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長陵籌謀

字數:4013   加入書籤

A+A-


    夜風從福建泉州的海邊吹來,帶著濕冷的鹹腥味,拂過荒野上的枯草,發出一陣低沉的沙沙聲。
    月光如薄紗灑下,映得地麵的碎石泛著蒼白的光暈,遠處海浪拍岸的低鳴隱約可聞,像是一首未完的挽歌。
    窄道盡頭的岔路已被隊伍甩在身後,龍斷會的車燈與天皇教的水霧漸漸隱入夜色,但空氣中殘留的硝煙與化學毒劑氣味仍刺鼻難散,仿佛提醒著危機未遠。
    徐婉儀走在隊伍最前,手電光掃向遠方,映出一片模糊的田野。
    她深灰色風衣被海風掀起,露出黑色毛衫的下擺,肩上的帆布背包微微下沉,gps屏幕早已因電量耗盡而暗淡,《徐氏密錄》的泛黃邊緣被汗水浸濕,隱隱散發出紙張的黴味。
    她左臂隱痛如針刺,藥膏的清苦氣味早已被海腥掩蓋,低聲道:“長陵是下一站,龍脈核心。”她的聲音沙啞,連日奔波的疲憊在嗓音中顯露無疑,但目光堅韌如刀,透著不屈的意誌,手電光在前探路,像是在黑暗中切割出一條生路。
    林瑤緊隨其後,雙手緊握“海魂璧”和抄錄本,璧身的幽藍光芒微弱閃爍,航海圖紋若隱若現,指向北方的長陵。
    她推了推眼鏡,眼鏡上的水汽被她匆匆擦去,手指因寒氣和緊張微微顫抖,低聲道:“竹簡說‘永樂遷都穩龍脈’,長陵是永樂陵墓,線索吻合。”
    她翻開抄錄本,借著手電光細讀航海圖紋,字跡潦草卻清晰,低念:“宣德三年,爐毀船沉,怨氣殞地,遷都北定龍氣……”她的聲音雖疲憊,卻透著一絲興奮,目光熾熱,仿佛觸摸到了曆史的脈絡。
    董文翊走在左側,握緊短刀,靴底踩在濕冷的地麵上,帶起幾粒碎石。
    他的黑色夾克袖口磨得發白,肩頭毒傷滲出的暗紅血跡已將繃帶染透,濕冷的布料貼著皮膚,低聲道:“龍斷會和天皇教沒追上來,但不會罷休。”
    他眯眼望向遠處的黑暗,低喝:“長陵那地方,永樂的玄宮,機關比這兒邪門十倍。”他的語氣平靜,卻藏著一絲戒備,手指摩挲刀柄,眼角的刀疤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像是回憶起了清陵的生死一刻。
    馬鐵山扛著炸藥包,大步跟在後麵,滿臉絡腮胡被汗水浸濕,軍綠色大衣衣角沾著泥土和硝煙。他咧嘴一笑,露出白牙,粗聲道:“管他邪不邪門,老子炸藥管夠!”
    他拍了拍背包,袋子裏傳來輕微的碰撞聲,低喝:“這趟跑了幾千裏地,腿都快斷了,找個地兒歇歇再北上。”他的聲音帶著東北口音的豪爽,硝煙味混著海風讓他精神一振,手指摩挲著引線,像是在撫摸老朋友。
    陳墨然走在最後,長袍濕冷貼身,袍角的暗紅符文在月光下泛著幽光,手中的檀木珠被他捏得發亮,散發著淡淡的木香。
    他低聲道:“怨氣未散,魂力波動還在。”他抬頭望向北方,瞳孔微微收縮,低喝:“長陵有大陣,永樂遷都鎮龍脈,怨靈不會少。”
    他的聲音低啞,像從喉嚨深處擠出,手指在檀木珠上滑動,低念了一句《楞嚴咒》:“一切幻障,皆歸清淨。”聲音雖輕,卻透著一絲寒意,試圖壓住空氣中的不安。
    隊伍在一片廢棄的漁村外停下腳步,村口幾棟破舊的磚房歪斜著,屋頂的瓦片殘缺不全,牆角長滿青苔,風吹過時,窗戶吱吱作響,像是在低語什麽。
    村旁的漁船殘骸半埋在沙土中,木板腐爛,散發著潮濕的黴味,像是宣德船隊的縮影,被時間遺忘在此。
    徐婉儀推開一間磚房的木門,門軸鏽蝕,發出刺耳的吱吱聲。
    屋內空蕩蕩的,地麵鋪著潮濕的泥土,角落堆著幾捆幹柴,牆上掛著一張泛黃的漁網,網眼破損,透著一股荒涼。
    她低聲道:“今晚在這兒休整,天亮北上。”她放下背包,取出《徐氏密錄》,攤在幹柴上,翻到一頁,指著泛黃紙張上的模糊墨跡:“永樂二年,遷都北京,長陵選址龍脈之首,九龍鎖魂陣鎮地。”
    紙頁上繪著一張粗糙的長陵地圖,九龍雕像的位置用紅墨圈出,旁邊用小楷寫著:“篡帝之亂,龍脈動搖,九璧歸地,方安魂。”字跡邊緣似有血色暈染,透著一股陰冷。
    林瑤靠著牆坐下,打開筆記本電腦,屏幕微光映在她蒼白的臉龐上。
    她調出長陵的曆史資料,低聲道:“永樂長陵,朱棣陵墓,建成於永樂十一年,玄宮深五十米,九龍鎖魂陣是正一道巔峰之作。”
    她推了推眼鏡,手指在鍵盤上敲擊,低喝:“文獻說,遷都北定龍氣,但建文餘黨怨氣未消,玉璧藏著真相。”
    她取出“海魂璧”,手電光掃過璧身的航海圖紋,低聲道:“這張圖指向長陵祭壇,得破解。”她的手指因寒氣發麻,抄錄本上的筆記密密麻麻,透著幾分倔強。
    董文翊蹲在門口,用短刀削著一根幹柴,火星迸濺,映得他臉龐明暗交錯。他低聲道:“清陵的水銀毒氣我都扛過來了,長陵的九龍陣再邪門,也不過是死人玩意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抬頭望向徐婉儀,低喝:“你家密錄靠譜嗎?九塊玉璧,找了七塊,還有兩塊在長陵和孝陵,龍脈歸地聽著像神話。”他的語氣帶三分揶揄,卻藏不住試探,手指敲著刀柄,眼底閃過一絲好奇。
    徐婉儀直視他,眼眸如深潭,低聲道:“不是神話,是宿命。朱元璋鑄九璧,鎮龍脈,平亂世。崇禎殞地,龍脈斷裂,祖父讓我找回來,埋回去。”
    她頓了頓,聲音低了幾分,幾乎像自語:“我在倫敦見過太多古物被拍賣,祖父的遺願不能斷在我手上。”她合上密錄,手指緊握,指節泛白,低喝:“長陵是關鍵,九龍陣藏著第八塊——篡帝璧。”
    馬鐵山點燃一堆幹柴,火光跳躍,映得屋內暖意漸生。他掏出一塊壓縮餅幹,咬了一口,低吼:“歇一宿,明天弄輛車,直奔北京。炸藥還剩半包,夠用!”
    他咧嘴一笑,火光映在他絡腮胡上,低聲道:“長陵那破地方,炸開看看啥玩意兒。”他的豪氣不減,拍了拍炸藥包,像是給自己壯膽。
    陳墨然盤腿坐在火旁,閉目養神,低聲道:“九龍鎖魂陣,連怨靈和龍氣,破陣得小心。”他睜開眼,目光深邃,低喝:“永樂殺了建文十族,怨氣比這兒重十倍。”
    他取出《楞嚴咒》抄本,翻開一頁,低誦:“怨魂退散,淨心歸正。”金光從他指間溢出,掃過屋內,試圖驅散空氣中的不安,檀木珠在手中轉動,發出輕微的碰撞聲。
    火光搖曳,屋外海風漸強,隱約傳來一陣低沉的潮汐聲,像是有什麽在暗中窺視。林瑤猛地抬頭,低聲道:“這聲音……”
    她推開窗,夜色濃如墨,遠處長陵方向隱隱透出一片陰霾,像一張無形的網籠罩而來。她皺眉,低喝:“潮汐聲不該在這兒,魂力波動又起了。”她握緊“海魂璧”,璧身光芒微顫,低聲道:“長陵有變。”
    徐婉儀走近窗邊,手電光掃向遠處,低聲道:“天皇教和龍斷會盯著我們,可能是他們的手筆。”
    她關上窗,火光映得她身影拉長,低喝:“今晚輪流守夜,天亮出發。長陵的九龍陣,比宣德爐更凶險。”她的聲音堅定,目光掃過團隊,透著一絲決然。
    董文翊靠著門框,低笑:“好膽量。清陵那次我差點沒命,長陵的怨氣更重。”他起身,低聲道:“我守頭半夜,別拖後腿。”他推開門,夜風灌入,夾著土腥味和一絲若有若無的檀香,吹得火苗猛地一晃。
    屋內沉默片刻,火光映得五人身影如剪影,疲憊卻未停歇。遠處車燈隱現,微弱如星,天皇教與龍斷會的暗影悄然逼近,北上的路途注定波瀾再起。
    喜歡千古盜蹤,從清墓開始請大家收藏:()千古盜蹤,從清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