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府中初見各官吏 傅籍冊上呂奉先

字數:3704   加入書籤

A+A-


    “二三子可知,再有幾日鮮卑就該要寇我邊郡了。”
    見在場眾人沒有反應,王蒼又淡淡的說了一遍。
    在坐的各級吏員一時間麵麵相覷,這個新上任的塞尉張口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塞尉何出此言?”
    曾經的老上級,侯長第五班,一個四十來歲的中年男子首先接住了話頭,帶著點疑惑的看著曾經的下屬。
    對於王蒼,第五班頗有印象,剛來時給人的感覺有點儒雅,不像個兵卒,反而帶著一股子書卷氣,如今卻居於自己之上,一時間強烈的反差感讓第五班有點難以接受。
    “剛剛進門前,正好有快馬傳來情報,佑漢燧周邊幾裏的天田昨夜發現了很多人馬往來的腳印,佑漢燧離武泉塞東邊不過十幾裏地,鮮卑人已經有些蠢蠢欲動了。”
    “前幾天我俘虜了日律部大帥的小兒子,加上天氣愈發嚴寒,趁著還沒下雪,日律推演不會坐在氈帳中度過這個冬季的。”
    看著在座的眾人,王蒼帶著肯定的語氣,檀石槐隻要不死,這個冬天肯定不會安靜的,而日律推演所部鮮卑的草場就離武泉塞最近,一場報複在所難免。
    在華夏幾千年的曆史裏,在與異族的衝突中,從來都隻有誰手中的刀更利才有話語權。
    王蒼首先看向尉史,大聲喊道。
    “尉史何在。”
    左邊下首兩個模樣相似的青年男子從案幾後挺直脊梁,恭敬地對著王蒼行了個禮。
    “下吏在。”
    “你二人稍後派幾個機靈點的尉卒,一人雙馬,讓長城沿邊的燧卒枕戈待旦,夜不卸甲,隻要有大批鮮卑人的動向,即刻點燃烽火。”
    “把每天巡視天田的燧卒都撤回來,現在務必保證每一個有生力量。再讓各烽燧附近的郵置,把戍卒家屬都遷移到石城內,不然她們隻會成為鮮卑人擄掠的對象。”
    “唯。”
    費伯和費仲兄弟也覺得此事需要先辦,按劍起身慨然應道,對著王蒼拱手行了個禮,自發離堂到前院的官署裏去了。
    優先安排好烽燧和燧卒家屬的事宜後,王蒼低頭看了眼手中的名冊,兩屯士卒,其中一屯騎卒,一屯材官。
    騎屯長呂布?隊率成廉、侯成。材官屯長杜颯,隊率秦宜祿.....
    王蒼轉頭看向右邊上首披甲的壯漢,隻見其跪坐在那裏就像一座山嶽一般,身量極高,一雙濃眉下的眼睛如同鷹隼,從王蒼進門時就一直盯著,好像對自己頗感興趣的樣子,應該是呂布無疑。
    呂布下首的另一位屯長杜颯就年長很多,看年紀應該都快五十歲了,身材有些短小精悍的樣子,骨架很大,脖頸處有一道頗為猙獰疤痕從下頜一直延伸到鎖骨,眉眼間滿是堅毅,顯然,這是一名在邊塞待了幾十年的活化石,真正的百戰老兵。
    剩下幾人相貌各異,但從身量外貌上來看,無一不是猛鶩之輩。
    侯成,應該是那個愛喝酒的呂布八健將,成廉記得也在其中,王蒼心中暗喜,撿到寶了!
    呂布和杜颯幾人見王蒼望向自己,隱晦的交換了一下眼神,坐在最下首一個身材瘦長的青年首先開口問道。
    “下吏戍卒隊率秦宜祿,不知大人有何退敵良策。”
    秦宜祿,好像前世看過他的一些故事,有點耳熟。
    王蒼緩緩開口說出早就打好的腹稿:“正是需要與爾等商議背寇事宜。”
    “從傅藉上看,塞中能用之卒不過三百,其中的戍卒不過二百餘,從雲中到武泉塞,騎兵攜帶三天幹糧全力行軍,朝發夕可至,步卒需要攜帶輜重,最少也要三天才能到達。”
    “此次入寇的鮮卑騎兵定然不會少於萬人,雲中郡兵不過千餘人,還要守禦郡治,府君至多派出四五百人,這等人數,對鮮卑騎兵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離武泉塞最近的隻有度遼營和南匈奴人了,度遼營自三年前潰敗,至今也未重建,不過寥寥幾百人。”
    “呼衍骨都侯那邊大概能出兩三千勝兵,其他幾部南匈奴合計加在一起,差不多也有近萬人。此次,隻要保住武泉塞不失,鮮卑人想侵入內地郡縣,必須要尋找其他隘口,山中小道,或者填土過長城。到時候,其他州郡援兵在中樞的調令下會源源不斷的前來支援。”
    “但現在,最少都需要我們堅守住五到十天。”
    在場諸吏的氛圍有些躁動,連一向自身驍勇的呂布都有些坐不住了,他是能打不假,但亦不能以一敵萬。
    年紀最大的杜颯緊緊的盯著王蒼,直接開口說道。
    “王塞尉隻是闡述了鮮卑人如何強大,並未說清我們該如何退敵。”
    王蒼並未直接回答,而是看向左邊上首的兩位士史。
    見王蒼不搭理自己,杜颯皺了皺眉,感覺自己被輕視了,但年紀擺在這裏,比較穩重,不會當場發難,隱約帶著些許怒氣看向王蒼接下來的動作。
    “劉公,杜公。”
    坐在右邊上首劉康和杜宇兩位士史皆三四十歲的樣子,麵白長須,聽到呼喊自己,也開口回道。
    “下官在。”
    作為曾經的小卒,這兩位管塞中行政和物資錢糧,王蒼還是認得的。
    “杜公清點一下塞內的守禦器械是否充足,多備些箭矢,組織人員修繕破舊和損壞兵甲,以備不時之需。”
    “劉公負責協調城中糧粟,看看儲備是否夠用,再從石城家屬中征召些民夫,負責餐食和搬運物資、守城器械。”
    王蒼看了眼立在身後的王延壽,問道。
    “劉公,塞內現今官奴婢、罪犯、馳刑士和屯田卒還剩多少人。”
    一襲官服打理的一絲不苟的劉康不待思考,開口就道“如今在籍的官奴婢百二十九人,罪犯二百一十五人,馳刑士七十三人,約六成為男性,其餘皆是老弱婦孺。屯田卒三百九十一人,但泰半是老弱、罷窿,實在不堪一用。”
    對於劉康不用思考脫口而出的數據,王蒼暗中滿意,理了理思路,說道。
    “明日朝食後,召集眾人在校場集合,我將親選百五十人,有父母妻兒死於鮮卑人之手,皆可報名,我將組一敢死屯,如遇危急,輒以擊之,待戰後我自將上報府君,贖其罪。”
    “另從百五十人中擇優選出五十名冒刃敢死,強健勇壯之士,親率作為親兵,做總預備隊使用,日常吃穿用度皆按最高標準發放。”
    喜歡漢吏請大家收藏:()漢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