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就連與我戰鬥都妄想逃避嗎?!
字數:3751 加入書籤
用布滿鮮血的雙手最後按住白野鷺腹部的傷口,桉洛絕望地緊閉上雙眼。
反正活著已經夠累了,雖然死得有些不明不白,但也算是作為醫者去死的吧。
粉紅的雙刃落下。
“砰——!!!”
突然間,一道爆鳴聲從自己麵前響起,緊接著桉洛聽到的便是頭頂的金屬交擊聲。
預想中的疼痛並沒有傳來。
桉洛詫異地張開眼,卻見剛剛還躺在地上的白野鷺居然舉起了雙手——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他的那對義肢,
義肢前端的手臂此刻居然打開,細密的金屬零件和齒輪中赫然彈出兩個管狀裝置,似乎是槍管,但口部卻隱隱地泛著點點正在消逝的藍光。
哪怕從未戰鬥過,桉洛也相當清楚那道光芒代表著什麽。
靈能武器!
她下意識地抬頭看去,隻見剛剛就要一刀取下自己性命的蕾茲正接連後退兩步,她發狂地嘶吼著,用手捂住自己臉上從下巴貫穿了腮部的兩個硬幣大小的孔洞:
“額啊啊啊!!!”
“怎麽會?!”
“又是那種武器?!你為什麽會有這個?!!”
用盡了全部力氣的白野鷺癱軟下來,金屬義肢啪地一聲砸在地麵上,說話時血不斷地從喉嚨湧上來,但他的臉上依舊拉扯著一道冷笑:
“那小子說得沒錯,小看人類......是你們這些家夥的通病啊。”
早在很久之前,巫連注意到白野鷺的義肢似乎支持改造後,便暗地裏給他提過類似的建議,又順帶著走了走西蒙那邊哨政的關係,想搞到這種靈能武器並不難,
雖然是一次性的,但作為應急,足夠了。
“你!我要殺了——”
氣急敗壞的蕾茲抹了一把臉上的傷口,劇烈的疼痛讓她再次舉刀準備宰了眼前這兩個妄圖反抗的人類,
但下一秒,她卻忽然愣住。
低頭看了看腳下的地板,
蕾茲忽然意識到,剛剛被白野鷺擊傷的同時,自己似乎已經往後挪了兩步。
【化解:若該伶刃姬在單場戰鬥中的移動半徑不超過半米,則該詞條觸發,可以完全規避來自任何角度的持刀傷害,並借此瞬移不超過30;若移動距離超過半米,則該詞條失效,需要原地停留半小時後恢複。】
那個“隻要開始戰鬥時不動,挨打就可以瞬移”的能力,似乎已經用不了了。
但很快,她臉上的震驚再一次被冷笑所取代,旋即放肆地邁著大步走近,
這個白毛的把戲已經用完了,他本就離死不遠,更別說這個一下就能掐死的小姑娘了。
哪怕是沒有能力的加持,想殺掉兩個人類還是什麽難事嗎?
但下一秒,一道冷喝聲便赫然傳來,一道背對著月光手持長刀的人影再次攔在了她和二人中間:
“就連與我戰鬥都妄想逃避嗎?!”
蕾茲的腳步停下,嘴角也情不自禁地抽動了幾下。
是僅剩一條手臂的環雁追了上來,她低頭看了一眼奄奄一息的白野鷺片刻後重新扭回過頭,直視著蕾茲的目光更加堅定:
“同樣身為伶刃姬,你的戰鬥方式令我感到恥辱!”
“......”
麵對環雁的聲討,蕾茲頓時睜大了雙眼,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
感到恥辱?
眼前這個半吊子居然敢認為自己的戰鬥方式是恥辱的?
“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從出生時就被奠定為殘次品的家夥,居然也配把伶刃姬的醜名安在我的身上、居然也敢於對身為七宗之一的我肆意評價了嗎?”
她的笑赫然收住,眼中終於顯露出前所未有的殺意:
“那就讓我看看,你何德何能敢做出這種論斷!”
話音未落,蕾茲整個人頓時壓低身形,反持著雙刃衝來,在衝至環雁麵前、貼近下盤的同時果斷出刀!
環雁瞳孔驟縮,下意識地想要挪步躲開,但身後還躺著白野鷺,無奈之下隻得將刀身豎起,硬擋這一擊。
“鏗——!!!”
夾帶著恐怖殺意的刀鋒極具侵略性地砍削著,對無論刃身強度還是攻擊力都不在一個量級的環雁苗刀而言,沒有任何的勝算。
劇烈的疼痛下一秒在心底陡然升起,環雁頓時悶哼一聲,手上的動作卻絲毫不敢怠慢,忍住劇痛猛地斜擺刀身,同時向上一劃——
卸力,是環雁最為擅長、同時也是她清楚自己當下唯一可行的決策。
“哧啦~!!!”
兵器相磨迸裂的火星頓時在苗刀的刀刃處撕扯開來,甚至將近距離相拚的二人臉部映亮了片刻。
擋住了!
意識到自己還沒死的環雁連忙一腳朝前踹去,習慣於觀察對手動作的她自然看得出,蕾茲根本就沒覺得會有第二輪交鋒,因此是舍身發出的攻勢,自然不會這麽快就反應過來防禦。
果不其然,這一腳踹在了蕾茲的腰上,結結實實地讓她向後趔趄了兩步,但環雁的腿部也同樣傳來了一陣劇痛,如同踹上了一塊巨石。
連防禦也不是一個量級的麽......
見對方後退,環雁連忙扭頭衝桉洛喊道:
“把他拽走!”
“我知道!”
不用她提醒,桉洛早在意識到交戰距離自己這邊太近時就已經使出吃奶的勁兒來拽白野鷺了,但無奈自己的力氣實在太小,拚盡了力氣也才拽出四五米。
殷紅的血跡在地麵上拉扯出一道長痕,在路燈和月光的照射下顯得無比光亮。
白野鷺的胸脯劇烈起伏著,義肢的手指動了動,他看向正在與蕾茲對峙的環雁,嘴裏哧哧地喘著粗氣,時而夾雜著因血液湧上喉嚨而產生的血泡,不知道想要說些什麽。
“先擔心你自己!能聽到我在說話嗎?!把頭側過來,這邊!”
喜歡我家銀毛刀娘怎麽會是病嬌?!請大家收藏:()我家銀毛刀娘怎麽會是病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