引起了一堆禍端,被搞的一團糟。先是齊莊公看上了東郭薑,被崔杼所殺。
    雖然東郭薑出軌,給崔杼戴了綠帽子,但是崔杼還是選擇了原諒她。
    崔杼不但選擇了原諒她,還準備廢除長子崔成,立她所生的兒子為繼承人,還十分信任她的弟弟以及她和棠公生的兒子。引起了崔成的不滿。
    慶封趁機挑撥離間,先是支持崔成攻入崔府,把東郭氏和棠氏的人砍了一幹二淨。
    又借為崔杼平亂的理由,出兵砍死了崔成,順便也把崔府洗劫一空,東郭薑也被)自縊而亡。
    這一來二去,崔杼直接變成了光杆司令,他知道他如果不自縊的話,慶封就要幫他自縊了,他也隻好跟著愛妻自縊而亡。
    除去崔氏後,慶封一家獨大,他命其子慶舍執掌齊國,引起了公族欒氏、高氏齊惠公之後),外姓卿族田氏、鮑氏的忌憚。
    四族一合計,決定直接在齊侯杵臼與慶舍在太公廟祭祀時動手,一舉幹掉了慶舍。
    慶氏與其他四族戰成一團,十分混亂,嚇得齊侯杵臼膽戰心驚,直接躲了起來。
    鮑、田二氏找到了國君,田須無帶著驚魂未定的齊侯杵臼回宮,準備以國君命討伐慶氏。
    慶封見四族以國君命討伐他,琢磨自己一點勝算都沒有,隻好出奔吳國。
    齊國經過這一係列動亂後,國力也逐漸下降,落到了秦國後麵。
    “哈哈,齊侯,你不出來發表一下觀後感言?”楚成王笑道。
    ”發表個啥啊,預料之中的事。”齊桓公歎氣道,“我齊國的國君,也和他晉國一樣,逐漸橡皮圖章化了。”
    “不過也還好,反正大家都一樣爛,也沒必要互相嘲諷。”
    “誰說的?我大楚國君還是一言九鼎,說一不二!”楚康王笑道。
    “鶴立雞群啊,無敵就是這麽寂寞!哈哈。”
    又唱《豳風》。
    “優美而坦蕩,歡樂而不加節製,這就是當初周公東征時期的音樂吧!”季劄第五次銳評道。
    然而現在的魯國,在季孫行父之子季孫宿在推行魯三軍製改革後,三桓各領一軍,公室進一步被架空。
    其中季孫氏最強,逐漸和孟孫氏、叔孫氏拉開差距。
    叔孫氏族長叔孫豹一是一個守禮之人,二也是為了保全家族。
    所以他一直站在魯公室這邊,孟孫氏處於中立的態度。
    魯國局勢處於一個平衡的狀態,日子勉強還能過下去。
    《秦風》響起。
    "啊!秦音大矣!秦國據周室舊地,秦國的新樂怕是繼承了周室的舊音吧!”
    季劄閉上眼睛,細細品味,如癡如醉,第六次銳評道。
    此時的秦國,在秦伯石的治理下,正處於秦穆公以來最強大的時期。
    秦晉遷延之役,挫敗晉國一戰攻破的陰謀。
    秦伯石放範鞅回晉國搞事,晉國爆發欒氏之亂,大傷元氣,趙武與秦國講和。
    弭兵會盟後,晉國對秦國的威脅進一步減輕。
    秦伯石抽出身來,一方麵繼續與楚國在國際上保持相同步調。
    甚至都跟著楚國打到東海邊的吳國去了,雖然沒獲得什麽成果。
    另一方麵,為了防止秦國和東方諸國一樣,國君被卿大夫騎到了頭上。
    秦伯石努力加強君權,驅逐了富可敵國的弟弟公子光,並進一步鞏固人殉。
    把卿大夫都跟著他一起到地底下,看他們還怎麽擠壓君權。
    “哎呀,這招雖然很不講仁義道德,但是實在是有些妙啊!卿大夫都跟著殉了,自然就不能威脅國君了。”齊桓公突然有些羨慕起來。
    當初東方諸君都覺得秦國天天和戎狄混在一起,沾染上了人殉的習俗,實在是太野蠻了。
    完全沒想到人殉還有這個作用。
    “哎呀,齊侯,哪有什麽妙不妙的,隻要我秦國沒事就好,哈哈。”
    秦穆公雖然嘴上推脫,但是心裏還是挺開心的。
    連經常被詬病的人殉,似乎都有了點‘“正麵用處”。
    季劄自然不止銳評了六次,除了已經沒落的小國之樂,他都銳評了一次。
    聽了一整天禮樂後,季劄還沒有過癮,又看了堯舜禹湯文武聖王時期的舞蹈,邊看邊銳評。
    樂舞師都已經跳累了,他還不停歇,繼續滔滔不絕。
    “我就說這季劄果然沒有吹的那麽賢能,反正隻要是大國之樂,他就獻殷勤獻個厲害!”
    正當諸君沉浸在美妙的歌舞中時,楚康王第一個跳出來打破了這和諧的氣氛。
    “美啊美啊,美來美去,美個不停!”
    “一到小國的音樂,他嘴巴就閉的死死的,連句話都不肯說。”
    “楚君,你不會是生氣了吧,畢竟你剛被魯國擺了一道,這季劄還和魯國這麽合的來。”晉悼公笑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生氣什麽?小小魯國,值得寡人生氣嗎?”楚康王不屑道。
    “你看,這魯國什麽禮樂舞蹈都有,就是沒有你楚國的!”晉悼公這一出聲,直接把諸夏諸君都給逗樂了。
    “笑什麽笑?我楚人不講你們這套繁文縟節!”
    楚康王臉被氣得通紅,又強作鎮定,反駁道。
    “這玩意能當飯吃嗎,能打仗打贏嗎?有個屁用!”
    “就是就是,乖孫啊。大不了我們再去當蠻夷,不理這群瞧不起我們的偽君子!”
    楚武王在一旁附和道。
    春秋預言家比比皆是,但要論誰是最強預言家,季劄敢說第一,沒人敢說第二。
    季劄很喜歡魯國上卿叔孫豹,因此在離開魯國前。
    他勸說叔孫豹要慎重選擇繼承人,不然將會不得善終。
    結果過了幾年,果然如季劄所料。
    叔孫豹果然因為所托非人,其子豎牛作亂,他被直接被活活餓死。
    季劄的諸夏第二站是齊國。
    他很喜歡齊國上卿晏嬰,因此勸說晏嬰早點回家種田。
    不要再參與朝政了,否則晏氏遲早要招致禍端。
    “您如此聰明,難道還看不明白嗎?這齊國的政權,遲早要歸屬到這四家中的一家手中。”
    “而現在政權還未有歸屬,怕是要禍亂不止啊,晏氏也會惹火上身。”季劄對晏嬰勸道。
    “我又何嚐不知道呢?”晏嬰歎氣道,他與齊侯杵臼雖然亦師亦友,在齊侯杵臼麵前嬉笑謾罵齊侯也不怎麽介意。
    但卻很少在其麵前表現出對齊國未來深深的憂慮,隻現在季劄麵前稍微透露了一點。
    "但是為國盡忠乃是為臣本分,國君離開了我,又有誰可以依靠呢?”
    “我怎麽能隻顧小家安危,不顧大國社稷呢!就讓我再搏一搏吧。”
    “這兩人啥意思?這麽快就給我齊國判了死刑,認為要落入田、鮑、高、欒四家之一之手了?”
    雖然齊桓公也覺得他齊國現在的局勢挺糟糕的,但不至於連宗廟都丟了吧。
    這晏嬰還擺出一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神情。
    要是欒、高二家還好,畢竟還是他的後代。要是是田。鮑二家……
    早知道他當年就不收留陳公子完留在齊國了。
    至於鮑家,估計鮑叔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家現在這麽強大吧。
    季劄搖了搖頭,輕歎一聲,與晏嬰互相之禮後離開了齊國。
    季劄的諸夏第三站是鄭國。
    他很喜歡鄭國的上卿子產,認為現在為政的伯有驕橫跋扈,吃棗藥丸。
    伯有落敗後,正卿子皮肯定會讓子產繼任為政。
    “到時候,您一定要依照禮儀慎重行事啊,否則鄭國也遲早要衰敗。”季劄勸道。
    子產隻是默默一笑,不置可否。
    季劄的諸夏第四站是衛國,他表示衛國舉國上下都是君子,暫時不會有什麽禍患。
    季劄的諸夏第五站是晉國,晉國正卿趙武,次卿韓起、魏舒,太傅叔向為其設宴。
    趙武頗有君子之風,擔任元帥期間,將晉國與國君的利益放在趙氏之上,從來不為趙氏謀一點私利。
    設立了客大夫製度,吸納各國人才為晉國所用,與叔向合作的非常愉快。
    不久後弭兵二次會盟,魯國的叔孫豹參會,而執政的季孫宿趁機進攻莒國,想坑叔孫豹一馬。
    楚令尹王子圍大怒,認為魯國違背盟約,要殺叔孫豹,趙武還偷偷勸叔孫豹逃跑。
    叔孫豹義正言辭,一定要為魯國獻身,拒絕了趙武的建議後。
    趙武還為了叔孫豹親自去王子圍那裏斡旋,希望王子圍能收斂一點。
    當然,桀驁不馴的王子圍自然聽不進去。
    晉侯彪見趙武比自以為死而不朽的範匄強太多了,為人又謙和。
    於是他直接當起了甩手掌櫃,啥事都交給了趙武幹,晉國直接提早進入了君主離線製。
    “這個臭小子!我把趙武、韓起提拔上來輔佐他,不是讓他躺平撂擔子,天天不幹活在那廝混的!”晉悼公簡直是恨鐵不成鋼。
    由於趙武身兼君相二職,對外要在列國之間奔走,對內要調節六卿矛盾,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感覺身體被掏空。
    韓起、魏舒看起來也像個君子,叔向更不用說了。
    “晉國的政權,看來要歸於卿家啊!”宴席散後,季劄特地拉過了叔向,告誡道。
    “我觀趙卿太過疲累,已經十分衰老,怕是命不久矣了。”
    “您為人正直,一定要想想辦法啊!否則晉公室遲早要被卿大夫們掏空了。”
    叔向並沒有回應,隻是苦笑一聲,露出了和晏嬰一模一樣的神情。
    “唉,我確實是快不行了,現在直接苟且度日,考慮不了過於久遠的事了啊!“
    叔向和季劄被嚇了一跳。
    原來是趙武不知怎麽聽到了二人的對話,徐徐走來,默默看了看叔向。
    “士為知己者死。先君提攜重用之恩,趙武一刻也不敢忘啊!”
    “但是趙武已經竭盡全力、無能為力了啊,隻能陪晉國走到這裏了。”趙武向天哀歎道。
    “叔向啊!以後公室的事,為兄相信你可以的,韓起也許靠得住吧。”
    似乎是意識到氣氛太過沉重,趙武又強打精神,拍了拍叔向的肩膀,勉勵道。
    “看來我當年把趙武養在宮中,還是起到了不小作用啊。”晉景公慶幸道。
    “趙武真是忠誠啊!寡人果然沒有托付錯人。”
    晉悼公也感歎道,他當時提拔趙武,動機可並不純,那小心思可海了去了。
    結果卻換來了趙武對他一輩子的忠誠。
    “嗬嗬,趙卿真是大大滴忠誠啊!”楚康王也讚歎道。
    “我弟王子圍也會像趙卿輔佐晉君一樣,輔佐我兒吧!”
    “你弟沒像趙卿一樣,倒是像欒卿一樣輔佐你兒了。”
    “欒卿也可以吧……等等,欒卿?欒書??”
    係統直接補了一刀,戳破了楚康王的幻想。
    ps:周景王四年的主要諸侯:晉平公、楚靈王、齊景公、秦景公、宋平公、衛襄公、魯昭公、鄭簡公、吳王夷末
    霸主:晉、楚
    次強:秦、齊、吳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