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關於輿圖
字數:4219 加入書籤
老登你這會裝起來了。
不過不得不說,淩不疑的這套作風,還是很爽的。
崔琢靜了半晌,眼看樓太傅幾個麵色越發難看,她才心滿意足,
“樓太傅不必緊張,我今兒是來送聖旨的”
她環視四周,“諸位,還請到前院聽詔吧”
崔琢立於眾人最前的高階處,“樓大公子上前聽旨”
宮侍配合喊道,
“跪——”
眼前烏泱泱跪倒一片,崔琢心情大好,端正聲音,開始念詔書,
“製詔樓氏大公子樓犇,世傳忠義,德馨遠揚,秉承家訓,修身以禮,篤學不輟,腹有經綸之才,心懷報國之誌。
朕常思天下之賢才,期共輔朕以興邦國、安黎庶,卿於銅牛一事中,功績卓著,朝野鹹聞,實乃棟梁之材也。
朕心甚慰,著入太常府,望卿秉持忠君愛國之心,盡展所學,恪盡職守,與諸臣同心同德,共佐漢室之隆興,澤被萬民。”
樓犇拜謝後,上前接過聖旨,雙手竟然因為這點重量忍不住微顫。
文帝性格豪爽,平時各種口諭旨意,也都隨意的多,今日這份正兒八經的表彰,可謂是給足了麵子。
樓經自然是有這份體麵的,不過他可不會對樓犇入仕上心,因此,隻會是崔琢給文帝美言了幾句。
萬事都有其代價,這位當朝數一數二的近重之臣,親和溫善的外表下,也不會是什麽無私奉獻的大善人。
不過樓犇不在乎,他鄭重仔細的把聖旨收到懷中。
他等這一日太久,久到他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世人皆盼生於太平盛世,獨我平生最恨沒早生幾十年。”
樓犇在側前引路,語氣淡淡,說的卻是肺腑之言。
崔琢悠然跟著他往書房去,“當年群雄並起,將星雲集,自是做出一份大好事業的時候。
可是如今也不算晚嘛,內修勤政,外拓疆土,照樣是青史留名的好機會啊。”
樓犇不由一笑,“崔將軍是樂觀豁達之人,心境通透,在下佩服。”
有人哀婉感歎生不逢時,有人抓緊機會奮發向上,或許時勢確實能造英雄,但是英雄也自會創造時勢。
崔琢輕笑兩聲,“恭維客套就免了,樓公子要給我看的是何物啊?”
樓犇掀起覆蓋著的厚重綢布,打開那個足有成人大臂粗的長圓筒盒。
“唰——”
一幅厚實精美的輿圖舒展於案。
崔琢仔細觀摩了一下。
他善於製圖還真是一點不假。
十四州疆域盡在其上,各個郡縣方位,山川河流布局,一清二楚,匈奴、鮮卑、羌人乃至西域諸國,也大致標注。
從他十幾歲求師遊學,到這些年四覽山川,漫長歲月都化作這張堪稱稀世之寶的輿圖。
“吾見山川溪海,日月星河,將天下繪於筆下”
樓犇看著崔琢目不轉睛的樣子,心中莫名滿意,
“現將此圖贈與你,願你始終不囚困境,能見天地,能聞己心。
朝中眾臣無一不想得到此物,今你我以此為憑,同行互助,永結盟契……”
“我不要。”
“?”
樓犇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你說什麽?”
崔琢白他一眼,“你敢送我也不敢收啊”
這哥看著挺聰明一人,怎麽想的,私藏輿圖,到時候崔琢說自己不想造反誰信啊!
樓犇沉默了一下,有些不甘心,“你眼都不挪的看了半天,我不信你不想要”
崔琢依然看的入迷,
“我確實不想要這個,樓公子若願意,還請為我繪一幅別的。”
我是不需要這個。
崔琢方向感極好,聽鄉間老農帶著方言的草率指路,都能一分不差的把軍隊領到地方。
這些年縱橫接壤胡人的七八個郡,茫茫草原戈壁都沒跑錯過路,當初帶人悄悄摸進馮翊郡,也是又穩又準。
不過崔琢也是有局限的,洛陽往北,往西的州郡地界,都不用輿圖,她門清。
洛陽往東南下揚州,偌大個揚州她也都熟。
隻是除這些之外的地方,她就不敢保證了。
抓緊時間又不動聲色的記憶了一下陌生的地界,崔琢一臉漫不經心的抬頭,
“我想請樓公子繪的,是匈奴,鮮卑的輿圖,從我朝疆界向北,一直到狼山、北海,那才是我想要的。”
樓犇麵色微動,眼中是藏不住的錯愕。
崔琢的意圖清清楚楚,輿圖畫到哪裏,她就打到哪裏。
那句“外拓疆土”,她竟然是真心實意的。
“你還真是……”
野心勃勃,呸,雄心壯誌啊!
不過介於樓犇自己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所以他還算接受良好,很快沉吟思考起來,
“草原是流動的,水源河流的走向也是年年不同,繪畫的話,隻能做大致參考。”
“大致就足夠了。”
崔琢擺手,“日月星辰,天地草木,皆會為我指路。”
樓犇所言她是知道的,附屬的胡人部族,甚至很快會進一步投誠的呼邪單於部族,這些實打實的外族,自然可以給她當向導。
不過話又說回來,外族,那就不能保證他們毫無異心,崔琢敢用他們,同時也想手握大致的輿圖,不完全聽信。
這些計量不提,眼下兩人也算是進行了友好會談,達成了協議。
“不過,此圖你當真不收?”
樓犇又問了一遍。
什麽不敢收都是空話,朝中那些大臣都敢,她崔琢哪裏怕這點事。
“真不要。”
崔琢有些無奈,擱這試探我呢?
“樓公子把它照常收好了。
我的建議是,等到哪次陛下皇後大辦壽誕之時,當壽禮獻上去,包升官的。”
她話音未落,便一揮手走的利索,毫無留戀之情。
樓犇望著門靜了許久,才緩緩把輿圖收起來,重新裝蓋好。
還真是,奇怪。
不過,當世之人,都該幸與之同生。
喜歡星漢燦爛之我自逍遙請大家收藏:()星漢燦爛之我自逍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