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太子升帳

字數:7549   加入書籤

A+A-


    續接上回)
    子初衝太子拱手行禮,太子忙回禮,說道:“先生之禮,弟子承受不起,還望先生莫要太悲傷,一定要多保重。”
    子初說道:“太子,老夫剛才是替家兄給你行禮。老夫兄長是為國捐軀,死得其所。作為弟弟,老夫沒有悲痛,相反老夫由衷地敬佩家兄的英勇與無畏。”
    太子說道:“是啊,先生,您的家兄是為國而捐軀,待戰事平息後,我一定要稟告父王,嘉獎子醜先生之忠心義舉。”
    子初說道:“多謝太子對老夫家兄的褒獎。”
    太子說道:“現在,有一件事,我感到很蹊蹺。”
    子初說道:“哦,太子不妨說來老夫聽聽,何事讓你覺得蹊蹺?”
    太子說道:“子醜先生和您長得很像,一般人不仔細辨認,根本就看不出來,所以我感到很疑惑,柳公公怎麽就認出了他,並對他下了毒手?”
    子初說道:“老夫早已經料定家兄不是柳公公的對手,所以臨來之前,特意叮囑家兄務必要多加小心,另外提防被柳公公看破,沒想到最終還是出事了。老夫也一直納悶,他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以至讓柳公公看出了破綻。”
    小隊長說道:“放心,先生,一旦抓住柳公公,立刻審問他,所有事情也就清楚了。另外抓住他後,一定要用他的人頭祭奠子醜先生的英魂。”
    太子聞言,緊握雙拳,恨恨地說道:“先生,您放心。我們絕不會讓子醜先生白白去死,我們一定會為他報仇雪恨!”
    子初感激地看著太子和小隊長,點了點頭,說道:“多謝太子爺和小隊長的寬慰。仇一定是要報的,但不僅僅是為了他一個人,還有許多被這些人殘害的無辜將士和百姓,他們和那個女人以及柳公公有深仇大恨。所以,太子爺,您肩上的擔子可不輕啊。”
    太子聞言,也堅定地回應道:“先生,您說得對。我身邊有先生、小隊長以及無數的將士們和楚國的百姓,我不是孤軍在作戰。我們一起共同抵禦外敵,守護我們的家園!”
    這時,小隊長冷冷地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他說道:“他們,哼,不過是螞蟻打洞誇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就憑他們,還想妄圖挑戰我們楚國的威嚴,簡直是自不量力!”
    子初說道:“太子,小隊長,老夫有幾句話,想提醒你們,不知可否?”
    太子說道:“先生,您有話請說。”
    子初想了想,說道:“平日裏,我們都小看了柳公公此人,認為他隻是一條聽命於那個壞女人的一條狗,除了溜須拍馬,沒有什麽真本事,可現在老夫發現我們錯了。單憑他這幾天的行為來看,臨摹老夫的字跡,甚至大王的字跡他也敢臨摹,串通天上王他的,調太子爺出兵等一係列動作,我們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也頗有些心思和謀略。我們可以瞧不起他的為人,但必須要重視他的能力。如今,他還在潛逃,我們千萬不可麻痹大意。這人一旦逃到天上王那邊,對我們會是極大的危害,所以我們一定要將他捉拿歸案。”
    太子點頭說道,先生說的極是,我非常讚同,天上王這些人不可怕,而真正可怕的卻是像柳公公這樣的人。”
    太子話音剛落,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進大帳,單膝跪在太子麵前,神色緊張地報道:“報元帥。”
    太子忙問道:“有何事,速報。”
    士兵說道:“三路奉命去尋找柳公公,可到目前為止,依舊一無所獲。”
    太子聞言,神色瞬間變得急切起來。他開始在大帳裏來回踱步,不一會,他來到士兵跟前,問道:“你們把所有的地方都搜尋了一遍嗎?”
    那士兵低下頭,不敢看太子,聽聞太子問話,他連忙應答道:“回太子爺的話,小的們已經搜遍了幾乎所有的地方,但都沒有找到柳公公的蹤跡。”
    這時一旁的小隊長對那士兵說道:“你速傳太子爺的話,讓三路人馬再繼續找,掘地三尺也要把柳公公找到,他應該還在營地,不可能逃出去,一定要把他活著抓回來。”
    一旁的太子立即補充道:“另外,傳本帥的命令,如果遇到柳公公拚死頑抗,可以就地正法,把死的帶回來也算立大功一件。”
    那士兵聞言,立刻站起身,叉手行禮道:“是,小的這就去傳令。”
    說完,他轉身,快步退出大帳,去執行太子爺的命令。等士兵離開後,小隊長轉身看向太子,建議道:“太子爺,要不小的親自帶人去找?”
    太子聽罷,搖了搖頭,說道:“算了,已經派出三路人馬了,有艾副官督陣就可以了。你留下來和我與子初先生一起商量下一步的應急方案。”
    “天上王的人馬即將殺到,我們要做好各種戰前準備。另外也要考慮到萬一柳公公逃到了天上王那邊,我們這邊也要有應急預案,千萬不能亂了方寸。”
    子初對太子的冷靜和理智深表讚許,他衝著太子點點頭,說道:“太子爺臨泰山崩而麵不改色,此乃真大帥風度,老夫非常滿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隊長也附和道:“太子爺說得對,我們現在就是要考慮各自可能的情況,以不變應萬變。”
    此時,太子眉頭緊鎖,神色凝重地說道:“我別的不擔心,就擔心柳公公逃到天上王那邊去,從而取消他們原定的偷營劫寨計劃,他們的計劃一旦取消,我們水淹七軍的計劃也就泡湯了。”
    子初說道:“另外,一旦柳公公走漏消息,知道我們這裏本部人馬不多,援軍未到,那麽他們定會抄我們的後路,前後夾擊,這樣我們可就更危險了,形勢不容樂觀。”
    小隊長猶豫片刻後,建議道:“太子爺,要不我們大軍暫時後退一步,避開敵人的鋒芒,等待援軍的到來?或者兵分三處把守,成掎角之勢,互相拱衛,天上王他們一看,或許不敢輕舉妄動,為我們等待援軍到來爭取時間。”
    太子聞言,目光轉向了一旁的子初,問道:“先生,您對此有何看法?”
    太子的話語中充滿了對子初的尊重和信任。子初卻輕輕地搖了搖頭,他神色堅定地說道:“不妥,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困境而選擇後退。隻有迎難而上,戰鬥到底,才能彰顯我們的決心和勇氣。況且,後退一步並不意味著敵人不攻擊,反而可能會讓他們更加囂張,同時老夫也反對兵分三路。”
    太子問道:“先生,您具體的理由何在?”
    子初說道: “首先,自古以來,打仗講究的就是一鼓作氣。就是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最為旺盛。第二次擊鼓,士氣便開始衰落。到了第三次擊鼓,士氣就耗盡了。如今太子爺領兵到了城下,若是一戰未開就撤退,那必然會給人留下話柄。知道的人或許會說我們兵力不足,情有可原。但那些不知情的人,恐怕會以為我們怯敵怕戰。這樣一來,很容易動搖軍心,尤其是京城那邊的百姓和將士。一旦他們聽說我們撤退的消息,包括那些前來支援的部隊,他們的士氣和人心都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其次,敵人若是見我們撤退,必然會更加得意猖狂。他們可能會調轉槍頭,直接攻打京城。他們知道京城對於我們來說意味著什麽,京城乃是國家之命脈,大王更是楚國之魂魄,京城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一旦京城危急,我們勢必然全軍而出,在城下與之決一死戰。而天上王就將我們包圍,以逸待勞,這叫圍魏救趙。”
    太子邊聽,邊點頭。子初見太子讚同自己的觀點,於是繼續分析道:“同時,小隊長的分兵之策,老夫認為也不可取。我們人數本來就不多,加上援軍還未到,一旦我們分兵,正好中了他們的計謀。天上王他們生活於草原部落,擅長野外作戰。雖然我們呈掎角之勢,但架不住他們的騎兵一衝,加上我們人馬分散,我們勢必毫無抵擋之力。那麽,我們就會被他們各個擊破,所以分兵不可取。”
    太子問道:“那依先生所言,我們該怎麽辦?”
    子初說道:“當下之計,我們隻有化被動為主動,以攻為守,主動去尋求敵人作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太子問道:“先生,您的理由何在?”
    子初說道:“這個很簡單,如果柳公公並沒有逃走,而是被我們抓住了,敵人會按照他們事先的約定前來偷營劫寨,我們正好水淹七軍,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可假如柳公公逃到那邊去了,柳公公必然也會把這邊情況告訴他們。其實這個,我們也不用擔心,因為即使柳公公不說,對方也已經知道我們的情況。所幸的是,柳公公對我們打算水淹七軍的事情還一無所知。當然我們不能指望對方按兵不動,心存僥幸,相反他們一定會在我們的援軍到達之前對我們發起進攻,隻是不再是偷襲,而是公開的進攻。所以老夫認為,與其等著被進攻,不如主動去進攻他們,裝出要拚命的樣子,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才不會引起他們懷疑。在交戰幾個回合之後,我們再假裝失敗,將敵人引到山穀,才可以實施水淹三軍的計策,這就叫將計就計。”
    太子聽罷,讚許地點點頭,說道:“聽了先生的話,我覺得如撥雲見日,醍醐灌頂。太好了,先生給我們指明了方向,那就按照先生說的辦。總之,我們絕不能退縮,隻能戰鬥到底。”
    小隊長聞言,神色一凜,挺身而出道:“那既然如此,我們就和敵人拚了。晚動手不如早動手,太子爺,就讓小的做先鋒官,現在就率領一支精兵趁夜偷襲敵營,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太子聽了小隊長的提議,卻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不可,萬一柳公公逃到了天上王那邊去,那麽他們那邊已然是驚弓之鳥,豈會沒有防備?今晚偷襲,隻會落入對方的圈套之中,白白損失我們的兵力。所以,此事不能著急,還需緩一步,從長計議。”
    小隊長說道:“小的隻是擔心我們行動晚了,豈不又落後一步,被動地等著敵人來進攻我們了?”
    太子笑道:“先生已經說得非常清楚,我們必須主動出擊,隻是如何出擊,我們還需要好好謀劃,切不可掉以輕心,打無準備之仗。總之我們不能固守月亮山,這樣做,敵人很容易把我們和援軍分割開來,然後逐個擊破。我們必須主動出擊,在援兵到達之前,先給敵人迎頭痛擊,消滅他們的有生力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隊長問道:“那何時出擊最為合適?”
    子初接話道:“小隊長,莫著急,等援軍到達時,幾路軍隊合在一起,形成強大的合力,再痛擊敵人,最終殲滅他們。否則,我們會吃大虧,得不償失啊。”
    小隊長問道:“如果我們還沒有出擊,敵人就打上門來,我們那時又該怎麽辦?”
    子初笑道:“據守月亮山,他們就奈何不了我們,援軍到達時,就是天上王他們的末日。”
    小隊長緊鎖眉頭,神色凝重地凝視著眼前的沙盤,分析道:“太子爺,眼下的局勢對我們極為不利。我們就像是站在明處的靶子,而敵人則隱藏在暗處,伺機而動。俗話說得好,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暗處打明處,易如反掌,而我們若想從明處攻打暗處的敵人,那難度可就大了去了。”
    太子聽罷,卻笑了,說道:“此次我軍與天上王他們作戰,我就一個中心思想,那便是任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無論敵人從哪個方向進攻,無論他們有多少路兵馬,我都將集中優勢兵力,選擇一路進行猛烈攻擊,以雷霆萬鈞、不可阻擋之勢,擊潰他們的防線,要麽不打,打就要打疼他們,甚至打殘他們,讓他們見識到我們真正的力量,從此以後不敢再小覷我楚國。”
    小隊長聞言,疑惑地問道:“太子爺,您能否詳細說說您的具體想法,末將願洗耳恭聽。”
    這時,一旁的子初撫須而笑,眼中閃爍著讚許的光芒:“老夫似乎已經明白了太子爺的深意。這任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打法,確實妙不可言,老夫完全讚同。”
    小隊長聞言,感覺更加疑惑了,他撓撓頭,不解地問道:“可小的怎麽還是一頭霧水,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完全不明白太子爺這計策的奧妙何在?”
    太子見狀,哈哈一笑,拍了拍小隊長的肩膀:“小隊長,別急,過會兒你自然就明白了。你速去向各路指揮和副官傳我的帥令,馬上升帳,聽我調兵遣將,迎戰天上王。”
    小隊長連忙拱手行禮,用堅定而有力的聲音回應道:“末將得令!”
    說完,小隊長轉身快步離去。接著太子又回頭對子初先生說道:“先生,麻煩您帶幾個人去把泉子帶到大帳裏來。”
    子初聞言,先是一愣,但馬上明白了太子的意思,忙拱手說道:“好,老夫這就去。”
    說罷,子初先生也離開了大帳。此時,沉寂的月亮山後軍營裏突然響起了雄壯的升帳號令。這號令如同一聲驚雷,瞬間打破了夜晚的寧靜。各路指揮及副官們紛紛從睡夢中驚醒,他們聽出了這是升帳的號聲,於是迅速穿衣披甲,拿起武器,精神抖擻地向著大帳而去。
    等他們走進大帳內,見帳內火把通明。令他們更加驚喜的是,隻見太子端坐在元帥椅上,神情嚴肅,而先前那個不可一世的監軍大人不見了身影。
    各路將領列隊完畢,在小隊長的帶領下,先給太子恭敬地行禮,然後站立兩旁,屏息聆聽元帥的升帳調令。整個大帳內,氣氛緊張而肅穆,仿佛連空氣都凝固了一般。
    太子目光如炬,緩緩掃視著帳內眾人,聲音沉穩而有力地說道:“諸位將士,我先請大家見一位故人。”
    然後,太子又衝帳外大聲道:“先生,艾副官,可以把人抬進來了。”
    話音剛落,隻見帳外走進一行人,為首的是子初先生,後麵跟著艾折柳,再後麵跟著兩名抬著擔架的士兵,擔架上躺著一個打滿繃帶的人。有人眼尖,認出了那人正是柳監軍的跟班泉子。大家隻是疑惑,泉子不久前還活蹦亂跳的,怎麽一會兒功夫,就傷成這個樣子。
    正當眾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時,隻聽子初先生向太子說道:“稟報太子,泉子已經帶到。”
    太子點頭,說道:“有勞先生了,請先生先退下休息。”
    子初退到一邊,太子又問艾折柳道:“艾副官,泉子情況如何?”
    艾折柳說道:“回太子爺的話,,軍醫說,泉子已經脫離生命危險,隻是他現在還在昏睡中,怎麽也弄不醒。”
    太子擺擺手,說道:“不必了,讓諸位看到他就可以了。”
    然後他又抬眼看向眾人,說道:“把諸位從好夢中喚醒,是本帥有幾件緊急的軍情必須要告知大家。”
    未完待續)
    喜歡鳳凰鳥傳說請大家收藏:()鳳凰鳥傳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