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血戰內黃

字數:5346   加入書籤

A+A-


    黎陽城,丞相府議事廳。
    張固的手指在地圖上輕輕敲擊,目光在內黃與鄴城之間來回遊移。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郭嘉蒼白的麵容和諸葛亮沉靜的眼神。
    "鄴城四大糧倉盡毀?"張固的聲音裏帶著一絲難以置信。
    郭嘉微微頷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沈練不負所托,一把火燒得幹幹淨淨。鄴城現在亂成一鍋粥,曹操正忙著清洗漢室舊臣。"
    賈詡捋著胡須補充道:"內黃守軍聽聞鄴城生變,聽說已有逃兵出現。此刻攻城,想必會事半功倍。"
    張固目光轉向諸葛亮:"孔明以為如何?"
    諸葛亮輕搖羽扇:"天賜良機,不可錯失。內黃乃鄴城南麵門戶,若得此城,我軍可長驅直入。"他手指點在地圖上,"曹仁雖善守,然糧道已斷,軍心必亂。"
    張固猛地拍案而起:"傳令!點兵七萬,明日辰時出發!"
    廳外雷聲隆隆,仿佛上天也在為這場即將到來的大戰擂鼓助威。
    三日後,內黃城外。
    張固勒馬駐足在一處高崗上,身後七萬大軍如黑雲壓城。他眯起眼睛望向遠處的城牆——那上麵密密麻麻站滿了守軍,陽光下刀槍如林。
    "曹仁還真是名不虛傳。"張固輕聲道。即使糧道被斷,這座城池依然井然有序,絲毫沒有慌亂之象。
    身旁的郭嘉咳嗽兩聲:"強攻傷亡太大,不如先試試攻心。"
    諸葛亮會意,對身旁親兵低語幾句。不多時,一隊衣衫襤褸的降兵被帶到陣前。他們麵向城牆,開始呼喊城內親人的名字。
    "二娃子!我是你叔啊!鄴城糧倉都燒光了,別給曹操賣命了!"
    "三哥!娘想你想得眼睛都哭瞎了,回家吧!"
    喊聲如潮水般湧向城牆。張固看到城頭守軍開始騷動,有人探頭張望,有人交頭接耳。但很快,一隊督戰隊上城,幾個探頭過度的士兵被當場斬首,騷動立刻平息。
    "看來曹仁治軍極嚴。"張遼皺眉道。
    馬超冷笑:"嚴刑峻法終難持久。待我帶著攻城部隊衝上一陣,看他們還守不守得住!"
    張固正要下令,諸葛亮卻道:"主公且慢。今日天色已晚,不如先安營紮寨,讓將士們飽餐一頓。"
    賈詡陰險地補充:"最好在城下不遠處埋鍋造飯。"
    張固會意,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黃昏時分,內黃城外飄起陣陣炊煙。張固軍中架起數百口大鍋,燉肉的香氣隨風飄向城牆。守軍們伸長脖子,喉結不停滾動。
    此時內黃守軍有四萬兵馬,可是鄴城已經好幾天沒有運糧過來。而曹仁為了防止糧草不濟,早就開始下令削減用度。
    "丞相有令!先登城者,賞黃金百兩,賜良田百畝!特等功牌一個!"張固派嗓門大的士兵在城下呼喊,"投降者,一律免死,還發路費回家!"
    城頭上一片寂靜,但張固知道,饑餓與思鄉之情正在守軍心中蔓延。早晚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子夜時分,張固軍帳中燈火通明。
    "明日攻城,當以雷霆之勢。"諸葛亮指著沙盤道,"馬超將軍率一部分兵馬攻東門,黃老將軍帶領弓弩手壓製西門守軍,周泰將軍率敢死隊登南門,文遠將軍埋伏在北門外截擊援軍。"
    郭嘉補充:"曹仁必會從北門突圍,文遠需多布幾道防線,前幾個放他過去。"
    張固挑眉:"為何?"
    "困獸猶鬥。"郭嘉咳嗽著解釋,"若斷其生路,曹仁必拚死一戰。放他離開,守軍士氣必潰。然後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後麵他的抵抗就弱了!"
    張固點頭,轉向眾將:"諸位可有異議?"
    馬超抱拳:"末將願立軍令狀,午時前必破東門!"
    黃忠捋須笑道:"老夫雖年邁,箭術卻不輸當年。西門守軍休想露頭!"
    周泰拍著胸膛:"敢死隊三千人,都是跟我多年的老兵,雖然是水軍出身,陸戰也不輸任何人!刀山火海也闖得!"
    典韋咧嘴笑道“真羨慕你們,從鴻溝大戰之後,俺歇的渾身癢癢!”
    張遼沒有理會典韋,沉穩道:"北門外三裏處有片樹林,正適合埋伏。曹仁插翅難逃。"
    張固舉起酒杯:"好!明日此時,我要在內黃縣衙與諸位把酒慶功!"
    眾將飲盡杯中酒,各自回營備戰。帳外,夜風嗚咽,仿佛預兆著明日血戰的慘烈。
    黎明前的黑暗最為深沉,也極為漫長。
    內黃城東門外,馬超跨坐在白馬上,身後五千攻城大軍靜默如林。他抬頭望向城牆——那裏火把稀疏,守軍經過一夜警戒,此刻最為疲憊。
    "準備。"馬超低聲道。
    傳令兵舉起紅旗。三百架雲梯悄無聲息地架起,每架雲梯後跟著二十名精銳。更遠處,三十輛衝車緩緩推進,包鐵的車輪裹著濕布,行進間幾無聲響。
    東方泛起魚肚白時,馬超高舉長槍:"殺——!"
    戰鼓驟然擂響,聲震四野。第一波攻城大軍如潮水般湧向城牆,箭雨鋪天蓋地射向城頭。守軍倉皇應戰,但為時已晚——第一批勇士已經攀上雲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頂住!給我頂住!"東門守將嘶吼著,親自揮刀砍翻兩名登城敵兵。
    但馬超的攻勢太猛。在張固的賞賜誘惑下,和督戰隊的刀子中,攻城大軍悍不畏死,前赴後繼地攀上城牆。
    一名壯漢身中數箭仍奮力躍上城垛,臨死前將守將撞下城牆。缺口一開,越來越多的敵兵湧上城頭。
    與此同時,西門處。
    黃忠立於三百步外,挽弓如滿月。城頭一名督戰官剛舉起令旗,就被一箭穿喉。守軍弓箭手剛要還擊,又有三人中箭倒地。
    "弓弩手,放!"黃忠一聲令下,千箭齊發,壓得西門守軍抬不起頭。
    隨後,黃忠又命令一隊兵馬裝作要攻城的樣子引誘守軍探頭,等城頭的守軍嚴正以待之後,攻城大軍回撤,弓弩手的一波箭雨又向城頭飛去。
    南門更是慘烈。周泰這個人沒有黃忠那麽多的心思,直接赤膊上陣,身先士卒攀爬雲梯。
    滾油澆下,他左臂頓時皮開肉綻,卻咬牙不退。登上城頭後,他雙刀如輪,連斬十餘名守軍,為後續部隊打開通道。
    曹仁在城中央箭樓上目睹三麵受敵,臉色鐵青。"傳令北門士卒做好準備突圍!"他對副將牛金和曹洪道,"我帶親衛斷後,你們率主力撤往鄴城!"
    曹洪急道:"將軍不可!您若有不測..."
    曹仁麵色凝重,聲音嚴厲地打斷道:“這是軍令!內黃已經無法堅守,我們必須盡快撤退,能撤走多少人就撤走多少人!”
    牛金聞言,情緒激動地大聲回應:“即便如此,那也應該由我來斷後!哪有讓大將殿後的道理!”
    就在這時,北門外的樹林中,張遼正靜靜地觀察著城門的動靜。他看著那扇緩緩開啟的城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果然,曹仁選擇了突圍。
    “將軍,要不要現在就發動截擊?”站在張遼身旁的副將一臉興奮地問道,顯然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大顯身手了。
    然而,張遼卻緩緩地搖了搖頭,冷靜地說道:“丞相有令,先放他們過去一段距離。我們隻需擊殺殿後的部隊即可。”
    當曹仁率領著殘部如驚弓之鳥般衝出北門時,突然間,張遼的騎兵如幽靈一般從四麵八方湧現出來。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們的目標並不是曹仁的主力部隊,而是僅僅截住了最後麵的幾百人。
    而這幾百人的領兵將領,正是曹仁的副將牛金。
    曹仁與曹洪在撤退途中,聽到身後傳來的喊殺聲,忍不住回頭望去。隻見牛金和他的親兵們正在浴血奮戰,與張遼的騎兵展開殊死搏鬥。
    曹仁的虎目中閃過一絲淚光,但他深知此時不能停下腳步,隻能咬咬牙,繼續率領著殘部撤退。
    午時三刻,陽光熾熱。內黃城頭的旗幟悄然更換,原本屬於曹軍的旗幟被迅速降下,取而代之的是敵軍的旗幟迎風飄揚。
    張固在一群將領的簇擁下,趾高氣揚地踏入縣衙。然而,當他走進縣衙大堂時,卻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滿地都是一片狼藉,顯然是曹仁在撤退前故意燒毀了所有的文書檔案。
    "報!"探馬飛奔而入,"曹仁殘部已逃往鄴城,張遼將軍擊殺敵將牛金,正請示是否追擊!"
    諸葛亮搖扇道:"窮寇莫追。當務之急是穩固城防,防備曹操反撲。"
    郭嘉卻道:"曹操此刻焦頭爛額,短時間內無力反攻。不如趁勢進軍,直逼鄴城!"
    張固沉思片刻,拍案道:"傳令三軍休整三日,同時派快馬通知濮陽再調五萬援軍。這次,我要一舉拿下鄴城!"
    眾將轟然應諾。窗外,夕陽如血,映照著城頭新豎起的"張"字大旗。內黃已破,鄴城門戶洞開。北中國霸主的寶座,正在向張固招手。
    曹操的敗亡,恐怕已經注定了。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