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國命陽虎之亂,隳三都孔子治魯

字數:7440   加入書籤

A+A-


    ★在柏舉之戰後,吳王闔閭的霸業,也達到了一個小高峰。
    吳國也逐漸在霸主榜上顯現。
    而昔日的霸主晉國,由於六卿都把家事置於國事之上。
    在虎頭蛇尾的召陵之盟之後,諸侯對其的離心也是越來越重。
    齊侯杵臼熬啊熬,終於熬到了這一時刻。
    他覺得複興桓公霸業,稱霸中原的機會又來了,迅速拉攏了被晉國壓榨衛國和鄭國,建立了反晉聯盟。
    為了無後顧之憂,安撫愈發想要向北擴張的吳國。他把女兒嫁給了吳國太子終累。
    然而齊薑來到吳國後,因日夜思念故國而哭泣,吳王闔閭在吳都北門修建了望齊門也沒啥卵用。
    很快齊薑就去世了,不久後太子終累也跟著去世。闔閭立幼子夫差為太子。
    在緩和與吳關係後,齊侯杵臼積極準備先對晉國的小弟魯國動手。
    魯國,在魯昭公克死他國後,季孫意如不想立其子即位,於是立了其弟公子宋即位。
    季孫意如深恨魯昭公,本來還想把魯昭公的墳和祖墳劃開,並且給他個惡諡,最終還是被人勸阻。
    表示要是給先君惡諡,後世人人提到先君時不是想到先君幹的有多麽的爛,而是你季孫意如有多麽的壞。
    這不是不打自招,自我介紹嗎?季孫意如這才作罷。
    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季孫意如去世後,其子季孫斯性格懦弱,無法約束下麵的家臣,手下的家臣發生內訌。
    最後家臣陽虎發動政變,囚禁了季孫斯,驅逐了季孫斯的其他親信,逼迫季孫斯交出他手上的權力,掌控了季孫氏。
    由於季孫氏是魯國的正卿,現在陽虎又掌控了季孫氏,自然就順利的掌控了整個魯國。
    陽虎執掌魯國國政後,繼續親近晉國,與齊國、鄭國展開多次戰鬥,互有勝負。
    陽虎主要的憂慮在於內部,畢竟他隻是一個家臣,以家臣之位掌舵魯國朝政,自然會引起很多人的不滿。
    於是他想拉一些聲名遠播、德高望重的大儒給他站台。
    魯國還有誰稱得上大儒呢,自然是忙著開私學,招收了一堆弟子的孔丘。
    然而孔丘卻一直躲著陽虎,不想和他見麵。
    陽虎想出了一招,送了孔丘一隻烤乳豬。
    按照《禮》,孔丘必然要讓陽府上回拜,這樣子他就能見到孔丘了。
    孔丘自然不想如陽虎所願,而且他又不能違背《禮》。
    於是他也想了一招,派學生去打聽陽虎的動向,趁陽虎不在家的時候去回禮。
    最後還是陽虎棋高一著,他算準了孔丘會去打聽他什麽時候不在家,將計就計,半路把孔子給攔了。
    “先生!先生別說啊!”陽虎看見孔丘見到他扭頭就走,連忙阻攔道。
    “先生本就要回禮於我,現在見我扭頭就走,這合乎禮麽?”
    孔丘隻好停下了腳步。
    “先生為什麽一直躲著我呢?”陽虎笑嗬嗬道。
    “先生乃有德之君子,難道還這麽小心眼,那麽久遠的事情還記著呢?”
    “先生如果還記恨當初鄙人無心之失,現在鄙人向先生賠罪!”
    陽虎說的是孔丘十幾歲的時候,那時候他還在為母親服喪。
    季孫氏設宴招待國內的“士”,孔丘穿著喪服去赴宴,結果被陽虎轟了出去。
    轟出去的時候,還不忘記嘲諷一波,說季孫氏招待的都是有名之士。
    你孔丘一個無名小輩,聽都沒聽過,來配來參加這個級別的宴會?
    當時的陽虎自然沒有想到,後來的孔丘名氣越來越大,別說在魯國了。
    連遠在南土的楚人,來楚國時,都聽說了孔丘的名聲,現在自己反而有求於他。
    “我自然不會記恨那種小事,隻是陪臣執國命,經過三代沒有不垮台的。”
    “咳咳!”陽虎見孔丘的說的這麽直接,實在是臉上有些掛不住。
    孔丘顯然認為他很快就要倒台,依然沒有半點要出仕的意思。
    “先生,您的本事這麽高超,卻躲在書齋裏。“
    ”不服務於國家,任由國家亂成一片。這算的上您說的仁嗎?”
    陽虎緩了緩口氣,醞釀了一波情緒,努力擠出了笑臉,說道。
    “不算。”孔丘默默回答道。
    “您明明喜好政治,經常銳評各國局勢,卻不又肯主動參與政事,屢次喪失良機。”
    “現在我主動邀請您,您卻要拒絕於我,這算的上您說的智嗎?”
    “不算。”孔丘再次默默回答道。
    “唉!歲月如梭,光陰似箭,時光不等人啊。先生再不行動,可就要晚了啊!”
    陽虎見他的嘴炮起了作用,孔丘明顯有些動搖了,於是拋出了殺手鐧。
    畢竟孔丘已經快到知天命的年紀,在仕途還一事無成,確實是時間不等人啊!
    陽虎確實把孔丘心裏摸的透透的。
    “唉!我出來做官就是了。”孔丘掙紮了一番,回複道。
    雖然孔丘在陽虎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組合拳下出來做官,但他還是不想屈從於陽虎這個家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幸運的是,陽虎比他預言的倒台速度還要快。
    陽虎早就不滿足當一個家臣了,他聯合了季孫氏、叔孫氏內部的小宗。
    準備發動政變,一舉幹掉三桓族長,並許諾他們族長之位,自己則取孟孫氏而代之。
    他的計劃首先從季孫斯開始,準備借著赴宴的機會,趁機幹掉季孫斯。
    季孫斯與孟孫氏早有聯絡,在車夫林虎的拚死衝鋒下。
    車駕衝破了陽虎的護衛,逃入了孟孫氏的地盤。
    陽虎見季孫斯逃走,他暫時又擊敗不了孟孫氏的家臣公斂陽,於是立馬轉頭劫持了魯侯宋以及叔孫氏族長。召集自己的私兵繼續抵抗。
    然而陽虎的私兵還沒有召集齊,公斂陽就已經到了,他也不管陽虎手上的人質,直接發起進攻,擊敗了陽虎。
    陽虎拋下人質,退到了曲阜郊外。
    他料定三桓忙著安定國都局勢,沒有膽子追他,還在郊外吃完飯了才撤離。
    等三桓緩過來後,才繼續追擊陽虎,陽虎又出奔齊國。
    他建議齊侯杵臼出兵攻魯,趁機讓魯國臣服,齊侯杵臼被說動了。
    齊國的卿大夫,都非常不喜歡陽虎,畢竟分地盤的人,還是少一個為好。
    鮑氏族長鮑國連忙勸諫道。
    “國君,陽虎這廝,當初季氏對他那麽好,他卻差點殺掉了自己的主人。”
    “現在您比季氏富,齊國也比魯國強,他勸您攻魯,怕是想讓齊師疲敝,趁機施展自己的陰謀,篡奪齊國!”
    “魯國剛趕走了陽虎這個禍害,您卻收留了他,難道是要自取其禍嗎?”
    聽的齊侯杵臼都害怕了,於是連忙逮捕了陽虎,結果逮住沒多久,很快就讓陽虎跑了。
    他一路跑到晉國,晉國的趙鞅自恃自己本領高超,能降服住陽虎,於是收留了他。
    孔丘聽說了這事,發動嘴炮攻擊,預言趙氏馬上就要大亂。
    眾所周知,春秋預言者眾多,個個未卜先知、
    但預言失敗的可不多見,然而很不幸,孔丘的這次預言完全失敗。
    陽虎在趙鞅的手下,反而兢兢業業,使得趙氏愈加強大。
    孔丘雖然在陽虎之事預言失敗,不過他的春天終於來了。
    天子匄二十年,魯侯光和季孫斯任他做了司寇,權攝相事。
    他跟著魯侯光去與齊國參加會盟。
    齊侯杵臼因為去年攻打晉國戰敗,又準備先和魯國講和,全力對付晉國。
    但他不想那麽容易放過魯國,想著魯國手下大撈一筆。
    至於孔丘,在他眼中就是個儒雅有禮的先生,一點都不勇猛。
    於是他與手下的卿大夫一合計,想出了餿主意。
    派了萊夷俘虜去劫持魯侯,逼魯國就範,順帶簽訂不平等合約。
    然而他們的算盤完全落空了。
    孔丘見萊夷人帶著矛盾接近魯侯宋,立馬帶著魯侯後撤,命令隨同的衛士帶著兵器招呼上去。
    “嗬嗬!這就是齊侯的待客之道嗎?”孔丘冷笑道。
    “我國與貴國舉行友好會盟,貴國卻派東夷俘虜來搗亂。”
    “夷狄不可擾亂諸夏!武力不能帶來友好!如此無德不義無禮的事情,貴國卻依然幹了。”
    “這怕不是出於齊侯你這位大國君主的意願吧!”
    孔丘一方麵表現出了十分強硬的態度,把齊國給罵了一遍,但又給齊侯杵臼留了台階寫下。
    齊侯杵臼見孔丘這麽強硬,討不到便宜,也隻好認慫,讓萊夷俘虜退下了。
    雖然劫持魯侯的計劃失敗了,但齊侯杵臼還不想這麽認輸。
    他又逼迫魯國,以後齊國出兵的時候,魯國必須以三百乘相隨,又被孔丘給噴了回去。
    孔丘知道齊國忙著對付晉國人,進一步把汶陽之田給要了回來。
    總之夾穀會盟,齊國是一點便宜都沒占到,還把汶陽之田給送回去了。
    汶陽之田本是季孫氏的領地,這回季孫氏對孔丘的信任又更多了一層。
    加上三桓平日都在國都上班,封地都交給家臣管理,導致家臣叛亂不斷。
    一旦叛亂起來,借助堅固的城牆,叛亂很難平定。
    孔丘以削弱家臣,保衛三桓的由頭,推行他的隳三都改革,拆毀三桓封都的城堡,恢複到《禮》允許的大小,維護的國君的權威。
    由於前不久叔孫氏內部發生了叛亂,叔孫氏率先同意。
    輪到季孫氏時,因為季孫氏的費邑早就被叛臣公孫不狃控製。
    公孫不狃,陽虎能夠上位,他出了很大的力。
    陽虎被驅逐後,季孫斯怕他支持陽虎,隻好繼續縱容他。
    孔丘最落魄的時候,甚至要去公孫不狃那做官,還被他的弟子,直來直去的子路批評了一遍。
    現在公孫不狃聽說季孫斯要派人來拆城牆,直接造反,攻入國都。
    孔丘見公孫不狃來勢洶洶,隻好先帶著衛兵,領著魯侯宋以及三桓族長,逃到季孫氏的府邸內避難。
    季孫氏的高台實在是防禦寶器,當初魯昭公攻不上來,現在公孫不狃也攻不上來。
    叛兵見遲遲攻不下高台,士氣銳減,隨後被孔丘擊敗,公孫不狃出奔吳國。
    有驚無險,最後費邑的城牆還是被拆掉了。
    隻剩下了孟孫氏的城牆,孔丘的隳三都計劃離成功近在咫尺。★
    ps:關於孔子誅少正卯這事,《左傳》沒有這事,最早出自《荀子》。《史記》對這事記載很簡略。但其他的兩漢大儒孔安國、劉向、王充等人)就不一樣了,在《荀子》的基礎上,添油加醋編了一大堆,越編越長。
    作者覺得此事法家味太重雖然朱熹前的大儒們都說孔子殺的好),不像孔子風格,而且魯國沒有少正這個官職,孔子有沒有權力越過三桓迅速誅殺少正卯也要打個問號,畢竟孔子隻是個管家,後麵打個公孫不狃孔子+魯侯+三桓都差點全部翻車。存疑,列在這裏。
    孔子當的司寇已經不是卿大夫了,而是領工資的士大夫,可見官僚製已經在逐步取代世卿世祿製了。
    周敬王二十二年的主要諸侯:晉定公、楚昭王、齊景公、秦惠公、宋景公、衛靈公、魯定公、鄭聲公、吳王闔閭、越王允常
    霸主:吳
    次強:晉六卿)、齊、秦、楚
    喜歡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請大家收藏:()如果君主去世後加入聊天群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