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官渡之戰中)
字數:4536 加入書籤
話說這張燕,其原名為褚燕。想當年,他與張牛角攜手並肩,一同攻打癭陶城。怎料在激戰之中,一支冷箭不偏不倚地射中了張牛角。
張牛角深知自己命不久矣,臨終之際,他強撐著最後一口氣,向部下下達了一道重要指令:務必尊崇褚燕為新首領!就這樣,褚燕順應眾人之意,改姓為張,接管軍隊。並更名為張燕。
早些年的時候,張燕曾親自上書向朝廷表示願意歸降。當時在位的靈帝見此情形,龍顏大悅,當即冊封張燕為平難中郎將。自那時起,張燕心中對於朝廷始終存有一份敬意和向往之情。
兩年前程昱一路風塵仆仆地趕到了常山。當他尋得張燕時,還帶來了一個令張燕喜出望外的消息,曹操代表朝廷,特意給張燕加官進爵,封為平南將軍。
麵對如此厚待,張燕毫不猶豫地決定轉投曹操麾下。而程昱呢,則選擇留在此處,全心全意地協助張燕治理軍隊。
要知道,原本的張燕不過是個土匪頭子罷了,手下雖然兵多將廣,但卻沒有一位智謀之士能為他出謀劃策。
然而,自打程昱到來之後,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燕對程昱所展露出來的淵博學識可謂是欽佩至極,甚至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
無論大事小情,隻要是程昱提出的建議或策略,張燕都會不假思索地予以采納並執行。在程昱的輔佐下,張燕的軍隊日益強大。
於是乎,在程昱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張燕當機立斷地采取了行動,對自己麾下龐大的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精簡。
曾經多達十萬人之眾的大軍,經過此番調整之後,僅剩下區區五萬兵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舉措非但沒有致使張燕的實力有所衰減,反倒是帶來了諸多益處。
隨著軍隊規模的縮小,其行蹤變得越發難以捉摸和追蹤,這使得他們能夠更為輕鬆自如地隱匿於山林之間,讓敵人難以察覺。
與此同時,由於兵員數量的減少,所需耗費的糧食資源也大幅降低,大大減輕了後勤補給方麵的壓力。
此外,原本數以百萬計的黑山軍家眷們,此刻紛紛開始積極投身於土地開墾和農耕勞作之中。這些勤勞的人們通過辛勤耕耘,不僅得以自給自足,還能有餘力為軍隊源源不斷地供應充足的糧草物資。
正因如此,在接下來近兩年的時間裏,張燕及其所率領的軍隊宛如人間蒸發一般,幾乎完全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當中。
他們再也不曾像以往那樣肆意縱橫,四處劫掠袁紹的地盤以及掠奪當地的人口。久而久之,就連袁紹本人都險些忘記了在自己的轄區範圍內竟然還潛藏著這樣一支強大且危險的敵對勢力!
而就在此時,那個期待已久的時機終於悄然而至。袁紹意氣風發地集結起大批精銳部隊,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官渡地區,企圖在此展開一場戰略對決。
與此同時,一直隱忍不發、靜待良機的程昱與曹操二人深知,屬於他們的絕佳機會終於來臨了!
張燕與程昱迅速做出部署,決定在常山郡的真定縣舉旗起事,並兵分兩路,分頭出擊。其中一路由張燕親自統率,與其部將杜長一同領軍三萬,殺入巨鹿郡。一路上旌旗蔽日,金鼓喧天,聲勢極為浩蕩,成功吸引住了袁紹的全部注意力。
而程昱本人則率領張燕的部將孫輕與王當,一路南下。進入趙國境內,攻打縣城。並且盡量隱藏行蹤。其目的便是直撲袁紹的老巢鄴城。
而在另一邊,張燕率領著他那如狼似虎般的軍隊,在巨鹿郡發起了一輪又一輪極其猛烈的攻擊。他們士氣高昂、銳不可當,所到之處皆是硝煙彌漫、戰火紛飛。這令人震撼的戰況如同疾風一般迅速傳播開來,沒過多久,這個驚人的消息就傳入了位於官渡的袁軍大營之中。
得知此訊後的袁紹大驚失色,他深知若不能及時回援巨鹿,恐怕後果不堪設想。於是,他心急如焚地匆忙命令大將高覽帶領一支精銳部隊火速趕回巨鹿救援。
與此同時,由於後方局勢突然發生如此重大變故,原本還氣定神閑的袁紹也開始變得焦躁不安起來。此時的他心裏十分清楚,現在想要退兵已經是絕無可能之事了。因為一旦選擇退兵,老謀深算的曹操必定會抓住這個絕佳機會。
毫不猶豫地率軍渡過黃河,長驅直入將戰火燒進河北之地。那樣一來,整個戰局都將會對袁紹一方極為不利。所以,擺在袁紹麵前的路隻有一條,那就是果斷抉擇,立刻與曹操展開一場生死攸關的大決戰!
然而,正當袁紹絞盡腦汁思考著該如何才能以最快速度擊潰曹操之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發生了——曹操竟然搶先出手,主動出擊!原來,遠在泰山郡的臧霸早已接到曹操密令,此刻他也開始指揮著手下兵馬發動全線反擊,並一舉攻入了青州境內。
麵對來勢洶洶的曹軍,鎮守青州的袁譚雖然心中有些慌亂,但還是強作鎮定地組織兵力進行抵抗和反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隻可惜,曹操這次可謂是有備而來,他不僅派出了勇猛善戰的臧霸領軍出征,更是特意安排智謀過人的陳登擔任臧霸大軍的軍師,為其出謀劃策。
有了陳登這位足智多謀的軍師相助,臧霸一路高歌猛進,連戰連捷。可憐的袁譚盡管拚盡全力想要扭轉戰局,但終究還是無力回天,被臧霸死死地壓製在了青州一帶,絲毫無法動彈。
直至此刻,袁紹才如大夢方醒一般,突然間意識到自己仿佛已經深陷於一個極度被動的困局之中難以自拔。
目前來看,除了在官渡這個地方尚且能夠勉強保持住一些微弱的優勢以外,其他各個地區都已經完全處於被人製約的狀態之下,局勢可謂是搖搖欲墜、險象環生!
這種狀況使得袁紹原本就十分惡劣的心情愈發地雪上加霜起來。現在哪怕隻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足以令他暴跳如雷、怒不可遏!
而恰好在這個時候,那個在史上素有“坑主公第一人”之稱的郭圖居然再一次開始施展起了他那令人瞠目結舌的奇葩操作!
就在不久前,許攸曾經向袁紹進言獻策,提議派出一支戰鬥力強悍的精銳騎兵部隊跨越黃河去奇襲曹操的大本營許都。
為了能說服袁紹采納這個計策,許攸還特意列舉出了一係列極具說服力的理由:“主公,您想想看,張燕為何會偏偏選在這麽個節骨眼兒上冒出來興風作浪、為害巨鹿一帶?要說這裏麵沒有曹孟德暗中搗鬼,打死我也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既然情況已然如此危急,那麽主公您何不大膽地效仿曹操的做法,同樣派遣一支部隊渡過黃河去從後方對曹孟德所掌控的地盤發起突襲騷擾?如此這般行事,雙方不就等於是重新回到了同一條起跑線上?”
此時,聽到許攸的建議,聯想到自己的處境。袁紹此時也頗為意動。隻是袁紹還是充滿疑惑的詢問道“子遠,你之前不是反對這種做法嗎?為何現在又勸我如此行事?”
許攸回答道“此一時,彼一時當初反對,是因為我軍占據絕對的優勢。騎兵渡河確實容易被斷後路。喪失補給!從而導致全軍覆沒!”
“可是如今局勢不利,自然要兵行險著!與全局比起來,一支騎兵便不再那麽重要了!隻要能翻轉局麵,損失也就損失了!”
然而,袁紹對此卻渾然不知,他未曾料到許攸心中另有盤算。要知道,最初提出那些建議的乃是田豐和沮授二人。倘若此次作戰能夠獲勝,那這頭功自然不會落到許攸頭上。如此一來,許攸又怎會心甘情願地表示讚同?
可事到如今,情況已然發生了巨大變化。田豐和沮授皆已身陷囹圄,被關押於大牢之中。此時此刻,若由許攸再次將此計提出,那麽日後論功行賞之時,這份功勞便再也無法與他撇清關係!
當袁紹聽完許攸的這番解釋之後,內心不禁為之所動。隻見他眼神閃爍,略作思索後,當即大手一揮,準備下達命令,調遣一隊精銳騎兵迅速渡過河流,展開新一輪的軍事行動。
此時,郭圖卻跳了出來,說道“主公,當初田豐與沮授也是這樣建議的!如果此計無用,就會白白損失一隊精銳戰騎。可若是有效,將來主公該怎麽治田豐和沮授的罪?難道還要主公親自去賠禮道歉不成?”
此話一出,袁紹瞬間遲疑起來。低頭陷入沉思之中。不久之後,袁紹抬頭對許攸說道“子遠!此計不成!還是想想其他辦法吧!”
許攸見狀,被驚的目瞪口呆。半晌之後,才回過神來。
出了大營,許攸看著漫天繁星。口中喃喃自語道“庸主啊!庸主!如今局麵如此不利,手下人還如此勾心鬥角,而作為主上卻不能發覺。為了所謂的麵子。卻不聽良言!”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