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傳詔
字數:4737 加入書籤
“夫子”
報信的人回來了。
“可曾打探清楚,此次遇險之人,是否有程家女眷?”
皇甫儀本就坐不安心,站在水榭台入口等,這下更是一下子湊過去,急得不行。
“小人已經打探清楚,當真是程家女眷,且不止一人,程家四娘子也在車上。”
袁善見依然看著他的琴。
程少商也在?
那人繼續說,“他們路上遭遇匪賊,傷亡不小。後被禦前淩將軍所救,一行人前往驊縣。”
淩不疑?
袁善見一下子站起來,“崔將軍如何?”
“崔將軍在驊縣剿匪,花了幾日功夫,已經回去複命了。”
皇甫儀揮手,“下去吧。”
他踱了幾步,道,“無論如何,為師要即刻啟程見上她一麵,經此一事,萬萬不能再等下去了。”
皇甫儀眼眶含淚,
“我欠她情債太多,若是不能當麵與她吐露心中愧疚,為師此生,死不瞑目!”
袁善見走過來安慰,“好,弟子立即陪夫子一同前往驊縣。”
去了驊縣,多少能知道些情況。
————————
“驊縣上了折子,修複工作做的倒還不錯,程止嘛,腦袋保住了。”
文帝翻著竹筒,故意大聲說道。
“陛下,你不用那麽大聲音,就隔道簾子,我們聽的清清楚楚的。”
崔琢一邊戳破他,一邊毫不留情的吃掉淩不疑三子。
……嘖。
淩不疑順勢起身。
“陛下,程老縣令忠義無雙,臣願去驊縣傳詔。”
“不是你怎麽耍賴……”
崔琢氣的追出來,一聽見這話,?她立刻改口,
“淩將軍大義!臣願意同去傳詔!”
確實剛剛寫好嘉獎詔書·還沒來得及開口·文帝
∶……嗬
——————————
驊縣
滿城縞素,處處飄幡
道路兩旁驊縣百姓整齊跪拜。
程家諸人也素衣白帶跪拜於前。
崔琢和淩不疑各領了黑白兩色人馬,整齊進城。
這陣仗大,但不可避免。
畢竟是為老縣令的嘉獎,不能寒了人心。
他為驊縣而死,驊縣上下為他戴一回孝也是應該的。
淩不疑於台上站定,接過聖旨,朗聲道,
“製詔驊縣縣令程世成,廣善大義,與生民恩眾,名施於後世,天下賢大夫競稱也,特追封為,二等關內侯。”
程止跪拜接了聖旨,緩緩起身。
他莊嚴喝道,“起靈!”
“起——”
“送程大人——”
隊伍緩慢前進。
兩邊的百姓皆眼含熱淚,真切呼喊。
無數個不同的姓名被喊出,相同的是,它們後麵都跟著“送老縣令”
其中有花甲老翁,有年輕女君,有盲眼阿婆,有斷腿田漢……
這些人大多自己也遭了難,不是自己傷殘,就是家中親友去世。
崔琢之前清點傷亡,現在還記得那數字。
袁善見皇甫儀二人也此時趕到,他們站在邊街閣樓,也未曾想,撞這樣場麵。
袁善見知道無人看見,但他還是低頭,心中默念,走好。
……
隊伍走遠,崔琢還怔怔望著。
淩不疑走到她邊上,拍了拍肩膀,“不必過於傷懷。
賊患已除,驊縣重建,你做的很好。”
崔琢搖了搖頭,
“我這人心大的很,傷心片刻也就過去了。”
她眼中難得出現迷茫之色,
“隻是,一個接一個,一場接一場,什麽時候,才能真正四海平定,人皆安康”
淩不疑怔住,說不出一句安慰的話。
他自己尚且背負著血海深仇,身陷這俗世紛爭不能自拔,如何能為她解惑。
……
樓垚看著隊伍走過,緩緩起身,隻跪坐在原地。
“我阿兄常總與我說,少年在世,當爭功名。
起初,我並不能明白,為何非要立功,為何非要為官,衣食無憂,平淡過完半生不好嗎。
今日看到老縣令這一程,方才明白了。”
這個從來天真幹淨的少年,終於有了磨痕。
“少商,我想做官。
我想做程老縣令那般的,心懷子民,不辱世家門楣的父母官。
上不愧於天地,下不愧於百姓,無論亂世盛年,護一城安穩。”
程少商也發自內心道,
“生逢亂世,有能者當仁不讓。
舍棄,亦是為了成全。
唯有舍自身,舍小家,才能保百姓安康。”
她說的是樓垚。
又何嚐不是自己的過往。
袁善見抬起頭,看見崔琢完完整整、健健康康。
隻是麵色略有點蒼白。
清晨風大,是吹著了。
他心中稍定,卻驟然對上那雙有些灰暗的眼眸。
心頭一跳。
他幾乎是落荒而逃。
……
袁善見跟著皇甫儀身後,又回到馬車邊上,
“夫子,好容易才到,這是要去哪?”
皇甫儀尚在病中,麵色灰白,隻淡淡笑道,
“見她無恙,我便放心了”
他搖了下頭,“不見了”
“不見了。”
他最後一次說服自己。
袁善見想起那雙驟然失了神采的眸子,心中難得與夫子一起,生出點退意。
他從未見過崔琢那種表情。
悲憫冷清。
那一瞬間她已經不像凡人。
好像白披化了羽翼,要回到天上俯瞰眾生。
凡人下意識的,想不顧一切的抓住她,留住她。
下一刻,又為自己陰暗不堪心驚恐懼,於是隻得落荒而逃。
喜歡星漢燦爛之我自逍遙請大家收藏:()星漢燦爛之我自逍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