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各人各情

字數:7396   加入書籤

A+A-


    “唉——”
    “唉……”
    “唉!”
    三個人不約而同的歎氣。
    少商疑惑,“我歎氣是因為崔琢阿姊越發繁忙,如今出征又不知道什麽時候回來,你們為什麽歎氣?”
    她看向程姎,“堂姊能幹賢惠的名聲都傳遍都城了,好幾戶官宦都來提親。
    還有那個天天迷路的班小侯,現在來府上的路摸的門清,堂姊為何發愁?”
    程姎麵色為難,“可是,大伯母要我拿主意,問我怎麽想,婚姻大事,我哪能拿主意。
    嫋嫋,你是知道的,我什麽時候有過主意……”
    少商瞪大眼睛,
    “能自己拿主意還不好?我和阿垚,當初可是好不容易才讓阿父阿母同意,堂姊啊,你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萬萋萋感同身受,“是啊,像我和阿頌,家中若是不點頭,就隻能做一對苦命鴛鴦”
    少商心中慶幸,
    “看來這成婚,還真是一件難事。”
    萬萋萋抬眼,“嫁人難不難不知道,畢竟我是娶夫婿,哎,你次兄可是答應了要入贅我家的”
    她得意一笑,程姎則是愁容更甚,“我便無所謂了,反正,我喜歡的人,未必喜歡我”
    “什麽!”
    少商和萬萋萋兩個一下子來了精神。
    “不不不,沒有,我聽從大伯母安排就是了”
    程姎連忙道,“如果她讓我嫁給班嘉,我是願意答應的!
    不管怎樣,大伯母都是為了我好,她替我做的選擇,錯不了。”
    少商皺眉,“這怎麽能一樣,到時候自己命運掌握在別人手中,如何能過好?”
    萬萋萋道,
    “選郎婿還是要選聽話的,婦唱夫隨,就像阿頌,我指東他不敢往西。”
    “沒錯”
    少商點頭,“阿垚也是都聽我的”
    程姎看著他們兩個,“可是,我沒什麽主意,我聽郎婿的就是”
    少商無奈坐回去,“果然,夫妻之間還是不同,有婦唱夫隨,就有夫唱婦隨。”
    —————
    —————
    “……君華何必隻盯著文家阿兄,不是也有許多其他好兒郎可嫁嗎?”
    崔佑止住霍君華對越姮的怒罵,試探著提起。
    霍君華則又被拉入回憶另一段記憶,
    “……那個淩益的相貌到還可以入眼,就是窮了些,從外地逃難過來,一家上下,缺衣少食的”
    她又羞澀一笑,“叫我阿兄多幫襯些就是了,以後我淩氏,定會越來越好……”
    崔佑麵容苦澀,笑容勉強。
    他認識霍君華比淩益早多了。
    一見傾心,再不更改。
    隻是她喜歡過文帝,嫁了淩益,半生過去,依然沒有想起來那個日日跟著她屁股後麵的阿猿。
    ……
    淩不疑和崔佑走在院中,崔佑不由感慨,
    “感情之事,還真是不可強求啊”
    求不來無所謂了,就這樣陪她走過以後也挺好。
    他忽的想起淩不疑,“子晟,你和阿麟如何了?”
    淩不疑搖搖頭,“最近事忙,還是等南昌侯到了都城再說”
    崔佑點點頭,不再多問。
    他雖是兄長,但是不理家事,崔氏家主是崔祈。
    而且他這個侄女又是獨苗,婚事必然要她阿父點頭的。
    淩不疑垂下眼眸,神色莫名。
    崔琢隱隱有支持太子的意思,可不管是她自己,還是崔氏,都分量太重。
    如果真等她堅定表態,那想廢太子,就難了。
    —————
    —————
    “所言不虛?”
    崔琢站在堂內,眼神冷冷掃過下首跪著的人。
    數名健壯大漢被捆成粽子,艱難跪在地下。
    鼻青臉腫,淚流滿麵,哭聲淒涼,
    “將軍明察啊,真是那姓王的小子自己太蠢,我們原本也沒想把這大軍都困住的嗚嗚嗚”
    ……嘖。
    崔琢表情不變,“大軍來攻,為何不投,想以困住的兵馬來脅迫陛下,損壞朝廷聲名嗎!”
    幾人瞪大眼睛,他們哪有這個腦子!
    “俺們是聽說陛下剿匪,不勝不止,不接受投降的啊”
    天下大定十餘年了,啷個還想不開揭竿起義?
    他們就是想劫些錢財占幾個山頭享受,沒想到都城反應這麽大,一個一個派人來。
    特別是眼前這位。
    自己長得像那個仙人下凡,手底下銀甲白披,個個猛的像假人……
    他們沒什麽見識,但是也聽過這事跡。
    神兵天降!
    這可不就是崔琢崔將軍,和她的白羽軍嘛。
    又一個人開口,“將軍想必是姓崔,怪不得如此神勇……”
    崔琢抬手止住馬屁,“不勝不歸的消息從哪來的?”
    幾個人麵麵相覷,“這,這,我們也不清楚啊,就是這麽傳的……”
    —————
    —————
    崇德殿
    朝會
    崔琢和萬鬆柏從外走進,
    “臣崔琢萬鬆柏參見陛下”
    文帝臉上帶笑,“二位愛卿,快快入座”
    “謝陛下”
    文帝感歎,“沒想到二位愛卿如此迅速的凱旋,朕甚是欣慰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崔琢謙遜一笑,未說話,萬鬆柏忍不住嘚瑟,
    “害,陛下,那群宵小匪類不值一提!
    根本就用不著大軍,崔將軍砍瓜切菜,上去直接逮了那幾個賊首,哦,還有我,我一路殺進去,救出了王隆……”
    “陛下”
    崔琢聽不下去,打斷他,“王隆自知有罪,告知說他之所以擅離職守,是接到了其父王淳的軍令。
    但是之前消息傳來時,王淳顯然並不知此事。”
    崔琢麵色嚴肅,
    “王家父子已經罷免,但是假傳軍令一事必須嚴查。”
    文帝讚成點頭,又聽紀遵開口,
    “陛下,此事可交由我們廷尉來查辦。”
    他不緊不慢道,“老臣雖年事已高,但新得一才俊。”
    崔琢望去,果然聽他說,“來,善見,見過陛下”
    他身後一人起身走出。
    身形挺拔如青鬆白楊,腳步沉穩,氣質卓然。
    “廷尉府侍郎,袁慎,叩見陛下。”
    嘖嘖嘖,崔琢忍不住連連打量。
    文臣統一的藏青色深衣,進賢冠,白玉寬帶。
    但是他穿著就不一樣,站在那,大殿都明亮兩分。
    殿中大臣年歲都不小,這一下子對比更慘烈了。
    文帝也被晃了一下,笑道,
    “朕記得你,皇甫大儒的閉門弟子,他致仕時,還向朕舉薦你,誇你是當世的奇才!”
    “臣愧不敢當”
    他神情自若,不卑不亢,“善見不才,無功無德,願為陛下效犬馬”
    “好!”
    文帝很滿意,
    “那王隆之案就”
    “陛下”
    淩不疑突然開口,
    “自王隆出事後,臣便開始調查王家父子。昨夜崔萬二位將軍凱旋,臣連夜排查了王隆的來往信件。
    現已查清,這軍令,乃王淳之妻文修君仿造王淳所寫,印章也係仿造。這一切,皆因文修君繼續用錢財,貼補給遠在壽春的小乾安王,才令王隆挺而走險。”
    淩不疑一通話出來,震的眾人皆是一愣。
    就你能。
    崔琢眼睛眯起。
    看起來,是淩不疑細心早早調查,但是結合之前偽幣案,再結合虎符的事情,她不免加深一絲懷疑。
    剿匪之事。
    是調查神速,還是提前知曉,暗中安排一切……
    “此乃證物,還請陛下檢閱”
    淩不疑拿起一份竹帖。
    文帝眉頭緊鎖,從內侍手中接過竹帖,看了幾眼,沒有打開,反手拍在案上,
    “豈有此理,這個文修君,之前慫恿小乾安王鑄幣,朕念及老乾安王的功績 才隻是罰她禁足而已!
    她可倒好,竟然弄出這麽多的是非出來!
    好啊,既然她求得一死,朕便成全她,傳令,從即日起,收押文修君,革去封號,賜白綾”
    太子麵露不忍,他旁邊的淩不疑又先一步開口道,
    “陛下,文修君身居內宅,不懂軍情利害,但王淳,為將多年,卻放任妻兒糊塗行事。”
    他這是要徹底鏟除王家。
    太子急忙開口,“子晟,人難免有失察的時候”
    “不能治家者何以治軍?”
    袁慎開口,他本來也瞧不上王家,
    “這軍印藏枕頭底下,估摸著王將軍都守不住,也不知道他這般糊塗,以前是如何守住城池的。”
    嘖,你也挺毒。
    “不錯”
    三皇子也開口,“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謀大,鮮不及矣。”
    崔琢沒說話。
    留著他們有風險,將來王家再幹出點大事小事,還是損傷的太子名聲。
    而且既然是外戚,太子自己不好太過絕情,就借此除去也挺好。
    “……即日起,免去王家父子官爵,抄沒家產,貶為庶人”
    文帝還是留了他們一命。
    “陛下”
    左禦史起身,“依臣看來,外戚犯事,多是有人監督不力。”
    還不死心,非要扯太子一把。
    文帝冷哼一聲,
    “你什麽意思,說太子不是?之前就是太子提議罷免王淳父子官職!
    太子英明仁厚,如今王家家產都已經查沒,你們還要牽扯太子!”
    左禦史連道不敢。
    文帝冷聲道,“既然無事,那便散了吧”
    喜歡星漢燦爛之我自逍遙請大家收藏:()星漢燦爛之我自逍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