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漢中之戰二)

字數:5063   加入書籤

A+A-


    徐庶仍在猶豫,忽然斥候來報:"稟軍師,漢中城西門大開,疑似有大軍出動!"
    法正眼睛一亮:"莫非張飛真的中計,要回援武關?機不可失啊!"
    徐庶沉思良久,終於下定決心:"傳令三軍,準備進攻。但需謹慎行事,丁修率五千兵馬先行試探,我與孝直率主力隨後接應。魏延傷重,留守大營。"
    丁修大喜,立刻點齊兵馬殺向白水關。然而當他率軍衝到關下時,原本看似空虛的城牆上突然豎起無數旌旗,太史慈的身影出現在關樓上,大笑道:"丁修小兒,中吾計矣!"
    霎時間,關上箭如雨下,滾木礌石紛紛砸落。丁修軍頓時陷入混亂,死傷慘重。與此同時,後方山林中殺聲震天,張飛親率兩萬精兵從側翼殺出,將丁修軍圍在當中。
    "哈哈哈!徐元直何在?讓他快派人來與俺老張大戰三百回合!"張飛手持丈八蛇矛,如猛虎般衝入敵陣,所過之處無人能擋。
    丁修見勢不妙,急忙指揮部下結陣防禦。他挺刀迎上張飛,大喝道:"張翼德休得猖狂,丁修在此!"
    兩員猛將瞬間戰作一團,刀光矛影,勁氣四溢。張飛力大無窮,每一矛都帶著開山裂石之勢;丁修則以巧破力,刀法刁鑽狠辣。兩人戰了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但丁修的部下卻在敵軍圍攻下不斷減少。
    遠處高地上,徐庶看到這一幕,臉色大變:"果然中計!快鳴金收兵!"
    法正急道:"丁修被困,若不去救..."
    徐庶咬牙道:"全軍壓上,務必救出丁修!"
    隨著戰鼓雷動,徐庶親率大軍殺向戰場。太史慈見狀,立刻下令開關迎敵。兩軍主力在白水關前展開激烈廝殺,戰況一時膠著。
    徐庶見丁修被困,當即下令全軍壓上。戰鼓震天,益州軍如潮水般湧向白水關,與張飛、太史慈的兵馬廝殺在一起。
    丁修雖勇,但麵對張飛的狂猛攻勢,雖然不落下風,但是由於深陷重圍。他且戰且退,身上已添數道傷口。張飛哈哈大笑,丈八蛇矛橫掃千軍,喝道:“丁修小兒,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就在危急之際,徐庶命張任親率精騎突入戰陣,張任長槍如龍,直取張飛。張飛見張任親自殺來,眼中戰意更盛,舍了丁修,迎向張任。
    “敵將!快快下馬受死!”張飛大喝。
    張任沉聲道:“張翼德,你當我怕你不成,真以為你們必勝嗎?劉備若在此,我家軍師還會重視一二,可是就憑你,也想翻天?”
    張飛聞言大怒:“休要提我大哥!若我大哥在此,必然會率兵打入益州!滅了爾等!”
    張任不再多言,挺槍與張飛戰在一處。張任雖不如趙雲武力見長,但槍法沉穩,守得滴水不漏。張飛狂攻數十招,竟一時難以取勝。
    此時,法正已指揮益州軍穩住陣腳,魏延雖負傷,仍披甲上陣,率精銳騎兵側翼突襲,逼退太史慈的弓弩手。戰局漸漸逆轉,張飛見己方攻勢受阻,怒喝一聲:“撤!回關再戰!”
    漢中軍且戰且退,撤回白水關內。徐庶亦不追擊,收兵回營。
    當夜,益州軍大營內燈火通明。徐庶召集眾將議事。
    丁修包紮好傷口,憤然道:“張飛匹夫,若非他突襲,我軍早已攻下白水關!”
    魏延沉聲道:“張飛雖勇,但真正難纏的是太史慈。此人善射,麾下弓弩手精銳,我軍若強攻,必傷亡慘重。”
    法正捋須沉思,忽然道:“太史慈性情剛烈,最重名聲。若以激將之法,或可誘他出關一戰。況且張飛如今已到達白水關,太史慈沒有後顧之憂,必然可以出關。太史慈作為劉備軍中大將,若能擒拿或者斬殺。必能斷劉備一臂!”
    徐庶眼中精光一閃:“孝直有何妙計?”
    法正微微一笑:“可令軍中善射者至關前挑戰,辱其箭術。太史慈自負神射,必不能忍。”
    徐庶頷首:“此計可行。但需選一勇將配合,若太史慈出戰,需有人能纏住他,使其無法回關。”
    魏延抱拳道:“末將願往!”
    徐庶搖頭:“文長傷勢未愈,不宜再戰。”
    丁修冷笑一聲:“我去!今日我與張飛未分勝負,正好再會會這個太史慈!”
    徐庶沉吟片刻,終於點頭:“好,丁修負責誘敵,另派王平率輕騎埋伏於關外林中,待太史慈出關,便斷其歸路。”
    次日清晨,陽光初照,丁修率領著三千名訓練有素的精兵如同一股洶湧的洪流,迅速抵達白水關下。他站在陣前,威風凜凜,身後的軍旗獵獵作響,仿佛在訴說著這支軍隊的強大。
    丁修高聲下令,讓軍士們對著關上的守軍高聲叫罵,試圖激怒他們。
    “太史慈!聽聞你號稱‘神射’,可敢出關與我軍射手比試比試?”丁修的聲音如同洪鍾一般,在山穀中回蕩,震耳欲聾。
    “太史子義莫非怕了?躲在關上做綠毛縮頭烏龜?”軍士們也跟著齊聲高喊,聲音此起彼伏,如同一陣陣驚雷,在白水關上空炸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上的守軍們聽到這些叫罵聲,頓時怒火中燒。他們紛紛向太史慈請戰,要求出關與丁修的軍隊一決高下。
    太史慈站在關上,麵色陰沉,他緊緊握住手中的長弓,仿佛那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眼神冷冽如冰,死死地盯著關下的丁修和他的軍隊。
    副將見狀,連忙上前勸道:“將軍,此必是徐庶誘敵之計,不可輕出啊。”他深知徐庶智謀過人,這很可能是一個陷阱。
    然而,太史慈卻不為所動,他冷笑一聲,說道:“我若不出,豈非讓天下人笑我怯戰?何況還有翼德幫忙守關,我出關又有何妨?”他的聲音雖然不大,但卻充滿了決心和自信。
    說完,太史慈毫不猶豫地點齊三千精兵,親自率領他們打開關門,如同一頭猛虎下山般衝向關下的敵軍。
    丁修見太史慈出關,心中暗喜。他臉上卻故作輕蔑地說道:“太史慈,你終於敢出來了?可敢與我軍射手一較高下?”
    太史慈冷笑:“區區鼠輩,也配與我比箭?除非是黃漢升親至,否則你們軍中誰能是我對手?”
    話音未落,隻見太史慈張弓搭箭,箭矢便向著丁修麵門飛來!
    丁修顯然對此早有預料,他敏捷地側身一閃,箭矢擦著他的臉頰呼嘯而過,最終深深地釘入了他身後的旗杆之中,甚至連箭羽都沒入了木頭裏,足見這一箭的威力之大!
    看到這一幕,雙方的軍士們都不禁駭然失色,他們完全沒有想到丁修竟然能夠如此輕易地避開這一箭。
    然而,丁修卻並沒有被這一箭所嚇倒,反而大笑起來:“好箭法!不過,如果你隻會射那些固定不動的靶子,那又算得了什麽本事呢?”
    太史慈聽到這話,頓時怒不可遏,他怒喝一聲:“找死!”隨即便縱馬疾馳而出,如同一頭發狂的雄獅一般,直直地衝向丁修。
    麵對太史慈的猛烈攻擊,丁修卻毫無懼色,他手中的長刀在空中劃過一道寒光,迎著太史慈的長槍狠狠地劈了過去。
    刹那間,刀光與槍影交織在一起,發出清脆的撞擊聲,火星四濺。兩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時間難分勝負,戰況異常激烈。
    太史慈銀槍如龍,槍尖抖出點點寒星,直刺丁修咽喉。丁修手中長刀橫斬,刀鋒劃出一道淩厲弧光,將槍勢格開,金屬相擊之聲震耳欲聾。
    "好槍法!"丁修故意讚道,手中刀勢卻故意放緩三分,刀鋒與槍尖擦出串串火花。他身形微側,讓太史慈的槍尖堪堪掠過甲胄,在護心鏡上留下一道淺痕。
    太史慈眼中精光暴漲,槍勢陡然加快。隻見他雙臂一振,銀槍化作三道殘影,分別刺向丁修眉心、咽喉和心窩——正是他成名絕技"三分追魂槍"。丁修暗自喝彩,卻佯裝手忙腳亂,長刀在身前舞出一片刀幕,看似勉強擋下這致命三槍。
    "太史將軍果然名不虛傳!"丁修高聲讚歎,故意讓聲音傳遍戰場。他雙腿一夾馬腹,戰馬人立而起,長刀借著下落之勢劈向太史慈頭頂,卻在最後一刻收了兩分力道。
    太史慈橫槍格擋,被這一刀震得雙臂發麻,心中暗驚:"此人膂力竟不在關張之下!"但他生性剛烈,越是強敵越要爭勝。銀槍突然變招,如靈蛇般貼著刀身滑向丁修手腕,這一式"靈蛇吐信"刁鑽至極。
    丁修眼中閃過一絲讚賞,故意慢了半拍才撤刀回防。槍尖在他腕甲上擦出一串火星,引得觀戰雙方士兵齊聲驚呼。他趁機撥馬後退數步,裝作氣喘籲籲的模樣:"太史子義果然厲害!"
    太史慈見對方示弱,戰意更盛。他槍勢如長江大河,一招"浪卷千堆雪"使出,槍影重重如驚濤拍岸。丁修暗自運轉內力,刀鋒上隱隱泛起青芒,卻隻使出七分功力相抗。兩件兵器在空中不斷碰撞,金鐵交鳴之聲不絕於耳。
    戰至二十回合,丁修看準時機,故意賣個破綻。太史慈一槍刺來,他側身稍慢,讓槍尖挑飛肩甲上一塊鐵片,頓時鮮血滲出。益州軍陣中一片嘩然,丁修卻大笑道:"痛快!再來!"
    太史慈見血愈發興奮,槍法更加淩厲。丁修且戰且退,漸漸將太史慈引離關隘。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