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新的秩序

字數:3172   加入書籤

A+A-


    在大戰硝煙尚未散去的灰燼中,三股勢力匯聚於一座古老而莊嚴的講茶大堂內,空氣中彌漫著權力與利益交織的緊張氣息。陽光透過破碎的窗欞,斑駁地照在這片曾經和平的土地上,如今卻成了各方爭奪的焦點。
    縣衙派出的孫廣宗和顧庸,他們身著整潔的官服,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堅定:“縣衙擁有朝廷的合法性與正義之名,捕快與忠武營的忠誠士兵是維護治安穩定的堅強後盾。恢複秩序,重建家園,是我們不可推卸的責任。縣內的各項庶務,都需在我們的引導下,為百姓帶來福祉。”
    世家派的首領,謝家五房的家主謝元浩,身著華服,緩緩開口:“世家曆代守護這片土地,我們的宗族與商賈網絡根深蒂固。忠武營與靜海軍中將士,也不乏我世家子弟,他們對這片土地的愛,不亞於任何人。我們主張共治,是想利用世家的資源與人脈,加快促進經濟再次繁榮,同時保障平民百姓的利益。”
    靖海軍駐越州港的統帥——甘忠、謝光,兩位久經戰陣的將領。甘忠站起身聲音洪亮:“靖海軍以強大的武力擊退了海賊和幫眾亂民,守護了青蓮縣和這片海域的安寧,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確保軍需供應,讓戰士們無後顧之憂。但長遠來看,我們提議建立一個更具有包容性的政府,吸納各方力量共同治理。”
    隨著討論的深入,各方開始圍繞如何平衡權力與利益展開激烈的辯論。孫廣宗堅持政府的絕對領導地位,認為隻有這樣才能確保政策的連貫與執行;世家派則主張分權,通過世家間的協商與合作,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靖海軍則提出一個折中方案,建議建立一個多派合作的共管會,既保證政府的權威性,又兼顧各方的利益訴求。
    “我們不能讓這片土地再次陷入混亂。”顧庸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煩躁,“但我們也必須傾聽其他聲音,尋找共識。”
    “共識是存在的,”世家的徐秀膺微微一笑,“隻要我們都能放下私念,為了這片土地的未來著想。”
    靖海軍的副統帥謝光點頭讚同:“沒錯,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讓這片土地再次繁榮起來。”
    在戰前的那段緊張時期,為了獲取世家派的支持,政府派的首領顧庸曾提出了一個類似的頗具創意的方案:推動成立一個由各世家代表組成的監督委員會,以監督縣衙的決策和執行情況。這一提議旨在通過引入世家的力量,來增強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從而贏得世家派的好感與支持。
    然而,戰爭的殘酷與複雜,卻將這個美好的設想擊得粉碎。在城外的那場關鍵戰鬥中,靖海軍蹉跎戰機未能如約而至,給予忠武營應有的支援。這一行為直接導致忠武營在城外的戰鬥中損失慘重,超過七成的傷亡。士氣低落為以致後續無法重振旗鼓支援城內的戰鬥,險些導致軍械庫被攻破。
    而在城內的戰鬥中,情況同樣不容樂觀。當衙門和軍械庫受到襲擊前,各個世家不僅未能提供任何實質性的支援,反而紛紛召回在忠武營和縣衙中效力的自家子弟。這種行為實質上違背了他們在戰前與政府派達成的交易,勉強隻能算作是維持了綏靖不作為的態度。
    明眼人都能看出這是一種對動亂不加抵製,姑息縱容賊寇以犧牲平民百姓為代價,妄圖戰後同製造叛亂的縣令王準勾結和妥協的政策。
    麵對這種背信棄義的行為,政府派的首領孫廣宗感到憤怒與失望。他深知,這場戰爭不僅是對軍事實力的考驗,更是對各方信譽與承諾的檢驗。世家的這種行為無疑是對政府派的一種背叛,也是對聯合抗敵精神的踐踏。
    “我們不能容忍這種行為!”孫廣宗在此次會議上憤怒地指出,“世家派必須為他們的背信棄義付出代價!”
    然而,麵對政府派的指責,世家派的首領卻顯得頗為淡然。他們聲稱,在戰爭這種極端情況下,每個家族都有權優先保護自己的利益,召回子弟隻是出於自保的本能。至於監督委員會的方案,他們表示願意在席位上繼續探討,但目前更重要的是團結一致,共同抵禦外敵。
    靖海軍的統帥則在這場紛爭中保持著相對中立的立場。他們承認在城外的戰鬥中未能及時支援忠武營是一個失誤,但也表示這是由於戰場形勢的複雜與多變所致。對於世家的行為,他們表示理解但並不讚同,認為在叛亂事件中保持團結與信任是至關重要的。
    在這場紛爭中,各方都試圖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合理的解釋與辯護。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這場叛亂已經讓原本就脆弱的聯盟關係變得更加緊張與脆弱。如果無法找到一個能夠真正平衡各方利益、增強信任與合作的解決方案,那麽這場戰爭很可能隻是更大規模衝突的前奏。
    為了打破這種僵局,顧庸開始尋求與世家派和靖海軍進行更為深入與坦誠的對話。他意識到,隻有通過真誠的溝通與協商,才能找到解決矛盾、重建信任的途徑。於是,他提議由各方代表組成的和平議會,共同商討如何化解當前的危機、重建聯盟關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終,在漫長而艱難的談判後,三方達成了一項初步協議:建立一個由政府、世家與靖海軍共同參與的共和管理會,通過協商與合作,共同管理縣內農業、鹽政、礦藏以及海上貿易的稅收,確保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利用,同時設立監督機製,防止任何一方濫用權力。
    共管會共有12位成員,包括會長一名、五位現任朝廷官員及六位非官府人員。第一屆成員名單如下:
    會長——孫廣宗原縣尉、現任忠武營指揮使);
    五位現任朝廷官員——顧庸原縣丞)、、甘忠靖海軍參將)、沈秀縣主簿)、王大成原刑名師爺兼典吏,危機衝突的關鍵時刻反水,背叛王準投靠了顧庸)、徐傑錢糧師爺,徐家旁支,精通處理財政稅收事務);
    六位非官府人員——謝元浩謝家五房家主)、徐秀膺徐家二房家主)、顧德顧家三方家主)、路柴路家大主事)、韓士誠韓家家主、越州鹽商)、何生海商會長)
    隨著這一看似曆史性的合作,議事廳內回蕩著虛幻的新希望與新夢想。前路依舊充滿不確定,但至少在這一刻,他們共同邁出了期望走向和平與繁榮的第一步。
    雖然未來的道路仍然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但至少在這一刻,顧庸展現出了尋求和平與合作的勇氣與決心。他相信,隻要各方都願意放下恩怨、攜手共進,就一定能夠找到一條通往和平與繁榮的新秩序。
    喜歡左靈複蘇請大家收藏:()左靈複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