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丹藥之托

字數:6551   加入書籤

A+A-


    在吳青成清雅簡樸的洞府內,二人相對而坐,石幾上茶煙嫋嫋。武天行正全神貫注地以神識探查著手中一枚溫潤的玉簡。玉簡內記載的,正是吳青成此次請他代為煉製的丹藥——水還丹。
    這水還丹的丹方,讓武天行眉頭微蹙。其主材是雪靈水與八級水屬性妖丹!
    雪靈水的生成條件,在武天行所知的靈材寶典中,被描述得近乎苛刻:必須是極度純淨的水屬性靈液,在一種溫度極低、卻又詭異地永不凝結成冰的絕域環境中,曆經數千年乃至更久的光陰,吸納天地精粹,方有可能孕育出一絲!期間但凡受到一絲外界擾動,靈性便會消散殆盡。此物,武天行以往隻在典籍中見過描述,實物連影子都未曾見過。
    難怪吳青成寧願舍棄一整頭八級妖獸的珍貴屍首作為酬勞!武天行曾煉製過寒髓丹,深知此類蘊含極致寒意的材料,尋常的煉丹法門根本無從下手。除非能找到傳說中的冰屬性靈火……但這等神物,武天行踏遍兩片大陸,連半點風聲都未曾聽聞。
    吳青成找他煉製此丹,原因不言自明——寒髓丹!此丹是冰屬性丹藥,當年武天行曾贈予過他此丹。
    隻是這水還丹的要求更高了不止一籌!雖然同樣要求煉製出上品丹藥,但水還丹的品階比寒髓丹高出了一個大境界,其蘊含的靈力之磅礴精純,幾乎是後者的十倍!以武天行目前元嬰中期的修為和對更高階丹道的領悟,煉製此丹,他並無十足把握。
    武天行緩緩放下玉簡,凝重地看向吳青成:“這上品水還丹,以我現今的境界與丹道造詣,並無把握一次功成。若你手中雪靈水的份量足夠支撐多次煉製,或可一試。否則……恐怕需要你耐心等待些時日。待我若能突破至元嬰後期,靈力掌控與丹道感悟再上層樓,方有更大把握著手煉製。”
    吳青成聞言,臉上卻並無失望,反而爽朗一笑:“沒問題,此丹並非急用。雪靈水雖難得,幸而此次所得可煉製三爐。我的要求也不高,隻要能最終成丹三顆上品水還丹,便心滿意足了。”
    “好!”武天行見他要求合理,且時間充裕,便很幹脆地應承下來。不過心中也暗自思量:僅求三顆,顯然不是用於日常修煉消耗。結合吳青成修為精進神速的勢頭,此丹極有可能是他未來衝擊化神境時,作為關鍵依仗之一。
    既然此丹是為元嬰大圓滿境準備的,那至少也是百年之後的事情了。縱使吳青成天賦如何逆天,也不可能在踏入大圓滿境不足百年內便倉促渡劫飛升。
    二人當下議定,待武天行成功突破至元嬰後期,再著手煉製此丹。商議已畢,武天行便辭別吳青成,準備返回千山宗。這次,他選擇了使用青雲宗與千山宗之間架設的傳送陣,這也是他首次體驗這條便捷通道。
    傳送陣光芒斂去,武天行的身影出現在千山宗傳送殿內。值守此地的弟子感受到那深不可測的氣息,定睛一看,竟是宗門大長老親臨,急忙上前躬身行禮:“弟子於兵,拜見大長老!”
    “免禮。”武天行擺擺手,目光落在於兵身上。此子金丹後期修為,周身靈力凝練充沛,根基頗為紮實,顯然天賦不錯。他腰間懸掛著煉器峰的身份玉牌。“你是煉器峰何人門下?”武天行隨口問道。
    於兵恭敬回道:“回稟大長老,弟子師尊乃是煉器峰峰主秦山長老。”
    “哦?秦師弟的徒弟。”武天行微微頷首,“莫要抵抗,我看看你的情況。”說著,他伸出手指,輕輕按在於兵肩頭,一股溫和卻精純的靈力探入其體內。
    探查之下,骨齡近四百歲,身具火、木、土三靈根,其中最強的火靈根天賦也僅占四成左右。這天賦在修行路上本不算出眾。開口詢問得知七神識強度遠超同階,已能覆蓋六百餘丈,達到了元嬰初期的門檻!這顯然是神魂上有著過人之處。
    “你主修煉器之道?”武天行收回手。
    “回大長老,正是,弟子是一名煉器師。”於兵答道。
    武天行聞言,眉頭卻微微皺起:“既是有天賦的煉器師,為何被安排在此看守傳送陣?”
    他深知修行界現狀,丹、器、符、陣等輔助之道修士,若無宗門特殊扶持和資源傾斜,極易像當年的劉長老一樣,困死於築基或金丹境,難有寸進。長此以往,千山宗除了丹道能因他而興,其他輔助之道恐將後繼無人,嚴重製約宗門全麵發展。
    見於兵臉色微變,似有惶恐,武天行放緩語氣道:“不必緊張,如實說便是。”
    於兵急忙躬身解釋:“大長老息怒,此安排已是宗門長老們對弟子的照拂了。看守傳送陣事務清閑,幾乎無需分心,弟子日常有大把時間可自行修煉,並不耽誤。”
    武天行微微點頭,聽上去似乎合理,宗門這些年對輔助修士也確有資源傾斜。但這等“照顧”,對於一個靈根天賦一般的的煉器師來說,遠遠不夠!
    “接著。”武天行不再多言,翻手取出一個玉瓶拋給於兵,隨即化作一道流光飛離了傳送殿。
    於兵下意識接住玉瓶,疑惑地打開瓶塞。一股精純至極、沁人心脾的藥香瞬間彌漫開來!他定睛一看,瓶內靜靜躺著九顆圓潤飽滿、丹紋隱現的丹藥——竟全是上品清明丹!此丹對金丹修士穩固神魂有奇效!他平時能得到一顆中品清明丹都視若珍寶,此刻手中竟握著九顆上品!巨大的驚喜讓他愣在當場,久久未能回神。
    武天行徑直來到宗門大殿。千山道人正在殿中與幾位執事弟子安排事務,見武天行進來,立刻起身相迎:“大長老回來了!快請上座。”殿內弟子也齊齊躬身行禮:“拜見大長老!”
    “見過宗主,不必多禮。”武天行向千山道人還禮,隨即對幾位弟子道:“你們先下去吧。”待殿內隻剩兩人,他才在千山道人身旁落座。
    千山道人指著麵前一幅展開的宗門輿圖,上麵標注著靈獸峰的區域:“大長老請看,靈獸峰主力已遷至妖獸城。空出的靈脈洞府甚多,我正打算重新規劃分配,以加速培養優秀弟子。不知大長老對此有何高見?”
    武天行目光掃過輿圖,點頭道:“我來尋宗主,也正為此類事。宗主,如今我千山宗元嬰長老數量已頗為可觀,但細觀之下,除了丹師一脈因我之故尚能支撐,煉器師、製符師、陣法師這些至關重要的輔助之道,宗門內尚無元嬰境高人坐鎮!此乃短板,需盡快著手培養填補。”
    千山道人對此深以為然,也早有考量。他取出一枚玉簡遞給武天行:“大長老所言極是。這是宗門目前對內外門弟子及各類專才的供奉標準與貢獻獎勵細則,其中已對輔助之道有所傾斜,請過目。”
    武天行接過玉簡,神識快速掃過。內容與他了解的相差不大,主要是在資源分配上對輔助修士做了些優待。
    他遞回玉簡,壓低聲音道:“我已安排千秋閣,將在中央大陸主閣與東大陸丹城各舉行一場大型拍賣會,每場拍賣十顆上品化嬰丹。宗門的化嬰丹儲備將大幅增加,對內發放的名額也可適當放寬些了。”
    千山宗雖不缺破境丹,但為避免樹大招風、引來覬覦,發放標準極為嚴格:隻有那些修為已達金丹圓滿、且通過自身修行觸摸到突破契機、隻差臨門一腳的核心弟子,方有資格申請一顆化嬰丹。若弟子至死都未能自行感悟到那絲突破之機,則無緣得到丹藥。
    因此,相比於其他宗門,千山宗隻是大幅提高了有潛力弟子的突破成功率,高階修士的數量並未太過顯眼。
    千山道人聞言,眉頭微皺,有些猶豫:“放寬標準,讓更多有突破可能的弟子,無論資質潛力高低,都發放破境丹嚐試?此舉雖能快速增加元嬰修士數量,但那些資質平庸者即便僥幸突破,恐怕……於宗門長遠助力有限啊。”
    他的擔憂代表了修仙界絕大多數高階修士的普遍看法——破境丹斷絕的兩萬年間,能成功化嬰者,無不是天賦卓絕或氣運逆天之人。資源有限,自然要優先傾斜給潛力更大的天才。
    武天行沉默了片刻,目光投向大殿之外,那被靈霧繚繞的連綿山峰,眼神似乎穿越了時空,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縹緲:“宗主,天道既賦予眾生修行之機,每位踏上道途的修士,皆有其自身的緣法與前程。當年天道異變,飛升之路受阻,丹穀等勢力為一己之私,悍然摧毀破境丹主材的培育根基,斷絕無數修士的道途希望,此舉……本就是逆天而行!”
    他的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帶著一種洞悉本質的沉凝。
    千山道人微微一怔,沒想到自己一句尋常的顧慮,竟引出了武天行這番關乎“天道”與“道途公平”的宏論,更牽扯出萬年前修行界那段被塵封的辛秘往事。
    武天行並未在意千山道人的反應,繼續娓娓道來,仿佛在陳述一段塵封的曆史
    :“宗主可知,這逆天之舉,直接導致了修仙界丹、器、符、陣等輔助之道的全麵衰敗。缺少了這些基石,最終受損的,是所有修士的道途!而當年,我千山宗,便是反對丹穀此舉最力的宗門之一!”他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
    “當年的老宗主,更是反對聯盟的首領!為此,我千山宗與丹穀一派明爭暗鬥數百年,寸步不讓!可惜……”武天行語氣轉沉,帶著一絲曆史的沉重與悲愴,“最終因妖獸森林妖族大舉入侵,我宗腹背受敵,力戰之下……敗了。老宗主與眾多長老、精銳弟子血灑山門,宗門基業幾乎毀於一旦,傳承斷絕,就此沉寂萬年。”
    說到此處,武天行伸出手指,輕輕點了點腳下的地麵:“當年唯一幸存的五色金蓮母株,便深藏於我們後山地底!是當年的老宗主,布下絕世大陣將其隱匿保存下來的!我當年機緣巧合,得宗門遺澤,尋回傳承與靈植時,便已在心中立誓:必竭盡所能,重振千山宗昔日榮光!更要完成先輩未竟之誌,撥亂反正,恢複這被扭曲的天道循環,還世間修士一個相對公平的求道之機!這,亦是我千山宗立身之基、修行之道!故此,放寬破境丹之限,培養各道人才,勢在必行!”
    千山道人徹底震驚了!他從未想過,宗門兩萬年前的輝煌與隕落,竟隱藏著如此驚天動地的緣由!更未想到,武天行回歸宗門,傾力扶持,竟是為了履行對先輩的承諾,踐行如此宏大的道義!自己等人當年對武天行意圖的種種揣測,此刻顯得如此可笑與淺薄。他心中翻騰著複雜難言的情緒。
    洞府內陷入長久的沉默。過了好一會兒,千山道人才鄭重地拱手道:“大長老!既關乎我千山宗立宗之本與先輩夙願,我自當鼎力支持,絕無二心!一切,皆按大長老之謀劃行事!如此說來……丹穀當年覆滅,也算是天道昭彰,為我千山宗報了這血海深仇了!”
    武天行卻搖了搖頭,淡然道:“嗬嗬,丹穀覆滅,我並未出多少力。他們覆滅的根本,是萬年來自作孽太多,那些年高階修士隕落太多,導致宗門實力衰落。實力大損後,不過是牆倒眾人推罷了。不過,丹穀既除,我們今後的路確實會少了許多明麵上的阻礙。再加上如今天道已然恢複如常,旁人就更沒有理由,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阻止我們重振各道了。”
    “大長老所言極是!”千山道人深以為然,此刻思路也豁然開朗,“那麽,具體該如何著手?大長老可有章程?”
    武天行手指輕輕敲擊著石幾桌麵,發出篤篤的輕響,思路清晰地說道:“我們分兩步走。第一步,集中資源,優先傾斜培養那些有誌於、且有天賦修行輔助之道的弟子!煉丹、煉器、製符、陣法……皆是宗門基石。這些修士的天賦,往往不在靈根,而在於神魂強大、悟性高低。修仙界萬年來對輔助之道的輕視與資源剝奪,已造成了嚴重的斷層,最終反噬的是所有修士的道途!因此,我們必須先將這些‘基石’重新夯實。”
    “具體做法是:在各峰各堂,乃至外門,仔細甄別、選拔在丹、器、符、陣等道上展現出良好天賦與熱情的弟子。將他們列為重點培養對象,給予最優厚的資源供奉,提供更多的機會。對於其中修為達到圓滿境、瓶頸顯現者,隻要根基紮實、貢獻足夠,便賜予破境丹,助其突破!我們急需打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高階煉器大師、製符宗師、陣法大家!”
    他頓了頓,繼續道:“第二步,對於其他以戰鬥、法修為主的弟子,維持原有的破境丹發放標準不變。待我們成功培養出第一批元嬰境的輔助大師,宗門整體實力、底蘊、防禦能力都將躍升一個台階,根基更加穩固。那時,我們手中掌握的破境丹資源也將更為充足,便可逐步放寬對其他弟子的破境丹供給,擴大元嬰修士的基數。宗主認為此策如何?”
    千山道人聽得連連點頭,眼中精光閃爍:“此策甚好!穩紮穩打,目標明確!不過……”他略一沉吟,提出一個現實問題,“委托千秋閣拍賣二十顆化嬰丹之事,動靜著實不小。為免過早引起各方,尤其是陰宗這等不擇手段的勢力的關注,最好讓千秋閣在拍賣時,能拿出一個令人信服的靈材來源說法。如此為我們爭取到足夠多的發展時間。”
    武天行雖自信無懼,但也認可千山道人的謹慎:“嗯,宗主思慮周全。此事我會再與千秋閣商議,妥善處置此事。至於宗門內部的事務,就煩勞宗主費心了。”
    千山道人欣然笑道:“嗬嗬,此乃壯大我千山宗根基的大事,何談煩勞?隻是恐怕還得煩勞你那寶貝徒弟白靈了。宗門之中,論及製符之道與靈陣造詣,無人能出其右。後續培養符師與陣師,少不得要請她多費心指點。”
    “這是自然。”武天行站起身,將一個玉瓶放在千山道人麵前的桌案上,“宗門大事,靈兒身為宗門核心弟子,責無旁貸。宗主有事盡管吩咐她便是。這是九顆化嬰丹,若宗門在培養過程中需要煉製其他輔助丹藥,宗主盡管開口。”玉瓶之中是九顆化嬰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