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唯宋事其君,伍員僥幸入吳境
字數:7241 加入書籤
伍子胥如願以償地來到了宋國,見到了楚太子建。
兩人謀劃召集諸侯聯軍,打回楚國的計劃。
不料計劃都還沒有開始實施,宋國就發生了內亂,他們的反楚臨時根據地沒了,隻好再次跑路鄭國。
向戌去世後,其子向寧繼承上卿之位。
向寧與華元之孫華亥一起把持朝政,為人專橫跋扈,壓根不把宋公差放在眼裏。
宋公差學習了諸多先君的經驗雖然基本都失敗了)。
決定扶持私臣與親信,逐步鏟除華、向二氏、
向寧與華亥知道再這樣下去,宋公差遲早要對他們動手。
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直接稱病不朝了。
宋公差把自己的兄弟都派去看望,結果自然是一個一個送,全部被華亥給囚禁了。
華亥手起刀落,一下子給他殺了一半。
宋公差擔心自己的兄弟們全部被華亥給殺了,於是親自去華府談判。
這一波簡直是羊入虎口,他自己也被華亥給囚禁了。
在不得不向華、向二氏屈服後,承諾永不侵蝕二氏利益後,宋公差才重獲自由。
為了防止宋公差後悔,華亥還要求宋公差與其交質。
“這家夥怎麽學我啊!”鄭莊公吐槽道。
“你怎麽還有臉說呢?”桓王林罵道。
“現在亂成這個樣子,都是你開的頭!”
“不過你鄭國的國君現在已經也已經是卿大夫的傀儡了。”
“報應啊報應!”
“天子,我那是為了自保,和這家夥犯上作亂能夠一樣嗎?”鄭莊公解釋道。
“這個叫華亥的,把國君的兄弟給殺了一大堆,還把國君給劫持了。”
“我可沒有幹過這些事吧!”
“你是第一個幹這個事的!都過了這麽久,不知悔改就算了,居然還想裝忠誠,無恥!”
宋公差為了脫身,不得不屈從於華亥,把太子及幾個公子送到華府上當人質。
華亥前囚宋公,後把太子當作人質,自然激起了國人的不滿。
宋公差見國人的怒火已經被煽起來了,又拉攏了一波對華氏、向氏內部對華亥、向寧不滿的勢力後。
連還在當人質的兒子們都不顧了,說什麽要是孩子們被華亥殺了,那也是命中注定的事。
立刻對華亥、向寧發難。華亥、向寧戰敗,逃亡陳國。
然而內亂還沒有被停息,本已經被宋公差降服的華氏出了內鬼,相應國外的華亥、向寧再次發動叛亂。
這回連吳國都來插了一腳,吳王僚準備派軍幫助華亥、向戌。
宋公差連忙向齊國求救,齊軍來的比吳軍早了不少。
齊、宋聯軍趁吳國遠道而來,還沒有站穩腳跟之際。
先發製人,果斷出擊,擊敗吳軍,吳主將被俘虜。
“得,幸虧你宋人沒有學你講什麽仁義,等到人家站穩腳跟後才進攻。”
楚成王對宋襄公嘲諷道。
“不然還不一定能打贏吳軍呢!”
宋襄公沒有回應他。
吳軍雖然因為被突襲而敗,但由於實力雄厚,人數眾多,並沒有退縮,隨後雙方又進行了幾場戰役,互有勝負。
直至晉中軍佐中行吳率晉。衛、曹三國聯軍來救援,五國聯軍再戰吳軍與叛軍,五國聯軍大勝。
叛軍又去楚國搬救兵,楚國司馬率楚軍救援。
“得!宋國一場內亂,給達成諸夏大戰了。”
楚國司馬不想和五國聯軍開戰,於是建議楚國把華亥、向戌帶回楚國安置,五國聯軍收兵,這事就這麽結了。
晉中軍佐中行吳在與齊、衛、曹三國的統帥商議過後,通知宋公差。
希望宋公差能收回置叛軍於死地的成命。
“如果我們不給叛軍活路,他們就會視死如歸,拚命掙紮,加上楚國幫忙,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什麽好事。”
“我們本來就是為了解救宋國而來,既然叛軍與楚國已經服卵,何樂而不為呢?”
聯軍當然不會為了宋國與楚國死磕,提出這樣的要求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宋公差也隻好聽從。
太子建和伍子胥跑路到鄭國後,鄭伯寧賜他一座城邑來安置他。
此時的鄭國,在為政子產及其繼任者穆族之一的遊氏太叔的治理下。
處於鄭厲公去世後最強大的階段,哪怕是晉國也無法隨意戲弄。
太子建突然腦洞大開,準備當晉國的內應,等晉國攻破鄭國後。
他也能在鄭國占更多的地,作為重新攻回楚國的第一桶金。
然而他處事過於疏忽,打的小算盤早就傳的滿城風雨。
加上他在城裏囂張跋扈,虐待國人。
國人直接把他給告了,鄭伯寧大怒之下,太子建一命嗚呼。
“我這個侄兒感覺腦子也不太行啊,沒比他好多少。”楚靈王一臉鄙視,說道。
“鄭國好心收留他。”
“他倒好,堂堂楚國太子,居然當起晉國的間諜來了,簡直是奇恥大辱!”
“和他爹一樣,恩將仇報!畜生不如的東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你現在好意思說人家畜生不如了?”楚康王拎著木棍,帶著晉平公準備再次出擊。
唬的楚靈王立馬跑路。
當初他剛進來的時候,實在是身心俱疲,才挨了好幾頓揍。
現在已經恢複了精力,自然不會再束手就擒了。
在鄭國的伍子胥跑路速度完全不輸於聊天群中的楚靈王,也跑得飛快。
他見腦抽的太子建就這麽把自己給作沒了。
立馬帶著太子建的兒子王子勝出奔鄭國,投奔吳國,邊跑邊罵邊哀歎自己怎麽就跟了這麽個傻帽。
由於鄭國和吳國實在是太遙遠,他們不得不取道楚國。
饒是二人敏捷天賦點滿,雖然多次遇到威脅,但硬是沒有被楚人給抓住。
“王子,前麵就是長江,過了長江後,我們就到吳國了。”喬裝打扮後的伍子胥與王孫勝望著前方一望無際的長江。
伍子胥十分激動,雖然經過連日的奔波,他已經十分疲累。
但一想到目的地已經近在眼前,這點勞累根本不算什麽,直接被多巴胺以及腎上腺素給補了。
“船家,載我二人一程吧!”伍子胥背起王子勝,向前麵的船夫招手道。
船夫見到伍子胥二人的招呼,應聲而來,把二人送到了長江對岸。
“老人家,這把佩劍價值百金,就送給您作為謝禮吧!”
伍子胥終於逃出生天,到達了夢寐以求的吳國,他一把蹦下漁船,仰天長嘯一聲。
隨後又拉著王孫勝向船夫稽首,獻上自己的佩劍。
“嗬嗬,按照楚國的通緝令,隻要抓住你,就可以獲得五萬石的粟米,還可以獲得爵位。”
“這麽重的賞賜我都不在意,何況一把僅值百金的劍呢?”
老者笑了笑,並沒有詳細解釋他放走伍子胥的理由,就開船走了。
“你還是快走吧!”
“真是有些邪門了。”晉昭公有些看不懂了。
“這老者是上天安排來拯救伍子胥的嘛,居然麵對萬金都不以為動。”
“伍子胥真有天助?”
“估計是我楚人淳樸,看不起楚王棄疾這種無道的行為。”楚莊王強行解釋道,實在是他自己也覺得這很是離奇。
要是楚國人人都覺得楚王無道,都不支持楚王,那他楚國怕是真的要出事啊!
“唉,這上天怎麽就沒有來幫我呢?我怎麽就沒有這個伍子胥這樣的好運呢?”一聲哀歎響起。
諸君隨著哀歎之聲望去,原來是剛剛進來的景王貴。
“嗬嗬,我都在這裏站了一段時間了,你們這才注意到我呢!”景王貴苦笑道。
"你又不出聲,誰知道你來了?”晉平公回應道,毫無尊敬天子之意。
不過韓起曾經曰過,晉國不尊重天子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從文公開始一個比一個德行衰微,不把天子當回事,事實也正是如此。
“你們晉國一堆數典忘祖的東西!”景王貴現在到了聊天群裏,也不再怕晉國了,直抒胸臆道。
“先是還是用那一招,煽動戎人騷擾王畿。”
"後連禮器都不願進貢王室,那個使者籍談還沒臉沒皮,胡言亂語,說什麽晉國立國的時候,王室沒有給予禮器!”
“你們問問成王爺爺,到底有沒有給禮器!”
“天子,我們晉國對王室已經夠盡職盡責了。”晉平公支支吾吾道,顯然麵對景王貴的詰問,他招架不住。
“天子您老人家自己都帶頭違背禮製,怎麽還要求我們這些守臣也不遵循禮製呢?”
晉昭公知道父親說不過景王貴,連忙接過了話。
“當初守臣的陪臣出使王室之時,王後和王太子剛去世不久。“
”天子您一年遭遇兩次大喪,居然還把憂傷當作歡樂,向他國索要禮器。”
“怕是自己早就把禮製忘的一幹二淨了,怎麽還有臉指責我晉國呢?”
晉昭公說的有理有據,如此犀利。
其實這不是他想起來的,而是當初他那位羊舌師傅叔向對籍談說的。
當時他覺得說的妙不可言,了然於心,沒想到今天居然能派上用場。
“而且要不是靈王的愛子,太子晉英年早逝,也輪不到您當天子吧。”
晉昭公繼續攻擊道,還抖出了一件陳年舊事。
“當初王子佞夫明顯沒有造反之心,王畿內和我晉國誰不知道呢?“
”您卻一定要處死他,你到底是什麽心思呢,也不用我多說了吧!”
“好一個牙尖嘴利的晉夷,我周王室受製於你晉國,備受欺辱!”景王貴大罵道。
“我是認了!”
“不過你也別得意!你晉君也照樣受製了六卿,六卿在王畿都敢如此猖狂,別說在晉國了。“
”你晉國下場絕對不會比我王室好到哪裏去!”
ps:伍子胥奔吳的事,後世小說家越編越長,這裏隻采信《史記》的。
周悼王元年的主要諸侯:晉頃公、楚平王、齊景公、秦哀公、宋元公、衛靈公、魯昭公、吳王僚
霸主:晉
次強:楚、齊、吳、秦
sp:君主品級八十六:周景王藍品)
製度改革:由於王畿出現通貨膨脹,幣輕物重的現象,築大錢,流通後效果良好。
政治謀略、個人愛好:天子還能幹什麽呢?隻能當當學者,引經據典,拿著周禮,嘴炮一下晉國罷了。
劉、單二氏愈發尾大不掉,準備殺掉劉、單二公,為王子朝上位鋪路,結果還沒有做就突然“心疾”而死。
後世影響:王子朝之亂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