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定奇謀漢軍劫糧道 思後退孫權議戰事

字數:4534   加入書籤

A+A-


    盧俊義等追擊宋軍二十裏,在燕青的不斷建議下方才回軍。
    此戰漢軍斬獲頗多,宋軍後退五十裏重新安營紮寨。
    孫權並不甘心,便收攏潰兵重新布置。
    劉備下令漢軍慶功,大擺筵席之下,將原田虎部的將領與自己將領皆打亂坐在一處。
    席間瓊英贈予扈三娘、顧大嫂胭脂,三女將變得十分要好。
    孫安等瓊英故人也將話說開,原來他們皆知道瓊英身世,但體諒她隻是一女子,又因鄔梨麵上,皆未說破。
    隻有那喬道清,因是修道之人,才夢中通玄,使張清傳授瓊英飛石技法,用以安身。
    這事兒也隻有孫安知道。
    瓊英自然也一笑泯恩仇,在劉備的主持下,漢軍將領無論出身皆一團和氣。
    又過了幾日,糧草自秦州、京兆送來,劉備下令漢軍營寨前移,擇機尋宋軍再戰。
    陝西路在聞煥章的治理下,物阜民豐,糧草充足,望著一輛輛糧草車,劉備下令王進等保護好糧草。
    隨即忽然想到,那宋軍自蜀地運糧,要比自己千難萬險,何不尋機會截斷宋軍糧草?
    想到這,劉備立刻將聞煥章叫來,尋地圖以分析宋軍糧草情況。
    聞煥章看著地圖許久道:
    “此次賊定是興元府出兵,賊軍數十萬,糧草定然非是一府所供給,
    興元府人口眾多,商路發達,平日裏尚且需要買糧食,
    以臣觀之,乃是興元府西南麵的利州,此地臨著嘉陵江,多產糧食,賊若調糧,定然從此到興元府,而後送到前線。”
    劉備不禁連連稱讚,聞煥章這幾年端的對宋室沒少研究,看著地圖,劉備也想起來這個地方。
    這個所謂興元府大致上便是前世自己的漢中,利州便是西益州,當年此地便是重要的產糧地。
    漢中位置關鍵,在這一世發展成商業大陣,一點也不出自己所料。
    劉備又問應該在何處劫糧,聞煥章道:
    “若是在興元府外動手,賊必有防備,興元府乃是重鎮,其守將必然善戰,而且毗鄰前線,定然防備充足。
    但利州至興元府一段,賊定然以為是後方,必然防備甚少。
    陛下可派一支奇兵,阻其糧道。”
    劉備道:“如此甚好!”
    又研究其地形,劉備依稀記得當地崇山峻嶺,溝壑縱橫,因此便派出解珍、解寶率無當軍,持著地圖繞過興元府外在利州山嶺處埋伏。
    解珍、解寶得令,劉備親自挑選步卒三千,更派出七校尉相助,無當軍本就是當年劉備為攻破堅城而設立,也走得山路。
    解珍、解寶更是山中獵戶出身,劉備詳細囑咐,又在軍中挑選藤甲草鞋,不帶旗幟,不穿軍裝,趁著夜色才令解珍解寶出發。
    為了掩護這支部隊,劉備甚至連夜發起了一場對宋軍營寨得突襲。
    淩振和花榮的部隊騷擾宋軍一整夜,宋軍倒也是防守嚴密,隻是忽略了趁亂繞走了三千隊伍。
    單說解珍、解寶,兩人繞過戰場便直奔南而去,他們雖有三千餘人,但不打旗號,不穿軍裝,又是分散行軍,很快便混入宋廷地界。
    兩人帶人專門行於深山巨穀中,大山之中,晝熱夜冷,氣候變化極快。
    更兼多毒蛇猛獸,或是道路泥濘,或是陰翳遮天,不見曦月。
    所幸解珍、解寶是慣於在山中生活的,捉了毒蛇作羹,擒了猛獸為炙。
    更有羅盤辨明方向,漢軍這三千士卒皆是劉備挑選,
    其皆意誌堅定,忠心耿耿之輩。
    這次在敵後劫糧道,若是有一人走漏風聲,便會前功盡棄,因此山中行軍雖苦,卻也無一人生出二心。
    這日,根據地圖加之詢問當地人,知曉了此地就是利州地界。
    大軍駐紮山上,解寶扮作尋常獵戶,下的山去,果然見野外農田麥子成熟,農人加緊收割。
    轉了幾圈,因怕自己暴露口音,也不與人攀談,當即回到山上,向大家說了,解珍道:
    “我看不出半月那官軍定然來征糧,我等隻消埋伏好,到時候一把火燒了,豈不痛快!”
    眾人皆應允。
    且說宋軍這邊,當日孫權戰敗,兵退之後,當即駐紮。
    孫權頗有退回蜀地之心,自己麾下士卒雖比以前勇武不少,但還難以與北方騎兵對抗。
    莫不如先退回蜀地,憑借地形守住蜀地,而後在大理多多畜養戰馬,再北伐不遲。
    但這次自己禦駕親征,本欲偷襲陝西,結果被人堵了回來,麵對漢帝更是大敗,撤軍這種話是萬萬不能出自自己之口的。
    便召集群臣,商討目前之敗。
    不料群臣卻是大多寬慰自己勝敗乃兵家常事,種師道和種師中的西軍派更是主張與漢軍血戰到底。
    孫權明白,西軍士卒很多便是陝西人,至今其家眷還在漢國,因此他們是最為積極北伐的。
    韓世忠、劉光世等也願與漢軍戰。
    孫權捏了捏太陽穴,他知道,這些武將們顯然是會錯了意,他們皆以為這初敗之後,陛下想探查他們是否有怯戰之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卻沒人想到是陛下想借他們之口說出撤軍之事。
    “哎,若是秦檜那個家夥在,便能說出朕之所想了。”
    孫權想道。
    隨即又道:
    “此戰我軍糧草損失頗多,眼下我大軍之糧僅夠一月之用,且需速速催糧。”
    很快,這催糧的命令就到了在後方籌糧的秦檜手裏。
    秦檜自然不敢怠慢,將利州新產的麥子收割之後,便親自帶隊向著興元府進發。
    利州的百姓卻是有口皆罵。
    原因乃是這秦檜竟然以軍情緊急為由,不但收了利州倉裏的存糧,還將百姓上交之糧的份額翻倍。
    秦檜這次就是要多輸送糧草以邀功。
    因此他也不顧及自己的身份,與押韻隊一同出發到興元府。
    這支押韻隊的將領乃是郭信、張翔兩人。
    這兩人也是降將出身,麵對這位參知政事大人的親自帶隊,更是誠惶誠恐。
    因山路顛簸,秦檜不願騎馬,隻縮在轎子裏,兩人便將士卒多聚集在秦檜轎子周圍。
    雖然兩人認為這在宋的地界上安全的很,但是也必須將重點的保護對象放在秦檜身上。
    重要的不是危險,重要的是令這秦大人看到自己的心意。
    更是將秦檜放在隊伍中間,眾星拱月一般向著興元府出發。
    一路上秦檜連轎簾也不曾掀起,即便到了晚上,也是等營帳搭好,二將來請,方才出來。
    這日,運糧隊離開利州,正在山中迤邐前行。
    前麵山勢陡峭,中間道路狹窄,宋軍運糧隊剛剛調整好隊形,卻聽見兩側山峰之上一陣陣銅鑼響起,瞬間冒出許多藤甲士兵來。
    解珍將自己塗了個大花臉,高叫道:
    “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錢!”
    喜歡玄德至水滸請大家收藏:()玄德至水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