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沈華年

字數:6986   加入書籤

A+A-


    白錦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然後邁步走到九方懷生的身旁。
    她蹲下身子,與九方懷生平視,柔聲說道“侯府裏有鹿道長在,不方便讓外人進去,所以我就沒帶你一起回去。”
    九方懷生的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變化,他的聲音平靜得如同湖水一般,緩緩地說道“沒事。”
    白錦滿臉狐疑地凝視著他,眼神清澈而天真,問道“你為何不問我,那落水的女子為何得以進入侯府?”
    九方懷生嘴角微揚,似笑非笑地斜睨了白錦一眼,那一眼中蘊含著些許寵溺之意,柔聲回應道“哦?那她究竟是為何能夠進入侯府?”
    白錦見狀,輕盈地在他身旁落座,玉手輕撫著裙擺,不緊不慢地講述起來“她本是一位才情出眾的才女,尚未參加春闈之時,便已聲名遠揚,名動天下。她的詩作廣為流傳,備受讚譽,不僅為眾多達官貴人賦詩填詞,更引得眾人交口稱讚。”
    “而且,她的誌向高遠,心懷天下萬民。正因如此,她毅然決然地投身於春闈之中,渴望一展才華,實現自己的抱負。我至今仍清晰記得,一年前的她,意氣風發,雄心勃勃。”
    “當時,她曾立下宏願闔家歡樂,天下萬康。”
    “可當金榜告示揭曉之際,她卻突然瘋癲了。因為那金榜之上,竟然完全沒有她的姓名!她無法相信自己會名落孫山,堅信其中必有冤屈,定是有人暗中偷梁換柱。”
    “於是,她不顧一切地擊鼓鳴冤,渴望能夠沉冤昭雪。可最終,這件事卻如石沉大海一般,再無下文。自那以後,她便徹底瘋癲了,時常在湖邊徘徊,吟詩作詞,好似那湖水中有她無法言說的心事。”
    “那時的我尚在宮中,對外麵的事情一無所知。然而,當我踏出宮門的那一刻,卻聽到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這個消息讓我震驚不已,也讓我下定決心要為她查明真相。”
    白錦似乎是說到這樣之處,都有些氣憤的挺直了腰板,說道“經過一番深入調查,我發現事情果然如她所料。有人竟然暗中偷梁換柱,將她的功名竊取。這是何等的不公和不義!我義憤填膺,毫不猶豫地動用侯府的權力,將那盜取他人功名的人革職查辦,並將其全家發配到遙遠的南方之地。”
    “我懷揣著那份詔書,心急如焚地趕到她的身邊。當我一字一句地將詔書念給她聽時,本以為她會欣喜若狂,或者至少有所反應。可她竟然毫無表情,好似這一切都與她無關。她依舊靜靜地坐在湖邊,專注地作詩、吟詩,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
    說到這裏,白錦的眼眶有些發酸。
    “眾人皆言她瘋了,但我卻不這麽認為。在我看來,她並非真的瘋了,而是已經不再需要那遲來的正義。她並沒有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縛,反而因此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因為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那些世俗的規矩和偏見能夠困住她那顆自由的心。”
    “從那以後,我每日都會來到湖邊陪伴她。我身上總是帶著饅頭和鹹菜,因為我知道,這些簡單的吃食常伴她身側,也是她最熟悉的味道。盡管她對周圍的一切都顯得漠不關心,但我相信,在她內心深處,一定還留存著對過去的記憶和情感。”
    九方懷生聽完白錦的敘述,不禁為那女子感到惋惜。
    他沉默片刻,然後問道“她叫什麽名字?”
    白錦立刻回答道“她叫沈華年。”
    九方懷生不禁感歎,人生真是充滿了無奈和遺憾。
    沈華年,這個名字雖然寓意很好,但她卻未能親身經曆自己的豆蔻年華,更來不及實現心中的抱負,就這樣停滯不前。
    九方懷生心中總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應該為沈華年做些什麽,以彌補這份遺憾。
    而白錦似乎也看穿了九方懷生的想法,她苦笑著說道“我試過很多方法,想要引起她的注意,可她卻始終對我視若無睹。”
    九方懷生有些不解地看向白錦,問道“為什麽一定要讓她眼裏有你?”
    白錦同樣不解地回望過去,回答道“若她根本看不到我,我們又能為她做些什麽?”
    九方懷生沉默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她的功名,理應讓所有人都知道。”
    說完,他突然神秘地靠近白錦的耳畔,低聲說了些什麽。
    尋竹在暗處緊緊盯著他們,盡管她擁有超乎常人的聽力,但由於距離較遠,還是無法聽清二人究竟在交談些什麽。
    她轉過頭,卻驚訝地發現所有的暗衛都像她一樣,豎著耳朵在偷聽。
    就在這時,白錦突然高喊了一句“這個好!”
    聲音之大,讓尋竹和其他暗衛都嚇了一跳。
    九方懷生看到她那雙眼睛裏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他心裏頓時有了底,知道這次事情肯定能成。
    緊接著,他不緊不慢地走到湖邊的一棵柳樹旁,伸手折下一根細長的柳枝。
    他小心翼翼地將柳枝的尖端輕輕觸碰水麵,這輕微的動作引起了湖水的一陣漣漪,也吸引了湖中的小魚兒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它們紛紛遊過來,好奇地圍繞著柳枝遊動,似乎在探索這是什麽。
    白錦看到這一幕,微笑著向九方懷生打了個招呼,然後起身緩緩離去,留下九方懷生一個人在湖邊。
    九方懷生靜靜地站在湖邊,手持柳枝,專注地觀察著魚兒們的一舉一動。
    晝夜不斷交替,但他似乎完全沉浸在這個小小的世界裏,忘卻了周圍的一切。
    不知過了多久,某一日,沈華年再次身著一襲得體的長衫,風度翩翩地來到湖邊。
    她站在湖邊,依舊像往常一樣吟詩。
    而此時的白錦,卻沒有像以往那樣隻是靜靜地聆聽,而是讓侯府的下人們抬著一張張案桌,紛紛來到湖邊。
    當下人們將案桌輕輕放在地上的瞬間,他們仿佛心有靈犀一般,迅速將筆墨紙硯一同擺放在案桌上。
    白錦見狀,急忙走到案桌前,拿起毛筆,迅速在紙上寫下沈華年所吟的詩句。
    這一舉動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許多人都駐足觀看,臉上露出好奇的神色。
    有些駐足的行人看到了白錦紙上所寫的詩句,甚至望眼欲穿。
    侯府的下人們見狀,立刻喜笑顏開地邀請這些行人入座,並貼心地為他們安排好案桌和水墨,讓他們也能參與其中。
    其中,最積極的要數那些窮苦的書生們,他們紛紛圍攏過來,或吟詩,或作畫,好不熱鬧。
    九方懷生一個身著補丁衣服的書生靠得很近。
    歲月在這個書生的臉上刻下了一些淺淺的痕跡,他的目光落在那張紙上,上麵赫然寫著她的名字——周洵。
    九方懷生輕聲念叨著這個名字“周洵……”
    周洵聽到聲音,緩緩抬起頭,看向九方懷生,眼神清澈而溫和,問道“公子喚我,可是有事?”
    九方懷生嘴角微揚,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他的目光落在周洵的字上,讚道“你的字寫得真是漂亮,想必在求學路上,也走了很久很遠。”
    周洵顯然有些意外,她從未想過會有人如此真誠地誇獎她的字。
    她不禁有些愣神,過了一會兒才回過神來,連忙回答道“多謝公子誇獎。”
    九方懷生似乎對周洵很感興趣,繼續與她閑聊起來。
    “不知那位站在湖邊吟詩的女子叫喚何名,你可知道?”他的聲音溫和而低沉,帶著一絲好奇。
    周洵立刻回答道“她叫沈華年。”
    九方懷生的眉頭微微一挑,心中似乎有什麽事情想要求證。
    他接著說道“我在這裏已經待了有一年之久,卻從未見過今日這般熱鬧,有這麽多人圍聚在此處。”
    說到這裏,周洵的臉色微微一紅,流露出一絲愧疚之色,她輕聲說道“沈華年曾經被譽為才女,一年前的她可謂是風光無限。可當她落榜的時,人人都認為她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之前對她的讚譽和追捧瞬間化為烏有。不僅如此,所有人都對她冷嘲熱諷,甚至在她瘋了的時候,更是將她徹底地厭棄。”
    九方懷生靜靜地聽著,他的眼眸緩緩垂下,似乎在沉思著什麽。
    過了一會兒,他抬起頭,凝視著周洵,問道“若說普通百姓因為沒有念過書而不懂得欣賞沈華年的才華,那也就罷了。可是,那些路過的書生呢?他們難道也覺得她隻是在湖邊每日胡亂言語嗎?”
    周洵聽到這個問題,連忙擺手,顯得有些慌亂,她急忙解釋道“並不是這樣的,大家其實都能聽出沈才女詩中的跌宕起伏和驚世才絕。她的詩作確實有其獨特之處,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周洵的聲音漸漸低沉下來,他有些愧疚地慢慢將手放下,繼續說道“可人的偏見是如此可怕,它足以殺死一個人。人們往往無法理解為什麽一個人能夠僅憑一首詩就得到世人的稱讚,他們似乎覺得這是對他們自身無能的一種嘲諷。”
    “於是,他們便將這種不滿和憤怒轉化為對沈華年的詆毀和謾罵,好似這樣就能掩蓋自己的不足。”
    “她滿心冤屈,擊鼓鳴冤卻未能如願,文與武之間的對立已然到達了劍拔弩張的臨界點。那些以武力為生的人,或者說那些靠力氣過活的人們,開始覺得讀書毫無用處,於是乎,他們放火燒毀了許多由沈才女親筆撰寫的書籍。”
    “她心急如焚,不顧一切地想要護住自己最為得意之作,但卻被人強行架住,隻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驕傲在熊熊烈火中逐漸化為灰燼。”
    “沈才女之所以瘋了,並非僅僅是因為無法洗刷冤屈。誌向遠大之人,一心想要讓天下萬民都過上安康的日子,可最終卻被這天下萬民親手毀掉了一切。”
    “自那以後,她就像割舍了人世間的一切,那顆心已然成神,人人都說她瘋了。”
    “一般來說,瘋子都會拿起刀劍,讓鮮血四濺。但她卻與眾不同,她並未如此。”
    “那日,我恰好在圍觀的人群之中,眼看著她從門後步履蹣跚地緩緩走出來。她的頭發散亂,衣衫不整,眼神迷茫而空洞,好似失去了靈魂一般。盡管我奮力呼喊,試圖阻止這一切的發生,但我的聲音卻被周圍那些興奮的呼喊聲所淹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嘲諷和謾罵聲中,她抬頭仰望著天空,沒有發出一絲嘶吼,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宛如一座雕塑。”
    那時的沈華年,站在眾人麵前,身姿挺拔,神情堅定。
    她的聲音清脆而有力,似乎能夠穿透時光的阻隔,直達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
    “世人能毀去我的纂書,可毀不掉它們在我腦海中的模樣。”她的話語如同驚雷一般,在人們的耳畔炸響,讓人不禁為之震撼。
    “若連我都遺忘了,才是真的失去。”
    這句話如同重錘一般,狠狠地敲在每一個人的心上。
    它不僅是對那些毀書之人的有力回擊,更是對所有讀書人的一種激勵。
    話音未落,她的身體突然搖晃了一下,隨後直直地倒在了地上,暈厥過去。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一時間,場麵變得異常混亂。
    周洵站在人群之中,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切發生。
    那一幕的畫麵在她的腦海中不停地回蕩,揮之不去。
    尤其是沈華年說的那句話,更是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心底,讓她久久不能忘懷。
    那句話,就像是一把火,點燃了所有書生的靈魂。
    在那一刻,周洵也感覺自己的內心在熊熊燃燒,好似成為了照亮黑暗之路的一道火光。
    可那場暴亂並沒有因為沈華年的暈厥而平息。
    相反,它愈演愈烈,甚至連宮中的官兵到來都無法完全壓製。
    讀書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他們的勁兒不如習武之人那麽大。
    盡管所有人都奮起反抗,但麵對那些暴戾之人的毒打,他們也隻能默默承受。
    周洵心急如焚,她拚命地撥開人群,想要帶沈華年離開這個危險之地。
    終於,在她的努力下,將沈華年從暴亂中背了出來,放在了安穩之地。
    喜歡萬物懷生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萬物懷生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