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又是一個從零到一的偉大時刻!

字數:4023   加入書籤

A+A-


    散發銀白光澤的鑄鐵缸蓋,一顆顆嶄新的鋼質螺絲,標誌性的鑄鋼大飛輪,安裝於頂端足以容納一個雞蛋的水箱。
    “幸不辱命,樣機裝配精度基本達標。”餘華放下鑄鐵扳手,退後一步,雙眼凝望工作台之上散發金屬質感的1匹單缸柴油機,仔細審視檢查,確認無誤,向身側站著的莊前鼎說道。
    達標。
    盡管這是餘華第一次上手親自裝配發動機,但他依舊有足夠的底氣說這句話,一是因為這台1匹單缸柴油機是他親自設計,每一個零件熟記於心,二是腦海之中已然模擬過成百上千次。
    “啪啪啪!”莊前鼎聞言,麵露微笑,並無絲毫懷疑,輕輕點頭,而後送上掌聲。
    轉瞬,圍在四周的銑工組五人見狀,頓時麵露欣喜之色,連忙送上如同潮水般的熱烈掌聲,跟隨莊前鼎學習了這麽長的時間,擁有高學曆和較高認知水平的五人,完全明白眼前這台樣機的意義。
    這是紅星拖拉機的心髒!
    用於驅動拖拉機馳騁於根據地的動力總成。
    有了它,不僅紅星拖拉機項目已經成功大半,根據地更是結束之前中華無法生產發動機的曆史。
    毫無疑問,這又是一個從零到一的偉大時刻。
    emmm……
    莫得辦法,在這個百廢待興幾乎不存在工業化的中華,任何一丁點工業或者科技領域的突破,都可以稱之為‘從零到一的突破’。
    聽到眾人的掌聲,餘華微微一笑,並不言語,說實話,搞個沒有多大技術含量的單缸柴油機,對他而言沒有什麽成就感,值得高興的地方在於兩點,一是解決紅星拖拉機的動力問題,二是滿足了內心深處的趣味。
    畢竟,誰不想看到經典款拖拉機疾馳於1937年抗日戰場之上拖炮拉人載貨到處跑的畫麵呢?
    該說不說,往以後走,那可是正兒八經的拖拉機化部隊!
    “雖然我們結束了中華不能生產發動機的曆史,但從實際角度出發,由於缺乏完備的機械製造體係,我們無法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這款柴油機,隻能采用機床加工零件的方式,生產效率很低,不出意外的話,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這款柴油機月產量最高隻能維持00台左右。”沒多久,掌聲結束,莊前鼎來到工作台前,右手輕輕撫摸具有曆史紀念意義的單缸柴油樣機,言語蘊含欣慰卻透出一絲無奈。
    能夠生產發動機,無論如何,相對於整個軍工局,亦或者中華而言,這是一件好事。
    但是,月產00台的產量太少了。
    福特汽車公司創造的世界紀錄,是每二十四秒一台汽車!
    雙方之間的差距,恍若雲泥之般。
    “至少我們做到了,教授,接下來要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終究有一天,我相信中華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家,擁有最完整的工業體係,生產最全麵的產品。”餘華點了點頭,眼睛望著樣機,言語莊重而肅穆,透出一股自信:“工業興國。”
    “那就讓我們繼續努力吧。”
    話音入耳,莊前鼎笑了,笑容之中蘊含對未來的期待與向往,眼神愈發堅定。
    最強大的工業國家,最完整的工業體係,最全麵的產品,這一天會到來嗎?
    莊前鼎不知道。
    但他會為了這個目標而前進,付出一生所學,付出生命,付出……一切。
    放棄前進嗎?
    絕不!
    工業興國,這是莊前鼎少年之時立下的目標。
    “教授,可以開始發動機測試了……”餘華微笑著,繼續說道。
    就在這時,一名通訊員忽然跑了進來,佇立於兩人麵前,挺直背脊,舉手敬禮,大聲報告道:“報告兩位首長,局長請你們立即返回總部開會。”
    聽到這番話,莊前鼎和餘華互相對視一眼。
    “陳局長還交代了其他事嗎?”莊前鼎問道。
    “沒有。”通訊員搖了搖頭。
    莊前鼎點頭:“好吧,我知道了,我們馬上就去。”
    通訊員通知完畢,再次向二人敬禮,迅速轉身離去。
    “不出意外,應該是關於榆林鋼鐵廠和你的事情,論功行賞的時候來了。”莊前鼎待通訊員離去後,望向餘華,微笑道。
    氧氣頂吹轉爐項目的意義重大,整個技術項目研發成功,無異於戰爭之中贏得一場戰役的勝利。
    論功行賞,勢在必行。
    餘華笑著搖了搖頭,並不在意,沉吟一番,說道:“教授,現在氧吹爐項目成功,高強度炮鋼材料問題已經解決,我認為上馬重武器項目的時候到了,生產資源可以開始向軍工生產傾斜,既要提高當前各類武器彈藥的產量,亦要實現自主生產重武器的目標,您看怎麽樣?”
    重武器項目!
    整個重武器項目計劃內容非常簡單,實現自主生產四款重型武器,10毫米牽引式重型榴彈炮,10毫米重型迫擊炮,40毫米防空炮,1.7毫米防空機槍,構建重武器軍工體係。
    計劃對重武器產量沒有任何硬性要求,主要目標就是實現上述四款重武器的自主製造即可。
    一句話概括,不求多,隻求能造。
    10毫米榴彈炮產量可以低到月產一門,可以兩月一門,甚至可以半年一門,10毫米重迫產量月產三門,40毫米防空炮月產兩門,1.7毫米防空機槍月產十挺等等。
    產量允許低,但無論如何,必須實現自主製造生產。
    這是核心要求。
    在整個重武器計劃之中,10毫米牽引榴彈炮屬於核心武器節點,從技術要求角度出發,如果能滿足10毫米榴彈炮的基礎製造技術,那麽就能滿足10毫米重迫和40毫米防空炮的製造技術。
    現如今,伴隨著氧氣頂吹轉爐技術研發成功,最基礎和最重要的高強度炮鋼材料問題已經解決,站在技術角度講,上馬重武器體係的時機已然成熟。
    當然,要搞10毫米榴彈炮,還有一項關鍵性前置科技還沒點亮,那就是電渣重熔爐。
    好在餘華立於巨人肩膀之上,對他而言,電渣重熔冶金技術實際上要比氧吹爐技術來的更簡單些。
    這位巨人,名喚蘇聯。
    “上馬重武器項目……”莊前鼎眉宇微皺,陷入思索之中:“這個事情影響重大,我們放在會上討論。”
    “好。”餘華點了點頭,並不意外。
    上馬重武器項目這件事情,不僅需要最高科技組解決核心的技術問題,還要考慮到組織方麵的事情,這可不是三言兩句就能解決的。
    ……
    秋雨淅瀝,八月初第一場秋雨連著下了好幾個小時。
    軍工局,會議室窯洞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