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 章 蓋房買地

字數:4663   加入書籤

A+A-


    “賴,賴啥賬?宋裏正你說啥呢?”
    小李大夫認識,這是宋錦繡村裏的裏正,來了好幾次了。
    “啊,裏正爺爺,你咋出來了?我不是讓你在屋裏等嗎?我這正在說話呢。”
    宋錦繡連忙拉住裏正的胳膊,想把他拉回後院去。
    裏正被她拽著,腳下就是不動,他問道:“三丫,我看見你和他吵架了,他是不是想賴賬了?”
    “沒有的事,”
    宋錦繡連忙擋在裏正麵前,背著他衝小李大夫使個眼色,用口型說:“用一千兩換麻沸散方子。”
    然後她又大聲道:“去拿銀票,快點,要不我爺爺一不高興,可就沒商量的餘地了。”
    小李大夫一愣愣的,可宋錦繡的口型他也看懂了。
    一千兩,這丫頭可真是獅子大開口,她可知道,一千兩可是他們醫館兩年的利潤總和?
    不過,要真是麻沸散的秘方,一千兩還是真不貴。
    鑒於這丫頭平時的言談舉止,罷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好,好,好,我這就去拿,這就去拿。”
    小李大夫往後堂跑去。就怕跑慢了,宋錦繡反悔。
    裏正得意地說:“看看,這事就得大人來,剛才你和她掰扯半天,我看他都上手了,這不我一來,他就怕了。”
    宋錦繡連忙道:“是,是,是,要不爺爺您是裏正呢,大小是個官,他一個小大夫當然得怕你。”
    裏正連忙道:“誒,在咱村還行,出來就啥也不是了,他就是欺負你們年齡小,大人一出麵,他就慫了。”
    裏正麵露得色,宋錦繡心裏卻暗暗叫苦。
    都說了醫聖的麻沸散方子燒了,她從哪裏弄去?
    不過雖然沒有麻沸散的方子,但她還是有別的讓人麻醉的方子的,而且比麻沸散的方子更好,更安全。
    師兄啊,我把你的方子賣給別人,是不是也算是幫你傳道授業了呢?
    很快,小李大夫拿著一遝銀票過來,遞給宋錦繡。
    “給你,還有紙筆,你在哪寫?”
    “哎呦,給我,給我。”
    裏正連忙搶先接過,一邊背著人察看真假,一邊在心裏嘟囔:這小李大夫當著這麽多的人給三丫銀票,這是安的什麽心?想讓人來偷啊?
    就知道,外人都不靠譜。
    宋錦繡看著紙筆,苦笑道:“你等會,我先把裏正爺爺送回去。”
    裏正檢查完銀票,都是真的,還都是大通銀行的,不錯。
    不過怎麽會是一千兩?不是說小李大夫給了四百兩,還剩六百兩嗎?
    是了,肯定是三丫這孩子有私心,想眛下四百兩做嫁妝。
    哎,女生外向,這也是沒辦法。
    不過既然到了他手裏,那就他先拿著吧。這丫頭還小,別被人哄了去。
    宋裏正連忙把銀票揣進了懷裏。
    這回不用宋錦繡拽他,他就幾乎是小跑著回了病房。
    兄妹四個和裏正爺爺關起門來商量了半天。決定除了蓋房子的錢,剩下的都買成地。
    “你們還小,銀子多了怕你們守不住。都買成地,租出去,每年吃租子就能吃喝不愁了。
    哎呀呀,沒想到咱村第一個大地主竟然是你們兩個臭小子。哈哈哈,爺爺我都眼紅了。”
    裏正開心的臉上的褶子都是笑。
    宋錦繡:……
    這老頭,啥叫大地主是這倆臭小子?她們姐妹倆這麽大人站在這,你看不見?
    再說了,錢是她掙的好不?
    她嚴重懷疑,這老頭要銀子都買成地,就是不想給她和妹妹的。
    終於,宋春生也聽不下去了,
    “裏正爺爺,錢是錦繡掙的,哦,錦繡就是三丫,五丫叫錦芳。以後這地得分了給她們做嫁妝的。”
    “啊,那都是以後的事。以後說不定靠著這些地,你們就發達了,三丫和五丫的嫁妝,那還能少了不成?”
    宋裏正打著哈哈,就是不正麵回答。
    宋錦芳:“裏正爺爺,我叫錦芳,我姐叫錦繡。這是我們剛起的名字。”
    “好,好,都有名字了,好。”
    宋錦繡無奈,這裏正還真是明晃晃的重男輕女,跟她們姐妹說話都是敷衍的。
    好在兄長是個好的,她心情還不算太糟糕。
    裏正揣著銀票和宋錦繡畫好的房屋圖紙,樂嗬嗬地走了。
    送走了裏正,在外麵聽了半天牆角的小李大夫立馬湊上來。
    “哎,我說小師姑,你們就這麽把千兩銀票給宋裏正了?就不怕他貪了你們的?”
    “你咋還聽牆角呢?”宋錦繡不滿地看了他一眼。
    “我這不是著急嗎?你們關著門,我就在這門口溜達,不是故意要聽的。哎,你真不怕他貪了去?”
    宋錦繡:“裏正是個好人,我們信任他。”
    “嘖嘖嘖,財帛動人心啊,小師姑,防人之心不可無。”
    “那又如何?貪了就貪了吧,錢能和命比嗎?”
    宋錦繡透過斑駁的樹蔭看著遠方的天空。
    “沒有他,我們這時候還在老宋家,別說建房買地,恐怕生命都得不到保障呢。”
    小李大夫頓時啞口無言。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那個,小師姑,你真有麻沸散的方子?”小李大夫一臉殷切。
    宋錦繡歎口氣,“哎,拿紙筆來吧。”
    用師兄的方子換了一千兩銀票,裏正爺爺自回家忙活,四兄妹繼續學識字。
    然而,第二天,村裏就來人了,是幾個來縣城趕集的嬸子大娘。
    翠花嬸子一見宋錦繡,就哎呦上了。
    “哎喲喂,我的親娘來,你是三丫?這要是走在路上,嬸子都不敢認了嘿。”
    “三丫,你這身上穿的可是細棉布?哎呦,這細棉布可真軟和。”
    宋錦繡連忙微笑,“翠花嬸,二大娘,你們這是?”
    二大娘滿眼憐惜,“大娘過來看看你們。這春生的腿咋樣了?可是大好了?”
    “哦,大夫說骨接的好,恢複的也好,不過還不能下地走動。”
    宋錦繡一邊把幾人讓進病房,一邊喊道:“哥,嬸子大娘來看你了。”
    宋春生坐在床上,看到屋裏一下子進來七八個鄉親,有點受寵若驚,不知所措。
    翠花嬸子看到宋春生,一拍大腿,“我的娘了,春生咋胖了這麽多?”
    二大娘也道:“就是胖了不少,還白了,真是越來越俊了。”
    豁子嬸也道:“這是小秋生吧?這孩子咋也有個人樣了?可憐見的,終於像個小人了。”
    宋錦繡一噎,這豁子嬸說的啥話啊?
    不過她仍然感激地笑笑。
    這豁子嬸說話就這樣,一樣的話,從她嘴裏出來就變了味,其實人不壞,給兄長捐款的人裏,她家捐了二百文,和翠花嬸子家一樣,是少有的幾個上了二百文的。
    對數著銅板過日子的農家人,二百文可不是小數目,一個成年男子在縣城打工,一個月也就是五百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