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人心可測

字數:7340   加入書籤

A+A-


    續接上回)
    王後說道:“莫兒,這個很簡單。一來,你已經長大了,是時候讓你走出去,去曆練曆練,多經曆一些世事對你有好處。在這之前,你主要是跟著你的老師子初先生讀書,書讀了不少,雖然說人從書裏乖,但畢竟隻是書,是有字的書。而治國理政卻是另外一部書,一部無字天書。而你在這方麵還是一紙空白。而這部書,你必須親自去讀,去實際感受一下現實生活中的風起雲湧。俗話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而這活水就是自己去經曆。一旦你讀懂了無字天書,那麽你之前所有的有字書就會發揮巨大的作用。”
    “ 今天,為娘非常高興的是,子初先生教了你有字的書,劉公公和將軍,包括小隊長在你身邊教你讀懂無字天書。”
    “第二,你也知道,京城中的那個女人,以及她背後的攀附者,與我們母子之間早已結下深仇,這不是簡單的江湖恩怨,這是一場生死決戰,有他們無我們,有我們無他們。這場決戰,我們無法避免,更無法退縮,隻能迎戰。”
    “過去的那些時間裏,我們母子倆一直處於被動防守的境地,但現在不同了,是時候讓你站出來,主動出擊了。京城的那個女人勾結外敵,進犯楚國,然後慫恿大王下詔令,欽點你率軍北上勤王,原本是要調虎離山,然後借敵人之手殺你,她是要借刀殺人。但她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卻讓你名正言順地掌握了兵權,沒有兵權,我們雖然躲過初一,卻難逃十五,最終隻能是死路一條。而有了兵權,我們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莫兒,對於你來說,這也是一次難得的鍛煉機會。你要借此機會,率兵北上,不僅要剿匪平叛,而且還要進京城,清君側,明白嗎?”
    太子點頭道:“母後,您的話,孩兒都牢記在心。”
    王後繼續說道: “當然,還有第三點,同樣也不容忽視。要知道,北方四個草原部落聯軍已經將他們的鐵騎踏入楚國的領土,他們的刀劍架在楚國百姓的脖子上,無論京城的那個女人是否與他們勾結,這個事情本身已經成為我們楚國的恥辱。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北方四大王進來容易,再把他們趕走就沒有那麽容易了,這個道理連老百姓都懂,但那個女人,她可不管這些,她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她的這個荒唐行為就像二狼王,三豹王,四熊王,五犬王曾經犯的錯誤一樣,會給楚國帶來多大的威脅,甚至是滅頂之災。”
    “因此,我們出兵是對的,越早越好。太子這次出征,意義重大,不僅要將敵人趕出楚國,更要借此機會化被動為主動,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莫兒,記住,雖然為娘說到了複仇,但相對於楚國安危開始,我們母子倆的複仇事小,國家安危為大。你此次出征最大的任務就是蕩平匪亂,其次才是清君側。”
    “有小隊長陪你在前線,本宮就放心很多,另外,你出發後,想辦法派人潛入京城,和你的老師子初先生取得聯係,能請他到你的身邊是最好不過的,有他輔佐你,又會多幾分勝算。好了,為娘對你就叮囑這些。”
    然後,王後又對劉公公和將軍說道:“ 劉公公,將軍,太子出發後,本宮和你們也不能閑著,我們在後方也要隨時關注前線動態,為太子和大軍出謀劃策。”
    劉公公和將軍聽完了王後的一番陳述,神色都更加凝重,也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與使命。劉公公說道:“王後娘娘,老臣定當為國事盡心盡力,隻要太子爺需要,老臣一定也披掛上馬,前線殺敵。”
    王後笑道:“披掛上陣,前線殺敵,那是迫不得已的事,如果真到那一步,說明楚國危矣。你還是像以前一樣,隨時提醒本宮哪裏沒有想到,哪裏疏忽了,然後順便再把傷養好,說不準哪天,我們也要開拔去京城。”
    劉公公說道:“老臣聽王後娘娘的,一定養好傷,到時騎著馬,陪著您去京城找那個壞女人算賬,替大王清君側,讓咱們楚國早日得以安寧。”
    將軍說道:“會的,就像劉公公常說的,隻要有王後娘娘在,這楚國的天就塌不下來。”
    王後笑道:“那是劉公公在寬你們的心。楚國的天塌不塌,不取決於我,而是取決於你們,取決於我們大家是否精誠團結,是否群策群力。”
    將軍說道:“王後娘娘放心,末將定會全力支持太子,確保他出征順利,凱旋而歸。”
    王後說道:“將軍,邊境軍營的人馬本就捉襟見肘,此次太子又帶走一部分前去勤王,那邊境的防禦力量無疑將更加薄弱。而這裏的局勢並不容樂觀,所以將軍啊,你身上的擔子就更加重了。”
    小隊長插話道:“可是王後娘娘,邊境上,我們前不久不是打敗了五部落聯軍,殺了大虎王和三豹王,安撫了二狼王,四熊王和五犬王嗎?他們也保證不敢再反,那邊境的局勢應該說非常輕鬆才是,為何還要說更重了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後笑道:“小隊長,你問的好,這就涉及到本宮剛才說的無字天書裏麵的內容了,正好太子也在這裏,就讓將軍給你們好好上一堂課,講講邊境局勢背後的人性與人心的考量。”
    將軍笑道:“王後娘娘給末將出了這麽大一個題目,末將恐怕講不好,還是有請娘娘來講,如何?”
    王後笑道:“不,將軍,本宮相信你能講得好,你呀,隻管給他們講,本宮和劉公公和本宮也在旁邊跟著學學。”
    將軍笑道:“好,那末將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然後他對太子和小隊長說道:“邊境局勢可以從有表麵和背麵兩個角度去看。表麵上,我們上次成功蕩平了五部落聯軍,趕跑了周邊鄰國的援兵,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但從背麵,也就是深一層麵來看,我們並沒有占多大的便宜,最多算是沒有吃虧。”
    太子問道:“將軍,為何這麽說呢?”
    將軍說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一樣很簡單,就是因為那些部落,包括周邊鄰國的實力並未真正被削弱。除了大虎王被斬首,三豹王逃跑時被擊斃外,但其他三個部落的首領還在,他們軍事力量,包括大虎王和三豹王的部落力量都還在。”
    小隊長問道:“將軍,我們上次不是打了勝仗,為何我們不趁勝削弱他們的實力,起碼將活捉的三個首領全部殺掉。”
    將軍說道:“我們,包括王後娘娘何嚐不希望如此呢?但王後娘娘知道我們的實力不允許我們這些做。“
    太子問道:“為何,難道我們的實力比他們弱小嗎?”
    將軍笑道:“若單個拿出來比較,我們不比他們弱小,但他們一旦聯合起來,加上有諸侯國支援,我們就明顯處於下風。你們也都知道,京城的那個女人勾結柳公公他們盜竊軍糧,弄得將士們飯都吃不上,本將為此還讓小隊長經常帶人夜裏出去搶周邊部落牧民的食物。將士們的生活都尚且如此,周圍百姓們的生活就更可想而知了,他們隻能流離失所,到處乞討要飯,邊境將士無士氣,百姓無民心,軍營哪裏還有戰鬥力?哪裏還有軍心和民心去抵禦叛亂?”
    “後來,要不是敵人走錯了一步棋,要綁架王後娘娘和太子爺,而王後娘娘也就決定將計就計,深入敵穴,用自己做人質為末將贏得了時間,包圍了他們,這樣才打了敵人一個措手不及。我們其實是以智謀取勝,不是憑借實力。如果單憑雙方實力,按照他們預先的規劃,我們極有可能會輸掉那場戰爭,而且輸得會很慘,所以說,上次勝利,我們隻能說是險勝。”
    “之所以王後娘娘不殺他們,還要加以安撫,一是王後娘娘心地仁慈,不願過多殺戮,希望雙方和平相處,同時王後娘娘如此考慮,也有基於我們實力方麵的考慮。一旦雙方結下仇怨,那麽今天按下葫蘆,明天必然起了新瓢,他們很快就會卷土重來,起兵造反。而我們還需要休養生息,恢複實力,但這卻需要時間,就比如剛完成的春耕,如果沒有糧食,別說打仗了,連生存都成了問題,而春耕需要時間,安撫周圍的百姓也需要時間。所以娘娘才不殺他們,放他們各自回去。目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彼此不結怨,緩解我們和他們之間的矛盾。 這樣一來,在一段時間內,他們卷土重來,再次挑起戰火的可能性就會減少。”
    說到這裏,將軍笑了笑,衝王後說道:“王後娘娘,末將說完了。”
    王後說道: “將軍說的非常好,本宮再補充一點,邊境周圍除了剛才說的二狼王他們,邊境上還有其他諸侯,對我們也是虎視眈眈,蠢蠢欲動。他們不是不打算侵犯我們,而是在等待時機,在等我們出錯,其實他們早已經在暗中積蓄力量,做好隨時向我們發起攻擊的準備。因此,我們必須要時刻保持警惕,千萬不可掉以輕心。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邊境的安寧,所以本宮才說,將軍身上責任重大。”
    將軍神情肅然,拱手說道:“王後娘娘所說極是,末將每日不敢有絲毫懈怠,心中時刻惦記著國家的安危。對於目前的邊境局勢,末將其實已經暗中做了些準備,就是以備萬一。”
    王後聞言,臉上閃過一絲好奇與讚賞,她微微前傾身子,問道:“哦?將軍能否向本宮透露一二,你究竟做了哪些準備?”
    將軍微微一笑,說道:“末將原打算要向王後娘娘稟告地,不料京城方麵忽然出了事,所以還沒有來得及,這些準備工作,太子爺也有參與,末將還是請太子爺親自給王後娘娘講講吧。”
    王後笑道:“好,本宮也來聽聽,莫兒做為將軍的副官,有沒有取得進步?”
    太子笑道:“母後,這都是將軍的功勞,孩兒隻是參與了一部分。”
    王後笑道:“參與也是成長,跟著將軍慢慢學,畢竟貪多嚼不爛。”
    太子在眾人的笑聲中開始講解:“將軍為了孩兒此次出征,做了非常細致而周到的準備。首先,我今日出征時所帶的人馬並不多,因此沒有引起太大的動靜,這也是為了麻痹敵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我出發之後,將軍會安排一次大型的軍演會操。這場會操規模宏大,就是要讓敵人的偵探看到,讓他們誤以為邊境的人馬並未減少,從而不敢輕舉妄動。”
    “與此同時,京城方麵若得知我帶兵不多,也會因此放鬆警惕,對我產生麻痹心理。這樣一來,我便能趁機突襲,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
    “然而,這隻是表麵的布局。實際上,將軍已經暗中分次分批地為我增派人馬。這些人馬會不動聲色地離開軍營,之後在追趕大部隊,確保在我到達京城時,他們能夠與我順利會合。這樣一來,我手中的兵力將會大幅增加,足以對抗北方的四大王。”
    王後聽罷,微微地皺眉,不無憂慮地說道:“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即使是暗中調動,雖然能在短時間內蒙蔽對手,讓他們暫時摸不清我們的虛實,但紙包不住火,時間一長,他們定會察覺到其中的端倪,發現我們邊境軍營空虛,到那時,周邊鄰國就會蠢蠢欲動,一旦他們出兵,軍營必然難保,而邊境一旦被突破,你們前線也就會兩麵受敵,到時可就功虧一簣了。”
    太子笑道:“母後,您剛才擔心的事情,孩兒在和將軍謀劃時也已經考慮到了。”
    王後疑惑地問道:“哦,那你們有沒有想出好的對策呢?”
    太子說道:“母後,將軍所擔憂的問題也正是母後所擔憂的,為此將軍想了一個辦法。”
    “母後,我們上次和大虎王的五部落聯軍對峙,情況很危急,但上天保佑楚國,我們取得了險勝了,這不僅給了我們緩衝的時間,而且也讓我們繳獲了好多武器和糧食。”
    “後來,母後吩咐將部分糧食分給了周圍的百姓,不僅幫助他們度過了寒冬,還趕上了今年的春耕。百姓們對母後非常感恩戴德,對楚國的忠誠和信心也大大增強。”
    “ 將軍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利用民心所向,從百姓中招募了許多新兵。這些新兵正在秘密地接受訓練,雖然目前還不能上戰場,但假以時日,他們就能補充到部隊中來,形成戰鬥力。”
    “ 這樣一來,將軍便巧妙地實現了兩全其美。一方麵,不斷地往前線給我增兵,增強我的戰鬥力,另一方麵,他又能保持邊境的威懾力,以保證邊防的穩定。到時,敵人的探子一看,我們邊境上的人馬並沒有減少,自然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王後聽罷太子的解釋,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嗯,將軍所慮周全,做得非常好。本宮聽了,心中甚感欣慰。你果然是國家之棟梁,本宮沒有看錯你。”
    將軍聞言,笑道:“王後娘娘,若末將告訴您,這些想法大部分都是太子爺提出來的,您會相信嗎?”
    王後聞言,臉上露出驚訝的神色,不禁疑惑地問道:“哦?將軍,果真有這回事?還是你為了讓本宮開心,故意這麽說的呀?”
    將軍拱手說道:“王後娘娘,末將所言句句屬實,絕不敢有絲毫誇大或恭維之意,更不敢欺瞞您。”
    王後娘娘點點頭,又側頭問劉公公道:“劉公公,你相信將軍的話嗎?”
    劉公公笑道:“回娘娘的話,老臣相信將軍所言不假。”
    王後娘娘好奇地問道:“哦?你為何如此篤定呢?”
    將軍插話道:“王後娘娘,太子爺這樣做又不是第一次了。上次為了解決修建烽火台的事,他不就想出圍山放火的主意嗎?”
    劉公公也附和地說道:“王後娘娘,太子是您的孩子,正所謂有其母必有其子。太子爺打小就聰明睿智,才華橫溢,加上到了這裏,又經曆了軍旅生活的磨練,當然太子爺在您身邊時間久了,耳濡目染,耳提麵命,跟著長進了不少。所以太子爺能想出這樣的策略,老臣一點都不覺得奇怪。”
    劉公公的一席話,說得眾人都忍不住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王後衝太子問道:“莫兒,這計劃真的是你想出來的嗎?”
    太子笑著回答道:“回母後的話,這些計劃,我隻是提出了大概的思路,又和將軍一起討論,完善,最終形成了現在的計劃。”
    王後聞言,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嗯,如果真是這樣,那為母就感到非常欣慰了。但是你要記住,千萬不能驕傲自滿,你的身上可都寄托著將軍和將士們對你的期望,也寄托著他們對楚國的期望。你作為太子,肩上的責任重大,一定要好自為之,千萬不能辜負大家的期望。”
    太子恭敬地回答道:“是,母後,孩兒一定銘記在心,不負眾望。”
    未完待續)
    喜歡鳳凰鳥傳說請大家收藏:()鳳凰鳥傳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