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圖謀兵權

字數:7540   加入書籤

A+A-


    續接上回)
    司禮官話音剛落,城頭上瞬間鼓號齊奏,笙簫聲隨之響起,它們交織在一起,宛如一曲壯麗的交響樂,彌漫在城頭城下,震撼著在場的每一個人的心靈。宮女們也隨之翩翩而舞,她們的舞姿優美動人,輕盈飄逸,如同仙女下凡般令人陶醉。
    就在樂師們鼓號與笙簫的伴奏以及宮女們翩躚而舞的簇擁下,楚王和新王後走下龍車與鳳輦,走向城頭。
    登上城樓後,楚王和王後在兩個高椅之上落座,然後俯瞰著城下獵獵飄揚的旌旗和肅穆站立的將士們。
    這時,司禮官來到楚王跟前,輕聲問道:“大王,獻俘儀式可以開始了嗎?”
    楚王聞言,向司禮官點點頭,司禮官立即心領神會。他退後兩步,先轉身,然後用手中拂塵指向樂池中的樂師和宮女們,朗聲說道:“停!”
    隨著司禮官一聲喊,樂池中的鼓號與笙簫樂戛然而止,宮女們也立即收起舞步,整個城頭瞬間安靜下來。
    然後,司禮官又回身,登上城樓,將手中拂塵轉了一圈,然後大聲喊道:“樓上樓下,文臣武將、楚軍將士,樂師宮女向大王和王後行跪拜禮!”
    隨著司禮官的一聲喊,城上的眾人皆紛紛跪下。城下,柳公公帶著眾將士也紛紛翻身下馬,單膝跪地。然後眾人又在司禮官引領下齊聲高呼:“恭祝大王和王後娘娘萬壽安康!”
    眾人齊聲高喊,聲音如雷貫耳,響徹雲霄。禮畢,城上眾人起身站起,城下將士則在柳公公的帶領下,重新翻身上馬,端坐於馬背上。
    司禮官又擺了擺手中的拂塵,衝著樓下大聲說道:“柳元帥,大王說獻俘儀式現在可以開始!”
    柳公公聞令,策馬走出隊列,他的馬蹄踏在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響。他向前走了幾步,來到城樓之下,仰頭對城頭上的楚王和王後說道:“末將恭祝大王和娘娘萬壽安康。”
    楚王對著樓下的柳公公點了點頭,讚許地說道:“柳元帥,此次你奉命出征平亂,現在把你的戰果說給本王聽聽。”
    柳公公拱手行禮,然後說道:“回大王的話,末將奉大王之命,率領將士們出征平亂,戰鬥上,我軍將士英勇無畏,與敵人總共大戰三個回合,最後三戰三捷,終將敵人趕回到斷魂河對岸。他們目前龜孫在斷魂山裏,借助那裏險要的地形與我軍對峙。我軍士氣高昂,毫不畏懼,打算稍作休整後,準備船隻,然後渡河作戰,最後剿滅敵軍,收複失地,重整山河。”
    楚王聽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俯身對柳公公說道:“柳元帥,本王已然看了你呈遞上來的戰表。本王對你的戰績感到非常滿意。你與將士們又為楚國立下了赫赫新功,讓本王深感欣慰。本王已下令,犒勞柳元帥和全軍將士,以表彰你們的軍功。”
    稍作停頓,楚王繼續說道:“犒勞將士們的酒和食物,本王已經讓人準備妥當,儀式以後,將有專人親自押送到你們的軍營。待大軍最終剿滅了敵人後,本宮還要對你們論功行賞。”
    柳公公拱手行禮道:“末將代表全軍將士,多謝大王和王後娘娘的恩賞。”
    楚王微微頷首,問道:“柳元帥,本王問你,那些戰俘如今何在?”
    柳公公答道:“回大王的話,俘虜們已經隨軍押至陣中,請大王示下,如何發落他們?”
    楚王說道:“草原胡人終不與我同類,其心必異,其人野蠻不可教化,留之也無用。本王命令你,將這些戰俘一個不留,全部當眾梟首,以示胡人,以儆效尤。即刻執行,不得有誤。”
    柳公公聞言,遲疑了一下,開口問道:“回大王的話,末將有話要向您稟報。”
    楚王說道:“柳元帥有話隻管講來。”
    柳公公說道:“大王,末將建議換一個地方將戰俘梟首,不知大王以為如何?”
    楚王聽罷,疑惑地問道:“柳元帥此話是什麽意思?”
    柳公公笑道:“大王,末將的意思是說,如今娘娘在此,末將擔心就在這裏將戰俘梟首,人頭落地,鮮血直濺,場景甚為恐怖,會驚嚇到王後娘娘。所以末將才建議要不要另擇一處執行大王詔令?”
    楚王聽了,點點頭,說道:“柳元帥此話有理,本王欠缺考慮,那本王就采納柳元帥的建議,另外……”
    楚王話音未落,一旁的王後忽然打斷了楚王的話,說道:“大王,且慢,臣妾也有話要說。”
    楚王並沒有因為新王後打斷自己的話而生氣,相反微笑地看向新王後,問道:“愛妃有話,盡管說來本王聽聽。”
    新王後說道:“大王,那柳元帥也太小看臣妾了。臣妾身為女子,雖然未曾上戰場殺敵,但臣妾自小生活在草原上,殺豬宰羊的事情沒少做過,所以臣妾對於殺戮這樣的血腥之事並不害怕。所以柳元帥多慮了,臣妾請大王詔令柳元帥就在城牆下將戰俘梟首,臣妾要看看楚國將士的戰刀是如何砍下敵人頭顱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楚王聽罷,不禁衝新王後讚歎道:“愛妃真是巾幗不讓須眉,膽量過人,本王今日對你又刮目相看了。”
    說到這裏,他又衝城樓下的柳公公說道:“柳元帥,你聽到了吧,就依娘娘的意思,在城下將戰俘開刀問斬。讓天下所有人都看看,以後膽敢有冒犯我楚國者,這就是下場,他們都將受到上天的懲罰。”
    柳公公聞言,躬身應道:“是,末將謹遵大王與王後娘娘旨意。”
    言罷,柳公公勒轉馬頭,麵向眾士兵,大聲喊道:“聽本帥將令,速將戰俘全部押上來!”
    柳公公話音剛落,便有士兵押著一列列的俘虜,穿過楚軍隊列,來到城樓下。然後那些俘虜們被命令麵向城樓,分排跪下,陽光將他們的身影投射在地上,顯得有些淒涼。
    柳公公見俘虜已經被押送到位,他又高聲命令道:“刀斧手何在?”
    隨著柳公公的話音剛落,陣中又有一隊身穿紅衣、手持大刀的刀斧手走出隊列。列隊完畢後,為首的一名刀斧手衝柳公公拱手說道:“稟報柳元帥,小的們已經集結完畢,聽從柳元帥將令!”
    柳公公看了看眼前這個彪形大漢,點了點頭,吩咐道:“你們每人負責一名戰俘,三聲炮響後,戰俘必須人頭落地。”
    刀斧手們應聲“得令”,然後依次來到每名俘虜的身後站立,準備執行將令。待一切準備完畢後,柳公公又抬起頭,望向城樓上的楚王,大聲問道:“大王,戰俘與刀斧手已經就位,末將請示大王,現在可否行刑?”
    楚王聞言,並沒有馬上答話,而是俯身往下看去。他的目光依次掃過那分列十幾排跪著的俘虜,隻見他們的頭都被黑布蒙著,根本看不到他們的麵容。楚王心中好奇,眉頭微皺,衝柳公公問道:“柳元帥,為何這些俘虜都被黑布蒙著頭啊?”
    柳公公聞言,趕忙回答道:“回大王的話,這些胡人個個麵相醜陋,樣子如同夜叉,末將恐驚著大王和娘娘,所以末將才命人用黑布把他們的頭蒙著,以免衝撞了二位尊駕。”
    楚王說道:“還是柳公公考慮事情非常周全。”
    這時,新王後忽然將嘴巴湊近楚王耳邊,輕聲耳語了一番,楚王邊聽,邊點了點頭。隨後,楚王衝著樓下的柳公公大聲喊道:“柳元帥啊,剛才王後娘娘說了,讓你把他們頭上的黑布取下來,娘娘不怕,娘娘隻想看看那些膽敢侵犯楚國的胡人臨刑時恐懼的樣子,這樣她才覺得過癮。”
    柳公公聽罷,先是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新王後會有如此要求,但隨即反應過來,大聲應答道:“是,末將謹遵大王和娘娘旨意。”
    說完,他命令手下士兵立即取下俘虜頭上的黑布。刀斧手們聞令而動,迅速上前,取下各自麵前那些俘虜頭上的黑布,露出他們或猙獰或惶恐的麵龐。
    楚王看了看眼前跪著的俘虜,眉頭緊鎖,眼中閃過一絲疑惑,忙衝柳公公問道:“柳公公,你不是說這些俘虜都是胡人嗎?怎麽本王看他們的發式卻都是楚國人打扮?他們到底是誰?他們真的是你抓的草原部落的俘虜嗎?”
    柳公公聞言,忙向前幾步,大聲回答道:“大王,這些俘虜確實都是胡人,至於他們的發式之所以像楚國人的,這裏麵有一定的原因?”
    楚王疑惑地問道:“哦,什麽原因?柳元帥說來本王與娘娘聽聽?”
    柳元帥說道:“大王和王後娘娘有所不知,那些胡人狡猾至極。他們為了打探我軍的動向,所以精彩派出一些探子。當然這些探子不可能再是原來的打扮,他們會特意假扮成我們楚人的樣子,隻是想讓我們分辨不出來,從而讓他們得以混水摸魚。他們以前都是這麽做的,而且屢試不爽。”
    “然而,他們這次卻栽倒在末將的手裏,因為末將也向他們派出了許多探子,探明了他們的動向,從而末將在獲悉消息後,立即出動人馬,將他們一網打盡,一個不漏。隻是時間緊急,還來不及更換,所以到現在為止,他們還保留著楚人的發式。”
    說著,柳公公用手指了指幾個俘虜,說道:“大王和娘娘可以看看這些俘虜的衣著和發式,與楚人幾乎沒有差別。如果不仔細觀察,很難看出破綻。然而他們這些人的伎倆,在末將看來,不過是小意思。”
    楚王聽罷,不禁點了點頭,對柳公公的機警表示由衷地讚賞。
    楚王說道:“柳元帥真乃火眼金睛,你之能力,滿朝文武,無人能比呀。本王對你寄予厚望,隻希望你能夠繼續率領大軍,火速將敵人全部趕出楚國,不知柳元帥可否?”
    柳公公聞言,並沒有馬上答話,而是低頭沉思不語。楚王疑惑地看著柳公公,問道:“怎麽,柳元帥有難度嗎?為了打敗敵人,你需要什麽,盡可以告訴本王,本王一定盡量滿足你。”
    柳公公說道:“回大王的話,若說剿滅全部敵人,倒也不是什麽難事,隻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柳公公欲言又止,楚王卻迫不及待地追問道: “隻是什麽?”
    柳公公歎了口氣後,繼續說道:“回大王的話,上次小的之所以能成功誅殺左邊王和右邊王,讓敵人一潰千裏,關鍵在於末將手中掌握的兵力雄厚,當時太子手下原班人馬,加上各路援軍。末將以監軍身份,充分使用並調動了這些兵馬,才能取得成功。”
    “而這次隨著太子手下原來的人馬投降了天上王,末將手下人馬不多,本來毫無勝利的可能,但末將通過智取,加上用謀略,再一次打敗了敵人。”
    “然而,接下來想要徹底剿滅敵人,末將卻感覺有些力不從心。”
    新王後這時插話問道:“柳元帥有何困難,可說給大王聽聽,或許大王能夠幫你解決?”
    楚王說道:“是啊,柳元帥,剛才娘娘所說極是,你有什麽難處,盡管說來本王聽聽,本王一定會盡力滿足你和將士們的需求。”
    柳公公說道:“敵人經過這些時的連續挫敗,已經變得非常謹慎,龜縮在山裏,就是不肯出戰,末將想再用智取,就很難了。如果想戰勝他們,唯有一個方法,那就是用一支人馬圍困他們,同時派出第二路人馬隔斷他們的糧道,接著派出第三路人馬阻擋他們的援軍,而末將目前手頭的兵力實在匱乏顯然不夠。”
    楚王聽罷,朗聲笑道:“本王已經知曉你的心思,是嫌手頭兵力匱乏,難以完成對敵人的大包圍戰略意圖。”
    柳公公聞言,急忙躬身施禮,誠惶誠恐地說道:“大王英明,大王所言極是,這正是末將目前的困境所在。”
    一旁的新王後插道來:“柳元帥,你已然做得極為出色。你多次打敗敵人,已經為大王多次立功。本宮期盼你能夠再接再厲,繼續為大王建功立業。隻是當下要徹底消滅敵人,你還是感覺手頭兵力有些捉襟見肘,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大王與本宮皆能體諒你的艱難處境。你且請稍等片刻,本宮願助你一臂之力。”
    新王後說完,便站起身,來到楚王座椅前。突然,她撲通一聲跪倒在楚王跟前,磕頭道:“大王,臣妾有一事相求,懇請大王能夠恩準。”
    楚王見狀,驚訝地問道:“愛妃,你這是為何?好端端地,怎麽突然給本王行禮?快些起來,有話慢慢說。”
    說著,楚王伸手要去攙扶起對方,但對方卻固執地搖了搖頭,堅持跪在地上。新王後繼續柔聲地說道:“大王,請您允許臣妾把話說完,再起身也不遲。”
    楚王見新王後如此堅持,也隻好點了點頭,語氣柔和地說道:“好,愛妃,你有什麽想法盡管說給本王聽,本王一定答應你就是。”
    楚王的眼神中充滿了對新王後的疼愛,隻聽新王後說道:“臣妾深知大王的不容易。這麽大的國家,責任都壓在大王您一個人的肩頭之上。您心係天下蒼生之安危,日夜勤勉,為國事操勞,然而不是所有人都體諒大王之不易。”
    “先是太子與老王後因一己之私,觸怒了大王,攪得朝堂之上風雲變幻。大王將他們發配邊境反思,然而他們不念大王之恩,相反心懷怨恨,公然勾結外邦,借兵造反,圍困京城,使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國家陷入動蕩。
    “幸好天佑大王,天佑楚國,加上大王慧眼識才,任命柳公公出任監軍,後來又封為前軍元帥。柳元帥不負大王信任,自出兵以來,以其非凡之智勇,力挽狂瀾,將謀反的太子和子初捉拿歸案,使得朝局得以安定,國家免於一場內部浩劫。”
    “然而,太子與子初雖然已經被大王捉拿,可是他們還沒有最終伏法,宮廷之外他們的黨羽還在積極活動,為他們鳴冤,更可怕的是,隻要太子和子初一天沒有伏法,他們的黨羽就會借著他們的旗號四處蠱惑人心,如今更有甚者,他們竟然公開投敵,勾結敵人與我軍對峙,妄圖卷土重來,大王危矣,楚國危矣。”
    “幸得柳元帥英勇善戰,率兵奮勇抵抗,三戰三捷,終於打敗敵人,將敵人趕到了邊境處,解了京城之圍,但敵人尚未全退,仍舊在邊疆虎視眈眈,伺機而動。”
    “如今,臣妾又聽聞太子的生母率兵從南方而來,意圖為子複仇,不日即將到達京城。楚國局勢愈發危急,如同風雨飄搖中的孤舟。當下之計,臣妾認為應當先集中力量,徹底剿滅敵人,穩固邊疆防線,確保國家不再受外敵之侵。”
    “然後我們再回頭對付那老女人,平定內部叛亂,使得國家重歸和平安寧。唯有如此,大王也才能夠陪著臣妾安享寧靜的生活,不再每日為國事憂心忡忡,同時百姓們也能夠安居樂業,共享太平盛世。”
    未完待續)
    喜歡鳳凰鳥傳說請大家收藏:()鳳凰鳥傳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