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曹操的想法
字數:5337 加入書籤
諸葛亮手持羽扇,輕輕地搖動著,羽扇所帶來的微風拂過他的麵龐,讓他顯得更加氣定神閑。
諸葛亮微微頷首,表示對這個計策的認可,但同時也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建議:“此計甚妙,然而要確保萬無一失,還需派遣一員猛將坐鎮伏擊點,以防敵軍突圍。”
張固聞言,目光如炬地掃過在場的眾人,似乎在尋找最合適的人選。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的目光最終落在了典韋身上。
張固朗聲道:“典韋,此次伏擊任務至關重要,關係到整個戰局的成敗。我相信以你的勇猛和果敢,定能勝任此重任。率虎衛軍埋伏於要道,一旦敵軍進入伏擊圈,務必給予他們致命一擊!”
典韋聞聽此言,頓時精神一振,他雙手握拳,關節發出哢哢的響聲,仿佛全身的力量都在這一刻被激發出來。他高聲回應道:“末將遵命!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就在眾人緊鑼密鼓地籌備伏擊之時,邯鄲城內,曹操的大軍已經如潮水般湧入城中。
隻是,張固並不知道,曹操根本沒有和他在邯鄲決一死戰的想法。他的計劃,很快就會落空。
邯鄲城,殘陽如血。
曾經繁華的城池如今已顯頹敗之象,城牆上的曹字大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卻掩不住城內彌漫的肅殺之氣。曹操立於城樓之上,遠眺西方,那裏是張固大軍壓境的方向。
“主公,風大,當心著涼。”身後傳來溫和的嗓音,荀彧緩步上前,將一件錦袍披在曹操肩上。
曹操沒有回頭,隻是微微頷首,沉默良久,才低聲道:“文若,孤……敗了。”
短短四字,卻似重若千鈞。
荀彧心中一顫,但麵上依舊平靜,隻是目光微垂,道:“主公何出此言?我軍雖失冀州大部,但仍有幽、並二州可為根基,未必沒有轉圜之機。”
曹操搖頭苦笑:“轉圜?張固兵鋒正盛,麾下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更兼民心所向,孤……已無力回天。”
他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盯著荀彧:“文若,孤今日召你來,不是要聽安慰之言,而是要你為孤謀一條後路——若孤敗亡,曹氏一族,該如何保全?”
荀彧神色一凝,沉默片刻,才緩緩道:“主公欲退往常山,與張固決一死戰?”
“不錯。”曹操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孤寧可戰死,也絕不卑躬屈膝!”
荀彧輕歎一聲,道:“若主公心意已決,彧不敢阻攔。但曹氏血脈,不可斷絕。”
他頓了頓,目光深邃,繼續道:“彧以為,當分兩路而行——其一,送大公子曹昂西行,投奔劉備。劉備素有仁德之名,又與主公曾有舊誼,必會善待大公子。其二,讓二公子曹丕留守幽州,若事不可為,便降張固。”
曹操眉頭一皺:“讓子桓投降,張固會同意嗎?”
荀彧點頭:“張固此人,雖手段淩厲,但並非嗜殺之輩,之前曾經與他敵對的劉表、劉璋、孫家,都可以看出來。若二公子主動歸降,他必不會趕盡殺絕。而大公子投奔劉備,則可為曹氏留一線生機,他日或可東山再起。”
曹操沉默良久,終於長歎一聲:“文若之謀,真的是老成持重……隻是子修性情剛烈,就怕他未必會願意獨自逃生。”
荀彧微微一笑:“此事易爾,主公隻需告訴大公子,他肩負的是曹氏存續之責,而非苟且偷生,他必會應允。”
曹操深深看了荀彧一眼,忽而大笑:“好!就依文若之計!”
他轉身望向城下,眼中閃過一絲狠色:“不過,在退往常山之前,孤還要給張固送一份‘大禮’!”
夜晚,曹操臥室內,燭火搖曳,映照出曹操略顯疲憊的麵容。在他麵前,曹昂和曹丕並肩而立,神色凝重。
“父親,兒臣願隨您一同死戰!”曹昂單膝跪地,聲音堅定。
曹操搖頭,沉聲道:“不,子修,你有更重要的任務。”
他看向曹丕,緩緩道:“子桓,為父已決定退往常山,與張固決一死戰。你明天啟程前往幽州等待消息!此次為父若敗……你便率幽州軍民,投降張固。”
曹丕瞳孔一縮,但很快恢複平靜,低聲道:“兒臣……遵命。”
曹操又轉向曹昂:“而你,子修,今夜便啟程出並州,投奔劉備。”
曹昂猛地抬頭:“父親!兒臣豈能獨自偷生?”
曹操目光如炬,厲聲道:“這不是偷生!而是為曹氏留一條後路!你若戰死,曹氏血脈斷絕,九泉之下,你有何麵目見列祖列宗?”
曹昂渾身一震,終於咬牙道:“兒臣……明白了。”
曹操神色稍緩,伸手拍了拍長子的肩膀,低聲道:“記住,若他日有機會……重振曹氏門楣!”
曹昂重重叩首:“兒臣……必不負父親所托!”
翌日,邯鄲城外
一支輕騎悄然出城,向西邊壺關疾馳而去。城樓上,曹操目送曹昂的身影消失在晨霧中,久久不語。
“主公,該啟程了。”許褚上前,沉聲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曹操緩緩地收回目光,他的眼神平靜而深邃,仿佛已經看透了這世間的一切。他用一種淡淡的語氣說道:“傳令全軍,撤往常山。”
他的聲音不大,卻在這喧鬧的戰場上顯得格外清晰,仿佛整個世界都因為他的這句話而安靜了下來。
“諾!”一名傳令兵應聲而去,他的身影迅速消失在人群之中,傳達著曹操的命令。
隨著曹操的一聲令下,原本嚴陣以待的曹軍開始緩緩地移動起來。士兵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軍旗飄揚,煙塵滾滾,如同一股鋼鐵洪流般向著常山的方向開拔。
而在邯鄲城頭,荀彧獨自一人靜靜地站在風中。他的衣袂隨風飄動,仿佛與這天地融為一體。他遙望著漸行漸遠的曹軍,眼中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悲涼。
“文若先生,我們……真的敗了嗎?”身旁的程昱低聲問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不甘和無奈。
荀彧輕輕歎息一聲,他的目光依然落在遠方,似乎在思考著什麽。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說道:“勝負已定,但……世事無常,未必沒有轉機。”
程昱苦笑著搖了搖頭,他知道荀彧說得沒錯,可是在這一刻,他實在難以看到所謂的轉機在哪裏。
“但願如此吧。”程昱喃喃地說道。
常山,曹軍大營,宛如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營帳如林,旗幟飄揚,戒備森嚴,令人望而生畏。
夜幕悄然降臨,將整個大營籠罩在一片漆黑之中。然而,營帳內卻是燈火通明,宛如白晝。曹操端坐在主位上,他的身影在燭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高大威猛。麾下的眾將分列兩側,一個個麵色凝重,沉默不語。
“諸位。”曹操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的靈魂。他緩緩環視著眾人,目光如炬,“張固大軍不日將至,這場戰鬥,或許將是我們的最後一戰。”
營帳內一片死寂,隻有曹操的聲音在空氣中回蕩。眾將們麵麵相覷,雖然沒有人說話,但他們的眼中都透露出一種決然和無畏。
曹操見狀,微微點頭,繼續說道:“孤已命子桓留守幽州,若我等戰敗,他自會歸降張固。然而,孤……”他的聲音突然提高了八度,“誓死不降!”
這四個字如同驚雷一般在營帳內炸響,眾將們的身體都不禁微微一震。他們知道,曹操說出這句話意味著什麽,也明白他的決心和勇氣。
“誓死不降!”眾將齊聲怒吼。
曹操滿意地點點頭,隨即看向許褚,道:“仲康,此次伏擊,便由你率虎衛軍執行。”
許褚咧嘴一笑,抱拳道:“主公放心,末將定讓張固嚐嚐咱們的厲害!”
曹操大笑:“好!有仲康在,孤無憂矣!”
笑聲漸歇,他神色漸冷,緩緩道:“張固雖強,但我曹孟德,亦非任人宰割之輩!”
帳外,夜風呼嘯,似在回應他的誓言。
與此同時,巨鹿城張固大營
“報!曹操已撤出邯鄲,退往常山!”探馬來報。
張固微微一笑,看向身旁的諸葛亮:“孔明,看來曹操是要做困獸之鬥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淡淡道:“曹操梟雄之姿,豈會甘心束手就擒?不過,他此番退往常山,必設伏兵,主公需謹慎行事。”
張固點頭:“曹操帳下許褚此人勇猛異常,若他率軍伏擊,確是一大威脅。”
諸葛亮笑道:“無妨,亮已命馬超率輕騎先行探查,必不會中伏。”
張固朗聲大笑:“有孔明在,何愁天下不定?”
夜,常山山穀
許褚率領三千虎衛軍埋伏於山穀兩側,靜待張固大軍到來。
“將軍,咱們這次真能成功嗎?”一名親衛低聲問道。
許褚冷笑:“主公既信我,我必不負所托!張固若來,定叫他血濺五步!”
親衛不再多言,隻是握緊了手中的兵刃。
夜,愈發深沉。
……
喜歡三國之風起揚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風起揚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