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世家的態度

字數:4169   加入書籤

A+A-


    時間撥回到十月十日夜,徐家二房家主徐秀膺特意喬裝上門拜訪謝家在此地的主事,五房家主謝元浩
    “謝兄,近日我得知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我手下的商賈來報,青蓮縣通往其他州縣的道路已被秘境阻斷了,青蓮縣成為了一塊孤地。此事關乎我們所有人的安危,不知謝兄有何辦法?”
    謝元浩不慌不忙的喝著茶說道::“此事若真,那可真是個天大的災難。但徐兄你為何來找我?我謝家雖薄有家資,但商賈之道恐怕幫不上什麽忙啊。”
    徐秀膺:“謝兄此言差矣。我們世家之所以能夠綿延百年傳承至今,靠的是團結。隻要我們能夠團結一致,就算兵荒馬亂也能結寨自保。”
    謝元浩不置可否地問道:“你說的這個我們你們有我謝家嗎?”
    徐秀膺知道這位的脾性,說睚眥必報都不為過。他忙不迭的道歉道:“元浩兄,前幾日是我家小子不懂事,胡亂聒噪害得貴公子被罰了軍法。來日貴公子康複,我一定攜犬子和重禮,親自登門道歉。你看可好?“
    謝元浩依然仔細撇著茶杯中的浮沫,似乎沒有聽見徐秀膺的情深意切。
    “老爺,顧庸顧大人來訪!“此時有仆人來報。
    “快請!“謝元浩說著就要撇下徐秀膺出門迎接。
    “不必了,深夜叨擾已甚是惶恐。然此事十萬火急望君海涵。“人未到,聲先至。說話間,顧庸已大步流星而來。
    “想不到徐兄也在此處,正好我不用再去尋你了。“仿佛才看見徐秀膺,顧庸假意熱絡道。
    顧庸:“近日我得知了一個關於王準的驚天秘密,不知二位是否願意一聽?”
    謝元浩:“哦?顧兄請講。”
    顧庸:“想必二位已經知道各州各縣都被秘境隔絕成為了孤島?“
    徐秀膺:“我剛剛就在跟元浩兄談論此事。王準的秘密與此事有關麽?“
    顧庸故意壓低聲音道:“王準知道此消息後,竟與海賊團勾結,意圖在下元節海祭大典時發動叛亂。此事關乎我們所有人的安危,我希望李兄能夠與我們共同抵禦外敵。”
    徐秀膺驚恐道:“他想做什麽?他想造反?“
    謝元浩不滿地看了眼徐秀膺,依舊淡淡地說道:“那顧兄具體有何打算?”
    顧庸:“首先需要向各大世家揭露王準的陰謀,讓大家明白我們共同的敵人是誰。其次我希望謝家和徐家能夠聯絡駐紮在越州港的靜海軍,幫助忠武營更好地抵禦來犯的海賊。”
    謝元浩:“顧家已經與向武城侯合作了?顧大人現在是做了孫廣宗的說客?“
    顧庸:“海賊與武城侯,當下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我相信你的選擇。“
    謝元浩有些意動,向徐秀膺使了個眼色,端起了茶杯。
    徐秀膺咬咬牙說道:“靜海軍是朝廷的軍隊,沒有南直隸總督胡部堂的調兵虎符,誰也無法調遣,私自調動就是造反。“
    顧庸:“徐兄誤會了。我們並不需要靜海軍直接參與戰鬥,但世家的力量卻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可以利用靜海軍為忠武營提供物資和情報支持,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世家的聲望和影響力,穩定民心避免社會動蕩。
    謝元浩:“顧兄,我們世家願意為忠武營提供物資和資金支持,但我們也希望一個強有力的政府來維護治安,保證我們世家免受外敵的侵擾。”
    徐秀膺適時的附和道:“我們希望看到一個更加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
    顧庸停頓片刻,仔細觀察了謝、徐二人的表情後,他拋出了一個巨大的誘惑:
    “我完全理解你們的擔憂。我已經與孫廣宗商討過並達成一致,除了加強巡邏,確保社會的穩定,我也會推動成立一個由各世家代表組成的監督委員會,來監督今後縣衙的決策和執行情況。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致,就一定能夠戰勝敵人。“
    謝元浩點頭道:“顧兄言之有理。我願意代表謝家,與其他世家共同商討此事。但此事需謹慎行事,不可泄露風聲。”
    徐秀膺連忙附和道:“我也願意代表徐家。”
    顧庸:“很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這個計劃,那我們就分頭行動吧。謝兄負責聯絡其他世家在縣中的負責人,徐兄負責籌備物資和穩定民心。我們必須在十月十五日前做好一切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危機。”
    三人商議結束後,顧庸便離府而去,此時遠處傳來更夫打的三更梆子。
    “梆~梆~梆,天幹物燥,小心火燭!“
    十月十一日清晨,王準私發的《保境安民令》被王大成命人在青蓮縣的衙門口、城門、東市市集、通衢、驛鋪、津渡等地貼滿了告示牌。
    “《保境安民令》!”一位老學究一字一句的念著。
    “這上麵寫的啥?”一個準備出城耕田的老農問道。
    “攤丁入海、海丁合一!”老學究咬牙切齒道。
    “這是什麽意思?”老農著急的問道。
    “就是縣衙巧立名目,又要收苛捐雜稅了!可惜我考了一輩子,都沒能獲得個功名,又被這群貪官汙吏敲骨吸髓了。”老學究歎了口氣轉身便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簡直是把我們往死裏逼啊!家裏本就揭不開鍋,如今還要交這勞什子人頭稅,日子沒法過了!”
    一位年輕人接話:“是啊,聽說這稅錢最後都進了忠武營和這幫當官的腰包,我們何不聯名去縣衙抗議,讓他們知道百姓的力量!”
    平民百姓被地痞煽動,準備以最直接的方式表達他們的憤怒與不滿。
    不多時群情激憤的民眾已經包圍了縣衙,孫廣宗不得不命方天帶著忠武營的士兵在縣衙前維持秩序。王永年守在縣衙前被憤怒的民眾推搡著,如同秋風中飄零的樹葉。
    縣衙後堂,官員聚在一起,議論紛紛。
    孫廣宗朗聲說道:“王準此舉無疑是自掘墳墓。我等身為朝廷命官,豈能任由他胡來?”
    主簿沈秀憂慮道:“當初王縣令不是也說要等待朝廷旨意麽?此事到底是他獨斷專行還是有朝中大人授意?還不清楚。我等若貿然行動,恐事後被人詬病。不如先派人找到王縣令,問清楚事情原委在做決斷?”
    顧庸:“沈大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等豈能因私廢公?揭露真相撤銷亂令刻不容緩。”
    沈秀被逼急了道:“我也知道應當先平息民憤,可如今那告示上蓋的可是縣令的官印,你就算想撤銷也得找王準拿到大印。不然空口無憑的,誰信啊!“
    此刻謝家的會客廳內,各世家在青蓮縣的話事人已經齊聚一堂。
    謝元浩:“兩方的承諾我已經告知你們了,怎麽選諸位一起商議拿出個主意吧!“
    徐秀膺附和道:“顧家以前一直保持中立,如今率先投靠了武城侯,想是勝券在握。顧庸答應諸位在未來可以直接參與縣中大小事務,也是不錯的承諾。“
    謝元浩手持告示,對著眾人說道:“這王準真是膽大包天,意圖禍亂青蓮縣,竟敢以海防之名行此等不義之事!吾等世代以仁義立家,豈能坐視不理?”
    眾人紛紛接話道:“這王準真是把我們的生意往絕路上逼啊!加稅之下百姓必將緊縮開支,加之道路阻隔,我們的貨物如何能賣得出去?我等也斷不會支持這等奸佞小人。”
    喜歡左靈複蘇請大家收藏:()左靈複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