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真正的反坦克炮!

字數:3734   加入書籤

A+A-


    論機械實力,在場每一位項目成員的理論高度和實踐經驗遠超餘華。
    論數學實力,稍微誇張點說,所有人加在一起的總和,連給餘華提鞋的資格都不配。
    多線程工作,高達每秒五億次的運算速度,最為純粹的人形計算機,最為直接的科研倍增器。
    端坐於中央位置,麵無表情的餘華,思維計算機處於最高運轉效率,右手執筆,於草稿紙上不斷給出一個又一個數據,接著相關工作人員以最快速度將記錄正確數據的稿紙,送到各分組工作區域,各個分組成員則根據這些數據進行下一步設計工作,瘋狂推進項目設計進度。
    整個過程無比高效快捷。
    門內,象征著文明和希望的燈火照耀。
    門外,一名名身穿灰藍色軍裝的戰士,如同最為鋒利的長矛般,屹立於黎明前的朦朧夜色之中,緊握嶄新的中正式步槍,處於最高警戒狀態,用身體和生命守衛著身後的小院。
    時間緩緩流逝,遠處天邊泛起紅光,一抹光芒穿過地平線,映照於蒼穹。
    不知不覺間,天亮了。
    大院內靜悄悄的,氣氛有些壓抑和緊張。
    旁邊,莊前鼎,朱睿,王崇,以及一眾40毫米防空炮項目組成員佇立,沒有出聲,靜靜等候。
    其餘研究人員見狀,則保持安靜。
    所有人目光聚集於屋內中心位置,落在餘華身上。
    已然持續高強度工作許久的餘華,此時神情肅穆而鄭重,雙眼看著放置於桌麵的文件報告,上麵赫然寫著一排字——
    這是來自於40毫米防空炮項目組的成果,這份報告的出現,宣告整個項目已經完成圖紙設計工作,走完前期流程,等待驗收審定。
    40毫米防空炮項目,采用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為原型炮而展開的仿製工作,是的,就是曆史上那款綜合評價和實際性能最為優秀的博福斯40毫米l60速射高炮,擁有每分鍾130發的射速,00公斤全炮戰鬥總重,生產總量高達6萬門。
    放在後世,這是一位傳奇老兵。
    放在現在,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單管速射高炮。
    作為軍迷,餘華曾專門花了一段時間全方位了解這款誕生於198年卻在二戰風靡的傳奇老兵,從炮架到供彈機構,從炮管材料到瞄具裝置,從全炮圖紙到各零部件圖紙,裏裏外外沒有任何一處遺漏。
    餘華抬起頭,朝著莊前鼎看了一眼。
    莊教授鄭重地點了點頭。
    “從立項到現在,接近兩個月時間,希望可以成功。”得到回複,餘華深吸一口氣,眼中流露出期待之色,翻開麵前這份來自於40毫米防空炮分組設計報告,獲取數據,接著調動可用時間僅剩不多的思維計算機,開始針對報告和圖紙進行最為嚴苛的二次複算驗證。
    嚴格且苛刻,這是餘華的標準。
    按照規定,重武器項目組所有子項目完成圖紙設計後,必須經過二次複算進行理論驗證,通過驗證再由最高科學小組審核,方可轉入原型武器製造階段。
    二次複算期間,無論是圖紙線條,還是標注參數,任何地方不能有遺漏和錯誤。
    一旦出錯,直接打回重來,沒有商量餘地。
    一個個數據提取轉化為三位立體結構圖,隨著數據不斷增多,一個又一個數據模擬化零件誕生,腦海之中,一門基於40毫米防空炮項目設計參數的單管高炮逐漸呈現。
    40毫米炮管,6倍身管長度,60倍水冷套管長度,類步槍裝填結構的供彈設計,高平通用模塊化底座,整門防空炮與博福斯原版高炮高度相似,但在底座和細節部位卻有所改動。
    原版高炮並沒有模塊化底座的設計概念,主要應用於防空,采用四輪牽引式設計,而當前版本的40毫米高炮則被餘華和莊前鼎加入了高平通用設計,最低俯角達到8°。
    之所以添加這個設計,完全是需求問題。
    作為地位僅次於10毫米榴彈炮的項目,40毫米防空炮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性和作用,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這是八路軍乃至解放軍未來二十年內最為重要的防空武器,但是,光防空遠遠不夠,根據地經濟還遠遠達不到‘炮彈洗地’的富裕程度。
    然後,餘華加入了反坦克用途。
    是的,兼顧防空和反坦克。
    畢竟隔壁德意誌家裏的88炮就是這樣玩的,抬頭打飛機,放平打坦克。
    對歐陸地區的怪物房環境而言,博福斯40毫米l60速射高炮放平反坦克的殺傷力明顯不足,但若是換到東亞地區針對日本坦克,不好意思,殺傷力妥妥的。
    每秒881米初速,40毫米口徑,再加上鎢芯穿甲彈和每分鍾130發的射速,這門防空炮的反坦克能力,簡直比隔壁專業對口的37毫米pak型反坦克炮還強幾倍,完全對得起喪心病狂的評價。
    虛假的反坦克炮:37毫米口徑,4倍徑身管長度,13發每分鍾射速,74米每秒初速,左右三十度的方向射界。
    真正的反坦克炮:40毫米口徑,6倍徑身管長度,130發每分鍾射速,881米每秒初速,360°環向射界。
    炮管部位參數沒有問題。
    供彈結構設計參數沒有問題。
    模塊化底座受力參數沒有問題。
    複進機和炮身結構沒有問題。
    紅星拖拉機牽引方案沒有問題。
    設計圖紙標注參數正確……
    火炮零下三十度低溫極端環境模擬測試……
    餘華按照之前擬定的標準驗證流程進行,針對每一個數據和每一處零件結構設計進行最為嚴格的計算。
    四周,眾人既有期待又有擔憂,屏氣斂息,大氣都不敢喘一下,微恐影響到餘華的計算。
    莊前鼎滿臉肅穆且認真,迫切等待餘華給出複算結果,盡管到項目組大院之前他已經反複檢查了三遍,但他依然沒有放鬆。
    莊前鼎不擔心圖紙出現錯誤,唯獨擔心出現設計缺陷。
    因為,這是搞武器,而非機械零件。
    假如一款武器研發出來投入到戰場上,卻因設計缺陷無法正常運轉,導致戰士白白犧牲,那麽莊前鼎是無法原諒自己的。
    具體是什麽設計缺陷?
    北方的低溫極端環境,是否會凍壞火炮,導致其無法正常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