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父母“持證上崗”課

字數:3145   加入書籤

A+A-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原本信心滿滿的天兒又挨了重重的一錘,他有點懵。
    懶洋洋的天兒,像泄了氣的皮球,吃了睡,睡了吃。
    三天之後,飯桌上,天兒突然對爸爸媽媽說“我要找工作了,得自己養活自己,但是,我還會考,邊工作邊考試!”
    峰兒看天兒態度堅決,點了點頭,說“也好,八小時工作之餘學習,隻要好好利用時間,時間也夠用。”
    天兒看向楠楠,楠楠說“好,真想學總能擠出時間,要不然,怎麽做到老學到老?天兒能想著去工作,媽媽很欣慰,說明天兒長大了,有責任心了。”
    “臨時的工作好找,要求不要太高,離家近點就行。”峰兒想了想說,“比如你媽的培訓中心,哪怕是兼職也行。”
    天兒看向楠楠說“先不去我媽的教培中心,明天的北城招聘會我想去看看,500多家企業,看看有沒有和我的專業對口的工作。”
    第二天天兒去了北城招聘會的現場。
    北城招聘會現場人山人海,符合天兒金融專業的職位還真有不少可以選擇,但是基本都要簽五年合同。天兒隻想找個臨時的工作,這似乎有點困難。想想也可以理解一個企業,要招聘員工,都想著能長時間幹的,隨時準備跑路的員工,等於給人家做嫁衣,沒有人願意。
    天兒也看了一個比較大的培訓機構,招聘奧數老師,這個天兒沒問題,向來天兒數學就很好,而且大四時就考出了高中的數學教師資格證。
    天兒谘詢了用人單位的條件,對方要求很簡單,隻要能正常代課就行,有教師資格證優先,其他沒有任何要求。天兒一聽很合適,看薪資也還湊合,就決定隨時去上班。
    回到家裏,楠楠問天兒“既然選培訓機構,怎麽沒想去媽媽的培訓機構?”
    天兒說“媽媽,我覺得去別人的培訓機構更能鍛煉我,何況我知道媽媽那裏現在不需要招人。”
    楠楠聽了天兒的話,很是欣慰,說“嗯,挺好,天兒需要走入社會,感受一下現實生活,體悟人與人的交往。一個教培機構也是一個小社會,人際交往要比學校複雜得多。”
    天兒點了點頭說道“嗯嗯,我去體驗體驗。”
    培訓機構離家不遠,天兒可以騎電動車,也可以騎摩托車,很方便。
    天兒這麽快就找到了工作,很開心。於是開始了邊工作邊備考的狀態。
    楠楠的《父母“持證上崗”》公開課之後,陸陸續續的有家長來報名,到了月底,已經有七個人了。楠楠準備下個月初的第一個周末開始上課。
    成人課,楠楠還是還是第一次開,盡管楠楠有家庭教育指導師證,也和很多家長交流過孩子的教育問題,但畢竟開課和閑聊不一樣,需要係統學習。而如今的《父母“持證上崗”》課要怎麽上,根據報名家長的情況,楠楠覺得要從現如今已經報課的家長的需求出發,真正做到“想家長所想,急家長所急”。
    楠楠仔細分析報名家長的情況,分析他們麵臨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四年級以上的孩子的家長,孩子開始叛逆,不聽話了。這是普遍現象。楠楠決定從普遍現象開始講起,然後逐步深入到特殊再到具體做法。
    課程圍繞“孩子開始叛逆,不聽話了怎麽辦?”
    如果孩子開始叛逆了,那麽就是孩子進入青春預備期了。
    青春預備期的孩子脆弱而又敏感,學習上的困難,父母老師的一句批評,同學之間的一點摩擦,都可能影響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到難過,甚至覺得自尊心受到傷害。
    如果這個時候孩子沒有及時安慰和開導,就容易產生恐慌,或者敵視周圍的一切,也容易和父母發生爭執。
    對待青春預備期的孩子,父母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和關注。對孩子的急躁情緒,父母千萬要冷靜,以柔克剛才是上策。
    這個時候的家長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關注孩子的情緒、給予好的家庭環境。
    有時候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很多話就不願意跟父母說了,但孩子的內心往往很脆弱,一旦遇到解決不了的難題,就會產生心理壓力。父母應該多關心孩子的情緒,給孩子一個好的家庭氛圍,溫馨、寬鬆的家庭氛圍能有效幫助孩子緩解壓力。
    2、學會傾聽,理解、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給予有效幫助。
    當發現孩子情緒反常時,父母要找適當的時機和孩子談心,讓孩子把心裏話說出來,父母要認真傾聽,並且表現非常關心的姿勢和表情,在父母的傾聽中,孩子會把事情的經過和心中的委屈一口氣都說出來了。傾訴過後,孩子一般會產生尋求幫助的心理期待。在這個時候,父母首先要表示認同、理解,在認同理解的前提下,感同身受,並給予孩子純粹的愛,你的愛會讓孩子完全信任你,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充分的引導孩子,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去應對成長中碰到的問題,這就是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
    3、永遠不要把孩子想象成為壞孩子。
    有的孩子僅僅是因為成績不好或者比較頑皮,就被老師同學叫做壞孩子,隨便給孩子貼上“壞孩子”的標簽,會極大地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這對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而且這種傷害將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長期受到這樣的對待,會使孩子內心充滿挫敗感,還會讓孩子自暴自棄,甚至導致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所以萬萬不能給孩子下徹底否定性的評價。
    楠楠想到這裏,決定圍繞這三個問題去講,然後讓父母審視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沒有犯這樣的錯誤,並且進行剖析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大家進行討論。
    最後以人民日報曾發表過的一篇文章——《差生都是冤假錯案》為例,讓家長知道沒有天生笨的孩子,隻有沒被教育好的孩子!
    喜歡生活如此多焦請大家收藏:()生活如此多焦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